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查报告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汇编(共18页).doc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查报告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汇编(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查报告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汇编(共18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隶属于省市,全县辖11个镇(乡),299个行政村,2890个社,幅员面积703平方公里,总人口56.67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18%,是典型的农业县。以传统农业为主,将柑橘、生猪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已培育打造柑橘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其中天保柚获得国家商标注册,喜帮生猪获得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助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二、产业现状(一)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产业规模及生产经营情况。县属柑橘产业发展适宜区,盛产甜橙、柠檬、柚子等柑橘。20*年,全县水果基地
2、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甜橙种植面积6万亩,以柑橘产业为重点,建设万亩核心示范区3个。全县现有盛产柑橘的乡镇5个,柑橘专业村25个。建成万亩以上集中成片柑橘示范基地3个,2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5个,100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7个;有可士可果品加工销售企业1家,县城新老城区各有中型果品批发市场1个,有县富鑫柠檬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省市级龙头企业2家、有益发种植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2家、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实行订单生产和二次返利达到了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的目的。20*年,全县水果总产20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85%,助农人均增收810元。2.柑橘产业
3、发展存在的问题。成片推进发展不够。一是产业集中度不高。全县10万亩柑桔分布在11个镇乡,最大的蓬莱镇也不到2万亩;二是规模优势不突出。河边柠檬、河边镇中江柚、天保镇文旦柚等在全县独具优势,也具备一定规模,但与规模相适应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产值效益未完全显现。其余镇乡种植区域分散,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效益不凸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性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项目区交通网络化程度不够,农业机械化程度滞后。生产水平差距较大。20*年,从单产看,县水果平均亩产830公斤,而管理水平高的果园可达3500-4000公斤以上,水果亩产值一般为3000-4000元
4、,管理水平高的可达8000元-10000元。科技支撑能力亟待强化。一是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不够,技术集成度不高,产后加工薄弱,缺乏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核心技术。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通过土地流转的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上没有专门从事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技术人员。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一是加工转化率低。我县农产品加工多为初加工,精深加工少。二是龙头企业弱。全县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几乎没有。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足。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多、实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作用、组织作用和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二)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产业发展现状。县畜牧业主导产业是生猪
5、产业,先后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等称号。20*年全县出栏生猪56.45万头,生猪产业产值为9.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0.66%,占农业总产值的24.55%。生猪产业有喜帮、猪猪、森林、浩源、雷金、森林、东方、森福等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19个,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专业大户496户,生猪养殖家庭农场16个,生猪产业协会1个。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我县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现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4个,市级标准化
6、示范场6个。2.存在的问题。(1)养殖设施设备较陈旧,部分养殖场环境控制设施不齐全完善,不利于提高养殖水平。(2)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治理设施的容量达不到养殖规模要求,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较大,周边农户意见较大,急需整治。(3)养殖场资金短缺,再生产资金压力大,扶持项目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三、工作建议(一)明确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方向。1.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以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从县的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瞄准农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县产业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运用为支撑,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开发和示范名
7、、特、优、新品种以及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具有我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示范与推广展示区、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嫁接、农业教育培训与农业新技术普及相结合、农业生态与观光旅游相结合,以及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发展方向。一是创建科技产业新样板:立足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并与本地现有条件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把柑橘项目区建成具有一流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把生猪产业项目区建成我县循环农业示范区。二是实现园区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在充分考虑规模化的同时,还必须考
8、虑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和周年供应鲜果,产品质量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一方面吸引众多的旅游观光人员,另一方面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园区展示生态旅游化:通过科学规划、环境治理、品种展示、观花品果,建成具有最佳生态模式、景色如画的农村田园风光,提供新型娱乐休闲方式及旅游观赏景点。四是实现果业产、加、销一体化:瞄准商机,针对当前存在的环境,狠抓产业发展和营销环节,突出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注册商标,争创品牌,以绿色、优质、精品的品牌形象投放市场,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工作。五是园区实现网络化:通过网页制作和网络营销,实现信息网络化,及时了解国内外的生产、市场信息及农业高
9、新技术发展状况,及时对项目区有关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六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建立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网络,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把农民培养为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能置身市场竞争、具有科技意识的新型农民。(二)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区域布局第一、柑橘产业布局建议规划区域地处中国死海与卓筒井主题旅游镇黄金通道,按照集中成片、整体推进的原则重点建设3大优势区域。第二、生猪产业布局县畜牧业以生猪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建议在全县11个镇乡发展。(三)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
10、是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得起、能见效、可持续,一是强化与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西南农业大学的技术联姻,定期邀请优势农业产业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开展培训。二是建立专家指导小组,由相关责任单位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股室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储备、申报、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将先进的管理技术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的生产过程中。(四)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联结机制建议政府加强对投入的引导,积极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综合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参股、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创新投融资机制,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发挥龙头企业的经营
11、主体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主体作用以及种养植大户的生产主体作用,组织带动农户进行生产与经营。创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业主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推广产业基地建设新模式,让“龙头”真正能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省委政研室的安排部署,我委按照关于落实省领导对*试验区批示精神的调研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任务和分工职责,拟定了*试验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方案,并由委发展计划处牵头,组织畜牧办、科教处、种植业综合处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分2个调研小组,于XX年12月22日27日,分别深入到*、*、*、大方县等地14个乡镇、16家企业、4家
12、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入到生产基地,详细调查了解当前农业生产情况,并与当地政府、农业部门、龙头企业举行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地区辖7县1市,现有总人口798.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9.62万人,农村劳动力455.64万人,乡村从业人员 412.11万人。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49.44万亩(其中,水田68.66万亩,旱地480.78万亩),保障灌溉面积43071.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1.75%)。(二)XX年农业农村经济情况1、预计XX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 600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
13、31元/人,其中:工资性收入1085元,家庭经营收入1850 元,财产性收入35.92元,转移性收入360 元。2、主要农作物生产值情况:XX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954.22万亩,产值 190.73亿元,(其中,玉米257.24万亩、23.35 亿元,铃薯506.3万亩、86.7亿元,水稻 66.32万亩、5.76亿元,小麦92.29万亩、1.07 亿元,油菜85.52万亩、2.41亿元;蔬菜253.98万亩51.07亿元,烤烟66.98万亩、13.49 亿元,茶叶面积29.2万亩、1.38亿元,中药材20.7万亩5.5亿元。预计XX年粮食产量263.05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3.65%。畜
14、牧业肉类总产33.67万吨,其中生猪28.95万吨、产值55.4亿元,肉羊0.50万吨、产值2.4亿元,肉牛2.12万吨、产值7.5亿元,预计XX年*地区肉类总产33.67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的17.5%。3、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至XX年12月,全区共有龙头企业 97家,其中部省级龙头企业21家,地市级龙头企业97家,拥有资产10亿元,XX年营销总额9.5亿元,带动农户130余万户;全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43家,社员28945户,合作社拥有资产5.4亿元,流转土地87.3万亩。XX年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1475万元,*农村户用型沼气池5.1万口,大中型沼气池3口,沼气后续服务站95个
15、,现全区建成农村户用型沼气池23.4万口,适宜建池覆盖率达到29%,综合三改配套率达到62%。二、“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判断“十一五”期间,*地委、行署认真落实*试验区的相关精神,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确保粮油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以生态畜牧业、马铃薯、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一)粮油生产总量不断增加,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在粮油生产上,以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为目标,通过加强优良新品种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普
16、及,在稳定粮油作物播面的同时,努力提高单产,实现粮油生产稳定发展。XX年与XX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由250.52万吨增加到XX年的263.05万吨,粮食单产水平由262 公斤/亩,提高到276公斤/亩,全区粮食需求总量约322万吨,常年生产量达到270万吨,调入量17.46万吨(主要是粮食品种之间的调剂,其中大米约14万吨),调出3万余吨,总体看来,粮食基本实现自给。油菜种植面积85.52万亩,常年总产10万吨左右,单产110公斤,并以*康星油脂有限公司为龙头,促进了油菜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二)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调整,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地区结合本
17、地实际,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生态畜牧业、马铃薯、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强化投入力度,以良种繁育为基础、基地建设为中心、标准化生产为保障、产业化经营为动力,加快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1、生态畜牧业发展迅速。*地区充分发挥具有污染小、天然草场面积大(620.33万亩),灌木林(630万亩)、林地(1810亩)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总量大(年生产量326万吨),绿肥种植广(300余万亩)、人工草地保留面积大(80万亩),饲料来源广泛(年可用于饲料的粮食和农副产品200余万吨)等优势因素。以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重点,突出抓好规模养殖和服务体系建设
18、,扎实推进“创新工作机制、调整生产方式、提高科技含量、组建合作组织”的四项措施,强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XX年与XX年相比:肉类总产由29.42万吨增加到33万吨(增加112%),畜牧业产值由40.61亿元增加到67亿元(增加164%),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由37.86%增加到38%(提高1个百分点),养殖户由1.8万户发展到13.6万户(增加7.5倍),养殖业收入由287.79元增加到631元(增加219%),养殖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由14.1%提高到20.5%(提高6.4个百分点)。按照规划至XX年,*地区投入发展畜牧业的资金稳定在3亿元,养殖户达12万户,肉类总产增加到50万吨,产值达
19、1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0%,养殖业收入达1000元,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增加到30%,培育龙头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个,至XX年,*地区畜禽生产量上升至全省第二位。2、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地区充分利用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通过加强马铃薯良种扩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加强马铃薯市场建设,加快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等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的稳定发展。现*地区成为国家确定的马铃薯种植发展优势区域,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要产区之一,成为我省马铃薯最大产区。XX年与XX年相比:马铃薯总产值由34.1亿元增加到86.7亿元(增加2.5倍),种植马铃
20、薯农户由40万户发展到86万户(增加2.15倍),马铃薯单产水平由1212.1公斤/亩提高到1278公斤/亩,马铃薯收入占农民总收入比重由5.3%提高到9.5%(提高4.2个百分点)。按照规划至XX年,*地区投入马铃薯产业的资金达到5000万,种植农户达90万户,马铃薯总产值达100亿元,占农民收入比重增加到12%,马铃薯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0个。3、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地区充分利用海拔跨度大、生态类型丰富,交通(铁路、公路)建设加快等有利条件,通过强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加快蔬菜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对蔬菜产业扶持力度等措施,促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XX年与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优势 特色产业 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 发展 情况 调研 报告 汇编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