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第十三章 企业所得税法教学ppt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本科)第十三章 企业所得税法教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第十三章 企业所得税法教学ppt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第十三章 企业所得税法教学ppt课件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2121世纪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世纪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2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第十三章企业所得税法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原理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原理1 通常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通常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2 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3 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致的,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收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
2、致的,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收入。入。3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一一、纳税人、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组织,具体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 按登记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可以吧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征收对象与税率4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务与案例表表131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
3、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居民企业居民企业(1)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内成立的企业(2)依照外国依照外国(地区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所得5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1)依照外国依照外国(地区地区)法律、法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中国境内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场所的企业(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
4、业得的企业(1)对于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对于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要就其来源于境内居民企业,要就其来源于境内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境内所设机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纳企业所得税(2)对于未设立机构、场所)对于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虽设机构场所但取得的的,或虽设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就其来源于中国际联系的,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6二、征收对象二、征收对象(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
5、所得和清算所得(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1、销售货物所得,按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2、提供劳务所得,按劳务发生地确定;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按所在地;动产,按转让动产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权益性投资资产,按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5、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按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住所地确定;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务与案例种类种类税率税率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基本税率基本税率25%居民企业和在中
6、国境内设有机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两档优惠税率两档优惠税率减按减按20%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减按l5%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预提所得税税率预提所得税税率(扣缴义务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人代扣代缴)20%(实际征税时适用实际征税时适用10%税率税率)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7
7、三、税率三、税率表表132企业所得税税率与适用范围表企业所得税税率与适用范围表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第二节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计算公式一(直接法):计算公式一(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以前年度亏损计算公式二(间接法):计算公式二(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一、企业收入总额一、企业收入总额 企业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企业企业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
8、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即按照市场价格确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即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定的价值。8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务与案例表表133企业收入总额的构成企业收入总额的构成收入项目收入项目具体项目具体项目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其他存货等取得的收入和其他存货等取得的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企业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仓储租赁企业从事交通
9、运输、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和其他劳务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和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券等资产的所有权取得的收入券等资产的所有权取得的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企业因权益性投资而从被投资方取得的
10、收入企业因权益性投资而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9(一)一般收入的确认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务与案例表表133企业收入总额的企业收入总额的构成(续)构成(续)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企业暂时让渡资金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企业暂时让渡资金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租金收入租金收入企业转让固定资产、包装物等有形财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企业转让固定资产、包装物等有形财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企业转让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而取企业转让专利权
11、、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得的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企业接受来自社会各方无偿赠送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资产企业接受来自社会各方无偿赠送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资产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以上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以上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如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如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汇兑收益等10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11(二)
12、特殊收入的构成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的,以及从事建筑、安装劳务等,持续时间超12个月的,按照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3、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4、企业视同销售的收入(视同销售收入,是计算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的基数)(三)资产处置收入分类分类具体处置资产行为具体处置资产行为计量计量内部处置内部处置(1)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2)改变形状、结构、性能改变形状、结构、性能(3)改变用途改变用途(4)在总分
13、支机构间转移(境内)在总分支机构间转移(境内)(5)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算算外部处置外部处置(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2)用于交际用于交际应酬;应酬;(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4)用用于股息分配;于股息分配;(5)用于对外捐赠用于对外捐赠自制资产按同类售价确定计自制资产按同类售价确定计算;外购资产按购入时的价算;外购资产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格确定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12(四)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处理1、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
14、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2、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转让所得;3、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 为计税基础,加上每年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逐年进行调整;4、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注销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
15、注销当年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纳税企业所得税;5、仅限于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的居民企业,或将非货币性资产注入现存的居民企业。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13(五)企业在限售股解禁前转让限售股的征税问题1、企业应将减持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限售股取得的全部收入,计、企业应将减持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限售股取得的全部收入,计入当年应税收入计算纳税;入当年应税收入计算纳税;2、限售股解禁前已签订协议转让给受让方,但未变更股权登记、仍由企、限售股解禁前已签订协议转让给受让方,但未变更股权登记、仍由企业持有的,企业实际减持该限售股取得的收入纳税后,余额转付给受让方业持有
16、的,企业实际减持该限售股取得的收入纳税后,余额转付给受让方的,受让方不再纳税。的,受让方不再纳税。(六)企业接受政府和股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1、企业接收政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企业接收政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1)将国有资产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的,作为国家资本金处理;)将国有资产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的,作为国家资本金处理;(2)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并指定用途进行管理的,可作为不征税)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并指定用途进行管理的,可作为不征税收入进行处理;收入进行处理;(3)无偿划入企业,属于()无偿划入企业,属于(1)()(2)以外情形的,按接收价值计入当期)以外情形的,按
17、接收价值计入当期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2、企业接受股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企业接受股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1)凡约定作为资本金的,不计入企业的收入总额,按公允价值确定该)凡约定作为资本金的,不计入企业的收入总额,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项资产的计税基础;(2)凡作为收入处理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凡作为收入处理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税,同时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
18、务与案例 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一一)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依法收取并上缴财政的并上缴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二二)免税收入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收入,是指持有国债期间及到期取得的利息收入。是指持有国债期间及到期取得的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在中国境内设立
19、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联系的股息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14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15【例例13-1】2016年7月1日,甲公司以104万元在沪市购买了1万手XX记账式国债(每手面值100元,共计面值100万元),该国债起息日为2016年1月1日,年末12月31日兑付利息,票面利率为5%。2016年9月1日,该公司将购买的国债转让,取得转让价款 109万元。求A公司应纳的企业所得税。【解析解析】(1)A公司购买国债成本104万元;(2
20、)A公司国债利息收入的认定。兑付期前转让国债的,国债利息收入=1005%36563=0.86万元,该利息收入免税;(3)A公司国债转让所得的确定。国债投资转让所得=109-104-0.86=4.14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4.1425%=1.04万元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务与案例 1.成本成本,指生产经营成本。指生产经营成本。 2.费用费用,指三项期间费用指三项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税金税金,指已缴纳的消费税指已缴纳的消费税、城市、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维护建设税、资源税
21、、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及教育费关税及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另有车辆附加、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另有车辆购置税在发生当期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在以后各期分摊扣除。购置税在发生当期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在以后各期分摊扣除。 4.损失损失 5.扣除的其他支出扣除的其他支出 (二二)扣除项目及标准扣除项目及标准 1.工资、薪金工资、薪金支出:据实扣除支出:据实扣除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三、扣除范围三、扣除范围 (一一)扣除项目的范围扣除项目的范围16(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
22、的部分,准予扣除。(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3)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务与案例【例【例132】某居民企业某居民企业(非软件生产企业非软件生产企业)2009年实际支出的工资、薪金总额为年实际支出的工资、薪金总额为200万万元元,福利费本期发生福利费本期发生30万元万元,拨缴的工会经费拨缴的工会经费4万元万元,已经取得工会拨缴收据已经取得工会拨缴收据,实际实际发生发生职职工教育经费工教育经费
23、6万元。万元。【解析】【解析】该企业在计算该企业在计算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税前扣除的福利费限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福利费限额是28万元万元(200 14%),实际支出实际支出30万元万元,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万元,并且这并且这2万元在以后纳税年度万元在以后纳税年度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限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限额是4万元万元(200 2%),实际拨付实际拨付4万万元元,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限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限额是5万元万元(200 2.5%),实际实际
24、发生发生6万元万元,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万元万元,但这但这1万元可以在万元可以在2010年及以后年度税前年及以后年度税前扣除。扣除。17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2022-5-21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费费(1)五险一金,准予扣除。)五险一金,准予扣除。(2)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规定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规定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4.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非金融企业向金
25、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18税法:实务与案例税法:实务与案例【例例133】某居民企业某居民企业2011年发生财务费用年发生财务费用41万元万元,其中含向非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第十三章 企业所得税法教学ppt课件 本科 第十三 企业 所得税法 教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