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黑 龙 江 大 学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论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学 院:年 级:专 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2010 年 12 月 31 日专心-专注-专业摘要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还是应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论的问题。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的逐利动机空前高涨,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之间既存在冲突,又能达到二者的协调一致,企业要从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出发,化解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过程中,主动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不能
2、忽视其社会责任。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部分分别阐述了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背景。第三部分指出企业赢利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矛盾,亦统一,并对其矛盾与统一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其社会责任不可忽视。关键词 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社会责任 AbstractCorporate is to “profit maximization” aim at a profit, or should also take on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lw
3、ays been theory and business issues. In switching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Corporate profits rising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 there is conflict and unity between economic objectiv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bjectives. Corporate should solution the conflict and establishing the co
4、rrect values. This article think in pursuit of profit maximization, corporate should initiative to maintain social interest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on maximizing profit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eaning and its background. The third part
5、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fit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xistence of contradictions and unified. The last part is this articles main point,on “maximizing profits” is not the purpose of a business, enterprises must be bear socially responsible, there i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orpor
6、ate earning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unified. Company in maximizing profi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uldnt be ignored.Keywords profit maximization;objectiv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目录一、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一)利润最大化的含义 利润是总收益减去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收益是企业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既包括成
7、本也包括利润。它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出卖产品量的积。总收益是出卖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是出卖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每单位产品是1,所以,平均收益就等于价格。边际收益是每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当我们说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时,是用实物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当我们说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时,是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这两种说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衡量的东西相同,所根据的衡量单位不同。所以,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与以前讲过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一样1。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
8、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这是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同时也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规律。假设一个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为8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赚了2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它增加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没有把该赚的钱赚到。反之,如果边际收益为8元,边际成本为10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赔了2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减少生产。它减少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也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赔了。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比如都为9元)时,企业既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说明它对这种产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2。在现实中,也
9、许许多企业家并不了解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也并没有刻意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但如果分析那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资料,你一定会发现这些企业遵循了这一规律。无论你是否知道规律,它总是在起作用,但了解这些规律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按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和在摸索这一规律中的弯路和浪费。(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总要使自己的产量保持在平均成本最低。平均成本最低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并不影响价格,平均收益也等于边际收益。由此可以得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这时企业不就是没有利润了吗?的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
10、就是如此。竞争的结果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为零。但要记住,我们这时说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会计利润不为零。在完全竞争时,企业所赚到的是补偿机会成本的会计利润。但是,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如果有的企业规模相当大,它的产量变动足以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有的企业利用政府赋予的权利(专利权、特许经营权式进入权)而具有了垄断地位;或者有的企业创造出了某种有特色的产品或敢于承担风险,价格就会高于完全竞争时。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就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在现实中,完全竞争是少的,普遍的情况是竞争与垄断的不同程度结合,但在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企业总具有不同的垄断势力,即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因此,这就可以引起企业
11、通过产量控制或创新来使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利济利润3。当然,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原则。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在运用这个原理时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率最大化,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量最大化,有的企业更偏重短期利润最大化,有的企业会为了长期利润最大化而改变短期的好处。这些不同的目标既取决于企业自己的目的,尤其是企业决策者的偏好,也取决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目标仍以“利润最大化”为宜,它最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情况。对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性,追求利润是避免淘汰、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行为的“原动力”。我们不能以利
12、润目标的某些负面影响或其他理由而否定企业正常的利润追求。当然,“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要涵盖所有企业,涵盖所有时期的目标追求。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财务目标,保持财务目标的多元化、层次化,也同样是种客观必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在传统的集权管理模式下,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利益的多少,均由产值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来决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把产值最大化当做财务管理目标4。在非市场化的指令经济状态下,“产值最大化”目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对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13、作用。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市场经济模式逐渐确立,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开放经济深深地唤醒了竞争者的趋利动机。同时,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得到了正常确认。国家把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经营情况的首要指标,把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企业利润的多少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不得不关心市场、关心利润,这使得“利润最大化”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以及近几年我国产权制度的尝试性改革,为财务目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提供了现实基础。为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股东财富最大化”逐渐取代“利润最大化”而成为财务目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
14、经济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财务目标的选择遵循着本身的规律性,每个经济主体都要根据变化着的经济形势,根据自身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适当地制订、修正或更新自己的财务目标,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5。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业一切理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现在,主要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财务管理目标是在
15、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利润最大化,即假定在企业的预期投资收益确定后,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但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必须协调与企业有各方的利益。而且,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忽视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进步及社会责任等,忽视远期投资,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6。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当代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
16、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7。二、企业的社会责任(一)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互动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是在对传统的企业目的的理论的不满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的企业目的理论认为,企业只有一个目标,那
17、就是实现其自身利润最大化,进而达致股东利润最大化。与传统的企业目的理论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则主张,企业的目标是二元的:除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企业还应当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或者说,在确保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企业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福利的最大化。与任何其他挑战传统的思想一样,企业社会责任一提出就伴随着争论。始于20实际30年代美国的著名的“贝利多德论战”一直持续到50年代;60年代管理学派与新自由学派展开的有关企业角色的论证在80年代被推向了高潮;80年代末美国学界掀起的关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立法的大辩论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的参与。所有这些,都是关涉企业社会
18、责任的集中讨论。从讨论的情况看,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和反对者可谓针锋相对,对于究竟应否承认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有无正当性基础?论战的双方都有着不同的回答。从这些争论中,我们也不难窥见,无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还是倡导者,都程度不同的面对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而言,究竟怎样阻止企业在现实中承担社会责任,从而保证企业贯彻惟股东利益至上的原则?这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方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而言,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人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付诸落实?此等问题,都没有真正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更不用说取得一致公认的认识。以上情况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尚有着
19、探讨必要的课题,即便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来讲,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不容回避8。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1.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就取决于利益相关者。所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本地与世界各地既受到企业决策与活动的影响,同时又能够影响企业决策与活动的各利益群体。商业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社会团体、当地附近社区以及环境因素等。企业社会责任对象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9。2.企业社会责任的种类(1)对环境的责任企业对能够影响到的社区和远近空间(地上、
20、地下)环境负有责任。具体来说,包括空气、土壤、水污染的治理,对噪音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以及光污染的治理等,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地下和地上自然资源的保护等10。(2)对债权人的责任企业的债权人包括对企业赊销的供应商、对企业提供短期和长期借款的机构或银行。企业对债权人负有如约还本付息的责任。与此相关,还包括向债权人及时报告或公开披露有关信息的责任。(3)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对其产品和服务的健康、安全、有效以至耐用性负有责任。企业应该以合理的成本设计、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按照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顾客,不应该以任何方式欺骗、怠慢顾客消费者。(4)对员工的责任企业有责任善待员工,包括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及
21、时支付公平合理的报酬,提供基本的福利待遇,如低工资情况下提供符合要求的食宿条件,在现代社会中提供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企业还有责任遵循平等就业的原则,在招聘员工时不搞就业歧视,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学历、出身、履历等。(5)其他社会责任包括依法照章纳税,参与赈灾、助学、扶贫等在内的慈善捐助,对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发起或参与其他公益项目等。(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湖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清楚的认识到,企业不仅仅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区域社会的基本组织,更是一个可以直接贡献或破坏自己共存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角色。因此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
22、大化”,并且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而努力。于是企业家开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消除贫穷、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维护职工权益被有眼光的企业家们视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从传统的投资生产销售赚取利润的单向循环环境改变为受企业利益相关者影响的多元环境。实证研究发现,任何一个求发展的企业,都必须摆正,协调好这些关系,这是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是否能“摆正、协调好”这些关系便是企业是否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体现11。BSR(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一家处于领导地位的、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就如何把企业的
23、社会责任整合到企业的经营和战略中,向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工具、培训和咨询服务。它们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参与社会活动的企业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际利益,包括下面提到的这些:1.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增长毫无疑问,要说明企业的社会活动可以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就是美国运通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发起的自由女神修复活动。美国运通不是仅仅开支票来资助工艺事业,而是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这引起了整个营销界的关注。他们承诺,在信用卡持有人每次使用自己的信用卡时,公司就会为修复自由女神像夫人基金以及新的信用卡申请各捐一笔钱。这次活动为“自由女神”基金筹集了170万美元,让信用卡的使用率提高了27,使新的持
24、卡人申请猛增了10。2.品牌定位得到巩固在品牌的精神一书中,哈米什普林格尔和马乔里汤普森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捐助理由:把一家企业或一个品牌与相关的慈善机构或公益事业联系起来,这能够提升“品牌的精神。”他们认为,“消费者关注已经超越了实用的产品性能或产品利益等实际问题,甚至超越了品牌个性和形象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比如,让我们来看看对社会活动的参与赋予本杰瑞品牌的精神。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看到或听到“本杰瑞”这三个字时,都会联想到一家推动和支持积极的社会改变、乐善好施的企业。最终,当我们走进自己自趋缓的食品店,看到冷藏区排列整齐的冰淇淋时,很多人会对本杰瑞的标志形成独的印象和积极的感觉。3.企业形象
25、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在社区中的良好声誉能够成为危机时期的真实财富。对此,赫斯、罗格夫斯基和邓非描述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在1992年的洛杉矶中南部暴乱期间,良好的声誉保护了麦当劳。“麦当劳的高级主管们说,公司以及麦当劳之家在创造就业机会和发展社区关系方面的努力,为公司赢得了非常好的声誉,以至于暴乱的参与者们拒绝破坏麦当劳的店铺。尽管恶意破坏的行为给这一地区的商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麦当劳在这里的全部60家特许经营店却都幸免于难。”4.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能力得到提高科恩罗铂公司的研究还显示,一家企业对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够对潜在的和当前的员工以及市民和高级主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他们在2001年3月进
26、行的一次调查,与没有报告他们有公益事业关联计划的企业相比,在有此类计划的内企业里,对本企业的价值观感到骄傲的员工比例要高出38。5.运营成本降低一些职能部门可以证明,企业能够因实施社会活动二获得拨款和奖励,从而促成运营成本的降低和营业收入的增加。在一个容易引起人们主义的领域里,包括了那些采取环保措施来减少浪费、回收再利用和节约水电的企业。例如在思科系统公司,一项叫做“更清洁的空气,数百万的节约的节能活动,预计每年可以为公司省下大约450万美元的运营成本。6.对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的吸引力增大有些人认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参与甚至能够提高股票价值。他们指出,这能够吸引新的投资者,降低企业或管理层危机
27、事件中风险的影响:2003年7月,简富勒在一篇发表于金融时报的文章中写道:谈论这个话题让我感到痛苦,但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冷嘲热讽正渐渐远去。这并不是因为企业、说客和政治家对这一主题的评论有多大分量,而是因为较少遭遇社会、环境和道德风险的社会风险的企业会得到更高的市场评价换句话说,投资者已经在考虑社会的、环境的和道德的因素。这不是一种感情用事的行为,而是体现了对各种成本的冷静评价。企业和社会在博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而且双方都是理智的则最终必然达到一个均衡,就是企业不会选择耗尽社会资源而导致企业自身的最终灭亡的不利策略。但对于非市场化企业,垄断企业或企业的管理团队本身无足够长远眼光或存在
28、某些缺陷时另当别论。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比如注重民生、社会环境、经济、教化、诚信等,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而不是象某些企业那样做社会资源的掠夺者。 三、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性质是追求经济目标的组织,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正是企业所追求的经济目标。而企业的社会责任,正是在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企业的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冲突似乎越来越严重。因为企业的目标是既要达到企业自身所需发展的经济目标,而且又要符合道德的社会责任目标。社会责任并不是和一切利益对立,相反,利益是社会责
29、任的基础。因此,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协调是企业对正当利益的促进,它们既存在冲突,又能达到二者的协调一致,企业要从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出发,化解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冲突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企业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导致企业加重了经济负担,增加了成本,影响利润的实现。如企业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环境污染,必然会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而减少企业的价值。虽然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为改善,但社会责任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12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
30、的逐利动机空前高涨,一些企业迅速从“企业办社会”的一种极端发展到另一种极端,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一时间,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拖欠工资、恶意拖欠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大量发生体现出的正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如果说企业的经济目标,强调的是对于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者的一种追求。那么社会责任目标,就表明对于与自身利益不直接相关者,也有追求,意味着企业对于“追求”的理解,在内涵与外延上有了全面升华。但是企业在利益当前,全然不顾社会责任问题,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个时期以来,很多企业不惜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竞相申请通过IS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以求获得市场的“敲
31、门砖”,但对社会责任标准却很少给予足够重视。(二)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统一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表明企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企业的社会参与行为发生时,它付出了成本,但同时又向社会表明了自己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企业,能够在经营活动中把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诸如无污染、无欺诈、关心员工等,这能带来消费者、社会公众的认同,为今后的发展和获得更大的潜在利润埋下伏笔,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展示出企业具有极强经济实力。只有那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才能承担一定的社会参与活动。因此,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向社会、向竞
32、争对手展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竞争是需要经济实力的,只有人们看到了企业的实力,认同企业今后发展的市场前景乐观,企业才能在融资、聚集人才方面获得优势,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通过关注公益事业,企业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企业的公益行为,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社会的认可,赢得更高的评价,获得比单纯的媒体广告宣传更高的效益。2008年汶川地震,在中央电视台为举办的“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中,王老吉一举捐款1亿元,成为全国人民瞩目的焦点。此举产生的巨大广告效应,使得王老吉备受消费者青睐,不仅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扩大了企业的声誉,而且
33、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13。2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一致性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些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会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从而为企业获得长期利润准备了条件。虽然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赢得了社会,赢得了消费者,增加了企业的声誉,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4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增大,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行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进而形成企业发企业的自我价值的重要内容;而企业自我价值越大,经济效益越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主动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即企
34、业在创造股东利润价值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赞誉,实现企业与其相关区域的统筹、所具有的创造产品服务社会的能力就越高,这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提供了可能。3企业追逐利润的过程即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企业是社会组织中的一种,其特征是以追求盈利为目的。而为了满足人们追求那些非经济收益的要求,社会中同样存在有许多企业以外的社会组织,这显然是一种合理的社会分工的局面。在这种分工局面之下,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都得到最大的实现机会。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认识到专业化分工对效率的巨大推动作用。当代经济学家杨小凯指出,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实际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各种社会责任的共同特征是要求企业
35、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换取某种其他收益。若非如此,假如某种行为会增加利润,企业家会比其他人更快地做这件事,企业家就是依靠这种发现能力谋生的。要求企业承担追求盈利以外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要改变这种合理的分工局面。这种做法不符合专业分工的要求,只能导致分工的退化和效率的下降,进而导致经济产出的降低。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经济产出的降低就意味着企业为社会提供的有效商品和服务的减少,也就意味着社会蒙受了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即企业没有充分完成其所应承担的责任;二是作为非专业化的机构,企业在追求非经济收益时必然是低效的。而社会上的那些以此为专业的非赢利组织,他们本来可以在企业创造的经济产出的基础上提供
36、高效率的非经济收益产出,但经济产出的降低使得非经济收益的产出也随着降低。而且强调企业承担所谓“社会责任”会压制专业性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使得创造非经济收益的专业化程度降低,从而导致效率低下,产出不足。笔者认为,最佳方式是让企业只承担创造利润的任务。同时,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起各种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去追求他们认为重要的非经济目标。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从而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这就促使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相互统一。四、利润最大化下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忽视 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把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最重要
37、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一定符合伦理要求。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的理想典型是“经济人”,“经济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它的准确含义是:在它的理想情形下,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行作。亚当斯密认为,无数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在一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从事着对整个社会有益的经济活动,每个人越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就越会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问题的关键是,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企业的社会义务,由于企业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权利,当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追求的经济利益相冲突时,企业很可能拒绝或不完
38、全履行这一社会责任15。例如一个纸制造的产品,有大量的污水需要要排放,企业面对这一难题常常会为了降低其的投资成本,选择偷偷摸摸排放。所以,能否将社会责任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即国家和政府的态度与行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在垄断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市场来调节经济主体间的关系是不够的,政府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是造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改变现状,我国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应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内容体现在立法条文中,同时应使执法程序明确具体,监督工作规范严格。法律是现代文明国度里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有力的手段。一个让民间环保组织感到有希望
39、的事实是,将要在明年5月1日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已经规定,环保部门必须向社会公布当地污染超标的企业名单,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以及拒不执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而且不得以“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布。而社会责任目标是企业把道德规范作为衡量指标,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保护劳工基本权益。它强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真诚关注,对环境等方面的必须承担义务。福特汽车公司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我相信一个好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
40、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企业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利益最大化是其关注的首要目标,它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完成本应由政府或社会完成的工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盈利最大化的目标越来越受到挑战。从社会角度来讲,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是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单元。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任何一个企业,对于推进社会的有序发展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企业的眼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本身眼前的利益,还应该考虑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这样才能获得自身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进程中,经济学家从原来的只注重生产观念到消费者导
41、向观念再到社会导向观念的过程中,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它是对传统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补充和修正。社会责任目标是以社会为着眼点,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二元的,即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应尽可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两方面都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一方面,企业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社会责任而忽视经济责任,这样会使企业难以维持基本生产运作;但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经济责任而忽视、逃避社会责任,这是导致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主要的不和谐因素。在一些情况下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就涉及到二者的协调问题。二者协调的途径是:以企业实现生存和再生产为社会责任的约束条
42、件;以法律和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为经济责任目标的约束条件;二者互为约束。企业的生存是实现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基础,然而再生产过程是一个经济许学概念。如果从价值角度看,就是“投入货币,购买原来与劳动力,生产产品,再销售产品,得到货币”的资本循环过程。因为,生产活动是按照上述程序,在价值上表现为一个又一个不间断的周转过程。因此,叫再生产。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福建省南平市国税、地税系统曾在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依据有关政策,对各类企业办理减、免、抵、退税超过2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再生产投入。法律是强制性的,可是道德的行为却是企业建立和保持与相关群体的信任和良好关系的基础,这种互相信任和良好关系支持公平
43、公正的商业交换,从而使购买者从创造信任的伦理性行为中获益,也使销售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商业交换关系成为可能;不道德的行为则会破坏信任,导致企业消费群体流失及企业形象和经营成果下降。同时,符合伦理的行为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企业经营中,商业战略和战术固然重要,但商业伦理必须也得到足够的重视,它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经营实践已经证明:遵守商业伦理规范与获取较高经济效益不仅不相互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结论总的来说,仅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惟一目的是不可取的,企业还应该对社会其他相关利益者负责。二者不仅不相互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在完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忽
44、视。近些年,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看重企业社会责任,并在着手制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规范。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根本上说受益者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的最重要的标志。公众的广泛监督,可以降低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收益,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长期看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有力的保证。参考文献1 卢湛伟浅析企业利润最大化J 价值工程.2010,29(11)2 李传东,王新,王吉文企业财务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8(1):376-3793 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2006(10):10154 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
45、.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5 张长胜 朱晓红.企业财务制度设计与案例大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6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2000年.7 李淑平 蒋葵.中级财务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 9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 郑玉歆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 李冬生,阳秋林社会责任会计涵义研究J财会月刊,2005,(28)12 吴倩倩.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冲突与协调J .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期:8-1013 王春香,张志强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J大连大学学报,2006,(1)14 宁永志.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协调的探讨 J.会计之友.2010(1下):25.15 胡萍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上(总第340期):79-80致谢在本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衷心感谢尊敬的导师姜萍老师!本文的选题、研究框架、初稿撰写与修改,直至论文的最后定稿,无不浸润着姜老师的心血。姜老师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开拓求新的研究思路以及宽广的知识体系,使我受益匪浅,而且将成为我今后学习与工作的楷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