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docx





《苏教版四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填空题: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试题第一单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淌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相同点是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没有肯定的外形)、都是(透亮)的,都会(流淌),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是(空气)简洁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
2、会(下降)。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淌的空气)就是(风)。8、由于的球是一个(球)体,所以的面上各个的方受到太阳照耀的情形就(不同),各的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淌),就形成(风)。9、(的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缘由。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12、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
3、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能(灭火)。15、假如空气中除了正常成格外,仍增加了许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1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缘由。17、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峻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18、削减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削减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19、森林有(氧气制造厂)、(自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20、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淌的空气)就是(风)。21、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
4、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二、判定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1、由于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2、我们四周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布满着空气。()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缘由。()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三、问答题: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头会滴入几滴)。由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
5、冰块上仍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由于冰块四周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3、人类的哪些行为对空气产生了污染? 答:汽车尾气,焚烧塑料,工业排污。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其次单元:一、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计)可以精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般情形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 ( 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的(底和侧壁)。6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保持水平。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10、热在(固体) 中,总是从(温度高) 的的方传到 (温度低) 的的方, 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传导)。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14、
7、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 1)先观看,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 斜向盖灭火焰。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复原到(气体)状态。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19
8、、加热和冷却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体积)。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25、(液体外形)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外形)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聚)。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淌)和(四周温度)有关。可编
9、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8、1593 年,意大利闻名科学家(伽利略)发觉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603 年造出空气温度计。29、液体外形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外形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聚)。二、判定并改错。1、全部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聚成的聚在一起的微小水滴。”6、颜
10、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应改为“颜色深的物体比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快”7、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8、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三、问答题1、为什么人们冬天喜爱深色衣服,夏天喜爱浅色衣服?答:深色衣服吸热快,冬天保暖,浅色衣服吸热慢,夏天凉快。2、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了? 答:木头塑料导热性能差,防止烫伤手。苏教版学校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
11、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的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的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 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 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周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7、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10、声音传递的路径
12、为: 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适的声音。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14、爱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掌握物体发声)。15、削减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大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鸣区)、(大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17、声音的强弱与 (声源的振幅和距离) 有关。声源(振
13、幅) 越大,声音越强。 距离声源(越近) , 声音越强。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20、声音可以向(四周八方)传播。二、判定1、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2、太空是一个静静静的世界,对话必需用无线电话。()3、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当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4、1816 年,英国医生兰尼克利用声音传播创造了听诊器。() 三、挑选1、说话声音大小是( A)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B 不同的
14、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C)。A 、音量B、音调C、高D、强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A、水面非常安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淌C、水花四溅,水面显现一圈圈波纹3、以下材料中,声音在(C)中传播速度快。A、空气B、水C、钢铁四、简答1、 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显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答:(1)、小球会振动。(2)、 这是由于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2、我对“伏罂而听”的说明。“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 制作一个大腹小口的坛子罂,派一个听觉灵敏的人去听从的下传来的挖掘声,以确定方位。“伏罂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四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及试题 苏教版四级 上册 科学 单元 知识点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