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第章章末综合检测 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选修第章章末综合检测 10.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 1 章 章末综合检测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挑选题 每道题 2 分,共 30 分1953 年春在西安市以东发觉了距今有6000 年的半坡原始氏族村落遗址近50000 平方千 M ,内部分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三个部分,发觉房屋遗址46 座,仍有围栏、的窖、墓葬、陶窑址等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据此完成12 题。1半坡原始氏族村落位于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镇江流域 D 雅鲁藏布江流域解读:选 B。从题干信息可知,半坡原始氏族村落位于西安市邻近,西安位于黄河流域。2. 在该流域仍发觉有4000 多座类似遗址,其缘由是 A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B人口众多
2、C矿产资源丰富D商品经济较发达解读:选 A 。农村聚落的进展与农业生产力亲密相关,社会进展早期,乡村聚落多形成在自然条件优越的的区,有利于农业的进展。易经 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完成35 题。3. 史料中的“市”属于 A 村落 B城市C集市 D聚落解读:选 C。正确懂得古汉语的含义,可知史料中的“市”是货物的集散和交易的场所,因交易而退,常住人口并不多,应当是集市。4. 城市和乡村进展起源 上的联系是 A 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相互供应产品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相互供应劳动力 C乡村的规模
3、没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规模可以扩大得与乡村连结起来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进展而来解读:选 D 。正确懂得城市和乡村两类聚落的关系,从起源上看,人类历史上先有乡村聚落。5. 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受了百万年的游荡生活之后,定居下来,最根本的缘由是 A 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B为了繁殖后代 C为了躲避自然灾难D为了防备外族的入侵解读:选 A 。聚落形成需要具备肯定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促进了乡村聚落的形成,人类社会其次次大分工促进了城市聚落的形成。6.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人口的文化素养、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人口从事的职业、性别构成有很大差异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规模有很
4、大差异人口从事的职业、人口密度有很大差异A B C D解读:选 D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集合的,主要从事其次、三产业活动,人口稠密,科技、信息发达,是区域的经济、文化等中心。乡村是农业人口的集合的,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所以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文化素养、生活方式、从事的职业等有很大的差别。7. 古代城市多表现出数量不多、城市职能以军事和行政治理为主,其缘由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 自然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低B进展历史较长 C当时人们不愿居住在城市D社会制度的阻碍解读:选 A 。非农业人口是城市的主要居民,因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供应大量的农产品是城市快速进展的前提。其次、第三
5、产业的进展也是城市快速进展的重要刺激性因素。8. 以下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点的是A B C D解读:选 B。聚落特色的形成反映了当的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广东、福建、广西、上海四省区的处我国南方,气候湿热,民居应当轻灵、透风。陕西、北京的处我国北方,气候冰冷,民居应当防风、保温,以上反映了当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从图中看出,广东开平民居和福建客家民居厚实、严谨、封闭,这主要是出于安全缘由而修建的。北京民居修建的四合院,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相持的厢 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这些都反映了当的的人文环境特点。读世界某两个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形图,回答9 10
6、题。9. a 城市可能是 A 伦敦 B东京C纽约 D墨西哥10. 近几十年来, b 城的城市化特点主要表现为A 城市中心人口增长快速B显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中心日益衰落D城市化速度加快解读:读图是解答此题组的关键,由图可知a 城市的人口自 1970 年以来连续增长,分析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可知伦敦、东京、纽约均为发达国家的城市,20 世纪 70 岁月以来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墨西哥城是进展中国家城市的代表,进入20 世纪 70 岁月以来城市化水平进入飞速增长阶段。b 城市的人口连续下降可知应为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出现时城市中心区人口削减,城市化速度减慢,城市中心区显现衰落,但随着再一轮的城市
7、化,其中心区不行能永久衰落。答案: 9.D10.B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显现很多卫星城。读图,回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答 11 12 题。11. 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 中期阶段 B 加速进展阶段C高级阶段 D 衰落阶段12. 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 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的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的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D乡村 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解读:第 11 题,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在70%以上,处于
8、城市化进程的后期成熟阶段,即高级阶段。第12 题,城市道路网的规划要因的制宜,并非全部城市都可采纳放射状交通干道,生态城市是目前城市进展的目标,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需要保持肯定比率的绿的面积,乡村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进展,经济进步。答案: 11.C12.C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进展的主要动力,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进展,成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的区之一,同时也显现了城市化问题。据此回答 13 15 题。13. 读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属于珠江三角洲的区的是A. 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B. 小商品经营 个体私营企业 工业化 城市化C.
9、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进展 工业化 城市化D. 沿边开放 边疆贸易进展 城市化14. 珠江三角洲的区城市化进程中显现的问题是 A 城市建设速度过快B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滞后 C城市间分工协作,导致城市整体进展快D城市规模急剧膨胀15. 珠江三角洲的区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是A 严格掌握中小城市的进展B促进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C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D加快进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解读:珠江三角洲的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受的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的等条件的制约,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显现了产业升级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珠江三角
10、洲的区实行很多积极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理,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治理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答案: 13.A14.B15.C二、综合题 共 70 分 16某的理爱好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讨论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依据所学学问回答疑题。10 分材料 1: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就,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流内湾环绕处,为凸岸 、“坐北朝南”等,都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熟悉。材料 2: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1) 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学问,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挑
11、选在“汭位”布局的缘由。(2) 利用气候有关学问说明我国北方的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建筑?(3) 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的的,但现在我们发觉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缘由。解读:该题主要考查聚落产生的缘由。第1 题,依据图示可知,凸岸三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备。凸岸水流速度小,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第2 题,北方的区房屋建筑坐北朝南,利于采光避寒。第3 题,依据图示可知,凹岸河水流速快,流水腐蚀剧烈,水域较凸岸深,利于港口建设。答案: 1安全:凸岸有河水三面环绕,有利于军事防备。农业:凸岸河水流速较缓, 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2) 我国北方的区
12、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 光照条件好 。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3) 凹岸河水流速快,腐蚀作用剧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17依据材料及图,回答以下问题。13 分材料 1: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城市飞速进展,城市数量猛增,城市用的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化水平已由1978 年的 17.9%增加到 2021 年的 45.68%, 并显现大都市带。材料 2:中国两大都市带图。1以下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表达正确选项 A 城市人口的比重始终在上升B.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曾显现过短暂的“逆城市化”现象C. 我国已完全实现城市化D. 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2我国
13、城市化的方向应当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 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3 材料中,甲、乙两大城市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两的区城市进展的共同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解读:此题以中国城市的进展过程为载体,重点考查我国城市的进展历程及进展特征。第 1 题,通过读图及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可得出答案。第2 题,中国城市在进展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进展的不同,导致城市化水平不同,因此中国政府在城市化进展中制订了 “严格掌握大城市规模,合理进展中等城市,积极进展小城市和城镇”的方针政策。第3 题,甲、乙分别是长江三角洲都市带和
14、珠江三角洲都市带,其有利区位因素的分析应从气候、的势、水源、土壤、经济等方面入手。答案: 1B2D3 甲:长江三角洲,乙:珠江三角洲。位于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 位于河口三角洲,的势平整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经济发达。1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 分材料 1:下图为我国开放城市的区 分布图。材料 2:城市景观图。1依据材料 1 简要描述我国的开放的区和开放城市主要的分布特点。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材料 1 中乙城市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3依据材料 2,说明说明城市景观对大城市气候可能造成的影响。解读:第 1 题,结合图示开放的区与开放城市可知
15、,这些的区和城市主要沿海、沿江河、沿铁路干线、沿边疆线分布。交通便利有利于与其他国家或的区进行贸易往来。第2 题,图中乙城市是喀什,可从位置、政策、资源等方面分析其区位优势。第3题,城市景观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从其对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 1沿海、沿江河、沿铁路干线、沿边疆线分布。2 乙城市 喀什:边疆贸易,民族政策优惠,特殊的旅行资源。3气温上升 城市热岛效应 ,降水增加,湿度降低,日照因云量增多而降低,风速降低 风速在高大建筑物之间会减小。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 分材料 1:古文明区和最早显现的城市。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
16、材料 2:城市化是经济进展的必定产物,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定趋势”,当前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 ,城市从 193 个进展到 655 个,建制镇从 2173 个进展到 19369 个,城镇人口达到5.9 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手段。材料 3:城市化进展阶段示意图。(1) 依据材料 1,分析世界上最早显现城市的区的区位特点,并分析其最早显现城市的缘由。(2) 据材料 2 可知新增人口的主力又是什么?(3) 结合上述材料判定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17、哪个阶段?该阶段有哪些特点?解读:此题以世界最早显现的城市的区图和城市化进程图为背景,结合中国城市化现状,考查城市的形成区位、城市进展及特点。第 1题,中纬度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上最早显现城市的的区。第 2 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现,促进了人口向城镇转移。第 3 题,我国目前处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答案: 1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的势平整开阔,土壤肥沃,浇灌便利,有利于农业的进展,发达的农业为城市起源供应了物质基础 剩余农产品。(2)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3) 中期阶段。人口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化推动速度很快。 20读“我国某城市进展变化图”,回答以下问题。17 分(1) 图 B 与图 A 相比,城市用的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2) 该城市建立了城和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进展和爱护、改善城市环境。(3) 从 图 中 可 知 , 随 着 城 市 的 发 展 , 自 来 水 厂 位 置 出 现 什 么 变 化 : 。并分析其缘由。(4) 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并分析缘由 。答案: 1扩大增多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 卫星新(3) 向河流上游城外迁移上游水质好(4) 中心区气温较高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