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注:标红字体为需要重点识记的内容;标蓝字体为历年真题;题后附答案。发展心理学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对象 P181-P183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心理发展包含种系的发展、心理种族的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只包括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心理发展进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P183-P184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学诞生前
2、的准备阶段文艺复兴以后提出尊重儿童早期成果:福禄贝尔的“恩物”、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W. Preyer)于1882年儿童心理标志科学儿童心理问世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形成和发展时期20世纪中期以后:演变和增新的时期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20世纪后半期毕生发展的观点接受1957年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P185横断研究在短的时间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群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培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纵向研究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
3、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也叫追踪研究。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一般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P185-P194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单因素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艾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86-P19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适应平衡动作主动建构心理起源于动作心理发展建构
4、说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同化:指主体将环境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心理发展阶段说感知运动0-2被动到主动912月获得客体永久性直觉动作思维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刻板性和不可逆形象思维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具体运算阶段7-11守恒出现和可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式运算阶段11-15理解可能和假设意识到不一致抽象思维道
5、德认知三阶段(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前道德判断阶段(4-5)尚不能判断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以后)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P190-P191心理社会危机: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主要发展任务良好的人格特征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色,
6、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成年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P190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
7、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学习过程。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P192-P193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心理发展观四个标志:随意性增强、抽象概括机能提高、心理结构日趋复杂、个性化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P193
8、-P194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第1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第2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习俗水平第3阶段:好孩子定向第4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后习俗水平第5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6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真题:观察学习是指( )。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真题: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 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真题: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9、C目标品质 D能力品质真题: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真题: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真题: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尚不进行判断 (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真题: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10、( )。 (A)诚实品质 (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 (D)智慧、贤明品质真题:儿童的自我中心是指( )。(A)儿童的道德水平较低 (B)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C)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D)一个人比较自私真题: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中,如果一个人回答“不该偷,因为法律禁止偷别人的东西。”那么,这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 (B)相对论的快乐主意定向阶段 (C)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真题: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 (D)能力品质真题: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11、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条文 (B)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C)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真题: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 B经验 C同化 D社会环境 答案:D;B;D;A;B;D;A;BC;C;B;D;AB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P194-P195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整体
12、向分化不随意向随意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近远、大小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独立行走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P196-P200感知觉发展研究方法的突破:婴儿偏爱注视鲜艳的颜色、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视觉的发展听觉的发展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觉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记忆的发展3-6个月,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6-12个月,出现认生现象、模仿动作12个月以后,符号表象、延迟模仿(标志着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思维的发展直觉行动思维指思维活动离不
13、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狭隘性开始和语言联系,出现形象性言语的发展言语发展的理论后天学习理论斯金纳、班杜拉和布鲁纳。后天学习理论又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先天成熟理论乔姆斯基,转化生成理论的创始人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婴儿言语的发展语音发展词汇发展基本句法发展真题:感知能力发展的训练和干预的关键期在( )。 (A)胎儿期 (B)幼儿期 (C)婴儿期 (D)童年期真题:婴儿偏爱注视( )。 (A)灰色 (B)正常的人脸 (C)静止不动的物体 (D)扭曲的人脸真题: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 (B)班杜拉 (
14、C)皮亚杰 (D)乔姆斯基真题: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的标志是( ) (A)延迟满足 (B)延迟模仿 (C)认生 (D)对胎教音乐有反应真题:婴儿能初步比较和区分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相同行为,这说明婴儿的直觉行为思维具有( )。 (A)直觉性与行动性 (B)形象性与行动性 (C)间接性与概括性 (D)预见性与计划性答案:C;B;D;B;C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P200-P202情绪的发展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哭的发展生理反射的哭操作性哭泣,是社会性的哭恐惧的发展本能的恐惧:大的声响、位置变化、疼痛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被开水烫过、
15、被猫抓过怕生:陌生人焦虑预测性恐惧:想像引起的,黑暗、狼外婆气质的发展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社会性依恋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标志婴儿依恋发展阶段类型:安全型(积极)、回避型(消极)、反抗型(消极)自我意识的发展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8个月之前尚未发生、9-12个月初步的主体我、12-15个月明确发展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真题:消极的依恋类型包括( )。 A安全型依恋 B亲子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回避型依恋真题: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D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
16、己和他人真题:母亲在身边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说明婴儿存在( ) (A)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困难型依恋真题:一听说“狼外婆”来了,小孩就特别害怕,这种害怕叫做()。 (A)预测性恐惧 (B)陌生人恐惧 (C)本能性恐惧 (D)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真题:哈特发现,大体在出生后的第( )个月,婴儿的主体我得以明确发展,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A)58 (B)1215 (C)912 (D) 1524答案:CD;D;A;A;B第四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P2031 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2 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3 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
17、,积极对待婴儿4 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3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岁)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P204-P205关于游戏的理论精力过剩论精神分析论练习论重演论娱乐论认知论儿童游戏的发展儿童游戏的特点:象征性游戏的社会性发展游戏对儿童心量发展的意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体质真题: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饮食 (B)睡眠 (C)游戏 (D)学习真题: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A互动游戏 B实物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性游戏答案:C;D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P205-P209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
18、发展迅速的时期,是儿童增加词汇数量最快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词汇的发展词汇量的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词类的扩展语法结构的发展简单句到复杂句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无修饰句到修饰句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记忆的发展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无意记忆占主导,有意记忆薄弱机械记忆较容易用,意义记忆有优越性形象记忆点主要地位,词语记忆薄弱记忆策略形成记忆策略的发展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思维的发展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性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具有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考试 发展心理学 知识点 总结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