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力推荐回顾与总结(共12页).doc





《鼎力推荐回顾与总结(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力推荐回顾与总结(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1 1 1回顾与总结 分析与展望初三语文教学工作研讨 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卫文 2004年我市七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因此2007年的中考试题,是对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的检验。作为课改第一轮的中考语文试卷,如何发挥中考试题的积极导向作用,实现新课程下题型的衔接与过渡,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一、命题原则2007年中考命题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为纲,积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试题命题时坚持四个有利的原则: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
2、;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合格新生,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连云港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是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综合考试,因此试卷既具有水平考试的平易性,又必须具有选拔考试所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度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课外现代文阅读试题上。命题原则: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课标要求; 难易搭配合理,考点分布合理; 难度估计适当,时间估计适当; 知识能力平衡,常规创新平衡。命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连云港市07中考考试说明 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充
3、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将三维目标的考查有机地融合起来,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公平性、时代性和科学性。阅读材料选材以课外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文言文考查,由课内向课外过渡,重点考查学生对常见实词、常见虚词的掌握、对句意的理解和对文意的把握,强调词汇积累和理解。作文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社会、自然,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三、试卷分析(一)总体
4、概况试卷结构07年的语文试卷仍分为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三个部分,分值与06年试卷相同,题量与去年持平,去年为26小题,今年为25小题。诗文默写、词语选择、修改病句、诗词鉴赏等传统题型仍占据一席之位,文言文阅读由去年的课内、课外比较阅读变为单纯的课外文言文,题型没有大变化,现代文阅读仍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只不过由去年的一篇课内、两篇课外变为今年的三篇均为课外,作文由去年的话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作为课改第一轮的中考语文试卷,07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注重语言积累运用,适量考查学生文化底蕴,并结合时代特点将考题出新。在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同时,让学生学
5、以致用,去联想、拓展、创新,难易交错,重新去繁,重活舍直。有一定的的创新之处。(二)试题特点07语文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双基的考查,知识与能力并重而且后者略强,注意对三维目标的全面检测,较好地体现了试卷的选拔性功能。与06年试卷相比,语文试卷还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强烈的新课程气息作为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行后的第一次中考,语文试卷体现了强烈的新课程气息。试卷能够从生本理念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试卷上第1、15、19、24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第5题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第6题考查学生对时代焦点的关注,均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2浓重的地方性色彩语文试卷作为本地中考用
6、卷,具有浓重的地方性色彩,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试卷上第1、4题或是描绘家乡风景,或是陈述家乡新闻,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3鲜明的时代感特征语文试卷在内容的选择上能做到紧跟时代步伐,时代感特征鲜明,有力地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投入。试卷上第4题材料内容涉及事件发生于今年5月,第6题材料内容设计万众瞩目的08北京奥运,三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均出自05年以后的报刊杂志,均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4优美的文学性特色语文学科本身固有的性质决定了试卷的文学性特色,本次试卷在这一点上有较为完美的体现,突出了学科特色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试卷上第1题材料文字优美,文言文阅读材
7、料涉及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现代文阅读材料中第(三)大题能给学生很好的内省教育,第(五)大题则是一篇很好的美文,作文题材料文字优美,设题注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考查,均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纵观整份试卷,可以看到试题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浓浓的生活气息、乡土风情和时代感融于一炉,凸显了课改的要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感悟生活。四、抽样分析表一: 2007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抽样分析 (200份) 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值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值174.10.5814310.332106.60.661531.30.43332.10.71641.90.50431.50.51731.60.4
8、8531.50.51832.30.77641.80.451931.70.57741.20.32030.80.26820.40.22141.40.35932.30.7722420.51032.60.872341.50.381142.10.532441.90.501230.60.22560410.681331.30.43最高分118最低分41全卷抽样150860.57从表中可以看出2(名句默写)、3(选词填空)、9(文言实词)、10(文言虚词)、18(现代文阅读概括)题学生得分情况相对较好。从表中可以看出8(文言实词)、12(文言文概括感悟理解)、14(阅读理解概括)、20(阅读理解提炼综合)、2
9、1(品味语言)、23题(理解句子含义)学生答题不理想。五、阅卷和抽样中发现的六个问题 1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一题在语段中找错别字,较之去年单纯的根据拼音写汉字能力进了一个层次,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出题时我们认为这两个字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两个字在中考指南中都有出现,这两分应该是很容易拿到的,可是结果是改得五花八门,得分率不高。再比如名句默写,10个句子都是中考指南上的,本来是想送分的,可是平均分6.6,也不高。有些学生十个句子都写出来了,可是不得分或只得一两分,就是因为错别字太多。会背不会写,会写写不对的现象非常普遍。错别字举例:度
10、(渡)、幽(忧)、淤、濯、浊、畏、遮、清莲、摧(催) 从阅卷情况看得出平时老师注重背诵的检查而默写检查远远不够。还有些学生书写极不规范,字难以辨认,难以辨认就当错字来看。现在学生写字越来越少了,书写越来越差,错别字越来越多,作文中错别字现在也非常严重。所以语文老师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写字训练,要求学生会写字,写规范字。 2语言的运用能力薄弱。“积累运用”部分:第一题以在海一方的连云港市歌为载体,生动考查文字积累、仿句与口语交际能力。仿句的考查,除了要与例句结构一致,还必须做到前后逻辑合理,也就是要求学生要联系前文“山海壮美,水天澄净”,再分析划线句是具体诠释了“山海壮美”,在此基础上即可推断要求仿
11、写的句子应该是对“水天澄静”的诠释,由此就可断定所写的句子必须以“水”“天”起头。学生这道题得分率很低,关键在于没有准确领会句式特点,做题时又没有充分理解内容精髓。这道题给师生提了个醒:要重视审题,要挖掘材料中隐含的信息,要规范答题。写“获奖感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很多学生只有感谢,缺乏对港城热爱和美好祝愿的表达,也反映出应用能力的薄弱。病句修改的三种错误都是典型错误,应该是很容易找出的。从得分情况看,这道题比去年得分率高一点,但仍然是改得五花八门,错误百出。病句修改仍需加大训练力度。3语文素养差,读书积淀少。第五题“名著阅读”水浒传,没有拘泥于文学常识的考查,没有像以前那样来考
12、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和对小说主旨的感悟,而是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后的思考与归纳能力。如此“真”考查,让那些以老师整理归纳代替自己读书的学生“望题兴叹”,让真正读书的人获得优势。同时多个选项,留有一定的空间,更利于学生才智的发挥。若未真正读过水浒传,则学生在此题上很难拿满分。从阅卷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对名著不够熟悉,或张冠李戴,或生编乱造,甚至有的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梁山好汉走上梁山的原因一题,在语文课本名著阅读中有一段原话,我们出这道题不仅想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也是借此考查老师名著阅读的教学情况书有没有踏踏实实地教。从阅卷情况看,很糟糕,我们的教学没有落在实处。另一题五个人物写出一位的绰号及绰
13、号由来,大部分学生能写出绰号写不出由来,可见没有真读书。有的望文生义,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是因为花心好色,或稍好一点说虽出家但不守寺规喝酒吃肉。这道题两空一分,重点就是考查绰号由来,也就是考查是否读过原著。应该说,读没读过,一目了然;教没教过,老师心知肚明。4自主探究不得法,审题概括表述能力差。第六题研读探究题不是考查对几段材料的探究,而是图文结合,扣住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有时代感与新鲜度,同时考查学生审题、读题、理解总括与表达的能力。考生只要看懂图片,理解注释就可轻松答题。从阅卷情况看,学生从所给材料中提炼概括特征得分不高,再把概括还原为具体有些更无从下手。看得出平时训练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
14、方法指导。5阅读理解感悟能力薄弱,分析提炼概括能力不强。 诗歌鉴赏,描述景象,语言贫乏;抒发情感,理解片面。首先对颔联上下句意思理解不准确,“东南坼”“坼”字不理解,“乾坤”不能准确解释,当然无法描述出景象;抒发的诗人情感,应从两方面说:个人的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对国家多难、壮志难酬的无限伤心。学生多从一个方面答题,不够全面。 现代文阅读,理解、感悟、提炼、概括、表达能力薄弱。现代文阅读是一份试卷中的重点与难点。选取的三篇文章紧扣时代及社会,承袭了去年的特点,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更是在引导学生分享作者的思想,帮助学生思考分析作品,同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激出特有的感悟,既是考
15、试,又是提高。议论文独处与思考思路清晰明了,用形象议论深刻。三道试题分别考查了对句意的理解、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对文中观点的评价。三道试题均考查了学生的搜索、提炼、概括、表达几种能力。说明文是科技说明文,很有趣,也吸引人。16题考查的其实是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考生只要通读全文,抓住过渡句即可解答。17、18题考查的是概括、分析能力,考生只要能抓主要信息即可解答。19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思维的灵活,考生如没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的储备,就会无从下手。散文心泉是倾注了作者情感与思想的,不容易理解。20题考查的其实是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但大多数考生不会变换角度审题,思维僵化,信笔写
16、来,离题万里;有些考生虽知道从整体上把握文意、搜索概括,但由于方法不得当,不能快速搜索出有用的信息;24题比较灵活,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来谈对文章的理解,既是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也是对文章的深层次感悟。从三篇阅读情况看,整体阅读理解感悟能力薄弱。学生习惯于从文中直接寻找答案,而从文本中捕捉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差。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读懂文章就匆匆答题,当然无法准确理解和表述。同时学生分析提炼概括能力不强,抓不住答题重点,回答的意思大致对路,却因表述罗嗦缺乏关键点而丢分。 文言文阅读,课内夯得不实,课外不能举一反三。文言文阅读由去年的课内、课外比较阅读变为单纯的课外文言文,由课内向课外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鼎力 推荐 回顾 总结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