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方案(共2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设计方案(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方案(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设项目工程概况1.1 项目概要项目名称:604省道(苏沪界359省道)工程建设单位:太仓市交通运输局行业类别:E4721 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所在地:太仓市路线长度:16.873km技术等级:一级公路项目投资总额:86673.5万元1.2 项目地理位置和路线走向推荐路线方案:604省道太仓段推荐方案起于苏沪界(新浏河大桥),接白云渡路至浏太公路,继续向北利用岳鹿线上跨苏昆太高速和杨林塘,先后与339省道、浏双公路、256省道平交后至359省道折向东,利用部分359省道后再折向北,下穿疏港高速,再利用预留通道下穿铁路后至太仓常熟界。本次实施
2、段落为苏沪界359省道,长约16.873公里。实施起点位于新浏河大桥,实施终点位于老岳鹿公路与S359交叉处。本项目新浏河大桥至太浏线段落利用现状白云渡路进行拓宽改造,太浏线至江南路段落新建,江南路至256省道段落利用岳鹿线老路线位,只需对路面进行修补,256省道至359省道段落新建。本项目线路中苏沪界至256省道路段利用岳鹿线线路。目前岳鹿线江南路至256省道段已经建成通车,苏沪界至江南路地面路段尚未建设,新浏河大桥正在施工中。本项目利用路段岳鹿线南延工程环评报告表已于2009年5月与2010年9月获得太仓市环保局批复,批复文号分别为“太环计2009135号”“太环计2010379号”,具体
3、批复详见附件四。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2-1,平面布置见图3.2-2,路线走向图见图3.2-3。1.3 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本项目为新建一级公路建设项目,道路采用沥青路面,一般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公路断面,陆渡镇区段采用双向六车道城镇断面,设计车速为80km/h,一般路段路基全宽28m,新浏河大桥段路基全宽38.5m,陆渡镇区段(新浏河大桥至太浏线)路基全宽44.5m,江南路至苏昆太高速段路基全宽29.5m,苏昆太高速跨线桥段桥梁全宽25.5m。全线需新增永久用地454.1亩,临时用地16亩。工程路基土石方总量(填方)m3。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绿化
4、工程。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工程量见表3.3-1,主要技术标准见表3.3-2。专心-专注-专业表3.3-1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基本技术参数1路线总长公里/小时16.873其中老路利用9.83km,拓宽改造1.4km,新建5.643km2设计时速公里/小时80/3全线新增公路用地亩360.4/4拆迁建筑物平方米56290/二路基路面/1土石方总量立方米填方2路基宽度一般路段米28/新浏河大桥段38.5陆渡镇区段44.5江南路至苏昆太高速段29.5苏昆太高速跨线桥段25.53沥青路面千平米1738/4特殊路基处理长度公里0.81/三桥梁、涵洞/1大桥(新建)米
5、/座520/1/2中小桥(新建)米/座311/8/3涵洞(新建)道3/4老桥利用(利旧)座8/四路线交叉(新建或改造)处15/1平面交叉处14/2立体交叉处1与苏昆太高速交叉五沿线设施公里16.873六工程造价1总造价万元86125.62每公里造价万元5104.3表3.3-2 主要技术标准项目604省道(苏沪界-359省道段)道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 公里/小时车道数四车道(镇区段六车道)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小桥梁及涵洞1/100;特大桥1/300荷载等级公路I级(新建);维持原荷载(老桥利用)路面计算荷载BZZ-100最小平曲线半径(m)1000最大平曲线半径(m)17000停车视距(
6、m)110最大纵坡(%)3.0竖曲线最小半径(m)凸4500 凹 5000路面横坡行车道2.0%,土路肩3.0%最小坡长(m)173.5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1.4 预测交通量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特征年预测交通量和车型比例分别见表3.4-1和表3.4-2。表3.4-1本项目预测交通量(单位:pcu/d)分段201820242032苏沪界-太浏线177402844131186太浏线-339省道152262005226768339省道-256省道147831953825988256省道359省道134061771823567注:表中2024年、2032年车流量为根据工可报告提供的特征年车流量数
7、据采用内插法计算而得。表3.4-2本项目预测车型比例(单位:%)路段年份小客大客小货中货大货拖挂合计全路段线201844.30 3.16 10.00 15.50 7.80 19.24 100202446.40 3.08 9.80 13.10 8.20 19.42 100203248.20 3.00 9.40 10.50 8.90 20.00 100注:表中比例为自然车比例,根据工可报告提供的特征年车型比例数据采用内插法计算而得。1.5 利用老路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路线利用的老路为岳鹿线,本项目利用路段岳鹿线南延工程环评报告表已于2009年5月与2010年9月获得太仓市环保局批复,批复文号分
8、别为“太环计2009135号”“太环计2010379号”,具体批复详见附件四。目前岳鹿线江南路至256省道(双浮线)段已经建成通车,苏沪界至江南路地面路段尚未建设,新浏河大桥正在施工中。1.5.1 老路现状根据岳鹿线老路状况,本项目共利用老路两个段落:新浏河大桥-太浏线利用白云渡路进行拓宽改造、江南路-256省道段利用老路线位只需对路面进行修补。1、新浏河大桥-太浏线老路为白云渡路,长约1.4km,现状14m宽的水泥路面,双向两车道,两侧最近建筑物距离路边为10m左右。经过老路线型拟合,该段落线型顺直。图3.5-1 白云渡路现状路面破损严重,多为破碎板和纵、横向裂缝。路面排水为管道排水,雨水口
9、部分堵塞,排水不畅。沿线桥梁一座,为1-6m小桥,荷载等级为公路-级。平面交叉口两处,分别为中市路交叉口和金湾路交叉口,均为红绿灯控制。2、江南路-256省道此路段为原岳鹿线,路线长9.83km,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双向四车道沥青砼路面。2012年建成通车。江南路-苏昆太段路基全宽29.5m,路幅布置为:( 0.75m土路肩+4.2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 5m路缘带+3.5m/2中央分隔带)2。苏昆太-浏双公路路段路基25.5m,浏双公路-双浮公路段落路基宽28m,路幅布置为:( 0.75m土路肩+4.2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 5m路缘带+2m/2中央分
10、隔带)2。全线共有6处平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3000m,最小坡长200,最大纵坡1.45%。路面状况良好,该段落沥青路面设计弯沉Ld为22.1 (1/100mm),行车道及路缘带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砼(SUP-13)+8cm中粒式沥青砼(SUP-20C),基层为36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20cm12%石灰土。基层顶面均设置沥青封层,以保护基层及防止雨水下渗。图3.5-2江南路-256省道现状该段路有9座桥梁,2座大桥,分别为跨苏昆太高速桥、蔡家湾大桥,1座中桥,6座小桥,具体见表3.5-1。表3.5-1 江南路-256省道桥梁现状表名称桥梁规模荷载等级桥长(m)桥跨布设(m)结构上跨苏昆
11、太高速桥大桥公路-I级290420+20+20+25+25+20+20+420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蔡家湾大桥大桥公路-I级450530+50+80+50+430V型钢构洙泾河桥小桥公路-I级3310+13+10整体现浇板小毛家桥小桥公路-I级268+10+8空心板梁清福泾桥小桥公路-I级268+10+8空心板梁柏木桥小桥公路-I级268+10+8空心板梁划船泾桥小桥公路-I级268+10+8空心板梁湖川塘桥中桥公路-I级48316整体现浇板新开河桥小桥公路-I级20.4110空心板梁跨苏昆太高速桥,桥梁全长290m,荷载等级为公路-级。跨径布置为420+(220+225+220)+420m,第二联
12、为连续箱梁结构,第一、第三联为简支板梁。桥宽25.5m,双向四车道,横断面布置为1m中分带+43.75m行车道+24.25m硬路肩+20.5m护栏。蔡家湾大桥(杨林塘大桥),桥梁全长为457.2m,荷载等级为公路-级。杨林塘规划三级航道,通航净空607m,最高通航水位1.790m,桥跨布置为530+50+80+50+430m ,结构形式为V型钢构+预应力砼组合箱梁。桥宽28m,双向四车道,横断面布置为0.5m中间带+20.75m波形梁护栏+43.75m行车道+24.75m路肩+20.5m墙式护栏。图3.5-3 蔡家湾大桥苏昆太跨线桥全线共有主要交叉口8处,其中分离式立交1处,平面交叉口7处,平
13、面交叉均采用红绿灯控制交通。详见表3.5-2。表3.5-2江南路-256省道交叉口现状表1K3+501禅寺路城市次干道34十字红绿灯控制2K4+528339省道一级公路38十字红绿灯控制3K6+228北京路城市主干道45十字红绿灯控制4K7+292广州路城市次干道43十字红绿灯控制5K8+120苏昆太高速高速公路28主线上跨/6K9+490新港公路二级公路16.5十字红绿灯控制7K11+485茜直公路二级公路13T红绿灯控制8K12+464256省道一级公路28十字红绿灯控制1.5.2 老路现有车流量本次环评委托南京联凯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次改造拓宽段的白云渡路与利用段岳鹿线现状交通量进行
14、实测,具体车流量监测结果见表3.5-3、表3.5-4。表3.5-3 白云渡路现状交通量时间车流量(辆/h)大型车中小型车2016.7.26昼间71557夜间513032016.7.27昼间67541夜间45297表3.5-4 岳鹿线现状交通量时间车流量(辆/h)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2016.4.9昼间2133300夜间00182016.4.10昼间1539276夜间00151.5.3 现有道路主要环境问题现有道路主要环境环境问题为:1、道路无雨水管道收集路面径流,路面径流漫流冲刷沿线农田,沿线水环境可能有一定影响。2、道路跨越杨林塘、七浦塘均为清水通道维护区,现状道路跨越桥梁两侧未设置事故水池,
15、一旦发生事故,事故水无法收集。3、白云渡路拓宽段,现状两侧建筑物较多切距离较近,路面破损严重,因此产生的噪声远大于平坦道路,对周围居民噪声及出行一定的影响。1.6 工程设计方案1.6.1 路基工程1.6.1.1 路基标准横断面1、一般路段路基全宽28m,路幅布置为:0.75m土路肩+4.25m硬路肩+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7.5m行车道+4.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图3.6-1 一般路段路基横断面图1、 新浏河大桥段路基全宽38.5m,路幅布置为:2.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2.25m行车道+0.5m路缘带+1m中央分隔带+0.5m路
16、缘带+12.25m行车道+43.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图3.6-2新浏河大桥段路基横断面图2、 陆渡镇区段该段交通量较大,且该段落经过陆渡镇区,按六车道城市断面建设,路基宽度44.5m,路幅布置为:24m人行道+23.5m非机动车道+21.5m机非分隔带+20.5m路缘带+233.75m行车道+20.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图3.6-3陆渡镇区段路基横断面图3、 江南路至苏昆太高速段该段为已建路段,维持原断面形式。双向六车道断面,路基全宽29.5m,路幅布置为:0.75m土路肩+4.25m硬路肩+7.5m行车道+0.5m路缘带+3.5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7.5m行车道+
17、4.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图3.6-4 江南路至苏昆太高速段路基横断面图4、 苏昆太高速跨线桥段该段为老桥利用路段,维持原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断面,桥梁全宽25.5m,路幅布置为:0.5m护轮带+4.0m硬路肩+7.5m行车道+0.5m路缘带+0.5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7.5m行车道+4.0m硬路肩+0.5m护轮带。图3.6-5 苏昆太高速跨线桥段路基横断面1.6.1.2 路基边坡、护坡道及边沟项目采用填方路基,填土高度一般小于6.0米,路堤边坡采用1:1.5的坡率。护坡道宽度统一采用1.0米,护坡道外倾横坡4%。护坡道外设底宽为0.5m、顶宽1.5m的砼预制梯形边沟。1.
18、6.1.3 公路用地边界路基坡脚线外缘2m,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边缘外侧2m,为公路用地范围。1.6.1.4 路基填料路线所经区域为平原地区,工程用土量较大。路基填料拟采取以下方案:路基大部分用土采取外购土方,不在沿线设置取土坑,以减少土地的占用。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本设计要求路基最小处理厚度为1.2m。1.6.1.5 一般路基处理1)高路堤路基清表,对原地面清表碾压处理后,填筑5%灰土至路床顶以下40cm,路床顶40cm采用8%灰土填筑。2)低路堤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本设计要求路基最小处理厚度为1.2m。清除耕植土后,将原地面开挖至设计要求的标高,首先对开挖后的原地面犁翻20
19、cm掺5%石灰进行处理,然后分层填筑4层20cm厚5%灰土至路床顶以下40cm,路床顶40cm采用8%石灰土进行填筑。3)路基拼接沿老路路面边缘开挖台阶,并在台阶处铺设钢塑土工格栅,以提高路基的横向稳定和整体性,延缓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防止拼接裂缝。1.6.1.6 特殊路基处理对于地表下软土较浅的不良地质,本项目设计考虑了开挖换填石灰处治土垫层法、开挖换填碎石垫层(或嵌挤碎石)、人造硬壳层三个方案。其中软土埋深较浅,厚度较小时推荐填石灰处治土垫层法;软土埋深较浅,地基沉降量不大时推荐人造硬壳层。对于地表下软土较深的不良地质,本项目设计考虑了挤密碎石桩(砂桩)法、粉喷桩、湿喷桩、袋装砂井、塑料排水
20、板、PTC管桩等六种方案。本项目沿线软土主要为浅层分布的素填土、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全线埋深范围2m6.5m,仅局部路段埋深达到12m,全线地质情况较好。因软土主要为淤泥质土,且周边地区材料缺乏,本身造价偏高,因此排除挤密碎石桩法。因10m以下桩长的PTC管桩造价相对较贵,对软土较深厚、工后沉降较大的路段,采用粉喷桩进行处理;对软土特别深厚、工后沉降较大或标准较高(如桥头或拼宽路基)的路段,采用PTC管桩处理。1.6.1.7 路基防护设计1、土路肩防护土路肩采用植草防护,其不仅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且可减少地表径流,同时缓解反光效应。为防止草生长茂盛后阻碍路表水排泄,土路肩表面高程应适当
21、降低,一般降至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底部。2、路基边坡防护一般路段边坡防护,对于边坡高度4.0m的,经方案比选后推荐采用喷播植草。对于边坡高度4.0m的(桥头等高路堤段),经方案比选后推荐采用预制砼块斜方格网。河塘路段,小的鱼塘沟河清淤后回填,视为一般路基或还田处理,不进行特殊防护。较大河塘路段,清淤排水后,在设计水位高度加50cm安全高度的边坡范围内,采用30cm厚的M7.5浆砌片石防护,下部设勺型基础。对于需要压缩用地范围的路段可以采用衡重式和重力式挡墙的形式进行防护,以减少占地面积。1.6.2 路面工程本项目采用沥青路面。新浏河大桥至太浏线段路老路为水泥路,路面状况较差,强度也不满足要求,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设计 方案 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