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特色学校汇报材料(简化版)汇总(共11页).doc
《区特色学校汇报材料(简化版)汇总(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特色学校汇报材料(简化版)汇总(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和融”特色学校在创建中的探索和思考白云区太和一小特色是自然而然孕育的过程。十年,既漫长而又短暂,我校的特色发展经历了从质疑、认同、协作、收获这么一个过程。一路走来,在“和谐共生,融会贯通”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充分利用地域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开展活动,滋养着“和融”教育特色。现就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和各位同仁一起探究。一、特色学校创建的萌芽阶段(一)对学校文化特色的思考一个国家有它的文化,一个民族也有它的文化。文化是什么?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得好,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志、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条筋,民族将成为植物人。显然,
2、一所学校,也需要文化,以文化成就教师教育人生的精彩,成就孩子幸福快乐的人生,成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客家,是汉族八大民系之一。客家人是入粤较晚的一支民系,当中原已昌明于世时,岭南乃是“魑魅为邻”的“瘴疠之地”。客家祖先凭借勤劳的双手、黄河文化与智慧,谋求安身繁衍之地。自唐宋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与扩展。 今天,客家人已经遍布全球五大洲,人数达数千万。历史上的客家先民,凭着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坚韧毅力,以其勤奋和智慧,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作为文化继承者的同时也应担起传播文化的责任,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是交织在
3、一起的。那么,今天的客家子孙,如何去弘扬这一绚烂的客家文化呢?教育是最根本的方式之一。(二)学校文化特色的发展探索及演变历程2005年6月和12月,学校分别通过了广州市一级学校和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评估,一年两个台阶,学校无论从校园环境还是设施设备、教师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和提升,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所呈现的教育特色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好评。然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当时提出,如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省一级学校?这是摆在学校班子面前的重要工作。但是,有一点,我从到一小的那一刻起,就清晰地意识到,一所被称得上名校的学校,必须有自己文化底蕴、文化内涵!1、创建学校文化特色的心路历程初试、挣扎、萌芽我于
4、2004年2月调到太和一小担任副校长,同年9月至今担任校长。刚上任,2005年,由于太和镇要创建教育强镇,要求太和一小必须在2005年要完成广州市一级学校和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评估,完成教育强镇和强区的创建工作。我瞬间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学校要上等级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我找来班子成员、老师举行一次次的研讨,查阅档案,并对太和镇周边的资源进行分析,同时把特色工作定位为两个目标,一是找到突破口,保证能完成这次评估任务:二是寻求有利于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首先,结合本校是广州市绿色学校及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构建出我校一至六年级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试用本),其次,利用社区地域资源,萌发了想把客家山
5、歌作为学校特色的念头,虽然当时这一想法受到了班子的质疑“有什么可能每个学生都会讲客家话?不行”,但我坚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道理,这是难得的地域资源,关键是如何找到切入点。为此,我找一些比较熟悉客家的老人聊聊,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在纠结中也有幸遇到了一位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朋友,当我把自己的想法跟他提出来时,他十分高兴地说“好啊!客家文化”,那一刻,我的心豁然开朗,兴奋不已。2、创建特色学校探索中的不断发展及演变过程(1)特色项目露峥嵘客家山歌初试啼声。2006年白云区举行合唱节,在两首参赛歌曲中,尝试推出一首客家山歌。排练出两首合唱歌曲客家山歌唱乡情给未来一片绿色,并邀请了太和民间私伙
6、局的老师傅为我们伴奏,结果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成功。评委们给予高度评价“将客家山歌搬上白云区合唱节舞台,是白云区合唱史上历史性的突破,是原生态的唱法和合唱发声的结合,也是客家山歌发展的新尝试,这种将乡土音乐和合唱相结合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一曲成名,也更坚定了我校打造客家文化特色的决心。特色刺绣女儿红。一开始,为了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更漂亮,学生们从家里找来了各种各样的富有客家特色的装饰品,其中有筛子、有斗笠、客家服饰等,客家服饰上有许多精美的刺绣,看到这些物品,我们突发奇想,何不用这些材料让学生来装扮我们的校园呢?作为过去的客家女子,个个心灵手巧,哪个不会针线活这女儿红。于是有学生想到了用毛线、竹
7、制品来刺绣。我们成立学校刺绣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在竹制品上用色彩鲜艳的粗毛线来进行刺绣。经过多年的实践,同学们不断推陈出新,也从刺绣到编织,品种可多了。(2)特色课程显精彩我们从一开始单一利用客家山歌、刺绣等打造学校第二课堂,其过程可谓曲折艰辛。首先是在原有的教材中寻找切入点,渗透客家文化教育,使学生对客家人紧密团结、爱国爱乡、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加深了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渐渐地我们不在满足于简单的课堂渗透,将重点放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针对本地特色及所处地理环境和社区实际,从最初构建出我校一至六年级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试用本),直到今天编写出学校客家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客乡韵,本教材共有三
8、册,供低、中、高年级使用。凸显出浓厚的客家特色,促使同学们深刻领会客家精髓,传承客家优秀文化。(3)办学理念在升华我校创办之初,提出了“人人能成功,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是:让所有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享受成才、成功所带来的幸福。基于此,我们认为,作为地处客家地区的我校,用文化育人,用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家文化育人,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基于此,从学校所处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乡土资源的角度出发,确立了“生态养德,文化育人”的办学思想,但是,在我校申报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的白云区课改实验学校两大评估中,专家们都有同感,此理念给人予
9、“两张皮”的感觉,再加上我自己总想用两个字来概括学校的办学特色却一直不能如意。直至有幸接触到中国教育协会的孙老师和深圳名校长多人,在与他们的一次次碰撞中才最终提炼出“和谐共生,融会贯通”的办学理念,打造“和融教育”。太和镇始建于道光年间,其镇名蕴含着“太平和睦”之意。“太和”的“太”是最、极致、高、大,象征宇宙万物。“和”谐也;“和”乐之本也,和谐、和美、和睦,乃中华民族的核心。太和:是“和”的最高境界,代表天地人和,宇宙万物和谐。太和镇是著名的客家之乡,常住人口中客家人占全镇人口的72%,再加上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开发,融入了来自江西、福建、广西及广东的梅州、河源、新丰等地的大批客家人,形成了
10、相互交融的祥和之地。客家人历经几次迁徙,都能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融”,体现了客家人“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和融”揭示了地域文化的特质。“和融”包含着三层深刻的含义:一是源自客家文化所代表的“和谐共进、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二是源自地域文化所蕴含的“盛世祥和、融聚发展”的文化特质,三是反映出学校所呈现出的“和乐融融、凝心聚力”的爱家情节。对于学校而言,“和融”文化的本质是倡导一种教育理念,其内涵就是”和融”教育。二、特色学校创建的收获阶段(一)客家文化滋养下的“和融“教育基于学校优良的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内涵以及自身优势,在客家文化滋养下,着力创建“和融”特色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色学校 汇报 材料 简化 汇总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