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总结(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总结(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总结(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1 背景麻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生,但以儿童多见。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国家消除麻疹的目标: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控制麻疹爆发,是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为提高我市对麻疹爆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发生的麻疹爆发疫情,能迅速查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阻断传播,有效控制麻疹的爆发和流行,现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01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
2、国麻疹监测方案,特编制本技术方案。2 疫情分级和响应2.1 疫情分级根据麻疹流行严重程度及疫情变化情况,以发病范围、数量、病死率、是否发生爆发和流行为依据,分级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2.1.1 蓝色疫情 出现1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爆发点概念见附录2)。2.1.2 黄色疫情 3周内出现2个麻疹爆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疑似麻疹病例。 2.1.3 橙色疫情 3周内出现5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疑似麻疹病例事件3起以上。2.1.4 红色疫情 3
3、周内出现10个及以上麻疹爆发点。2.2 疫情应急响应2.2.1 蓝色疫情的响应2.2.1.1 XX疾控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XX卫生局及上级疾控部门。2.2.1.2XX疾控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包括实验室人员)24小时内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2.2.1.3 XX疾控中心提出应急接种方案,报XX卫生局,经XX人民政府批准,及时采取应急接种。2.2.2 黄色疫情的响应在蓝色疫情响应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2.2.2.1 温州市疾控中心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温州市疾控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包括实验室人员)24小时内赶赴现场,XX疾控中心协助落实各项业务控制
4、措施。2.2.3 橙色疫情的响应在黄色响应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由省疾控中心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省疾控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包括实验室人员)24小时内赶赴现场,督促和指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将疫情报告省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2.2.4 红色疫情响应在橙色响应的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2.2.4.1 由省疾控中心及时将疫情报告省卫计委。必要时,建议省卫计委报省人民政府依法采取如应急接种、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控制措施。2.2.4.2 必要时,请求中国疾控中心派员支持与指导。3 疫情现场处置3.1 流行病学调查3.1.1 调查前准备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流行病学
5、、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其次,初步确定调查处理方案,准备好各种调查表格和采集标本所需要的实验室器材,联系好车辆和司机;最后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初步工作安排。3.1.2 核实疫情,确认爆发调查小组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听取当地汇报,了解疫情发生经过及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开展相关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初步诊断(麻疹诊断标准见附录1) ,确定病例定义。3.1.3 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内容主要包括病例个案调查、当地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状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等内容。每例麻疹病例都应进行个案调查,重点调查病例的出生日期、出疹日期和麻疹疫苗的免疫史、感染来源等内容,详细填写麻
6、疹病例个案调查表(附录4)及麻疹(暴发)病例调查表(附录)。同时根据病例定义在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3.1.4 采集标本调查的同时要采集所有病例的血清标本,及时送实验室检测麻疹IgM,核实疫情。并采集患者出疹早期鼻咽拭子、含漱液,按相关要求当天送XX疾控中心麻疹实验室或保存于零下80,尿液或血液(全血抗凝)等标本及时送达或冷藏保存,必要时送样品到上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进行病毒基因型分析,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具体样本采集运送参照附录3)。3.1.5传播链调查 了解病例的传播关系,绘制传播链。具体可包括首发病例发病情况,麻疹确
7、诊病例及年龄别免疫状态,传播速率,曾发生过麻疹疫情的地区,到麻疹流行地区的旅行史,到过学校、俱乐部、幼儿园等人口聚集地,职业(例如:医生、导游等),日常交通工具,曾经到卫生机构就医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危险因素等。3.1.6 暴发原因调查3.1.6.1 评价麻疹免疫水平3.1.6.1 通过常规免疫报告系统了解麻疹疫苗报告及估计接种率,获取最近的人口和年龄别分布数据,接种率报表,计算报告接种率,并根据其它途径获得的人口资料估算接种率。3.1.6.1.2快速评估本地及附近镇(街)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调查适当数量8月龄12岁儿童,估算麻疹疫苗第1剂次和第2剂次接种率。3.1.6.1.3在橙色疫情响应时,必
8、要由省疾控中心组织开展人群免疫水平调查。3.1.6.2 评价麻疹爆发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掌握麻疹病例的发病时间和报告时间,尤其是首发病例的发病、就诊和报告情况;了解各级获知麻疹爆发疫情的时间,从而对报告及时性进行评价。3.1.6.3 开展病例对照调查或队列研究尽可能开展不同年龄段儿童病例对照调查或队列研究,估算麻疹疫苗的效力或保护率。3.2 控制措施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3.2.1 病人隔离治疗对麻疹病例进行在家或医院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14天。同时应加强麻疹病例的护理和治疗工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2.2 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处置密
9、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人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5天一起生活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自接触患者之日起21天内,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其与他人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和体征,要立即报告。3.2.3 及时开展应急接种应根据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当地免疫状况等,确定应急接种范围和接种对象,在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短时间内完成,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应急接种工作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国家对疫苗使用的有关规定实施,要特别注意掌握预防接种禁忌症。3.2.4 宣传教育对城乡社区的所有公众,重点是病家周围人群,学校、医院等人员
10、密集场所的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员了解麻疹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病,及时就医 。3.2.5 加强疫情监测要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厂矿、大型施工工地等集体单位疫情监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到相关单位核查晨检记录或出勤记录,及时了解因病缺课、缺勤或医疗机构集中就诊情况,并进行相关流行病学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加强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防止疫情蔓延。在爆发出现21天内,无新病例出现时终止监测。3.2.6 预防医院感染督促指导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
11、要求,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收治麻疹患者的医院必须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医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进行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做好就诊及住院病例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4 结束响应经采取控制措施后,市内3周内新出现爆发点在3个及以下,由红色疫情降为橙色疫情;3周内新出现爆发点在1个及以下,由橙色疫情降为黄色疫情;3周内无爆发点发生,由黄色疫情降为蓝色疫情。末例病例治愈且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无新发病例出现,蓝色应急响应结束,按麻疹监测方案转入日常麻疹监测。5 附件附件1、麻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件2、麻疹病人诊断标准(G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疹 应急 处置 技术 方案 试行 总结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