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版面2内容: 语言文字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 什么是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里的“普通”不是“普普通通”之意,而是“规范、标准”之意。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共同的语言和规范化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一定的规范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共同。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 3.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何在
2、?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的凝聚力。 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发展各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
3、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信息的建设,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汉语是哪年被正式作为联和国会议和安理会工作语言的? 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第28届会议一致通过,将汉语列为联大会议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5.什么是推普周?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第一届开始于1998年,今年是第16个推普周。 6国家对教师与公务员普通话达标年龄界线划分是哪年? 对教师与公务员的普通话测试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和公务员普通话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水平;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与
4、公务员,不作达标的硬性要求,但鼓励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7国家对教师与公务员普通话达标有何具体规定? 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 师范院校、职业中学等教授普通话口语课或语音课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乙等及其以上。 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其他各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及其以上。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 教学辅助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及其以上。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即普通话的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8国家对广播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
5、电影、话剧、广播剧、电视剧等表演、配音人员,播音、主持人和电影、话剧表演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 9.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有哪些? 甲等:97分及其以上为一甲 一级 乙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乙等 甲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含92分为二甲 二级 乙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含87分为二乙 甲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含80分为三甲 三级 乙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含70分为三乙 10.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政策: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 己语言 的自。11 什么是规范汉字? 现代汉语的规范汉字,包括已整理简化的
6、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已整理简化的字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 未整理简化的字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该表公布后又作了数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传承字,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
7、为准。 12. 什么是汉字标准化?汉字标准化,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 “四定”,。定量:确定现代汉语常用、通用汉字的数量,即对现代汉语用字作全面、精准的统计,确定数量,使之合法化。定形:规定汉字使用的统一字形,即对每一个汉字定形,做到一字一形,不能一字多形。定音:规定每一个现行汉字规范化的标准读音。 定序:确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规定标准的检字法。 13. 规范汉字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规范汉字是国家的通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我国现行的文字的通用范围有所不同,分为国家通用文字和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通用文字两个层次。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文字,在全国
8、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 14.何谓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普通话。它是一种专门的行业交际语言,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5. 何谓校园语言? 普通话为校园语言。指师生员工在学校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16.什么是公务用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九条: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7. 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措施是什么?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
9、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措施: “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是面向部门和地区普及普通话工作的科学管理方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依据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语言考试; 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保证推广普通话及普通话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自 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普周,以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广
10、普通话工作。 18. 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应坚持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党政机关、大众传媒和主要公共服务行业为重点,通过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基本措施,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监督机制,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19语言文字一、二、三类城市的界定是什么? 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01年9月通知,将全国城市按建制划分为三类,分不同时间段达标: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区为一类城市;地级市、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区及一类城市所辖地级郊区政府所在城镇为二类城市;县级市城区、县和一、二类城市所辖县级郊区政府所在城镇为三类城市。 20. 什么是“三纳入
11、一渗透”?三纳入: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一渗透: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21.语言常识有哪些? 语言是一门科学,要学好语言,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语言的主要手段、语言的艺术化、语言技巧所包含的内容等。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更好地指导语言实践。 语言的主要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作品的内容、情节。通过语言把作品内容以及人物的内心思想活动传达出来而感染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满足艺术欣赏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语言的艺术化:用语言
12、打动人,不能把话说得平平淡淡,让人听了能产生共鸣。语言技巧: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正确地处理语言的轻重强弱、断连疏密、刚柔扬抑、快慢缓急等的辨证关系,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应富有表现力与音乐性。语言技巧包括:轻重强弱;断连疏密 ;快慢缓急 ;刚柔扬抑。 22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有哪些好的建议? 重视老师的领读、范读、学生跟读,可让学生听听有关的声音资料。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对于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注意神态、眼神等各方面的配合。 23怎样训练语言技巧? 发音松弛,字字有力,句句自然甜美。口齿清析,注意分辨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字、儿化音等。语调丰富,
13、抒情低而清析。注意停顿,表情丰富,声音响亮。 24教师上课,学生回答,是否使用普通话?学校采取什么措施强力推进?师生在课堂上都必须用普通话。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 学校采取的措施:领导听课检查指正。为学生发放卡片、记录教师不规范用语用字,课下交给老师,师生相互促进。25课外活动时间师生进行普通话交际,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师生相互监督,互相指正,共同提高。 成立普通话督查小组,督查员在校园监督,发现不规范用语,立即指出,劝其改正。 对于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注意神态、眼神等各方面的配合。 23怎样训练语言技巧? 发音松弛,字字有力,句句自然甜美。口齿清析,注意分辨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字、儿化音等。语调丰富,抒情低而清析。注意停顿,表情丰富,声音响亮。 24教师上课,学生回答,是否使用普通话?学校采取什么措施强力推进?师生在课堂上都必须用普通话。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 学校采取的措施:领导听课检查指正。为学生发放卡片、记录教师不规范用语用字,课下交给老师,师生相互促进。25课外活动时间师生进行普通话交际,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师生相互监督,互相指正,共同提高。 成立普通话督查小组,督查员在校园监督,发现不规范用语,立即指出,劝其改正。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