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5对策措施类综合题(教师版)(共23页).doc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5对策措施类综合题(教师版)(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5对策措施类综合题(教师版)(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题型特点】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思维建模】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
2、、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考点定位】问题表现措施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
3、、牧、副、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开发:黑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改进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湿地保护区;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人为原
4、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3.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4.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3.农作物需水
5、季节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5.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2.地形(坡度);3.土质;4.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治理措施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
6、规;提高意识6.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蒸发、风力);2.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修路;开矿)治理措施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7.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灾害强度(哪些因素影响?);2.当地自然状况(地形、地质;自然条件潜力大小);3.灾害时间和地点社会经济人口、经济水平、经济密度、距发达地区远近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
7、+合作措施8.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常规能源缺乏(储量、种类);2.分布不均人为原因1.消耗量大(人口、工业、农业);2.利用率低(浪费);3.能源消耗快速增加;4.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石油储备体系健全。治理措施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例1】(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
8、17.2毫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区域略图(图10)。图10材料二:2010年锡都个旧市主要工业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图(图11)。图11(1)红河的流向是_,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影响该地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主要因素是_,限制性因素是_。(8分)(2)分析哈尼人“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布局的优点。(8分)(3)2010年个旧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影响该市该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4分)(4)为防止“锡都”变“熄都”,实现个旧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4)合理开采锡矿;改进传统工艺,提高锡矿资源利用率;延长锡产业
9、链,深加工锡产品;利用废弃的锡矿井、锡冶炼遗址发展旅游业的呢过。(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共8分)【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水资源也逐渐短缺。材料三下图为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1)简述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既能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能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3)实现辽中南地
10、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例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中新社北京2012年2月13日电:极寒天气持续笼罩欧洲,目前已致逾600人丧命,2过去两天来,欧洲多个地区持续大雪,22国已发布极寒警报。欧洲最主要河道多瑙河也因厚厚的冰层而关闭了数百公里的航运。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向媒体表示,当前席卷欧洲的严寒天气是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的。纳利斯说,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而过去数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在东南欧上空交汇,给该地区带来大量降雪。材料二:德国境内多瑙一美因一莱茵运河,连通多瑙河(J)和莱茵河(K),如下图
11、。材料三: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大幅下跌,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1)结合材料,简述欧洲极寒天气特点及其成因。(8分)(2)简述多瑙一美因一莱茵运河的航运价值。(8分)(3)分析欧盟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出口企业应对措施。(12分)(1)从材料一中可知,欧洲极寒天气特点是低温、大雪,造成欧洲极寒天气的原因,也可以从材料中“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和“来自北【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总结】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
12、“限定词”模拟训练: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比较两地水土流失带来损失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主要原因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阐述“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评价“
13、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意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判断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变化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
14、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关系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口语化)”、“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出现语法错误)”、“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抓住关键词,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考前 冲刺 大题精做 专题 05 对策 措施 综合 教师版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