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实施细则(共1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实施细则(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实施细则(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沥青针入度检测实施细则一、 检测依据1、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二、基本规定 2.1 沥青取样方法2.1.1 试验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沥青试验前应按规定进行取样,并依据标准准备沥青试样,取样时应注意检查取样和盛样器是否干净、干燥,盖子是否配合严密。使用过的取样器或金属桶等盛样容器必须洗净、干燥后才可使用。对供质量仲裁用的沥青试样,应采用未使用过的新容器存效,且由供需双方人员共同取样,取样后双方在密封上签字盖章。2.1
2、.2 目的与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适用于在生产厂、储存或交货验收地点为检查沥青产品质量而采集各种沥青材料的样品。2 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粘稠或固体沥青不少于1.5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1.3 仪具与材料1 盛样器:根据沥青的品种选择。液体或粘稠沥青采用广口、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如锅、桶等);乳化沥青也可使用广口、带盖的聚氯乙烯塑料桶;固体沥青可用塑料袋,但需有外包装,以便携运。2 沥青取样器:金属制、带塞、塞上有金属长柄提手,形状见图1。3.3.4 方法与步骤3.3.4.1 试验
3、步骤1 从贮油罐中取样1)无搅拌设备的贮罐a 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已经变成流体的粘稠沥青取样时,应先关闭进油阀和出油阀,然后取样。b 用取样器按液面上、中、下位置(液面高各为1/3等分处,但距罐底不得低于总液面高度的1/6)各取规定数量样品。每层取样后,取样器应尽可能倒净。当储罐过深时,亦可在流出口按不同流出深度分3次取样。对静态存取的沥青,不得仅从罐顶用小桶取样,也不能仅从罐底阀门流出少量沥青取样。c 将取出的3个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2)有搅拌设备的贮罐将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已经变成流体的粘稠沥青充分搅拌后,用取样器从沥青层的中部取规定数量试样。2 从槽车、罐
4、车、沥青洒布车中取样1)设有取样阀时,可旋开取样阀,待流出至少4kg或4L后再取样。取样阀如图3.3.4.1所示。2)仅有放料阀时,俟放出全部沥青的一半时再取样。3)从顶盖处取样,可用取样器从中部取样。图3.3.4.1沥青取样阀3 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时,要按时间间隔均匀地取至少3个规定数量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4 从沥青储存池中取样沥青储存池中的沥青应待加热熔化后,经管道或沥青泵流至沥青加热锅之后取样。分间隔每锅至少取3个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匀后再取规定数量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5 从沥青运输船取样
5、沥青运输船到港后,应分别从每个沥青仓取样,每个仓从不同的部位取3个样品,混合在一起,作为一个仓的沥青样品供检验用。在卸油过程中取样时,应根据卸油量,大体均匀的分间隔3次从卸油口或管道途中的取样口取样,然后混合作为一个样品供检验用。6 从沥青桶中取样1)当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时,可随机取样。如不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时,应根据桶数按照表2.1.4.1规定或按总桶数的立方根数随机选出沥青桶数。2)将沥青桶加热使桶中沥青全部熔化成流体后,按罐车取样方法取样。每个样品的数量,以充分混合后能满足供检验用样品的规定数量要求为限。表2.1.4.1 选取沥青样品桶数沥青桶总数选取桶数沥青桶总数选取桶数2
6、82217343792733445128286445137299651255730100010126216610011331113)若沥青桶不便加热熔化沥青时,亦可在桶高的中部将桶凿开取样,但样品应在距桶壁5cm以上的内部凿取,并采取措施防止样品散落地面沾有尘土。7 固体沥青取样从桶、袋、箱装或散装整块中取样,应在表面以下及容器侧面以内至少5cm处采取。如沥青能够打碎,可用一个干净的工具将沥青打碎后取中间部分试样;若沥青是软塑的,则用一个干净的热工具切割取样。2.1.4.2 试样的保护与存放1 除液体沥青、乳化沥青外,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严禁灌入纸袋、塑料袋中存
7、放。试样应存放在阴凉干净处,注意防止试样污染。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应加盖、密封,外部擦拭干净,并在其上标明试样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2 冬季乳化沥青取试样要注意采取妥善防冻措施。3 除试样的一部分用于检验外,其余试样应妥善保存备用。4 试样需加热采取时,应一次取够一批试验所需的数量装入另一盛样器,其余试样密封保存,应尽量减少重复加热取样。用于质量仲裁检验的样品,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2.2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2.2.1 目的与适用范围1 本方法规定了按本章沥青取样法取样的沥青试样在试验前的试样准备方法。2 本方法适用于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需要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试样,按
8、此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3 本方法也适用于在试验室按照乳化沥青中沥青、乳化剂、水及外加剂的比例制备乳液的试样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使用。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600g。3.4.2 仪具与材料1 烘箱:200,装有温度调节器。2 加热炉具:电炉或其它燃气炉(丙烷石油气、天然气)。3 石棉垫:不小于炉具上面积。4 滤筛:筛孔孔径0.6mm。5 沥青盛样器皿:金属锅或瓷坩埚。6 乳化剂。7 烧杯:1000mL。8 温度计:0100及200,分度为0.1。9 天平:称量2000g,感量不大于1g;称量100g,感量不大于0.1g。10 其它:玻璃棒、溶剂、洗油、棉
9、纱等。2.2.3 方法与步骤2.2.3.1热沥青试样制备1 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恒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左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当石油沥青中无水分时,烘箱温度为软化点温度以上90,通常为135左右。对取来的沥青试样不得直接采用电炉或煤气炉明火加热。2 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将盛样器皿放在可控温的砂浴、油浴、电热套上加热脱水,不得已采用电炉、煤气炉加热脱水时必须加放石棉垫。时间不超过30min,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在沥青温度不超过100的条件下,仔细脱水至无泡沫为止,最后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
10、。3 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滤,不等冷却立即一次灌入各项试验的模具中。根据需要也可将试样分装入擦拭干净并干燥的一个或数个沥青盛样器皿中,数量应满足一批试验项目所需的沥青样品并有富余。4 在沥青灌模过程中如温度下降可放入烘箱中适当加热,试样冷却后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注意在沥青灌模时不得反复搅动沥青,应避免混进气泡。5 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2.2.3.2乳化沥青试样制备1 将按本章沥青取样方法取有乳化沥青的盛样器适当晃动使试样上下均匀,试样数量较少时,宜将盛样器上下倒置数次,使上下均匀。2 将试样倒出要求数量,装入盛样器皿或
11、烧杯中,供试验使用。3 当乳化沥青在试验室自行配制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按上述方法准备热沥青试样。2)根据所需制备的沥青乳液质量及沥青、乳化剂、水的比例计算各种材料的数量。a 沥青用量按下式计算。 mb=mEPb (3.4.3.2-1)式中:mb所需的沥青质量,g; mE乳液总质量,g; Pb乳液中沥青含量,%。b 乳化剂用量按下式计算。 me=mEPE/Pe (3.4.3.2-2)式中:me乳化剂用量,g; PE乳液中乳化剂的含量,%; Pe乳化剂浓度(乳化剂中有效成分含量,%)。c 水的用量按下式计算。 mw=mE-mEPb (3.4.3.2-3)式中:mw配制乳液所需水的质量,g。3
12、)称取所需的乳化剂量放入1000mL烧杯中。4)向盛有乳化剂的烧杯中加入所需的水(扣除乳化剂中所含水的质量)。5)将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乳化剂完全溶解,如需调节PH值时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将溶液加热到4060。6)在容器中称取准备好的沥青并加热到120150。7)开动乳化机,用热水先把乳化机预热几分钟,然后把热水排净。8)将预热的乳化剂倒入乳化机中,随即将预热的沥青徐徐倒入,待全部沥青乳液在机中循环1min后放出,进行各项试验或密封保存。注:在倒入沥青过程中,需随时观察乳化情况,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倒入沥青,并把机中的沥青乳化剂混合液放出。三、试验项目1、沥青针入度试验2、沥青
13、软化点试验3、沥青延度试验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5、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6、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燃烧法)四、试验方法4.1 沥青针入度试验4.1.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以0.1mm计。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25、30等3个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30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代替。当量软化点T8
14、00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当量脆点T1.2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4.1.2 仪具与材料1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
15、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为提高测试精密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2 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a0.2m0.3m,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其尺寸及形状如图3.6.2。3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
16、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图3.6.2 针入度标准针(单位:mm)4 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0L,控温的准确度为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得少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5 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深度不少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6 温度计:050,分度为0.1。7 秒表:分度0.1s。8 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9 溶剂:三氯乙烯等。10 其它:电
17、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4.1.3 方法与步骤4.1.3.1 准备工作1 按本章沥青试样准备方法准备试样。2 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等,保持稳定。3 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h1.5h(小盛样皿)、1.5h2h(大盛样皿)或2h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1h1.5h(小盛样皿)、1.5h2h(大试样皿)或2h2.5h(特殊盛样皿)。4 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
18、擦。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4.1.3.2 试验步骤1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2 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入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3 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注:当采用自动针
19、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4 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0.5(0.1mm)。5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6 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7 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的方法在15、25、30(或5
20、)3个或3个以上(必要时增加10、20等)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但用于仲裁试验的温度条件应为5个。4.1.4 计算根据测试结果可按以下方法计算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4.1.4.1 诺模图法将3个或3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绘于图2的针入度温度关系诺模图中,按最小二乘法法则绘制回归直线,将直线向两端延长,分别与针入度为800及1.2的水平线相交,交点的温度即为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以图中O点为原点,绘制回归直线的平行线,与PI线相交,读取交点处的PI值即为该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此法不能检验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仅供快速草算时使用。4.1
21、.4.2 公式计算法1 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式(4.1.4.2-1)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1gpen。 lgP=K+A1gpenT (4.1.4.2-1)式中:T不同试验温度,相应温度下的针入度为P; K回归方程的常数项a。 A1gpen为回归方程系数b。图4.1.4.2 确定道路沥青PI、T800、T1.2的针入度温度关系诺模图按式(4.1.4.2-1)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验,直线回归相关系灵敏R不得小于0.997(置信度95%),否则,试验无效。2 按式(4.1.4.2-2)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 混合 检测 实施细则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