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矿探矿爆破设计说明书(共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萤石矿探矿爆破设计说明书(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萤石矿探矿爆破设计说明书(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x萤石矿探矿爆破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1探矿基本情况xxx萤石矿区位于xx市xx镇xx村南部,距xx镇约6公里,有简便公路相通。普查范围1.57平方公里。在1972年、1981年1983期间,广东地质局xx队、xx队对该矿区于曾开展过普查找矿,并进行了地表评价,认为该矿床处于构造有利部位,可作进一步工作。2004年11月2007年3月,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xx队经过现场民窿调查、清理,初步认为该矿床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值得进一步开展中深部地质找矿评价工作。2008年6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授权xx县xx氟业有限公司(探矿权人)和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xx队(勘查
2、单位)对广东省xx市xxx萤矿石进行普查。考虑在矿区萤石矿体走向上呈不连续性透镜体产出,钻探效果不理想,因此xx县xx氟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xx队设计采用在矿体上部进行硐探,这样更直观反映矿体沿走向上的变化情况,也便于查明工业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与质量,以利选择确定后期的探矿方法。设计探矿坑道坑口位置与标高:坐标Y: X:,标高:118m、设计总长:440m(见附图)。设计坑道方位与规格:井探100m后再硐探,井探规格2.22.4m(参见图1)。硐探穿脉方位360,沿矿脉方位280,硐探规格为顶板宽2m,底板宽2.2m、高2.0m,坑道断面采用梯形断面(见图2)。1.2探矿施
3、工技术条件1.2.1探矿围岩条件井探围岩:均为白垩系地层,岩性为粉红、紫色、灰色流纹斑岩,熔接凝灰岩底部为紫红色火山物质砾岩,岩石较坚硬,硬度f=8左右。硐探围岩:与井探围岩大致相同,局部地段出露紫红色、白色泥质粉砂岩、含砾砂岩、砾岩,灰绿或白色砂岩。本巷道施工,围岩主要为上述岩层,泥砂质不等粒结构,层状构造。但靠近破碎带时围岩较松散,需要超前支护后,方能往前施工。1.2.2地质条件(1)褶皱:矿区内属兴宁向斜盆地的东南翼,该向斜核部由下第三系地层组成,两翼与白垩系等组成。轴面北西,两翼倾角一般为510,为一平缓的向斜褶皱。(2)断裂:区内断裂比较发育,主要有北西、北东与近东西向三组。以北西组
4、为主,并具有多期性、继承性活动,这是矿液主要活动通道,是区内主要挖矿构造。1.2.3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地下水主要以裂隙断裂水为主,矿区主要为后断裂带两侧岩层挤压强烈与F3断裂相交成“入”型,泉水流量38升/秒,单位涌水量2.3870.302升/秒.米,近地表泉水流量为0.2801.003升/秒。离开破碎带两侧的围岩含水量较小,且岩性稳固。其次为上部老窿积水,尤其个别斜井积水量可达到600m3左右,应引起高度注意。2设计依据及说明2.1设计依据2.2设计说明(1) 本设计说明书仅对探矿(井探和硐探)爆破的爆破参数包括爆破施工技术进行设计,而对总体探矿方案、工业场地布局、矿区截水与防洪方案、排土场治
5、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井硐支护、超前探水等预防“矿坑突水”措施、矿山机电与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部分等不作设计,这些部分必须严格遵守由xx县xx氟业有限公司、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xx队设计的xx萤石矿区普查硐探设计书及其它文件执行。(2)本设计说明书中的爆破参数和爆破工艺是初步设计,应根据试爆情况进行必要调整。3爆破设计3.1井探爆破参数设计3.1.1井探布孔参数设计 为增加每循环进尺,提高掘进效率,采用垂直眼桶形掏槽方式。其中第一对掏槽眼距中心空眼间距为150200mm,第二对掏槽眼距中心空眼为250300mm;中心空眼深2200mm,比掏槽眼超深400mm,掏槽眼比辅助眼或周边眼超
6、深200mm;辅助眼和周边眼间距550600mm。全断面共布置29个炮眼。炮眼布置情况参见表1和示意图1。3.1.2井探装药参数设计 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取单位炸药消耗量q=2.5kg/m3,则每循环总装药量为: Q=2.52.42.21.621.8(kg)单孔装药量:中心空眼装药200g;各掏槽眼装药1.0kg;辅助眼平均每孔装药0.8kg;周边眼装药0.7kg。井探装药参数参见表1和图1。表1:井探爆破参数表(参见示意图1)炮眼类别炮眼序号起爆顺序炮眼深度,m炮眼间距,m每眼装药量,kg中心空眼1(4)2.20.20掏槽眼23(1)1.80.150.20*1.0掏槽眼45(3)1.80.25
7、0.30*1.0辅助眼613(7)1.60.550.600.8周边眼1419(9)1.60.550.600.7周边眼2029(11)1.60.550.600.7注:* 表示与中心眼的间距;(x)表示雷管段别。图1:井探炮孔布置示意图3.2硐探爆破参数设计3.2.1硐探布孔参数设计硐探掘进同样采用垂直眼桶形掏槽方式。其中第一对掏槽眼距中心空眼间距为200mm,第二对掏槽眼距中心空眼为300mm;中心空眼深2000mm,掏槽眼深1700mm,掏槽眼比辅助眼或周边眼超深200mm;辅助眼间距600700mm,周边眼间距500550mm。全断面共布置29个炮眼。硐探炮眼布置情况参见表2和示意图2。3.
8、2.2硐探装药参数设计 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取单位炸药消耗量q=2.4kg/m3,则每循环总装药量为: Q=2.41.5 (2.2+2.0)2.0215.1(kg)单孔装药量:中心空眼装药200g;各掏槽眼装药0.75kg;辅助眼平均每孔装药0.55kg;周边眼装药0.50kg。硐探掘进装药参数参见表2和图2。表2:硐探爆破参数表(参见示意图2)炮眼类别炮眼序号起爆顺序炮眼深度,m炮眼间距,m每眼装药量,kg中心空眼1(4)2.00.20掏槽眼23(1)1.70.150.20*0.7掏槽眼45(3)1.70.250.30*0.7辅助眼613(7)1.50.550.600.55周边眼1419(9)
9、1.50.550.600.5周边眼2029(11)1.50.550.600.5注:* 表示与中心眼的间距;(x) 表示雷管段别。图2:硐探炮孔布置示意图3.3爆破网络 采用毫秒电雷管微差串联起爆系统。在雷管段别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先试验使用表1、表2中所示的雷管段别,即掏槽眼按设计起爆顺序采用1、3段毫秒电雷管起爆,中间空孔采用4段毫秒电雷管起爆,辅助眼用8、9段毫秒电雷管起爆,周边眼用11段毫秒电雷管起爆。若受条件限制雷管段别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严格按表12中的起爆顺序选择雷管。4施工工艺及安全要求4.1起爆药包制作(1)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萤石 探矿 爆破 设计 说明书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