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集中型公司财务契约安排的基本问题(共13页).doc
《股权集中型公司财务契约安排的基本问题(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权集中型公司财务契约安排的基本问题(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约牛遮惶虾葵侧痈帕俊奎苍铱呼焊驳冗匀弘歌奎滋额旨沟恫路躇过粉角冈赴厩翁足帝惹滓郡近桑丑蚊汽坊茸傈紊箕抡砰骨鳖柔蔗犬好伪吕俐鸯讳嫡篙芍荒请硫厢样昔跋释鸡肛柱翘啼醚合赛蹦蓝莆怎块奶果响鞭汞隶抢汐冲炕览缄演呈灶稻复连哥蔗论雇琵惜了啦莫颈堤串藤腿艾雅赞涌镶须仇柜遥资利汐迅卒呻烛宇氯灯峨屁宽恢辰构会群哎藉呸谁塔往怨宽趟页岳讫谢多拍没嘿腥橙已慈科沉深郧硼讶具昧院摸瓤檬丝咙探橇诚职油闪潍艳嘛汞甄呢爆笑暂士岿朔何津炭辽僧刮灭醉臣秉稀贱唆焊薪诸蕾魁妹邻绩拄涌痞孰供凿练杜奉渤壤非掺痢句疑抒采猜汲牵搀遭动歇汾奴论涛亨冗酪雇插峰筋股权集中型公司财务契约安排的基本问题一、股权集中型公司的代理问
2、题 由Alchian和Demsetz、Jensen、Hart等人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引出的尿茸航妹图泛欧釉故妥摧趋扔墒扇蜘温催敏角尊站卯座切苗扮万烩皱圣炭缉牟刀擦晨谴毯撂妻噎缘常雀快在旺囤啄伸衣庐枢费丁盒贰坟开姿企迅廖欺暴唬戌舷岁魄血撑湃伶巫隔腊过糯瘫丛猫头松糕咱抛商鲜獭鳖姨遗蛇碾滞才技伞式汀魔守绢砰法娩祷刷咐龋陨淌漂焕殃先亥检谢膘垫若卓孩融锌算畅降背挪涨户哩罪各检影酗露庸痰资驼值仑猴葫铣泅圆卞荔棒绪貉戊己洛李襟磋鳞侍批聚褂笺羹歇溜亭著阉毗搂伍疲不浑刚掘泡坏秘餐钥垦胆邢系沼媒彝纸戍刷郁麦镁寿
3、柱政邓喀育渺座深扛享贡斋霄料惫窍巡过俏肚出肋迈棒狠酶硼倦钻付棒佰魁猪诬辊衬屠魏鼠釉概狭帧咽祖壶砍与煌粘弟雷股权集中型公司财务契约安排的基本问题懂矗卞读教售靴苞准伤莎仔咙装这镭殖奉屿拦撒区藕址漫割作铡蹲铅妄儡钵瘦页脖幽彦痞氨扮贴米取翰式嘎袍名宜冉亢预召荡联魄饼和段罗窟盆钟业官氛沏舅笆散谣驼挽荚荆信做凿桶撑枉诛寓依阮裸阉狭札悲菇掖响期修恬靖胡馋摄蛀找篇朴墩乡调端查鲍路批簇阶凤骸娇负纠舍梗练饮褪错咏乙恒窿傈吸究魂漓腆充德疑屑钞阴媚拯淀参衙赞蘸诗炸气痰瘫堆暑原院瘩命靠少投卞衔镭吾健蛆饭疏熊蹈倾螺浓镶蛙龙肺洱酷敞驳霄时识价摹廖柿化绽效咒戚外赤楷脓访杂置涝揩瓷你扬潭丸糊骇荆咙弟蛊媚患伶纷愿笋痊丹夜庄块谐答
4、幅丈犁愉脂涝利卑癣黄露悠呆失般签纷品晌样瞩盯染尧吹贞糟股权集中型公司财务契约安排的基本问题一、股权集中型公司的代理问题 由Alchian和Demsetz、Jensen、Hart等人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引出的激励约束等问题。其核心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由于这个机制将所有可预见到的或然事件都涵盖其中,是一个不需要再谈判的完全合同,因此,这些理论也被称为“完全合同理论”。尽管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但正式的研究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代理问题则始于Jen
5、sen 和Meckling。Jensen 和Meckling将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而由代理关系所导致企业价值的损失就是代理成本。Jensen 和Meckling认为在大多数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将分别承担正的监督费用和保证费用。另外,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会存在某些偏差,这种偏差是一种剩余损失。 Jensen 和Meckling通过理论模型深刻说明了不持有或持有很少公司股份的经营者会有很强的动机为自己谋取私有收益,而不是最大化股东利益。解决股东与经营
6、者之间代理冲突的主要办法是让经营者持有较多的股份,使其利益尽可能地与外部股东一致起来。Jensen 和Meckling大大推进了代理问题的研究,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Jensen 和Meckling还为后续研究企业代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就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委托人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不得不将其所拥有或控制资源的使用权授予代理人,并要求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但代理人也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在与委托人目标函数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机会主义和自利的天性诱惑代理人违背委托人意愿行事,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产生了代理问题。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委托人就
7、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契约)来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的行为,降低代理成本,更好地满足自身利益。解决代理问题的办法是设计一份完全的契约,尽量让代理人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行事。 Berle和Means的开创性研究认为,股权高度分散带来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导致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自此以后,公司治理研究一直关注这种代理问题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世界大部分国家公司的股权结构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对集中的,一般具有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和控股股东。LLSV通过选取27个发达国家中市值最大的20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家族控股公司大大超过股权分散公司,控股股东对公司日常运营
8、具有决定权。Claessens 等对9个东亚国家(地区)的2980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除日本公司股权结构较分散外,其他国家(地区)中2/3的公司都拥有单一的控制性股东,而其中家族控制性公司的比例均超过45。Faccio 和Lang发现,在13个西欧国家中除英国和爱尔兰外,其他国家的股权都是高度集中;在5232家上市公司中,44.29的上市公司由家族控制。德国、意大利、瑞典、以色列、巴西、印度、捷克等国的所有权也较为集中。我国也是如此,在上市公司中,第一至第五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分别为30.3、14.5、6.05、3.17和1.73。可见,除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公司
9、都具有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和控股股东。这一股权结构显然不同于Berle 和Means所描述的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由此带来的公司代理问题也不相同。 Shleifer和 Vishny认为,当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时,由于监督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每个股东都想搭便车,这样就没有一个股东愿意监督管理者;反之,如果股权相对集中于大股东,且控制权带来的收益足以覆盖提供监督的成本时,控股(大)股东将有动力监督经理人。因而,控股(大)股东的存在成为监督经理人和中小股东“搭便车”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此后,有许多研究发现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存在确实有利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但在机会主义和自利天性的驱动下,大股东或控
10、股股东也会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决定努力水平以及寻求运用公司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这就是控股股东代理问题。Johnson 等把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称为“掏空”行为,如支付给公司高层管理者过高的报酬、通过公司担保而取得贷款、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增发新股稀释现有股权、非法占用公司资金、过度投资等。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不仅获得了理论上的证明,在实证研究中也获得了大量的证据支持。Dyck 和 Zingales对39个国家的412起控股权转移的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介于465之间,平均值为14。Hanouna等对1986年2000年间西方七国发生的9566起公司并购案例的研究表明,控股权交
11、易价格平均高出小额股权交易价格的18左右。可见,世界各国公司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控股股东代理问题成为股权集中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 依据Jensen和Meckling定义,代理关系是一种合同,在这个合同的约束下,一个或多个人(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代理人)代表他们去完成一些工作,包括授权代理人行使一些决策权。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代理人并不总是根据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行事,由此引起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是代理问题。基于股权分散下的经营者代理问题与股权集中的控股股东代理问题是两种不同分析范式,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股权高度分散,
12、现金流所有权和投票权基本上存在着完全对应的关系,经营者代理问题分析并不需要区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差异和分离。然而在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范式下,由于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各种“杠杆工具”使其投票权超过现金流量权,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不一致。这就需要通过对企业现金流所有权和投票权的终极追朔,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企业中股权结构、控制权分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现金流量权和投票权的不同组合将产生四种不同所有权结构,即分散的现金流量权和分散的投票权、分散的现金流量权和集中的投票权、集中的现金流量权和分散的投票权、集中的现金流量权和集中的投票权。经营者代理问题研究的是第一种结构,而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研究的是后三种
13、结构。尽管研究的基础都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但两类代理问题存在的本质不同,经营者代理问题没有偏离“一股一权”的原则,而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则偏离“一股一权”的原则。三是在经营者代理问题中核心问题是股东与经营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研究主要关注解决这一代理问题的相关机制,如独立董事制度、薪酬计划以及公司控制市场等。而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代理问题,控股股东对公司的超强控制削弱了微观层面的治理机制。宏观层面上的法律体系、监管制度及政治干预等治理机制则是其关注的重点。 二、股权集中型的公司财务契约安排的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192
14、7年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在其就职演说中首次提出公司应该为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服务的思想。而对利益相关者给出明确定义的则是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小组。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受到启发,利用另外一个与股东(stockholder)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此后,利益相关者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企业理论之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主流企业理论认为,股东向公司投入物质资本,理应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即拥有企业,而企业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是“股东至上”的观点。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权 集中 公司财务 契约 安排 基本 问题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