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docx





《人教版七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狼一 第一组习题:1本文选自代小说家写的短篇小说集。2说明以下加点字的意思。(1)缀行甚远()(2)恐前后受其敌()(3)其一犬坐于前()(4)一狼洞其中()3以下“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恐前后受其敌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其一犬坐于前A. B.C.D.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狠的本性的句子是。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6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7结尾一
2、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 其次组习题:1我能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目似瞑,意暇甚D止增笑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止有剩骨2我能指出以下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久之,目似瞑又数刀毙之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 C与相同,与也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3我能用“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1) 其一犬坐于前。(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4我能指出对以下文句懂得不精确的一项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先一样一起追逐 屠户 。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
3、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我能依据题目要求填空。(1) 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两句 。表现屠户小心性很高的句子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2) 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6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知“人”
4、什么了.7阐述本文主旨。8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狼一 1、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 2、紧跟。攻击。像狗一样。打洞3、D4、“缀行甚远”“并驱如故” 5、 6 、( 1)禽兽的欺诈手段能有多少了?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2)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3)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先是用来诱惑敌方的。7.谈论二 1D 2 D 3 1 其一犬坐于前。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4B 5 1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2 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 只要符合要求,写任何四个均可 6 对待
5、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成功。 7. 本文表达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颂扬了屠户的机灵、勇敢。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补充文中空白处。2说明以下加点的词语。与日逐走()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弃其杖()3翻译以下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
6、林4.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5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6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明白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7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8. 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的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的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
7、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1. 翻译以下句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译:天柱折,的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的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2. “怒而触不周之山”中“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3. 如何懂得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4.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缘由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5. 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 ,你是怎么看的?6. 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7.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夸父逐日1、渴。欲得饮。饮于河、渭。2 、(1)竞跑、赛跑。(2)黄河( 3)向北( 4)他的,指夸父的。3、(1)夸
8、父与太阳竞跑,始终追到太阳落山的的方。( 2)仍没赶到大湖, 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3)他抛弃的手杖, 化成桃林。 4、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气和气概,勇敢的气概。消极方面:比如自不量力。但这种懂得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5、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6、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究、战胜大自然的剧烈愿望和顽强意志。7 、略。(提示:从探究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讲。) 8、 夸父是一
9、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究。敢于挑战大自然。喜爱光明,憎恶黑暗。有抱负、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共工怒触不周山1、略。 2、“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急躁、刚烈。 3、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明显仍不能说明日月星辰运动变 化的缘由,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说明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 手法,来说明“天倾西北” “的不满东南”的现象。奇妙的传奇中带有现实主义的颜色。 4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缘由是“争为帝” ,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好像包含有失败的愤慨与不情愿,而且,好像仍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
10、想法。当然也表达了共工巨大的气概5、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以颛顼成功而告终 , 是中国传奇时代最早的战争。此时的战争已超出氏族部落间的械斗,而主要是发生在两个部族集团或部落联盟之间,战争已带有氏族酋长争夺统治权 (联盟首领位置)的性质。从战争指导上看,已开头留意战前预备,利用天气条件和争取同盟军等因素。从战争结果看,仍没有显现文明时代那种对战败者进行奴役的情形,而主要是成功的一方将失败一方赶出原住的或与失败一方结为联盟。从各部落联盟不断交往,发生冲突,而又不断融合的传奇中,说明各民族祖先在共同缔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都作出了奉献。6、正面:勇敢顽强、敢于挑战、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面:性
11、格急躁、偏激任性、不计 后果7、他们都是神话传奇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顽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夸父和共工情愿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进展农耕不惜自我牺牲。口技 一 阅读全文回答:1、本文
12、节选自是清代编选的小说。作者, 字,人。2给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挑选正确的说明。(1) 会来宾大宴 A适逢,正赶上B 会议C开会 D 会合(2) 众妙毕备 A毕生B毕业C全、都D完了(3) 来宾意少舒 A少量B略微C削减D年轻(4) 不能名其一处也 A名字 B 名声C 出名D说出3把以下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 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4“一时齐发”指文中5. 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6. 文中描写来宾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这样写的作用是。7. 文中用写声之远,用、和写声之
13、近,用写声之大,用写声之小、夜之静。8. 文章正面描写了,侧面描写了,都是为了突出。9. 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竟然写道“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 .谈谈你的独到见解。10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有什么作用了? 二 阅读其次段回答:1说明以下加点字的意思。(1)妇抚儿乳()( 2)既而儿醒()(3)一时齐发()( 4)众妙毕备()2用“ /”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第一层:其次层:3这段文字描画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形,主要运用了的描写方法。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
14、,说明听众入了神,生怕听漏,同时仍想 明白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意的词语是。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三阅读第四段回答:1说明以下加点字的意思。(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 虽人有百手()(3)不能名其一处()(4)两股战战()
15、2直接赞扬口技者的句子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3直接表现火势凶残的句子是。4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5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6翻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7. 按要求填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是、。文中拟声的叠音词是、。文中表示不同声音的动词是。答案:口技一 1 、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 清张潮笔记林嗣环铁崖, 明末清初 2、1A 。2C 。3B :4D3 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寂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 在这种情形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跑。 4 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
16、声,夫叱大儿声。 5本文写到了口技人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邻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6.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烘托口技艺人技艺之 “善”。7. 犬吠声 妇人惊觉欠伸、 妇抚儿乳、妇拍而呜之 儿醒大啼 有鼠作作索索 8 口技者表演的内容 观众的反映 “善” 9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可信。由于口技人的表演技艺特别精湛,他已完全把听众带入了火灾的情形之中,就如看电影、电视一样,明知是假的,我们的心情也常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听众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10设想合理即可如:我认为安放围幕有增加口技表演成效的作用
17、,这样围着,易把听众带人情形之中。假如不 围,就达不到这样的表演成效。二1、喂奶。不久,紧跟着。同时。全,都 2、众妙毕备。 满座来宾第一层: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热闹情形。其次层:描画了听众赞扬沉醉的表情。 3、正面、侧面 4、在于反衬与颂扬艺人之技“善” 。5、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以为妙绝。 6、各种声音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活灵活现。三 1、夹杂。即使。说出。大腿。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 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
18、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5、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6、凡是应当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7、13、忽俄而呼呼许许呼、哭、吠、求救、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夺、曳、泼。孙权劝学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时期的家、家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2以下说明有误的哪一项A初 起初当涂 当道,当权
19、多务 多事务 B孤 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 学问高深的人 辞 推托 C涉猎 粗略的阅读 往事 历史过(到) D见事 认清事物 及 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翻译句子。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 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方法:,目的:。6. 本文主要通过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吕蒙是。7鲁肃的话表现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8
20、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9写出自本课的成语: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1找出鲁肃颂扬吕蒙的语句, 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孙权劝学1资治通鉴政治 史学 司马光编年体 2B3 1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表阻挡语,气,可译为“罢了” 。 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4孙权对吕蒙说: “现在你当权掌管军政大事,不行以不学习!”(鲁肃) 很惊讶的说:“现在你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吴县阿蒙了!”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6、 对话睿智、关怀下属。直率 7情不自禁的赞 叹吕蒙学有所成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 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人教版七级 下册 语文 文言文 复习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