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总结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总结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总结资料.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网络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这里都是指“瞬时” ,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 =位移/时间平均速率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3加速度:0tvvvatta,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其中 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 ,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的大小;单位时间
2、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t,即 a。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a,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 个公式 (括号中为初速度00v的演变)(1)速度公式:0tvvat(tvat)(2)位移公式:2012sv tat(212sat )(3)课本推论:2202tvvas(22tvas)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 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 。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式之前
3、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2 (4)平均速度:02tvvv(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还有一个公式svt(位移 /时间) ,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的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0) 。(5)位移:02tvvst5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的推论(
4、一般用于选择、填空)(1)中间时刻的速度:0/22ttvvvv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中间位置的速度:220/ 22tsvvv(3)逐差相等:221321nnsssssssaT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2aT。 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加速度,一般还可以用公式( 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6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初速度=0,a=g (1)最基本的三个
5、公式tvgt212hgt22tvgh(2)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些比例关系7追及相遇问题8弹力产生条件: 1。接触 2。相互挤压(弹性形变)方向:垂直于接触面。点点接触, 垂直于切面, 即弹力过圆心,或其延长线过圆心。绳子对别人的拉力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3 弹簧的弹力拉伸的情况下与绳子一样,但还可以被压缩。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这里的x 是指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拉伸0 xll,压缩
6、0 xll。 (即 x 为大的减去小的)弹力方向的判断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1)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2)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3)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弹力的大小(1) 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其中 k 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x 代表形变量。(2)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考点二:关于摩擦
7、力的问题注: (1)杆的力一般也沿着杆的方向,除了那种有滑轮的以及用杆固定物体。否则一般情况下,杆对物体的弹力也是沿着杆方向,往外弹或被往里拉(一般是被压缩往外弹)。 (2)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9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fN,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对运动很重要,没有肯定是错的)相反。一定要是滑动摩擦力这个公式才能用,而且只要是滑动摩擦力这个公式就可以用!注: 这里的 N 是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弹力, N 不一定等于重力,切记。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二者是等大的。只要接触面固
8、定,那么就一定,改变压力,滑动摩擦力就改变。静摩擦力的判断相对来讲难一点。一个是用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怎么相对于接触面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4 怎么运动。摩擦力方向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如果没有相对运动趋势,自然就没有静摩擦力。另外一个是受力分析,根据状态来判断,这个方法是通用的,而且相对来讲能力的要求高一点。对物体受力分析,如果有静摩擦力,符不符合条件所说的状态,如果没有呢。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状
9、态,通过受力分析得到。静摩擦力大小千万不要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N 来算。1. 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1)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 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3)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4) 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2.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3. 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
10、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10力的合成合力范围:1212FFFFF两个分力大小固定,则合力的大小随着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分力相等, F1=F2 且=120时,合力大小与分力相等即 F1=F2=F,这是个特例,应该记住。当大于 120,合力小于分力;当小于 120,合力大于分力。分力夹角固定, (1)90,分力增大,合力大小的变化不一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注意:(1)拉力要确定大小、方向;(2)两次都要把节点拉到O,这样才有相同的作用效果;(3)做力的图示要用相同的标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11、-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5 11力的分解力分解是力合成的逆过程,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关键是按效果分解、正交分解、以及力分解的唯一性条件。正交分解:坐标系的建立一般是水平竖直,或者平行接触面垂直接触面建立坐标系。到牛顿第二定律之后,一般是沿着运动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完坐标系之后,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进行分解,对边就是sin、邻边就是 cos(在正交分解里才是这样,如果用合成的方法对边不一定就是sin,也可能是 tan) 。注:分力的性质与被分解力的性质一样,合成就不要求一样了12平衡问题、牛顿第二定律所学的一切力都归结于平
12、衡的分析,如果不平衡则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力学题的一搬步骤:(1)受力分析。先分析非接触力,一般就一个重力;再分析接触力,先找接触,看有几个接触。再从简单的开始分析,比如外界的拉力、推力等等。简单接触分析完之后,再分析接触面。一个接触面就可能存在两个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一定要正确,分析完之后,最好再检查一遍。这里要是错了,就全军覆没了!(2)建立坐标系,找角度、列方程。要是平衡的话,就列平衡方程。x轴上的一堆力合力为零, 即正半轴的力 =负半轴的力。 y轴同理。如果不平衡,那就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合=ma。列方程的时候,注意不要遗漏一些力,除了在坐标轴上的力,还要加上一些
13、坐标轴上的分力。关于合力谁减去谁,就看加速度沿那个方向。加速度那个方向减去另外一个方向,则合力为正的。求出的加速度就是正的。反之,为负。(3)求解关于整体法、隔离法。如果是研究外界对这个系统的作用力的时候,用整体法很方便。总结:运动学一定要画草图,并把已知量标上去。这样通过草图就可以清楚看出没一段过程的已知量。“知三求一”,如果不能求,则设一些参数。但是这个参数尽量用的范围要广。力学受力分析,按照我说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分析错了,就基本没戏了。一般可以自己在旁边另外画一个草图分析,没必要都画在原图上。画在原图上反而有时候不好表示。把所有的力的箭尾都画在重心,否则自己会混淆,画完之后标上符号比如G
14、、F。不管是运动学还是力学,列方程时,一定要列表达式,不要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6 一堆的数值方程。同时如果有几个相同的物理量,一定要区分开来。比如: v1、v2、a1、a2、F1、F2等等。不要都用v、a、F。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就是围绕一个加速度展开的。分析力求得加速度,用到运动。或通过运动得到加速度,分析力。13动态平衡分析:就是平衡的一个扩展, 通过受力分析得到平衡。 然后改变条件,问什么力怎么变。(1)作图法
15、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受到三个力平衡情况,通过受力分析,三个力平衡可以得到一个矢量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里面,找出不变量,及变化量。进行分析就可。一般不变的有:一个力(一般为重力,大小方向都确定) ,另外一个力的方向;变化的有:第三个力的方向;问随着第三个力方向的改变,其他力怎么变,或求最小值。(2)计算法同样是受力分析,假设出一个角度(有时题目本身就有角度)。把几个力都用一个不变的力表示出来(一般就是重力), 改变之后,角度变化引起那几个力的变化。这里有一些数学知识:sintancos、coscotsin、22sincos1当090oo时,随着的增大sin、 tan变大cos 、 cot变小几个
16、特殊值sin00o、sin 901o、tan00ocos01o、cos900o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点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 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2) 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3) 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 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总结资料 高中物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