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共9页).doc
《中心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圈里中心小学2009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师生有计划的、系统的传播健康知识的重要阵地及途径。本年度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工作: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五个有”: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周课时0.5节,期末有测试评价。(2)为学生提供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培养少年儿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2、3)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遗传性疾病、地方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急救、防灾有预案,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2)通过宣传教育,让
3、全体师生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理解可持续发展观。(3)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印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厕所消毒、垃圾无害处理等工作。(5)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学生宿舍开展流动红旗竞赛。积极开展“讲卫生、增进健康”的
4、知识竞赛活动。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入。3卫生服务,健康监测。(1)建立健全小学生体质健康卡制度,分析体检数据。(2)做好常见病,特别是“六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六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要求改善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到“三个一”、“六个不”,改善卫生条件,加强普查、普治,通过服药与个别治疗相结合,以取得好的效果。(3)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努力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
5、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4)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烈性传染病传入我校。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圈里中心小学2008-2009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课程改革实验已在我校全面铺开,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的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培养学生的三个维度之一,可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新课改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颁布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
6、核心,以我校本年度教学工作意见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本着实验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加大实验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扎实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实验取得阶段成果。一、确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根据教育局、中心校工作意见安排,本年度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力度,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好研究重点。 1、继续完善实验课题方案,不断充实,逐步细化,使方案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2、进一步加大实验力度,认真总结前段的经验做法,形成自己的特色,构建“健康班级、健康课堂”。 3、协调实验进度,确保各子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出成绩、出成果。 4
7、、加强档案的管理。要搞好心理教育,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将本着专兼结合、内聘外请、重在培训的原则,采取分级培训,能人为师的办法,加强队伍建设。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 1、聘请外单位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做专题辅导报告。 2、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3、组织两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 如何构建“健康班级、健康课堂”。 浅谈小学生理健康教育。 4、组织教师订阅一些有关心理教育的书籍、报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理论水平。 5、每学期搞一次实验教师心理教育业务笔记、教学札记、教学反思、个案分析评比。 6、每学期末,结合研究专
8、题组织教师撰写心理教育论文。三、针对学生特点,多角度、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在发展时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变化较大,为此,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势在必行。 1、开设心理活动课 心理活动课是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活动课的质量,学校决定每周利用活动课时间,上好一节心理活动课,做到有备课、有计划。通过讲练评引(即讲座、练兵、评出优质课、在优质课的基础上搞引路课)等形式。把心理活动课落到实处。为使活动课顺利开展,决定: 组织活动课业务讲座或观看心理活动课录像。 搞心理活动练兵课。 练兵的基础上搞全校心理教育活动课评比。
9、2、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配合新课标的实施,课堂教学是个不容忽视的过程。这就要求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工作,努力挖掘出教材中的潜在因素,适时适度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同时,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心理教育的理念。为此,要求各任课教师备课时要深挖教材自身的心理教育内容,上课有效实施,教导处在检查备课、听课时,把心理教育内容的渗透作为检查的主要标准之一。 (1)创造新型的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良好
10、的教学氛围。 (2)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每一学科的教材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在这环节中要加大研究力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3)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评价方式,要求每位教师要在学法、教法上下功夫,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心理环境,使学生产生乐学、想学的心理,敢于正确评价自己,面对挫折的信心。 3、积极加强心理教育的班级管理的研究。 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班级心理教育,那么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应如何开展心理教育呢?(1)
11、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风、学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形成自(2)开展健康有益的班队活动。 各种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辩论会、体育活动、参观、兴趣小组、文娱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3)开设心理“知心信箱”。班级设立一个知心信箱,学生有了疑难问题或情感问题,用书信的形式反映给教师,以求得教师的帮助。 (4)做好个别辅导 要建立建全学生心理档案,作好分析研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耐心辅导,作好追踪调查,及时调整其良好心态,摆脱心理困惑。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要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心小学 健康 教育工作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