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初期支护类型(共5页).doc
《隧道施工技术初期支护类型(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技术初期支护类型(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隧道施工技术初期支护类型隧道施工技术初期支护类型 摘要:隧道支护施工实践,提出了隧道初期支护中锚杆、喷射砼等支护施工技术,对类似隧道支护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隧道施工;初期支护;锚杆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隧道开挖后,除围岩完全能够自稳而无须支护以外,在围岩稳定能力不足时则必须加以支护才能使其进入稳定的状态,称为初期支护。它是隧道施工中重要的安全稳定措施,一般指锚杆和喷射砼来支护围岩,必要时采用钢纤维喷射砼或配合使用钢筋网、钢架或采用辅助施工措施(如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管棚、地面砂浆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等)和锚喷支护相结合的支
2、护。以下是结合工程实例根据不同方案从施工放大及施工要点加以阐述。 1.施工准备情况 目前我项目部组织机构已健全,安全、环保、质量保证措施等均审核已批复。针对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已出台,各部门职责及规章制度都已全部上墙,人员已到位,机械设备、材料试验等所有工作已经完成,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已批复,具备洞身初期支护施工的条件。 2.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 2.1隧道进口位于丘前缓坡上,隧道进口里程DK24+480;隧道出口位于丘前缓坡,出口里程DK24+900,隧道全长420m,为双线单洞隧道。设计轨顶面标高为+62.9312m,开挖顶面高程为+72.8112,地面高程为+60.2312,本隧道最大埋深
3、为17.2m。DK24+770DK24+782为民房及公路,路面顶标高为81.65m,公路距离隧道顶最大仅为8.8m。 2.2工程地质 剥蚀丘陵为主,并构成一些红色砂岩、泥岩盆地,地层以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局部为岩浆岩、浅变质岩及煤系地层,海拔一般在100300m,总体地势较平缓,地形起伏不大,切割较浅,河溪较发育。 2.2.1地层岩性;地质特性 黏土:褐黄色、棕红色,硬塑,局部坚硬,含少量高岭土及少量细圆砾,表层含植物根,具膨胀性。地质钻孔有揭露,层厚14.7m。 粉质黏土:褐黄色,软硬塑,含少量砾石,表层含植物根,具膨胀性。厚度2.23.4m。细圆砾土:灰黄色,中密,饱和,圆砾成分主要由
4、砂岩组成,充填细砂及黏性土。白垩系上统戴家坪组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构造已基本破坏,岩芯大部分被风化呈土状,夹岩块。本次勘探揭露厚度1.3m,层面标高66.59m。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棕红色,粉粒结构,泥质胶结,厚层状构造,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本次勘探揭露厚度1.24.1m,层面标高63.6568.29m。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棕红色,粉粒结构,泥质胶结,厚层状构造,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具膨胀性。本次勘探揭露厚度12.516.0m,层面标高62.4565.59m。 2.2.2地质构造 隧道下伏白垩系上统戴坪组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21015,节理裂隙发育,不规
5、则。 2.2.3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 隧道区地表水有DK24+700与DK24+900之间的鱼塘水,水域面积约150m80m,水深约2m,由天然降水补给,地面径流及大气蒸发排泄。有少量第四系潜水及基岩裂隙水,雨季水量较大。地下水,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14.815.0m,基岩裂隙潜水分部较广,以浅布为主,含于基岩风化带、风化裂隙及构造节理裂隙中,水位和水量受季节降雨量影响显著。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隧道区位于丘陵区,该区上覆黏性土,下覆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为大气降水入渗创造了一定条件。隧道区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蒸发式排泄和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施工 技术 初期 支护 类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