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信息经济学-第七章信息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教学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本科)信息经济学-第七章信息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信息经济学-第七章信息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教学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信息经济学-第七章信息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教学ppt课件第一节第一节 搜寻理论及应用搜寻理论及应用第二节第二节 信息系统选择理论及应用信息系统选择理论及应用第三节第三节 搜寻理论与信息系统选择理论的发展搜寻理论与信息系统选择理论的发展 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芝加哥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大学经济学教授,教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就在于对工业组织、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就在于对工业组织、市场功能、价格理论、政府管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市场功能、价格理论、政府管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献。 他于他于1961年在年在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杂志杂志上发
2、表著名论文上发表著名论文“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信息搜寻理论的奠基性作品。,是信息搜寻理论的奠基性作品。 搜寻的目的是通过获取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搜寻的目的是通过获取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备,以获得收益。称和不完备,以获得收益。 搜寻具有成本。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搜寻具有成本。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取决于搜寻的取决于搜寻的。在。在MRMC处,处,达到最佳收益。达到最佳收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设立停止搜寻的标准或原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设立停止搜寻的标准或原则。则。 中国民间有中国民间有“货比三家货比三家”的说法,现实生活中,许多的说法,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购物时也是这么实
3、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人购物时也是这么实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同质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也常常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即使是同质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也常常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这种不同价格的序列,称为价格离散。售。这种不同价格的序列,称为价格离散。 2017年,对广州市销售的某日本品牌护肤精华露的零售价年,对广州市销售的某日本品牌护肤精华露的零售价调查结果直观地说明了这种价格离散的状况。具体见下表。调查结果直观地说明了这种价格离散的状况。具体见下表。 同时,线上销售也存在明显的价格离散趋势。以同时,线上销售也存在明显的价格离散趋势。以2018年年5月,线上销售的月,线上销售的64G内
4、存版内存版iPhone 8为例,在淘宝和天猫商城为例,在淘宝和天猫商城随机抽取随机抽取20家产品和服务相同的店铺,其最低售价为家产品和服务相同的店铺,其最低售价为3900元,元,最高售价为元最高售价为元5099,价格离散幅度高达多,价格离散幅度高达多1199元。元。每瓶护肤露每瓶护肤露售价(元)售价(元)400500500600600700700800门店数量门店数量1742 1)市场是变化和分散,而非集中统一和稳定静止的。在各)市场是变化和分散,而非集中统一和稳定静止的。在各个分散的市场中,价格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在一定幅度内发生个分散的市场中,价格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在一定幅度内发生波动,没有人能
5、够从这种波动的市场中获得所有买卖者在特波动,没有人能够从这种波动的市场中获得所有买卖者在特定时间内所定出的市场交易价格。定时间内所定出的市场交易价格。 2)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和服务的差别)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和服务的差别 大型超市和小士多大型超市和小士多 3)商品信誉保障的差别)商品信誉保障的差别 大型百货公司和街边小贩大型百货公司和街边小贩 第一,价格离散产生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也导致第一,价格离散产生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也导致了市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别。了市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别。 第二,价格离散产生了有利可图的信息搜集行为,如第二,价格离散产生了有利可图的信息搜集行为,如市场信
6、息的收集、储存、传播和利用等。信息市场的出现市场信息的收集、储存、传播和利用等。信息市场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价格离散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后果之一。可以看作是价格离散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后果之一。 只讨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不同时涉及两种以上只讨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不同时涉及两种以上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即只对同地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即只对同地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度的模型。度的模型。一一种种求求解解基基本本价价格格离离散散率率的的简简便便方方法法,是是应应用用最最小小二二乘乘法法直直接接求求出出各各离离散散点点的的回回归归直直线线 yaxb
7、,该该回回归归直直线线的的斜斜率率a即即为为价价格格离离散散率率。 从价格离散率的定义可以看出,当从价格离散率的定义可以看出,当a越接近越接近0时,市场价时,市场价格的离散程度越低,即市场价格越收敛;格的离散程度越低,即市场价格越收敛; 当当a越接近越接近1时,市场价格的离散程度越高,即市场价格时,市场价格的离散程度越高,即市场价格越分散。越分散。 当当P1P2Pn时,时,Q的价格离散率为零。这时,价的价格离散率为零。这时,价格离散曲线转化为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格离散曲线转化为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 从以上模型中可以看出,市场价格离散率主要受以下因从以上模型中可以看出,市场价格离散率主要
8、受以下因素的制约:素的制约: 经营商品的商店数量经营商品的商店数量m,特别是经营商店的分类数目,特别是经营商店的分类数目n价格离散幅度价格离散幅度D价格在经营商店中离散的概率分布价格在经营商店中离散的概率分布u(p) 搜寻理论一般将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限定次数)搜寻理论一般将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限定次数)和连续搜寻(保留价格)两种类型。和连续搜寻(保留价格)两种类型。消费者知道市场上价格的整体分布情况,但消费者知道市场上价格的整体分布情况,但不知道每个销售商的价格。不知道每个销售商的价格。固定样本搜寻:预先选定几个销售商,寻找其中的固定样本搜寻:预先选定几个销售商,寻找其中的最低价格。最低
9、价格。连续搜寻:在市场上连续不断地搜寻,直至搜寻到连续搜寻:在市场上连续不断地搜寻,直至搜寻到愿意接受的价格。愿意接受的价格。 1)交易区域化是最为古老的搜寻方式之一;)交易区域化是最为古老的搜寻方式之一; 2)专业化贸易商的出现是对搜寻方式的一个发展,潜在的买卖者通)专业化贸易商的出现是对搜寻方式的一个发展,潜在的买卖者通过专业化贸易商的集中化专业贸易活动得到相互需要的市场信息;过专业化贸易商的集中化专业贸易活动得到相互需要的市场信息; 3)广告,特别是分类广告,是买卖双方相互交换信息的现代方式,)广告,特别是分类广告,是买卖双方相互交换信息的现代方式,也是现代人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也是现代
10、人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 4)信息资源共享,如亲友、同学等之间的信息分享;)信息资源共享,如亲友、同学等之间的信息分享; 5)实地走访,如走访商店,市场行情实地调研等;)实地走访,如走访商店,市场行情实地调研等; 6)专业或非专业化信息机构或个体,不仅包括信息公司、职业介绍)专业或非专业化信息机构或个体,不仅包括信息公司、职业介绍所、婚姻介绍所和专业咨询公司等机构,还包括自由信息经纪人,媒婆所、婚姻介绍所和专业咨询公司等机构,还包括自由信息经纪人,媒婆或红娘等;或红娘等; 7)通讯搜寻,如电话、函件等;)通讯搜寻,如电话、函件等; 8)网络搜寻。)网络搜寻。 搜寻是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收益
11、。但搜寻搜寻是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收益。但搜寻具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由搜寻成本和搜寻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由搜寻成本和搜寻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关关系决定。在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关关系决定。在MRMC处,达处,达到搜寻的最佳收益。到搜寻的最佳收益。 购买的商品价格越高,搜寻次数就越购买的商品价格越高,搜寻次数就越市场范围越大,搜寻成本就越市场范围越大,搜寻成本就越价格离散率越高,搜寻的收益就越价格离散率越高,搜寻的收益就越搜寻的密度越大,价格离散率就越搜寻的密度越大,价格离散率就越 假定决策者对已知选择范围的概率
12、分布假定决策者对已知选择范围的概率分布具有完全信息,但对具体的每个选择却没有完全信息。具有完全信息,但对具体的每个选择却没有完全信息。 信息搜寻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搜寻活动进行的信息搜寻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搜寻活动进行的每一步,都存在两种决策,一是停止搜寻,以当前获得每一步,都存在两种决策,一是停止搜寻,以当前获得的信息为基础,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对应方案有一个的信息为基础,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对应方案有一个风险损失值;二是继续进行搜寻,此时要付出搜寻成本,风险损失值;二是继续进行搜寻,此时要付出搜寻成本,可以求出在期望的信息量下,最佳的选择方案及期望的可以求出在期望的信息量下,最佳的选择
13、方案及期望的风险损失值。风险损失值。 假设一个消费者打算购买一件服装,市场上打折的假设一个消费者打算购买一件服装,市场上打折的商店和不打折的商店各有商店和不打折的商店各有50%。买到不打折的服装获得。买到不打折的服装获得的收益为的收益为10,买到打折的服装获得的收益为,买到打折的服装获得的收益为15。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2,则:,则:U150% 10 + 50% 15 2 = 10.5U2 50% 15 + 50% 10.52 = 10.75U2 U1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5,则:,则:U150% 10 + 50% 15 5 = 7.5U2 50% 15
14、+ 50% 7.55 = 6.25U2 U1 当搜寻成本小于当搜寻成本小于C时,搜寻是经济的;当搜寻成本大于时,搜寻是经济的;当搜寻成本大于C时,搜寻就是不经济的。时,搜寻就是不经济的。 假设消费者并不在搜寻前决定搜寻的次数,而是持续假设消费者并不在搜寻前决定搜寻的次数,而是持续地搜寻,每次获得商品价格后,考虑决定是否接受,地搜寻,每次获得商品价格后,考虑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则停止搜寻,如果拒绝则继续搜寻。如果接受则停止搜寻,如果拒绝则继续搜寻。 假设消费者具有心理预期价格,若找到商品的价格不假设消费者具有心理预期价格,若找到商品的价格不大于该预期价格,那么消费者会接受该价格,否则将大于该预
15、期价格,那么消费者会接受该价格,否则将继续搜寻。继续搜寻。 若消费者已得到第若消费者已得到第N家商店的商品报价,并且至今为止家商店的商品报价,并且至今为止最优价格为最优价格为PN。 如果消费者决定停止搜寻,且以价格如果消费者决定停止搜寻,且以价格PN购买商品,则购买商品,则此时需要支付的成本为商品的价格此时需要支付的成本为商品的价格PN ;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如果消费者对价格PN不满意,即不满意,即PN高于预期价格,那高于预期价格,那么消费者将会继续搜寻,则其成本为现有的搜寻成本么消费者将会继续搜寻,则其成本为现有的搜寻成本(即再搜一次所付出的搜寻成本),加上直到搜寻第(即再搜一次所付出的搜寻成
16、本),加上直到搜寻第N+1N+1次为止得到的最优价格次为止得到的最优价格P PN+1N+1,并减去消费者预期的,并减去消费者预期的边际收益(即预期再多进行一次搜寻可能得到的消费边际收益(即预期再多进行一次搜寻可能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者剩余)。 消费者预期成本函数消费者预期成本函数L(PN)如下:)如下: 当当PNC+PN-E(PN+1)时,消费者就会停止搜寻商)时,消费者就会停止搜寻商品;相反,当品;相反,当PN C + PN - E(PN+1)时,消费者)时,消费者会继续搜寻。会继续搜寻。 当消费者预期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搜寻成当消费者预期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搜寻成本时,就会选择继续进行
17、搜寻。但随着搜寻过程的继本时,就会选择继续进行搜寻。但随着搜寻过程的继续,消费者心中的预期价格也会提高,从而会使搜寻续,消费者心中的预期价格也会提高,从而会使搜寻次数降低。次数降低。 () NNPL PNN+1如果停止搜索并购买商品C+P -E( P)如果继续进行搜寻人们如何进行工作搜寻?人们如何进行工作搜寻? 工作搜寻与商品搜寻有何异同?工作搜寻与商品搜寻有何异同?工作搜寻理论是在搜寻理论的基工作搜寻理论是在搜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资本及剩余价值理论的到马克思对资本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论述。相关论述。施蒂格勒两篇关于施蒂格勒两篇关于“
18、 搜寻理论搜寻理论” 的的论文论文为为“ 工作搜寻理论工作搜寻理论” 拉开了拉开了序幕。序幕。Stigler认为,购买者根据最小认为,购买者根据最小化的预期价格和化的预期价格和搜寻搜寻成本进行报价,成本进行报价,但其但其模型仅涉及商品领域,模型仅涉及商品领域,因此因此对工对工作作搜寻搜寻理论理论只是起到启发的只是起到启发的作用。作用。此后,在序贯决策理论的基础上,此后,在序贯决策理论的基础上,麦考克麦考克最先最先将将搜寻理论搜寻理论应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应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McCall假设:假设:(1)每多搜寻一个工作的成本是固定的;每多搜寻一个工作的成本是固定的;(2)寻找到的工作若不
19、接受,则继续搜寻;寻找到的工作若不接受,则继续搜寻;(3)每一个寻找工作的人,对他面临可能获得工资所具每一个寻找工作的人,对他面临可能获得工资所具有的机率分配是已知的。有的机率分配是已知的。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他认为在连续搜寻过程中,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他认为在连续搜寻过程中,搜寻者可以导出一个简单的最适终止寻找工作法则,搜寻者可以导出一个简单的最适终止寻找工作法则,即在考虑搜寻成本与获得工作机率后,设立某一职位即在考虑搜寻成本与获得工作机率后,设立某一职位的最低价格,称之为的最低价格,称之为,只要找到任何一,只要找到任何一个工资大于或等于个工资大于或等于保留保留工资的工作,即停止搜寻,接工资
20、的工作,即停止搜寻,接受该工作;否则继续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受该工作;否则继续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费尔普斯费尔普斯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认为各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认为各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充分,劳动者不可能一开始就报酬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充分,劳动者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知道什么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搜寻。场进行工作搜寻。在这种搜寻过程中,求职者会遇到各种就业机会,而是在这种搜寻过程中,求职者会遇到各种就业机会,而是否接受某个工作机会取决于继续进行工作搜寻的边际成本否接受某个工作机会取决于继续
21、进行工作搜寻的边际成本与可能的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与可能的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工作搜寻就会继续下去,直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本,工作搜寻就会继续下去,直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为止等为止。巴特巴特在研究市场摩擦问题时,提出了匹配函数的研究在研究市场摩擦问题时,提出了匹配函数的研究方法。方法。霍尔霍尔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企业如何从求职者中挑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企业如何从求职者中挑选员工的问题。选员工的问题。皮萨里德斯皮萨里德斯分析了当存在两种工作搜寻分析了当存在两种工作搜寻途径时的搜寻和匹配结果。途径时的搜寻和匹配结果。坎贝尔坎贝尔R麦克南麦克南等从工
22、作搜等从工作搜寻过程寻过程入入手,分析工人如何从新雇主那里求职手,分析工人如何从新雇主那里求职(外部工外部工作搜寻作搜寻)和在和在企业企业内部搜寻工作内部搜寻工作(内部工作搜寻内部工作搜寻)。 在在早期早期的的工作搜寻工作搜寻模型中,工作模型中,工作搜寻搜寻仅仅讨论讨论失业者的失业者的活动。其活动。其隐含隐含之意是,之意是, 就业者就业者都都是是“安分守己安分守己”的,并的,并不会不会为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而进行为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而进行搜寻,搜寻,且大部分搜寻模且大部分搜寻模型把个体假定为在交易前就已经完成信息搜集,就这个意型把个体假定为在交易前就已经完成信息搜集,就这个意义而言,这些模型都不
23、义而言,这些模型都不够切合实际够切合实际。对于在职搜寻以实现职业转换的局部均衡模型以及由对于在职搜寻以实现职业转换的局部均衡模型以及由莫藤森莫藤森等人构建的静态局部均衡模型,不仅拓展了工作搜等人构建的静态局部均衡模型,不仅拓展了工作搜寻模型,而且还为劳动力寻模型,而且还为劳动力的的自愿流动提供了解释。自愿流动提供了解释。彼得彼得戴蒙德,戴尔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皮萨里德斯斯戴蒙德总结了搜寻市场的基础根源,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则拓展了戴蒙德总结了搜寻市场的基础根源,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则拓展了该理论,并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根据传统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中,有该理论,并应用
24、于劳动力市场。根据传统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中,有工作需求的人会去寻找工作,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趋于平衡。但工作需求的人会去寻找工作,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趋于平衡。但2010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却给出了他们自己的模型来阐述劳动力市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却给出了他们自己的模型来阐述劳动力市场的摩擦性失业问题。场的摩擦性失业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教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院(LSE)教授)教授 市场是由众多交易者组成的,在交易中经常会出现买者很难得到想要市场是由众多交易者组成的,在交易中经常会出现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东
25、西,而卖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消费者的情况。在劳动力市场上,也长买的东西,而卖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消费者的情况。在劳动力市场上,也长期存在许多企业有许多工作空缺,但一些失业人员又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期存在许多企业有许多工作空缺,但一些失业人员又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的情况。位的情况。 那么,市场如何运作呢?这里存在一个搜寻的冲突。早期的传统理论那么,市场如何运作呢?这里存在一个搜寻的冲突。早期的传统理论认为,市场是不存在这种互相寻求的冲突的,传统市场理论认为通过价格认为,市场是不存在这种互相寻求的冲突的,传统市场理论认为通过价格调整可以形成供求平衡,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往往难以做到。在大部分情调整可以形成供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信息 经济学 第七 搜寻 信息系统 选择 教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