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了解的电力系统新技术(共13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你应该了解的电力系统新技术(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应该了解的电力系统新技术(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01.柔性直流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国际上也称为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新型直流输电(HVDC Plus),国内将其命名为“”。“柔性”一词来源于英文Flexible,表示应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为电网提供灵活的控制手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以电压源、自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具有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好、运行方式灵活、可向无源网络供电、不会出现换相失败、换流站间无需通信以及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等优点,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并网、孤岛供电等。柔性直流输电适用场景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的特性对比国家电网公司于20
2、11年7月投运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这是亚洲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直工程,直流电压30kV,换流站容量18MW。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构成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携带来自多个站点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大容量、长距离的电力传输通道,到达多个城市的负荷中心。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浙江舟山建设了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采用200千伏直流电压,分别在定海、岱山、衢山、洋山、泗礁建设一座换流站,容量分别为40万千瓦、30万千瓦、10万千瓦、10万千瓦、10万千瓦,实现多个海上风电场同时接入和电力输送。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路线进一步研发和构建柔性直流电网,以多
3、能源基地大范围直流互连为主要特征,为实现未来风、光电力能源大基地外送提供可靠技术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目前规划在张家口国家级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和冬奥专区建设张北可再生能源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构建输送大规模风、光、抽蓄等多种能源的4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预计2019年投运。落点分别在河北的张北县、康保县、丰宁县和北京的延庆区,张北、康保换流站为送端,丰宁换流站为调节端,北京换流站为受端。张北、康保、丰宁、北京换流站容量分别为300万千瓦、150万千瓦、150万千瓦、300万千瓦。示范工程系统接线采用双极方式,正负极均可独立运行,相当于两个独立环网。一极发生故障后,通过
4、极控系统,另一极在设备通流能力允许情况下,可以转带故障极功率。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示意图示范工程系统接线采用双极方式,正负极均可独立运行,相当于两个独立环网。一极发生故障后,通过极控系统,另一极在设备通流能力允许情况下,可以转带故障极功率。建设柔性直流环形电网,一是可靠性高,可实现故障后的潮流转移;二是灵活性好,可实现多种能源灵活交互,提升利用效率;三是扩展性好,易于在送受端扩展新落点。通过在张北构建柔性直流环形电网,可以实现大规模光伏、风能的昼夜互补,以及新能源与储能电源的灵活能量交互,形成稳定可控的电源送至受端电网,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的系统调峰问题,减小间歇性能源对受端交
5、流电网的扰动冲击,实现新能源的“友好接入”。在欧洲,为了将北海和大西洋的远海风电、芬兰和挪威的水电、非洲北部的太阳能接入电网,规划并实施了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全新输电网,用来实现大范围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预计在未来10年内欧洲将建设20条以上的柔性直流工程,用于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互联和可再生能源的并网互补。英国、美国也均已规划了多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未来20年逐步构建柔性直流电网,以满足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欧洲超级电网规划02.虚拟同步机技术为应对能源问题和环境压力,社会对能源使用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地接入电网,一般说来,分布式电源主要通过并网逆变器接
6、入电网,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各异,加之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很难实现其即插即用与自主协调运行。如何保证这些新接入的分布式能源与电力系统兼容成为当务之急。100多年以来,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变大,这主要归功于同步发电机的同步机制。如果能使并网逆变器具有类似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那么必将大幅提升分布式发电的并网安全性与运行适应性,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虚拟同步机正是这样一种技术,它使得并网逆变器能够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理、有功调频以及无功调压等特性,使并网逆变器从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运行特性上可与传统同步发电机一样,从而能够促进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的稳定性、安全性,防
7、止脱网;可实现追踪电网运行,自动分摊功率,阻尼电网电压和频率过快波动,对电网有天然友好性、全网唯一频率运行,真正实现“同步”。目前有光伏虚拟同步机、风机虚拟同步机、储能虚拟同步机以及负荷虚拟同步机等几种应用形式,也有文献披露在能量路由器和HVDC中的应用。虚拟同步机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分布式电源与电网的兼容性问题。虚拟惯性J的存在:功率和频率的动态过程中具有了惯性阻尼系数D的存在:具有阻尼系统功率振荡的能力讯在虚拟同步机主要技术特性自主有功调频控制有功频率控制即有功频率下垂控制,根据机端频率按照下垂曲线调整有功功率输出,模拟同步机的一次调频特性。自主无功调压控制无功调压控制即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根
8、据机端电压按照下垂曲线调整无功功率输出,模拟同步机的无功电压调节能力。虚拟惯量控制虚拟惯性控制即模拟同步发电机机转子机电暂态摇摆过程的控制,利用储能装置来缓冲逆变器直流侧与交流侧的功率不平衡。惯量频率支撑当高渗透率新能源系统发生较大功率缺额时,需要新能源虚拟同步机模拟传统同步机对系统频率的惯量支撑能力,缓解系统频率下降速率。虚拟阻尼控制阻尼控制是模拟同步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控制,通过控制惯量储能单元存储或释放能量等方式实现阻尼振荡,可以用来阻尼虚拟同步机与系统的机电振荡,提高动态稳定性。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在张北风光储输基地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世界容量最大的虚拟同步机示范工程。通过对现有风机
9、、光伏发电的逆变器和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新建大容量集中式虚拟同步机,计划2017年年底建成。虚拟同步机大规模应用后可加快功频振荡的平息速度,减轻系统故障对电网电压、频率的影响,提升系统暂态稳定水平。张北虚拟同步机大规模应用后对系统的影响未来的电力系统在采用虚拟同步机技术后,发电设备和负荷能够通过内在的同步机制自主交互,在不需要人工调节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虚拟同步机技术改变了原来仅由发电端调节的单向模式,实现了负荷端和发电端的双向调节模式。03.半波长输电技术我国的一次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相距甚远,如新疆煤电基地、西藏水电基地到东部负荷中心的距离约3000km。对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的电
10、力输送,半波长输电技术(Half-Wave-Length AC Transmission,HWACT )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由电路原理可知,输电本质上波的传播过程,当线路足够长时,在传输功率极限和沿线电压分布等方面会出现许多与常规输电线路不同的特性。半波长输电正是根据交流线路长度等于一个工频半波,即3000公里(50Hz)时,输送功率极限可以达到无穷大这一特性而确定的输电方式(适用于理想的无损线路)。基于传输线和二端口理论推导出可用于工程计算的特高压半波长交流线路的准稳态模型。输电线路的正序参数可以等效为形二端口形式。传输线二端口形等值线路无损线路首、末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方程为:式中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该 了解 电力系统 新技术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