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问答题汇总 3.docx
《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问答题汇总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问答题汇总 3.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三级诊断技能部分(学问题)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步骤)(三级技能P1-2 )1. 做好询问前的预备工作。2. 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3. 间接询问求助者期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忙,不行直接逼问。4. 询问终止后,明确说明态度。5.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就。6.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询问的性质。7. 说明求助者的权益与义务。8. 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些询问方式。二、初诊接待留意事项?(P4 )1. 防止紧急心情2. 语言表达: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晰,防止使用方言,谈话中如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
2、民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3. 反复说明心理询问中的保密原就4. 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 询问时的仪态:不许吸烟,不许做余外的“下意识”动作其次单元 摄入性会谈一、如何进行摄入性会谈?(P4-6 )1. 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畴2.确定提问方式3. 倾听4. 掌握会谈内容与方向(掌握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释义、中断、情感的反射作用、引导)5. 对会谈内容归类(会谈之后必需对问题进行归类)6. 终止会谈(终止会谈时必需申明和承诺的话)二、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询问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畴.(三级技能 P4-5) 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 心理询问师在初诊接待中观看到的疑点。3.
3、 心理询问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觉问题,进行谈话。4. 上级心理询问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 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畴:谈话目标中如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三、会谈法的确是一种技术,要点是什么?(P7-10 )1. 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2. 态度:非评判性态度3. 区分 :真、假、轻、重4、会谈的种类:摄入性会谈法、鉴别性会谈法、治疗性会谈法、询问性会谈、应急性或叫做危机性会谈。5. 怎样提问题言多必失: 造成依靠 责任转移 削减求助者的自我探究 产生不精确的信息 求助者可由于处在被“审问”的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6. 会谈内容的
4、挑选四、在询问中应防止显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能P12) 1、防止提问“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对求助者有剧烈的示意性。2、防止多重挑选性问题。仍旧是封闭性问题,会影响询问师获得信息。 3、防止多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防止修饰性反问。求助者不需要也无法回答。5、防止批评性问题。会引起防卫。6、防止说明性问题。不能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究。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P11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造成依靠。2. 责任转移。3. 削减求助者的自我探究。4. 产生不精确的信息。5. 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 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五、与该
5、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挑选应把握什么原就.(三级技能 P12 )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才能,符合求助者的爱好。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 对求助者的个性进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 对深化探究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 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 对转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忙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懂得问题有帮忙。在挑选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行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争论的内容。7. 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询问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六、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留意些什么.(三级技能 P13) 1.态度必
6、需保持中性。2. 提问中防止失误。3. 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挡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 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肯定性的结论。6. 终止语要恳切、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终止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会。第三单元正确使专心理测验一、如何正确使专心理测验?(P13)1. 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2. 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挑选恰当的心理测验工程3. 测量结果假如与临床观看、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行轻信任何一方。必需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二、正确使专心理测验留意事项1. 不得乱专心理测验2. 不得
7、使用“的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使专心理测验的程序及留意事项。P13程序:(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挑选恰当的心理测验工程。( 3)测量结果假如与临床观看、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行轻信任何一方。必需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留意事项:( 1)不得乱专心理测验。( 2)不得使用“的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乱专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P14( 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的随便使用。( 2)单纯依靠心理测验结果,不对比临床表现,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牢靠性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
8、外使专心理测验。( 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 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的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说明。( 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假如挑选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P14( 1)挑选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心情,可选用与心情有关的量表。)( 2)为了确定非情形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究症状的人格因素。( 3)为查找早期缘由,可选用病因探干脆量表(如SCL-90 )。( 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气表。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
9、心理学测评手段。)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P15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一般资料:( 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2)求助者生活状况。( 3)婚姻家庭。( 4)工作记录。( 5)社会交往。( 6)消遣活动。( 7)自我描述。( 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二)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判仍应搜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形。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心情记忆。
10、4、该求助者对将来的期望。5、该求助者性欲的进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形。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形。8、该求助者的消遣情形。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当我们赐予某种资料以详细意义时,一般采纳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第一是“就事论事”其次是“查找相关”第三是进行“迹象分析”第五单元明白求助者的既往史,查找有价值的资料一、如何明白求助者的既往史,查找有价值的资料?(P21-22 )1. 明白当时询问师的诊断以及进行何种治疗,疗效如何。2. 分析当时去医院就诊的缘由哪些是躯体方面的,哪些是心理方面的,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3. 求助者过去曾经受过心理询问,很可能由于询问(或治
11、疗)成效不好而来。4. 有的求助者原先的确患有精神病,但这次的问题并不是原先的精神疾病,而是另外的问题,这些都是要认真的加以区分的。5. 仍有的求助者经过以往的心理询问之后,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其次节初诊接待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原就。P24(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缘由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进展中长久的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转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转变其本身性质不变。留意事项1. 必需认真对待资料来源牢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未体会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2. 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便性
12、,要符合客观规律。其次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询问的工作范畴 一、如何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询问的工作范畴?1. 把握判定正常与反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就2. 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意行为表现进行定性3. 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定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4. 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5. 不属于心理询问范畴问题的处理二、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三级技能 P26-29 ) 1.依据判定正常心理活动与反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就,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样,符合统一性原就。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和谐一样。其个性相对稳固,故其心理活动在
13、正常范畴。2. 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定,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剧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3. 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熟悉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缘由,期望通过肯定的方法来解决。第三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挑选题 心理询问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必需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峻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定,这称之为初步印象。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单元 严峻心理问题的诊断第六单元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其次章 心理询问技能心理询问包括建立关系、确定
14、目标、制定方案、实施询问和评估成效等基本内容。敬重 热忱 真诚 共情积极关注第一节 建立询问关系 一、在询问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三级技能P53) 1、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是心理询问的核心内容。2、正确的询问态度是建立良好询问关系的重要基础。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敬重( 2)热忱( 3)真诚( 4)共情( 5)积极关注第一单元敬重恰当的表达敬重,需要懂得一下几点:1. 敬重意味着完整接纳2. 敬重意味着一视同仁3. 敬重意味着以礼待人4.敬重意味着信任对方5.敬重意味着爱护隐私6.敬重意味着以真诚为基础挑选题询问师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和人生观,应当成为询问氛围的基调
15、。其次单元热忱热忱与敬重相比,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热忱表达在询问的全过程。询问师的热忱可以表达在一下方面:1. 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心2. 留意倾听求助者的表达3. 询问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 询问终止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暖和第三单元真诚在表达真诚时需要留意以下问题: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第四单元共情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询问家认为是影响询问进程和成效的最关键的询问特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询问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化对方内心体验他的情感、思维询问师借助于学问和体会,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受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懂得问题的实质
16、询问师运用询问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共情在询问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询问师能设身处的的懂得求助者,从而更精确的把握材料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懂得、悦纳,从而会感到开心、满意,这对询问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究,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明白和询问双方更深化的沟通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懂得、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询问成效。缺乏共情简单使询问过程显现障碍,详细表现为:求助者感到扫兴求助者觉得受到损害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究影响询问师对求助者的反应P60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询问师在询问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三级技能P60-61 )(正确懂
17、得和使用共情,应当留意以下几点)二、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询问师在询问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三级技能P60-61) 正确懂得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 咨 询 师 应走 出 自 己的 参 照 框 架而 进 入 求 助者 的 参 照 框架 。2 、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 、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同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第五单元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为了有效的使用积极关注,应当留
18、意以下几点:1. 防止盲目乐观2.反对过分消极3.立足实事求是在深化明白求助者时使用的思路是什么?P65(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明白问题的来龙去脉。(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4)深化探讨求助者的深层缘由。询问师对询问目标的错误观念有哪些?P70( 1)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 2)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把求助者的欢乐、满意作为询问目标。( 4)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询问目标。其次节制定个体心理询问方案第一单元确定询问目标一、如何确定询问目标?P631. 全面把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
19、者的全部问题7W who 最重要 what when where why which how 在深化明白求助者时,可以参照如下思路: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明白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深化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缘由2. 判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峻程度3. 挑选优先解决的问题找出求助者主要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4. 向求助者说明有效询问目标的基本要素一个有效的询问目标,应当具有以下要素:详细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5. 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大目标即中级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进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和
20、求助者制定询问目标时应留意:1. 求助者并不都能供应有效的目标2. 某些询问师对询问目标存在错误观念 有人认为询问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 有人认为询问中应当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有些询问师把求助者的欢乐、满意作为询问目标 有些询问师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询问目标3. 不同的心理询问流派有不同的询问目标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心理健康者有5 个特点: 乐于接受一切体会 时刻保持生活充实 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 有较强的自由感有高度的制造性行为主义学派期望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转变、排除适应不良的行为。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询问目标. (三
21、级技能P63-75) 1第一向该求助者介绍询问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就。2. 依据询问目标的有效特点,依据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详细量化 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 询问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询问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4. 当求助者与询问师的看法不一样时,以求助者的看法为主。5. 询问师应对询问目标进行整合。6. 最终制定的询问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 询问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四、心理询问师怎样就询问目标的有效特点与求助者商定询问目标?(三级技能 P68 )询问目标由心理询问
22、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 1. 详细2. 可行3. 积极 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6可以评估7. 多层次统一询问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其次单元 制定询问方案一、针对求助者的询问,应怎样划分询问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三级技能P73) 1、诊断阶段:初期( 1)建立询问关系( 2)进行心理诊断(3)确定询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2、询问阶段:中期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帮忙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转变其不适应的认知,心情或行为3、巩固阶段:后期总结提高阶段( 1)布置家庭作业(2)商定下次询问的主题和时间等(3)做好询问的回忆总结( 4)巩固询问成果 ( 5 )做好追踪争论二、询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问答题汇总 二级 三级 心理咨询 问答题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