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 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1 运算机网络的进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运算机网络的进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面对终端的运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运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掌握者,终端环绕中心运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运算机的主要任务仍是进行批处理,在20 世纪 60 岁月显现分时系统后,就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才能。(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
2、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仍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纳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储备转发和路由挑选,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安排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特别适合突发式的运算机数据。(3)形成运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运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运算机在世界范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的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4)高速运算机网络:其特点是
3、采纳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储备转发”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肯定长度分割为很多小段的数据分组。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纳动态复用技术。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纳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储备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 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次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
4、是: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安排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敏捷。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的挑选转发的路由。快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牢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运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始终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
5、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常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储备在交换机的储备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闲暇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储备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储备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意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储备转发
6、”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纳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肯定长度分割为很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纳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储备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次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1-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供应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供应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才能。1-5 因特网的进展大致分为哪几个
7、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进展。 TCP/IP 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的区网和校内网。形成多层次ISP 结构的 Internet。ISP 首次显现。1-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 1)因特网草案 InternetDraft在这个阶段仍不是RFC文档。(2)建议标准 Proposed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头就成为RFC文档。(3)草案标准 DraftStandard(4)因特网标准 InternetStandard1-7 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 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
8、要区分?答:( 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 :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运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2) 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纳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分: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8 运算机网络可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按范畴:( 1)广域网 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内、企业、机关、社区。(4)个域网 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对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对特定机构。,1-9 运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的接入网的主要区分是什么?答:主干网络一般是分布式
9、的,具有分布式网络的特点:其中任何一个结点都至少和其它两个结点直接相连。本的接入网一般是集中式的,具有集中式网络的特点:全部的信息流必需经过中心处理设备(交换结点),链路从中心交换结点向外辐射。主干网:供应远程掩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的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拜访本的,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1-10
10、运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一个运算机网络应当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1)如干主机,它们向用户供应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3)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为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1-11 试在以下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 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视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看k 段链路共有几个
11、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k-1*p/b其中k-1*p/b表示 K 段传输中, 有k-1 次的储存转发推迟,当 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 xp,相反。1-12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bit,其中 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掌握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视不 计。如准备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1-11 的分组交换部分
12、,观看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 组成。)答: 总时延 D 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kd+x/p*p+h/b+k-1*p+h/bD对 p 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1-13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 低速连入核心网。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供应高速远程分组交换。1-14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分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的方?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分。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15 运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
13、,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来回时间RTT,利用率等。1-16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 108m/s。试运算以下两种情形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 1)发送时延: 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 tp=106/2 108=0.005s(2)发送时延ts=103/109=1 s 传播时延: tp=106/2108=0.005s结论:如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就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
14、传播时延。但如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就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其次章协议和体系结构2-1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纳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像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供应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敏捷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就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纳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易于实现和保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像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2-2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分?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章、标准或商
15、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掌握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掌握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大事实现次序的具体说明。协议是掌握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章的集合。在协议的掌握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供应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仍需要使用下面一层供应服务。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供应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观察服务而无法观察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亮的。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掌握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章。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供应的。上
16、层使用所供应的服务必需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 中称为服务原语。2-3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章、标准或商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掌握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掌握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大事实现次序的具体说明。2-4 为什么一个网络协议必需把各种不利的情形都考虑到?答:由于网络协议假如不全面考虑不利情形,当情形发生变化时,协议就会保持抱负状况,始终等下去!就犹如两个伴侣在电话中约会好,下午3 点在公园见面,并且商定不见不散。这个协议就是很不科学的,由于任
17、何一方假如有耽搁了而来不了,就无法通知对方,而另一方就必需始终等下去!所以看一个运算机网络是否正确,不能只看在正常情形下是否正确,而且仍必需特别认真的检查协议能否应对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各种反常情形。2-5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答: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纳一种原理体系结
18、构。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亮的传送比特流。(留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 0 层。)物理层仍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以帧(frame )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掌握信息。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挑选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的依据的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供应一个牢靠的端到端服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
19、户的应用进程供应服务。2-6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亮”这种名词的例子。答:电视,运算机视窗操作系统、工农业产品2-7 试说明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拜访点、客户、服务器、客户- 服务器方式。答:实体 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是掌握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章的集合。客户client和服务器 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的恳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供应方。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协议栈:指运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纳分层模型后, 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 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
20、要协议来表征, 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 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服务拜访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的方. 服务拜访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实体上就是一个规律接口 .2-8 试说明 everything over IP和 IP over eveything的含义。答: TCP/IP 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供应服务(everything over IP) 答应 IP 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IP over everything)第三章物理层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分
21、?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3-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物理层要尽可能的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次序传输的比特流)的才能,为此,物理层应当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保护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独的标识数据电路物理层的主要特点:(1)由于在 OSI 之前,很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很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纳, 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畴广
22、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 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3-2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猎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3-3 试说明以下名词:数据,信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网络 教程 第二 课后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