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
《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1第一节 井田概括 1第二章 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17 第一节 建设工程完成情况17第二节 井田开拓方式18第三节 采区布置19第四节 运输方式及设备21第五节 井下采掘系统22第六节 矿井通风与安全 23第七节 安全监测监控与六大系统24第八节 排水系统27 第九节 供电系统28 第十节 防灭火系统30第十一节 压风系统30第十二节 防尘系统31第十三节 环保设施建设情况32第三章 管理机构及生产制度建设情况 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情况33第二节 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情
2、况33第四章 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劳动定员情况35 第一节 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情况35 第二节 劳动人员从业情况36第五章 项目招投标及合同履约情况37第六章 工程质量认证情况 38第七章 主要设备检测检验情况39第八章 专项验收情况39第九章 联合试运转情况41第十章 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分析41 第一节 项目概算与实际完成情况41 第二节 原煤成本核算 42 第三节 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分析42第十一章 存在问 题及处理意见 44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情况第一节 井田概括一、井田位置和交通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
3、(霍西煤田)灵石县翠峰镇沙峪沟茶房庙至石村一带,地理坐标:东经1114525-1114924,北纬364807-3650 17,行政区划属灵石县翠峰镇管辖。井田位于灵石县城东约3km处。距大(同)运(城)高速公路东夏线入口约8km,南同蒲铁路的灵石站3km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二、 项目背景及指导思想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原天悦煤业、石村沟煤业和田胡煤业进行兼并重组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为9.2812km2,批准开采2-10号煤层,设计开采
4、9、10#煤层,生产能力为600kta。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18381.34kt,服务年限为21.9a。天悦煤业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山西省煤炭兼并重组政策,以集中化、机械化、本质安全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为原则,充分利用整合后矿井已有井巷工程、设备和地面设施,将矿井设计成为机械化装备水平高,安全有保障,高产高效环境好,社会经济贡献率高的新型现代化矿井。三、井田范围2012年11月2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件编号C1400002009111220045936、开采210#煤层、井田面积9.281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880m至579.97m,共有1
5、9个拐点圈定。附:矿区拐点坐标表(80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4076611.2037568430.8824076611.2037569210.8834077551.2037569630.8844077951.2037569950.8854077951.2037570930.8764078301.2037570930.8774078201.2037571630.8784078851.2037571830.8794078451.2037573380.87104076351.2037571830.88114075051.2037571280.88124076126.2037569255.88134
6、075551.2037568550.88144075131.2037568310.88154075211.2037568150.88164074811.2037567830.88174075771.2037567470.88184075871.2037568070.88194076091.2037568430.88四、 工程项目相关批复文件1、2009年11月2日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2、2010年5月19日市环函发2010161号文关于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 3、2010年5月28
7、日市煤规发201046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4、2010年6月13日市环函发2010190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600Kt/a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批复; 5、2010年7月2日晋环函发2010596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600Kt/a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函; 6、2010年7月8日市煤规发201060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7、2010年9月25日市煤规发2010120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
8、目工程开工的批复; 8、2010年11月1日晋环函发20101192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9、2011年8月4日晋卫监督发2011184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的批复; 10、2012年7月17日晋矿生发2012175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评估报告 11、2012年8月31日市煤规发201276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12、2012年9月29日晋环函发20122029号文山
9、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48家煤炭企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批复13、2013年5月30日晋煤规发201364号文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项目联合试运转的批复 14、2013年6月19日晋煤监发201382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的批复;15、2013年7月4日晋煤劳发201355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审查批复;16、2013年7月29日晋煤质监中站201339号文关于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项目单项工
10、程委托质量认证的通知五、 矿井概况 1、基本情况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原天悦煤业、石村沟煤业和田胡煤业进行兼并重组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为9.2812km2,批准开采2-10号煤层,设计开采9、10#煤层,生产能力为600kta。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为18381.34kt,服务年限为21.9a。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有主斜井、副斜井、排水进风立井、回风斜井四个井筒。主斜井,净宽3.8m,倾角23,斜长625m(至煤仓下口),安装大倾角钢丝绳芯胶带输送
11、机,担负矿井主提升及进风任务;副斜井,净宽4.2m,倾角25,斜长530m,安装单滚筒提升绞车及架空乘人器,担负矿井辅助提升、运送人员及进风任务;排水进风立井,净直径4.0m,垂深242m,担负矿井进风任务;回风斜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2、 地形地貌 本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太岳山西麓。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形沟谷纵横,切割强烈,黄土卯、梁较发育,属典型的山前基岩、黄土丘陵山区地貌。主要山梁走向北西,沟谷以“U”型为主。井田地势总体上为中东部高、西部低,最高点在石村沟南,海拔1027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741m,最大相对高差286m,地表大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井田内沟谷发育地段基岩出露,
12、地形复杂。为低中山区。3、河流本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为山西省干流,位于井田西侧,距井田最近处为1km,井田北侧为静升河,距井田最近处为2km。井田内主要的河流为石村河,为汾河一支流,位于井田南部,由东向西穿越井田,井田内长度3.2km。石村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水量很小或断流,雨季时有洪水通过。4、气象及地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年平均气温11,1月份最冷,日最低气温-20.3,7月份最热,日最高气温可达37.5,年平均降水量650mm,且多集中于7、8、9月份,霜冻期间为每年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份,最大冻土深度0.93m,年无霜期180天左右。据中国地震
13、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分区为0.20g,地区基本烈度为。 5、井田地层本井田位于霍西煤田汾孝矿区,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中奥陶系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及第四系。井田多黄土覆盖,在井田西部有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出露。现依据钻孔揭露和地质填图并结合区域资源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中奥陶统峰峰组(O2f)埋藏于井田深部,为煤系之基盘,岩性以浅灰色,泥晶结构,中有白云质斑点及条带,厚层状,顶部有铁质褐色浸染,厚度很大。其出露厚度一般大于100m。 (2)中石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侵蚀
14、面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建造,底部为褐红色山西式铁矿,多呈鸡窝状分布,铁矿层之上为浅灰色G层铝土泥岩,石英砂岩、砂质泥岩及薄层细砂岩,本组平均厚度约7.98m。 (3)上石炭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下伏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井田主要含煤地层,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砂岩和3层灰岩及10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白色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K1)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本组厚度平均80.27m。 (4)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与下伏太原组连续沉积,为一套陆续碎屑岩含煤建造,井田次要含煤地层,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白色及45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色长石石英杂砂岩(
15、K7)与下伏太原组分界。本组厚度平均37.92m。 (5)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下伏山西组之上,有灰绿、黄绿色砂岩,间夹灰、黄绿、局部为紫红色的泥岩、砂质泥岩及铝质泥岩组成,该组厚度平均94.56m,本组以K9中粗粒石英硬砂岩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 (6)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之上。本区仅见下段地层,据剖面推断局部有中段底部地层分布。上石盒子组下段(P2S1)地层在井田内残留47.35m。底部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K10),往上为黄绿色砂岩,含砾砂岩及紫红色,黄绿色泥岩。(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主要有黄色砂岩,亚砂土组成,底部常含钙质结核,柱状节理
16、发育,地表冲沟附近常呈直立陡崖并形成土状地貌。平均厚4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8)第四系全新统(Q4)为近代冲洪积层,主要由砾石、卵石,沙及沙土混合组成,分布于沟谷底部。厚010.0m,平均3m。 6、地质构造井田内主要为一向斜构造,总体上南端位于井田南中部,向北东倾伏1.5km转向北东东,起伏幅度40m。西北翼倾向120-140,倾角6,东南翼倾向290-320,倾角7,两翼岩层倾角变化较小。而向斜核部有三条断层断开,即F4、F5、F6正断层(9号煤层揭露),使井田内构造较为复杂,F4、F5、F6走向东北,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30-50m现将各断层分述如下:(1)F1断层:位
17、于井田中南部,为正断层,走向东北,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10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496m。(2)F2断层:位于井田中北部,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角向北西,倾角75,落差约12m,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413m,地表露头及巷道控制。(3)F3断层:位于井田中部,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13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603m,地表露头控制。(4)F4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近边界处,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4050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423m。巷道控制。(5)F5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近边界处,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3035m,该
18、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784m。巷道控制。(6)F6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近边界处,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1530m,该断层在井田内延伸长度1030m。巷道控制。井田内地质构造较简单,通过地质图及钻探手段并结合巷道工程,区内构造已经基本查明。F1、F2、F3断层断距及延伸均较小,对井田地层影响较小。F4、F5、F6断层为井下揭露推断的三条断层,对井田地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井田构造尚属简单,为一类。 附:断层特征一览表编号地面和巷道见断层性质产状延伸长度(m)备注井下部位地面层位落差(m)走向倾向倾角F1井田中南部上石盒子组10正断层北东北西75496地表可见F2井田中北部下
19、石盒子组12正断层北东北西751413地表可见F3井田中部上石盒子组13正断层北东北西75603地表可见F4井田东南部上石盒子组40-50正断层北东北西751423F5井田东南部上石盒子组30-50正断层北东北西751784F6井田东南部上石盒子组15-30正断层北东北西7510307、煤层及煤质井田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不同的聚煤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岩性组合、岩相特征,含煤性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海相灰岩3层,含煤10层,编号自上而下为4、5、6、6下、7、8、9、10、10下、11号煤层,其中4、9、10号煤层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地层平均总厚80.72
20、m,煤层平均总厚8.46m,含煤系数10.48%,可采煤层平均总厚4.50m,可采含煤系数5.57%,下部含煤系数7.57%,整个含煤地层含煤性较好。山西组为陆相含煤地层,共含煤层45层,编号自上而下为1上、1下、2、2下、3号煤层,2号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地层平均总厚37.92m,煤层平均总厚2.87m,含煤系数7.57%,整个含煤地层含煤性较好。井田内太原组、山西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18.64m,煤层平均总厚11.41m,含煤系数9.62%,可采煤层平均总厚5.63m,可采含煤系数4.75%,整个含煤地层含煤性中等。井田内可采煤层自上至下有2、4、7、9、10号共计5层,各煤层
21、主要特征如下:(1)、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俗称“明四尺”,和灵石、霍州的“下八尺”、“四尺”层位相当。上距K8砂岩平均18.58m;到1号煤层平均14.70m;下距K7砂岩平均14.74m。经煤矿调查并结合钻探资料,煤层厚度1.031.20m,平均为1.13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直接顶板为黑色中砂岩;底板为灰黑色粉砂岩。综观该煤层,层位比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2)、4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K7砂岩为其直接顶板,到2号煤层平均19.21m,经煤矿调查并结合钻探资料,煤层厚度0.902.47m,平均为1.29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直接顶板为中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吨年 兼并 重组 整合 项目 竣工 验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