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共6页).doc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 000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噪声等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将“三废”及其它公害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较熟练地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2、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选用教材:环境工程导论(第3版),王建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1、环境工程学,高秋实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2、环境工程学,P.A.维西林德编,晓园出版社,19923、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噪声等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环境工程学的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环境工程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方
3、法和基本工艺过程;能够将所学过的 “三废”及其它公害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较熟练地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联系一定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工程学的有关理论、方法。三、理论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序 号课程内容学时绪论绪论2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2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3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3第四章水处理工程系统设计基础与废水的最终处置4第五章大气质量4第六章颗粒污染物控制3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2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3第九章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
4、管理系统2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技术3第十一章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3第十二章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他污染防治 技术2合计36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形成与发展,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环境工程学的发展趋势。教学要求掌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环境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2学时)教学内容水质与水体自净:水的循环与污染,地球上水的分布,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水污染的分类和影响;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废水的成分与性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
5、水;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和扩散,水体的生化自净,水体中细菌的死亡,水环境容量;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教学要求掌握水的循环与污染、水质指标、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熟悉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知道水质标准。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3学时)教学内容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格栅、 筛网和微滤机,沉砂池,离心分离;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沉淀,混凝,澄清,过滤,气浮;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水的软化和除盐,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水中有害微生物的去除:氯消毒,其他消毒法;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中和法,高级氧化技术,
6、化学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磁力分离法,溶剂萃取,吹脱与汽提,蒸发、结晶和冷冻。教学要求掌握水中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和有害微生物的去除;了解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3学时)教学内容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生理学特性,细菌生长曲线及Monod公式;好氧悬浮生长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氧化塘;好氧附着生长处理技术: 生物膜,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高效生物膜法工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污泥的厌氧消化,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7、,厌氧-好氧联合处理系统;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脱氮处理技术,脱磷处理技术,同步脱氮除磷处理技术;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 污泥的性质,污泥浓缩。教学要求掌握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好氧悬浮生长系统处理技术,好氧附着生长系统处理技术,厌养生物处理技术;了解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第四章 水处理工程系统设计基础与废水的最终处置(4学时)教学内容给水与排水工程系统:给水工程系统,排水工程系统;再生水系统:水的回用与废水资源化,污水回用标准体系,水再生处理工艺流程;废水的最终处置:废水最终处置的途径与水污染控制,废水湖泊(水库)处置及数学分析,废水江河处置,废水河口处置,废水排海处置。教学要求掌握水的回用与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工程学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