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共8页).doc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界定:政府组织(立法、司法、行政机构);非营利组织公办(事业单位),民办(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广义),是指执掌公共权力的所有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划分为公益型、半公益型和经营型三类。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由民间出资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
2、卫生、宗教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宗教型、社会型、文化型、学术型、保护型、政治型、慈善型、社会运动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相关管理条例: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公共组织财务特征:政府组织:1.政府组织业务活动的目的是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并无直接经济目的。2.资金供应渠道单一,不具有营利性、增
3、值性,但具有限制性。3.单位预算具有强制性。4.资金管理权受限制.。事业单位:1、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有的单位虽然提供物质产品,但它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2、不以营利为目的。3、出资者不要求投入资产的回报,也不准备收回资产,但对资金的使用有限制性。民间非营利组织:1、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经济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4.资金和财产的提供者是以民间的身份出现的。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以生产精神产品和从事社会服务活动为主,同时也存在投资、筹资活动以及附带一些生产经营活动。2、公共组织财务活动是公共组织资金收支
4、活动的总称。(预算资金收支活动、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经营活动。三者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其中,预算资金收支活动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履行职责、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重要保障)财务关系是各公共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本单位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之间的经济联系。(与财政部门/其他职能部门/上下级单位/内部各单位/本单位工作人员/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关系)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特点:1、政策性强2、以预算管理为中心3、涉及面广4、类型的多样化3、公共组织预算是公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公共组织履行自身职能的财力保证。包括行政单位/
5、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公共组织预算管理办法指国家对政府和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管理方式的规定。政府单位:“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或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行政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1、财政预算拨款收入(经常性/专项经费拨款);2、预算外收入(由财政专户拨付的预算外收入、财政部门核定实行结余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以及按规定直接留用的预算外资金)。支出预算编制:经常性支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专项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收支预算总表科目:行政管理费、
6、政府机关经费、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自筹基建支出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收入和支出,将应当列入预算的各项收入全部列入单位预算,不得遗漏。2、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财政预算,不得列入单位收入预算,不得用于各项开支。3.按规定暂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按规定进行处理,除经批准由单位留用的除外,应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4.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作为单位收入,直接列入收入预算。5.由财政专户拨付给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当作为单位收入,直接列入收入预算。6.其他收入,包括非独立核算后勤机构取得的各项收入以及其他
7、服务性收入,应列入单位收入预算,用于本单位支出。事业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财政补助收入,非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归集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特别要划清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线。2、按照规定应当上缴财政预算的收入,不列入单位收入预算。3、财政补助收入只能用于安排事业支出,除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都可用于安排事业支出。4、以上年度收支结余转入的事业基金有余额的,可以在余额范围内安排用于弥补本年度预算支出超出预算收
8、入的差额。5.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预算应按照配比原则进行编列。单位预算的审批:宏观四环节,整个预算程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审计。微观”两上两下”,单位自下而上编建议数,财政、主管部门自上而下下达控制数,单位自下而上编正式年度预算,部门自下而上核定并批复。流程:单位编报预算建议数(上报建议)财政部门审核单位预算建议数(下达控制)单位编报预算数(上报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单位预算数(批复预算)单位执行预算公共组织预算的执行:1、层层分解预算指标,落实管理责任2、依法组织收入,保证收入任务的完成3、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开支4、建立各项经费管理制度,实行经费开支的审核5、及时分析收支情况
9、,保证年度预算的顺利完成公共组织预算的调整: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改变收支任务或改变资金用途等形式,重新组织预算平衡的重要方法。主要事项有单位预算的追加或追减,预算科目的留用和单位预算的划转。4、公共组织收入: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含义:1、公共组织收入是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而取得的2、公共组织收入是依法取得的3、公共组织的收入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取得的4、公共组织收入是非偿还性资金5、公共组织的收入具有支配的自主性。分类:政府组织(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非财政补
10、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收入的来源捐赠收入、会费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存在限制限定性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按照收入的性质交换交易收入、非交换交易收入)财政资金收入管理:政府组织的财政拨款收入和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补助收入,是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行政和事业经费,都属于财政拨款收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目前我国财政体制重大改革之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试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意味着公共组织各单位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要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支出通过单一帐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
11、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事业收入管理的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组织事业收入,促进事业发展2、保证事业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3、必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4、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规定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第一,经营收入是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第二,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其的收入。管理要求:1、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副营业务的关系2、划清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的界限3、经营收入要纳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4、领取营业执照、照章纳税5、按规定的审批
12、程序办理批报手续。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内容:行政性收费、事业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费等、乡镇政府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性质:财政性,原因1、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归国家2、预算外资金的支配权和调控权归政府3、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权归财政4、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权归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财政部门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
13、户,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健全票据管理体系;实行收缴分离、票据分离的管理办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的监督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1、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立项审批制度2、明确收费权限3、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公开化4、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5、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6、实行票据使用单一化5、 支出管理的原则:1、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合理安排支出比2、分清各种支出的界限,按资金渠道办理支出3、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节约各种费用支出4、划清公私界限,应由私人自理的费用,不能公款开支。管理要求:1、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进行2、各项
14、支出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3、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4、加强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优化支出结构5、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6、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与检查,强化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职能人员经费的管理:1、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和其他工资的管理2、职工福利费的管理3、社会保障费的管理4、助学金的管理公用经费管理:公共经费是指公共组织为了完成公共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用于单位公共事务方面的费用开支。其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公务费是指公共组织用于日常管理等公务方面的费用支出,加强会议费/电话费/汽车燃料、修理费/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设备购置费是
15、指公共组织用于购置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种设备的费用支出。修缮费是指公共组织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用。业务费是指公共组织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费用开支和购置的低值易耗品支出。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以外的费用开支,如行行政赔偿费和诉讼费、来访费和其他杂费等。政府组织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经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资金消耗,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方式:全额经费包干,结余留用;部分经费包干,结余留用;总额控制,结余上缴。专项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完成专项工程或特定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开支。管理方式:实
16、行专项申请、专项审批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实行单独核算;加强检查监督事业支出管理: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1、量入为出,统筹安排各项事业支出2、正确界定事业支出的范围,如实反映事业发展规模和支出水平3、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加强支出管理。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管理: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用的管理要求与政府、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的要求基本一致,应当依据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权限,按照董事会、理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等的规定执行;筹资费用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为获得捐赠资产而发生的费用。6、公共组织资产的构成:政府组织的资产可以
17、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非政府组织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受托代理资产。报损,固定资产转让现金管理:公共组织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现金管理的规定,对现金收入、支出和库存进行管理和监督,以控制现金的流向和流量,实现货币流通计划化。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分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1、健全、卡设置,实行固定资产三级管理2、明确资产管理部门、实物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的职责范围3、规范固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组织 财务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