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口贸易跟产业结构(共6页).docx
《青岛出口贸易跟产业结构(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出口贸易跟产业结构(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国60年经济结构在优化升级中实现重大调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逐步认识和深入探索,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青岛市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加快了向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的步伐,为青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国60年来,青岛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436.18亿元,与1949年相比,年均增长10.2%。人均GDP由1949年的71元增加到2008年的52677元,年均增长8.9%。
2、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集中体现在随工业化进程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变动轨迹。(一)产业结构合理优化,三次产业全面发展解放初期,旧中国留给青岛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农业生产力低下,工业结构残缺不全,第三产业比重低且集中在市区的商业、运输等部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严重,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总量看,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87亿元,人均GDP仅为71元,从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为41.6:38.3:20.1。经过30年的恢复和建设,我市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产业
3、结构摆脱了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的局面,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8.7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23.4亿元,年均增长5.5%,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2.7%下降到2008年的5.1%,下降了1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增加值由1978年的20.2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255.45亿元,年均增长13.1%,占GDP比重2008年达50.8%。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增加值由1978年的9.45亿元增加到20
4、08年的1957.33亿元,年均增长高达13.9%,占GDP的比重由24.6%上升到44.1%,三十年共上升19.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保障和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产业结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2008年与1949年相比,三次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5%、12%和11.9%,其中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高出GDP增幅1.8和1.7个百分点,由于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各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
5、演变为5.1:50.8:44.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6.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2.5和2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二、三产业共同驱动经济快速增长。按可比价计算,在1949年至2008年GDP增长的10.2%中,有0.4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的贡献,5.3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4.5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序列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二产业稳稳地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改善,实现了由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向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前的较长时
6、间内,农村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农业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以粮为纲”的状况。1949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分别为83.6%、2.4%、8.9%和5.1%,直到1978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还高达73.6%。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第一产业长期扭曲的生产关系得以理顺,农村多种经营、各业并举得到重视和支持,农民根据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开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农业内部结构合理优化。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种植业比重由1978年的73.6%下降为2008年的38.9%,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则分别由1978年的10.2%、13.7%上升为2008年的27
7、%和29.6%。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的比重明显下降,出现以粮食生产为主,多种经营、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格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经比例由1978年的85.9:14.1调整为2008年的81.9:18.1。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有较大下降,但仍然保证了国民经济安全的需要,农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生产经营企业化、规模化,初步实现了向高效生态农业的跃进。(三)第二产业中工业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内部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产业转变解放初期,青岛市生产关系落后,工业技术设备简陋,产品品种单一,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2.2亿元。到1953
8、年,工业得到了明显的恢复与发展,各种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业总产值达到11.52亿元,是1949年的5倍,年均增长51.3%。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着力加快工业化进程,我市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工业经济规模呈现跨越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有19.1亿元,花了14年时间,到1992年突破百亿元;仅用2年时间,到1994年突破200亿元;2000年突破500亿元,2004年突破1000亿元,2008年达到2062亿元,呈现几何级数的上升。1978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高
9、达13.1%,高于GDP年均增幅0.7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轻重结构在调整中改善。解放初期,青岛的工业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结构严重失调。194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为85.6:14.4。随后,重工业的超前发展加重了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后,在巩固轻纺工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决策以来,我市工业重化趋势更加明显。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由1978年的59.6:40.4转变为2008年的42.3:57.7,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已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工业化进程进入到重化工业的新的发展阶段。(
10、四)服务业总量跃升,新兴行业迅速兴起,基本实现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到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市服务业发展非常落后。交通运输网络不畅,邮政通信网点稀少,市场商品严重匮乏,金融、旅游、房地产等服务行业近乎空白。随着经济的恢复,服务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发展缓慢。在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居主要地位,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发展受限。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4.6%,比1949年提高4.6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占主要成分的仍是商业和运输邮电业,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7
11、.3%和25.2%,难以满足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特别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发布以后,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比重明显提升,对青岛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强。1993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4%,2005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21.2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41.6%,2008年为1957.3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4.1%,是1978年的50倍,年均增长13.9%。2008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55.5%,比改革开放初期的24%提高31.5个百分点。服
12、务业内部结构在发展中逐步调整和优化,基本形成了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驾齐趋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服务业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各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突破发展这一战略,开辟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青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途径,我市现代服务业显示出强劲大生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8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52.6亿元,占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出口贸易 产业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