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12【活动主题】“1+12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活动目标】1.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使同学放松身心,收获好心情。 2.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同学之间的信任,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融入集体。3.增进同学们对团体的归属感,以及增强团体的凝聚力。4.使同学们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活动对象】班级全体同学(以60人为例)【活动时间】11月21日至12月2日【活动地点】各学院自行安排【组织者】全体心理专干、中心咨询师及各班心理委员 【指导教师】 毛志宏 孙晨莉 周全丽团体心理辅导总体方案活动名
2、称目标活动内容时间一、导入活动主题、活动目的介绍,让同学们对此次活动有大致了解。导入5分钟二、 破冰之旅接龙、放松;无家可归(1)活跃气氛,让学生放松身心。(2)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接龙、放松无家可归30分钟三、助人受助盲行通过助人与受助的经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充分领会团结协作的真谛。盲行,“聋哑人”帮助“盲人”越过障碍物30分钟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培养同学间相互沟通协作的精神,让同学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共同想方设法,保证同时站在一张报纸上30分钟五、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解开千
3、千结40分钟六、电波传递增强团体凝聚力所有成员传递电波15分钟七、团体结束分享感受、握手告别5分钟【活动流程】一、导入(5分钟)开场白:团体介绍(5分钟)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领导者做自我介绍,并介绍协助者,然后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 二、破冰之旅接龙、放松;无家可归(一)接龙、放松(15分钟)活动目的:调动起成员的兴趣,通过活动中的自我介绍和身体接触减少成员间的陌生感。活动过程:1、 全体成员先围成圈站立,待领导者示范后开始游戏,成员可以去结识团体中任何一个人。2、 两人同时伸出右手,拇指相对,旋转之后握手,嘴里念道:“以前不认识,今天见到你,让
4、我们握个手,我叫XXX(说出名字)。”3、 如果两人以前认识,则可以说:“以前就认识,今天见到你,先来握个手。”然后两人猜拳,输了的人站到赢家身后,双手搭在其肩上,跟随赢家。4、 赢家再去找新的人相识,成员之间彼此接龙,最后会一个搭一个地形成一条长龙。(二)“无家可归”(15分钟)让找不到“家”的同学分享游离在团体之外的感受,也可请团体成员分享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活动目的:感受团体,体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活动过程:1、全体成员手拉手站成一圈,领导者说变,4到6人组成“一家人”时,大家立刻组成相应人数的圈,“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认识,并记住他们;2、 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代
5、表一个“家”,所有家庭成员都站在这个“家”上;3、 领导者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4、 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没有恢复家庭组的,或没有找到“家”的,被认为淘汰,被淘汰家庭可以家庭形式表演小节目,也可推派代表表演;5、 几次表演后请成功家庭和无家可归家庭围坐圆圈两边分别谈感受。交流分享:1、 怎样才能尽快找到家?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2、 当你无家可归时,你有什么感觉?你与家庭成员交流过感受吗?3、 被淘汰后,你还会关注其他成员的“找家”行动吗?4、 活动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想
6、到了什么?备注:1、 拿掉第一张报纸前,让大家先有两次组合成功的体验,游戏大约持续到一半“家庭”出局时即可停止;2、 领导者要多关注被淘汰家庭,表演环节意图是使被淘汰家庭在失败中重生。三、助人受助盲行(30分钟)活动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经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充分领会团结协作的真谛。活动准备:准备眼罩(毛巾、头巾、布条皆可),并设置绳索、呼啦圈等人为障碍,但要避免一些安全隐患。活动过程:1、结对。全体成员两人一组,一位做探索者“盲人”,一位做引导者“聋哑人”。2、盲行。“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聋哑人”的搀扶下,沿着规定的路线,进入信任旅途。其间“盲人”可以
7、讲话,表达感受与需求,但是聋哑人要装着没听见也不能讲话,只能凭观察和感觉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3、角色互换。 “盲人”和“聋哑人”相互交换角色,按刚才的规则再进行一次(行进路线可做微调)。3、分享。待所有组到达目的地后,全体人员坐下交流当“盲人”和“聋哑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作简短分享。分享方向: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对于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在整个活动中,你对自己和别人有些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样新的学习?这些新的发现和学习对于你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8、备注:1、领导者与协助者事先布置路线,可利用当地的一些地形和路障等。2、路线要适当,可有些障碍,但不能太多(行走完全程的时间最好在15分钟之内)。3、因为全体人员太多,共设置5条路线,5条路线同时进行。3、提醒学生不得玩笑,随时注意安全。4、活动完成之后,领导者引导学生交流。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30分钟)活动目的: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培养同学间相互沟通协作的精神,让同学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活动准备:报纸(注意要有备用的报纸)。活动过程:1、 领导者说明“同舟共济”活动的含义:站着的地面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这张报纸则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现在,小组成员们需要想方设法使全体成员
9、同时站在船上,保证每名成员在海上的安全。2、 分组。每10人一组,共6组。3、 每个小组领到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同时站在报纸上,各成员双脚不能与纸张外的位置接触,并且能够坚持10秒钟就算成功。4、 每成功一次,报纸就折叠一半,比较各小组用时。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直到活动结束。5、 请各组成员分享感受与收获。分享方向:你在活动刚开始时有设想过你们能完成它吗?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怎么尽力完成任务的?成功完成这次任务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在活动中收获的经验是什
10、么?五、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40分钟)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活动过程:首先15名同学一组,分为4个组,让每组成员手拉手成为一个圈,看清楚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是谁,确认后松手,在圈内自由走动,领导者叫停,成员定格,位置不动,伸手拉左右手,从而形成许多结或扣,不能松手,但可以钻、跨、绕,要求成员设法解决难题,回复到起始状况。整个过程需要成员有耐心,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当排除困难、解决问题时,请成员分享活动的感受。在此成功基础上,鼓励全班同学进行挑战,60名同学同时完成解开千千结。备注:在解开千千结时,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六、(选做)电波传递(15分钟)活动目的:
11、增强团体凝聚力。活动过程:1、让所有成员手拉手站成一圈。任选某一成员(如A)作为“电波”传递的起点。当领导者说“开始”时,A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向相邻的同伴传递“电波”(即一个信号,如轻捏一下相邻同伴的手)。当每位成员收到“电波”后要用最快的速度传递给下一位成员。如此类推,直到“电波”回到起点,即A处。当A收到电波时,大喊“收到”。2、领导者在一旁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用秒表记录下每次“电波”传递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即从领导者喊“开始”到A喊“收到”之间所用的时间。公布每次的结果,然后鼓励大家再来一次,希望下一次能传递得更快一些。3、当所有成员都熟悉操作之后,领导者要求变更“电波”传递的方向,如由原来的沿顺时针方向传递变为沿逆时针方向传递。当“电波”沿着新方向被传递几次之后,再一次加大传递的难度,如要求队员们闭上眼睛或是背向圆心站立。4、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使游戏更加有趣,悄悄告诉A同时向两个方向传递“电波”,而且不要声张,看看这样会带来什么有趣的效果。七、 团体结束(5分钟)请全体成员分享感受,握手告别,表达感谢,离开团体。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