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基础知识--第十三章--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共5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给排水基础知识--第十三章--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基础知识--第十三章--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三章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13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居住小区给水工程是指城镇中居住小区、居住组团、街坊和庭院范围人的建筑外部给水工程,不包括城镇工业区或中小工矿的厂区给水工程。一、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分类低压统一给水系统:对于多层建筑群体,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都不需要过高的压力。分压给水系统:用于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混全居住小区内。分质给水系统:适用于严重缺水或无合格原水地区。即将冲洗、绿化、浇洒道路等用水水质要求低的水量从生活水量中区分出来,确立分质给水系统,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调蓄增压给水系统:对处于混合区的高层建筑的较高部分的系统均必须调蓄增压,即设有水
2、池和水泵进行增压给水。调蓄增压给水系统又分为分散、分片和集中调蓄增压系统。二、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组成1、小区给水管网接户管: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相接的给水管道。给水支管:布置在居住组团内道路下与接户管相接的给水管道。给水干管:布置在小区道路或城市道路下与小区支管相接的管道。2、贮水、调节、增压设备贮水池、水箱、水泵、气压罐、水塔等。3、室外消火栓布置在小区道路两侧用来灭火的的消防设备。4、给水附件保证给水系统正常工作所设置的各种阀门等。5、自备水源系统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或离城镇给水管网较远的地区,可设有自备水源系统,一般由取水构筑物(以地下式为多)、水泵、净水构筑物、输水管网等。
3、132 地下取水构筑物一、管井1、管井的构造井室:其作用是保护管井井口免受污染,用来安放设备、进行维护管理。按井室与地表的关系可分为地面式泵站、地下式泵站和半地下式泵站;按使用的水泵类型可分为深井泵站、潜污泵站。井壁管:其作用是加强井壁,隔离不适宜取水的含水层。井壁管应有一定的强度,以承受地层和人工填充物侧压力,并保证不弯曲,内壁面圆整、平滑,以利于安装抽水设备,利于井的清洗与维修。过滤管:亦称滤水管,是管井的重要组成部分,装于含水层中,作用是集水且保持填砾和含水层的稳定。有钢筋骨架过滤器、圆孔条孔过滤器、包网过滤器、缠绕过滤顺和填砾过滤器。沉砂管:亦称沉淀管,位于过滤器的下部,用来沉淀进入管
4、内的细小砂粒或其他各类沉淀物。一般井深小于20m时取2m,井深大于90m时取10m。管井的建造一般按钻凿井眼、井管安装、井管外封闭、洗井及抽水试验等顺序进行。2、管井出水量计算理论公式计算精度不高,适用于水源选择、供水方案确定和初步设计阶段;经验公式需依据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结果可靠,较能符合实际,适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二、大口井1、井筒:对不适宜的含水层有很好的阻隔作用。2、井口:井筒地表以上部分称为井口。井口应高出地面0.5m以上,周围应封闭良好,并有宽度不小于1.5m的散水坡,以防止地表面污水的侵入。井口上应设置井盖,以起保护作用,井盖上设有人孔、通气管,以便维护和通风。3、进水部分
5、:井壁进水可采用井壁孔进水,也可采用透水井壁进水。井壁也进水需在孔内用一定级与的滤料装填,在含水层颗粒较大时,可以考虑采用无砂砼整体浇制的进壁井水。当大口井采用井底进水时,应在井底铺设反滤层,井底反滤层往往是大口井的主要进水面积,其好坏直接影响大口井的质量。地面水净化工艺:沉淀、过滤、消毒;一级泵站(取水泵站):将原水从水源输出,送至净化的构筑物;二级泵站(清水泵站或出水泵站):将净化后的水输送到用户133 小区给水管道的布置一、小区给水管道布置原则及要求1、小区干管应布置成环状或与城镇给水管风连成环网。小区支管和接户管可布置成枝状。2、小区干管宜沿用水量较大的地段布置,以最短距离向大用户供水
6、。3、给水管道宜与道路中心线或主要建筑物呈平行敷设,并尽量减少与其他管道的交叉。4、给水管道净距是指管外壁距离,管道交叉设套管时指套外壁距离,直埋式热力管道指保温管壳外壁距离。5、给水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管径为100150时,不宜小于1.5m;管径为5075mm时,不宜小于1.0m。6、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应敷设在污水管道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污水管道下面时,给水管的接口离污水管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水管管顶以上的覆土深度,在不冰冻地区由外部荷载、水管强度、土壤地基、其他管线交叉等条件决定,金属管道一般不小于0.7m,非金属管道不小于1.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 基础知识 第十三 居住小区 给水 系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