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第11章管理心理学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第11章管理心理学教学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科)第11章管理心理学教学ppt课件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第章第章领导理论与管理领导理论与管理n领导的概念,领导活动效率的影响因素,领导理论的领导的概念,领导活动效率的影响因素,领导理论的分类分类n经典领导理论的内容经典领导理论的内容n新型领导理论的内容新型领导理论的内容n基于经典领导理论的管理基于经典领导理论的管理 n基于新型领导理论的管理基于新型领导理论的管理 p)领导特质理论p特质理论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p(1)传统(早期)的特质理论p主要代表人物有:吉普、斯托格狄尔、吉赛利等。p(2)现代的特质理论p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到了现代特质理论阶段,该理论
2、认为领导特质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和美国学者的观点。 p2)领导风格理论 p(1)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p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是领导作风理论的创始人,它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表现出来的极端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专制作风,权力在领导者个人手中;民主作风,权力定位于群众;放任自流作风,权力定位于每个职工手中。 p2)领导风格理论 p(2)利克特的领导风格四类型 p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中心的利克特(Likert)通过长期研究,在管理的新模式一文中把领导风格总结为四种:p剥削式的集权领导。p仁慈式的集权领导。p协商式的民主领导。p参与式的
3、民主领导。 p2)领导风格理论 p(3)坦南鲍姆的“专制民主连续带” 模型p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R.Tanenbaum)和施密特()1958年提出“专制民主连续带”模型。图11-1 坦南鲍姆的“专制民主连续带” 模型p3)领导行为理论p(1)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p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业研究所发起了对领导行为研究的热潮。 图11-2 领导行为四分图p3)领导行为理论p(2)管理方格理论p布莱克()和莫顿()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于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 图11-3 管理方格图p3)领导行为理论p(3)PM领导行为理论 p日本大阪大学的三隅二不二教授在前人有关领导行为理论
4、研究的基础上于1958年提出PM理论。 图11-3 管理方格图 M PM pm P 弱 P因素 强强M因素弱p4)领导权变理论p(1)菲德勒权变模型p费德勒提出的领导权变模型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权变理论。他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景因素具体分为三个方面:p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p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强弱。p任务结构是否明确。 p4)领导权变理论p(1)菲德勒权变模型p费德勒认为,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组成八种搭配,这样领导者所处的情景就被明确的表述出来。 类别领导者与成员关系工作结构职位权力好好好好坏坏坏坏高高低低高高低低强弱强弱强弱强弱- 工作取向 关系取向绩效绩效好好坏有利 中等 不利p4)领导
5、权变理论p(2)路径目标理论p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豪斯()教授,将激发动机的的期望理论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模式结合起来,创造了路径目标理论。他认为,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下属设置目标,为其排除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群体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能够满足下属多种多样的需要。 p4)领导权变理论p(2)路径目标理论p豪斯提出了四种领导方式,供领导者在不同环境下使用:pA指令型方式。pB参与型方式。pC支持型方式。pD成就型方式。p领导者具体在选择领导方式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p其一是下属的特性。p其二是工作任务的性质。 p4)领导权变理论p(3)卡曼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p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卡曼于1966
6、年提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随着被领导者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领导的方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成熟度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关系型领导行为工作型领导行为高较高较低低下属的成熟度(高)(低)(高)成熟不成熟S1S2S3S4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工作低关系授权式式令命式服说式与参p1)魅力领导理论p魅力型领导者被认为会对下属的心灵、思想和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属不仅把他们当做上级看待,而且把他们当做一个史诗般的英雄或楷模式的人物。pHouse(1977)、Conger & Kanungo(1998)等人认为,魅力型领导具
7、有一些共同的个性和行为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p(1)果断自信。p(2)远见卓识。p(3)高度热情,精力充沛,表达力强。p(4)不循规蹈矩。p(5)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p2)变革型领导理论 p变革型领导被描述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 p变革型领导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理想化影响力(idealized influence)。p鼓舞性激励(inspirational motivation)。p智力激发(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p个性化关
8、怀(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 p3)领导归因理论p领导归因理论由米契尔(Terence R. Mitchell)于197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对下级的判断会受到领导者对其下属行为归因的影响。 p领导者根据自己的观察把下属行为归于外因或内因,但这期间受两方面因素影响:p其一是观察线索,即领导者要考虑下属行为的差异性、普遍性和一贯性;p其二是领导者的管理价值观和个人偏见。 p4)领导成员交换理论p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由格瑞恩(Grean)等首先提出。他们认为,领导者并不是用同样的态度和作风对待下属的,领导者和下属之间有亲疏之分,对待下属的方式也有差别,同时下
9、属也会做出不同的反馈,因此领导和下属之间会发展出不同类型的关系。 p“垂直双向链接”是指一位领导者与一部分下级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圈内”和“圈外”人的关系。p4)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图11-7 领导者与圈内、圈外成员关系示意图p5)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p(1)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理论p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通过和下属共同承担一种强烈的、明确的组织愿景规划,向组织和工作注入自己的价值观,以唤醒下属对组织和组织愿景规划的强烈认同,从而激励组织所有成员发挥最大效能,以提升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和完成组织目标。 p5)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p(2)愿景型领导理论 p愿景型领导在组织
10、战略转型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指引方向和统一思想的作用。 p愿景领导过程由三阶段构成:领导对未来组织状态的合理规划,领导精准描述愿景并传递给下属,授权使下属有效地实现愿景。 p5)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p(3)道德领导 p1992年,美国教育学者托马斯J萨乔万尼( Thomas .J. Sergiovanni) 首次提出了“道德领导”概念。p道德领导是指领导者以道德伦理为核心,以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为准则,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和激励下属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p具体表现为:诚实正直、牺牲私利、严于律己、包容大度、对下属一视同仁等。 p5)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p(4)跨文化领导 p刘建军认为对于跨文化
11、领导的理解有两种:p一种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理解跨文化领导,即跨文化领导就是领导者在由不同国籍、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构成的组织中所实施的一种统领和协调的行为。p另外一种理解是从文化交流和文化变迁的角度,把跨文化领导视为适应全球化浪潮和服务世界性文化浪潮的一种新型领导活动。p5)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p(5)虚拟领导 p虚拟领导又称在线领导(E-Leadership),是指领导者通过计算机等现代电子科技,影响与自己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下属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p虚拟领导的方法如下:积极主动的与下属沟通、组织目标清晰明了且重点突出、采取各种方法提高下属的信心、对下属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保持关注、建
12、立被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规章制度等。 p11.2.1 基于经典领导理论的管理基于经典领导理论的管理p1)了解领导特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领导特质p2)认识不同领导风格,形成民主的领导作风p3)双管齐下,既要关心工作任务也要关心员工p4)熟知权变理论,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领导方法 p11.2.2 基于新型领导理论的管理基于新型领导理论的管理p1)发挥个人魅力)发挥个人魅力p2)积极践行道德领导。)积极践行道德领导。p3)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求和动机。)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求和动机。p4)创建并沟通共同的愿景。)创建并沟通共同的愿景。p11.2.3 领导行为有效性技术领导行为有效性技术p1)时间管理)
13、时间管理p时间管理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就是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所拥有的时间加以管理,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目标的过程。 p2)会议管理p会议管理会议管理(Conference Management)是为了保证会议正常进行,通过各种管理方法,控制会议规模,使会议在人、财、物、时间等方面的投入趋于合理,并促进会议质量和会议效率的提高,以取得最佳的会议效果的组织活动。 p11.2.3 领导行为有效性技术领导行为有效性技术p3)压力管理)压力管理p压力管理压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是指当个体面对压力时,主动采用合理的方法减缓或消除压力。 p压力管理的方法与措施:p正
14、确认识压力。 p合理分解压力。 p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p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种目标的行动过程。p领导活动的效率可以用公式概括为:领导活动的效率领导活动的效率可以用公式概括为:领导活动的效率=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p领导理论大致可分为经典领导理论与新型领导理论两领导理论大致可分为经典领导理论与新型领导理论两大类。大类。p经典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风格理论、行为理论、经典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风格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等。权变理论等。p新型领导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领
15、导魅力理论、变新型领导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领导魅力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领导归因理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革型领导理论、领导归因理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p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价值观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理论、愿景型领导理论、道德领导、跨文为本的领导理论、愿景型领导理论、道德领导、跨文化领导、虚拟领导。化领导、虚拟领导。1. 1. 影响领导活动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影响领导活动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经典领导理论包括哪些理论?简述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经典领导理论包括哪些理论?简述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3新型领导理论包括哪些理论?简述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新型领导理论包括哪些理论?简述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4从领导权变理论的思想和内容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领导权变理论的思想和内容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5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思想和内容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思想和内容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6 结合领导理论,谈谈怎样才能做好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结合领导理论,谈谈怎样才能做好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谢谢!谢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