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共8页).docx
《2017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型:1:选择题 10题,每题1分 2:填空题 10题,每题1分 3:简答题 6题,每题5分 4:讨论题 3题,每题10分 5:案例分析 1题,20分第一章 绪论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的反应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3.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Freud),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经验。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2、),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Skinner)。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人是马斯洛(Maslow),后来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心理咨询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Rogers)。5.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们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是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达到的“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6教育、学习与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
3、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低于或大大超越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都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2)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3)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教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即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教育、学习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教育主要由教育学(含教育哲学、教育原理、教学论、教学法等)侧重研究;学习主要由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而发展则主要由发展心
4、理学来研究。(2)三者的主体不同。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当今教育所倡导的主体性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否认教师这一教育主体。7.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一指导学生高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大学生学习心理基本特点及其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大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客观地把握学生实际,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大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取决于其学习策略的掌握水平。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大学生学习活动中各环节、各阶段的学习策略。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根据教师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理论
5、和教育技术程度,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及其有效性,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三种水平: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和策略式教学(一)尝试式教学是指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某些学科的专业知识,知道应该教什么,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常规,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懂得如何教其教学效果必然是少慢差费。(二)因循式教学是指教师知道如何教,而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教育情境的变化及自身的特点而灵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比尝试式教学的水平高,但还不能充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因此不是我们教师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三)策略式教学它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关注“如何有效的教”。它不
6、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让学生“会学”、“会创造”。这种水平的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师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效专业教师而言,其主要任务是从事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特定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但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意志、社会性、能力和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或发展更强调其教育水平与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1. 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探索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2.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一)大学生的感
7、知觉特征:1). 大学生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他们对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更清楚的认识;能从一定的背景知识出发去感知具体对象,以求更完整的认识事物;能更好地将感知对象与已有知识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的理解事物。 2). 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他们能够周密、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诸多细节,并且能对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给与准确的解释和说明。3).逻辑性知觉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性知觉得到更快的发展,能够把知觉到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和对比,对于知觉对象的概括水平显著提高。另外,随着大学生逻辑性知觉的发展,他们对事物间的内在联和因果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二)大学生的记忆特征:1). 意
8、义识记占优势:大学时期,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系统、抽象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从逻辑体系、本质特征、内在联系等方面去把握它,从而促进大学生意义识记能力的发展。2). 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记忆的敏捷性是指一个人识记事物时在速度方面的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是记忆敏捷性的表现。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对保持内容在提取应用时所反映出来的特征。3). 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记忆的准确性是指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是否精确的特征。4). 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由于大学生注意、感知
9、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发展,大学生对学习材料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水平都有提高。他们能更好地运用各种记忆方法,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等。(三)大学生的思维特征:1). 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占主导地位:形式逻辑思维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它撇开事物之间的个别特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属性。2). 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摆脱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看法,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既能坚持那些约定俗成的立场和思维观点,又能随时做出调整。3). 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
10、平的标志,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社会价值性。4). 思维的元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能力。大学生对认知主体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任务的难易程度与掌握程度,体验到学习之后产生的自信、满足感或者焦虑、困惑、失败感等。3.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1)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2)丰富性与狭隘性并存;3)激烈性与敏感性并存;4)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第三章 高校教师心理1. 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简答):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要求,是对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但又有高于一般行为规范的预期。1)有崇高的职业道德;2)有先进的教育理念;3
11、)有终身学习的意识;4)有渊博的专业知识;5)有特色的教学能力;6)有独立的科研能力;7)有独特的人格魅力。2. 高校教师的威信主要包括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两个方面。职业威信主要是指社会尤其是教育环境中的人对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社会地位的认可度.3. 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因材施教能力;5)教学监控能力;6)自我教育能力;7)教育科研能力;8)教育机智能力。4. 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一)内部途径:1)教学观摩;2)微格教学;3)教学反思;4)科学研究;5)终身学习。(二)外部途径: 1)加强岗前培训,把好高校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的
12、入门关;2) 强化职中训练,是高校教师成长与展业发展的重要方式;3)组建合作团队,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力保障。第四章 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及其相应的教学指导1. 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2. 根据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可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3.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反复过程习得的。他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4.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1)保持与消退: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使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段
13、时间,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2)泛化与分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主体对于条件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做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作泛化。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5. 斯金纳按强化实施以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增加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厌恶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得到增加。6.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以认知结构理论为基础,提
14、出了一套关于学习的理论,后来被有的心理学家称为“认知-发现说”7. 社会学系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8. 替代性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对示范者榜样的强化所引起的行为变化。他认为,观察学习是否有效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榜样的刺激特征及其行为后果;2)观察者的动机;3)观察者的认知水平和过去经验。9. 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1)知识观:首先,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其次,知识是个体、社会构建的产品,新知识是由学生与社会相互联系而构建或创造出的。再次,知识是由个体主动构建的。2)师生观:构建主义需要教师扮演反思实践家的角色,教师应转变为敏锐的观察者和预测者。教师
15、应该成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构建的促进者,指导学生顺利发展,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拥有丰富必需资源的情境。教师要由教育舞台上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3)教学观。10. 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一)学习要求更为全面(二)学习的实践应用性更强(三)学习空间更为广阔(四)学习自主性更强11. 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言语直观12.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的感知到。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中,音量太低,学生会听不清或听不见;音量太高会造成学生的疲劳,降低教学效果。2)差异律:被感知
16、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又明显的差异。3)活动律:一般来说,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所感知。教师在直观教学方面应多采用活动教具、活动模型及现代化的视听传媒工具,把形、光、声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客观事物,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能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4)结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相似、颜色上一致的事物,都易于构成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并被感知为一组对象。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知觉。5)对比律:凡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江苏省 高等教育 心理学 考试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