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防灭火设计方案修改稿.doc
《东沟防灭火设计方案修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沟防灭火设计方案修改稿.doc(2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东沟防灭火设计方案修改稿.精品文档.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灭火设计(修改版)太原正越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一月目录前 言11 矿井基本情况61.1井田概况61.2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81.3 周边四邻关系情况91.4 井田地质构造91.5 可采煤层及煤质171.6安全条件231.7 矿井开拓开采242 泽州天安东沟煤业矿井防灭火设计总体方案282.1 矿井自燃条件分析282.2 矿井防灭火技术简介292.3 东沟煤业防灭火技术的选择302.4 东沟煤业防灭火设计总体方案313 矿井自燃火灾监测系统323.1 煤自燃标志气
2、体测试及优选323.2 煤层自燃预测预报373.3 煤层自燃监测监控系统374 灌浆防灭火系统504.1 灌浆防灭火特点504.2 灌浆防灭火系统基本要求504.3 灌浆材料选择504.4 灌浆参数计算514.5 灌浆系统选择524.6 浆液的制浆方法534.7 灌浆设备及工艺选择534.8 灌浆方法544.9 灌浆时机554.10 输浆管路564.11 灌浆管理575 阻化剂防灭火系统605.1 阻化剂防灭火特点605.2 阻化剂防灭火系统的基本要求605.3 阻化剂的选择605.4 阻化剂浓度的确定615.5 阻化剂防灭火系统选择625.6 采空区喷洒阻化剂防灭火工艺625.7 阻化设备基
3、本要求645.8 阻化效果考察与管理655.9 注意事项666 外因火灾防治696.1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696.2 带式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716.3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716.4井下防火构筑物746.5 井下消防材料库757 矿井总体防灭火措施777.1 开拓开采方面措施777.2 通风方面措施777.3 巷道掘进期间防灭火措施787.4 工作面安装期间防灭火措施797.5 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797.6 工作面停采期间防灭火措施807.7 工作面回撤期间防灭火措施817.8 工作面封闭后防灭火措施818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838.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838.2
4、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848.3 组织机构及职责858.4 预警行动888.5 信息报告程序898.6 事故现场处置措施898.7 不同火灾地点行动措施928.8 火区的封闭、管理与启封949 矿井防灭火组织与管理1009.1 组织保障措施1009.2 专业管理措施10310 经费概算汇总106前 言矿井火灾是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新建矿井的增多和开采强度、开采深度的增大,矿井防灭火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存在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已占到60%以上。每一场火灾的发生,轻则破坏煤矿开采的部署,干扰矿井的正常生产;重则烧毁煤炭资源和井下材料、设备;更有甚者可能引燃瓦斯
5、煤尘爆炸,酿成人员伤亡的重大恶性事故,导致矿井的提前报废。重大恶性火灾事故造成政治、经济以及资源上的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对矿工情感上的伤害也非短期可以消除的。此外,由于矿井火灾造成土壤、水资源、植被、大气层的严重污染,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在矿井火灾发生总数中,外因火灾所占比重较小,但其发生突然、发展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往往造成重大事故;内因火灾(自燃火灾)是由处在特定环境下的煤吸附氧气产生热量,并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得以积聚而形成的,90%以上的矿井火灾属于内因火灾范畴,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伴有一个孕育的过程,根据其征兆能够在早期发现,但其常常发生在人们难以进入的采空区内,一旦形成火灾,
6、面积较大、温度较高,且火源位置难以确定,灭火比较困难。我国是少数几个以煤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产煤大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7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增加,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在今后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因此,近年来国家和企业对煤矿安全生产日益重视,加大了煤矿安全投入的强度,特别是对新建或改扩建矿井防灭火设施的设计、审查、验收等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同时,加强了对矿井防灭火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我国煤矿防灭火技术装备水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三十二条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防灭火工作的通知(安监
7、总煤行2008161号)的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防止自然发火。因此,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根据矿井煤层赋存状况、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巷道支护、通风系统等实际情况开展矿井防灭火系统建设,特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灭火设计,科学合理地制定有效的防灭火措施,以保障矿井防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方案设计的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防灭火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61号;2、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煤安字(1988)第237号; 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4、煤炭工业矿
8、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5、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气体优选方法,AQ/T1019-2006;6、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757-1997;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9、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1997;10、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11、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MT/T698-1997;12、煤矿防火用阻化剂通用技术条件,MT/T700-1997;13、煤矿采空区阻化汽雾防火技术规范,MT/T 699-1997;14、
9、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报告,井田1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报告编号:MT20130243(MR)晋煤检20100603-MR-E1491;15、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2010年12月编制的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16、2011年4月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二、设计的指导思想此次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规定,根据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煤层赋存状况、开拓开采工艺和当地实际情况,认
10、真分析矿井生产各环节过程中可能引起火灾的各种因素,结合目前国内外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思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立健全该矿的防灭火系统,完善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措施及装备,从而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防止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三、设计的主要特点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9号文件“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泽州天安东沟煤矿属兼并重组矿井,由东沟煤业和郊南煤矿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公司,重组后名称为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0.90Mt/a
11、(新增0.81Mt/a)。矿井采用斜井平硐综合开拓,以主斜井、进风行人平硐、副斜井、回风立井共四个井筒开发井田内3、9、15号煤层未开采区域的储量。主斜井装备带宽1.0m的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及进风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部分管线沿该井筒敷设;进风行人平硐布置架空乘人器,担负人员上下井和进风任务;副斜井铺设30kg/m的单轨,担负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长材料的下放任务及矸石等提升任务,兼做主要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做矿井安全出口。全井田以一个主水平和两个辅助水平开采本矿3、9、15号煤层。设计在15号煤层中以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综掘工作面来保证矿井
12、设计规模。15号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井田内15-2号煤层自燃等级为级,结果为自燃煤层。本次“矿井防灭火设计”主要针对15号煤层进行设计和编制。在分析煤层地质情况、开拓开采方式、矿井通风状况的基础上,评价了矿井自燃风险和分析了煤自然发火的一般规律后,确定矿井自燃火灾防治的重点,结合煤层自燃特性参数测试结果和目前国内外矿井火灾防治的技术现状,优选出煤自燃标志性气体,建立健全煤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系统,煤层自燃综合防治系统及外因火灾防治综合技术措施,及时准确的发现火灾隐患,指导现场防灭火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健全和完善矿井防灭火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设计中
13、的部分参数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就大选取,以保证满足矿井需要,建议矿方在今后的防灭火实践中进一步总结规律,修正参数,进一步适应矿井防灭火技术需要。2、本设计是建立在现有地质资料和开采设计的基础上,若地质条件或开采设计发生变化,建议对设计进行相应的修改;若因地质条件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而出现的自燃火灾,建议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由矿方制定具体的防灭火方案。3、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该矿煤自燃的特点和规律,建议在开采过程中,进一步对各开采煤层防灭火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掌握各开采煤层自然发火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防灭火队伍,为以后开采提供参考。1 矿井基本情况1.1井田概况1.1.1位置及交通 山西晋煤集团
14、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晋城市西南方向,距晋城市直距约17km,公路里程约35km,南与河南省相邻,207国道在井田东部通过,周(村)犁(川)公路在井田中部由北向南通过,可达阳城、沁水、侯马等地。北东部约35km处有太(原)焦(作)铁路干线的晋城北煤炭集运站。另外,该矿区除与各乡镇、村之间均有水泥公路连接外,矿区和周边各县、地区之间均有不同等级的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1。1.1.2地形地貌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为原山西晋城东沟煤业有限公司全部、晋城市郊南煤矿的大部分(西部)、义平煤业有限公司部分及上述各整合矿井之间的空白资源区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整合
15、后井田面积为11.6607km2,生产能力为0.90Mt/a。东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北约1km处,行政区划隶属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和犁川镇管辖。本井田地处太行山南段,属中低山区,沟壑纵横,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井田内冲沟发育,区内为大面积基岩裸露区,只有部分新生界第四系黄土覆盖于不同时代地层之上,主要分布在山坡、山脊的平缓部位及河谷低洼处。地表植被条件较好。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最高点为井田北部佛头山,海拔1152m,最低点为西南部冲沟中,海拔800,最大相对高差为352m。图1.1-11.1.3河流水系本区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与丹河水系的分水岭,地表迳流北东部流向丹河,南部及
16、南西部流向沁河。区内除北部边缘的冶底东南沟水库和东南部(井田范围内)的西沟水库外,区内及周边无大的地表水体和地表迳流,大气降水沿沟谷自然排泄。本区位于太行山块隆西缘,沁水块坳与太行山块隆的分界构造晋获褶断带从井田西侧通过,井田北部及中部一东西向北西向向斜(闫庄向斜)横穿井田,受这两组构造影响和控制,井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1.1.4气象及地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据井田周边区域气象资料,年均气温11.5,一月最冷,平均4,七月最热,平均23.3,极端高温为38.6。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482.34小时,年均降水量265.774
17、2.5mm,年蒸发量为1927.52300mm。无霜期175天,年均冻结天数100天,最大冻结深度39cm。年均风速23m/s。按照中国地震综合等震线图(1991年)、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S(2001)060号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S(2001)060号,本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1.2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9号文件“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泽州天安东沟煤矿属兼并重组矿井,由东沟煤业和郊南煤矿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公司,重组后名称为
18、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东沟煤业有限公司。1.3 周边四邻关系情况东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周边及区内以前生产矿井较多,整合后北部与晋普山煤矿相接,东部与瑞旺煤业公司相连,西南角有已关闭的南岭煤矿,其南部和西部为煤层露头线,无矿井分布。1.4 井田地质构造1.4.1 井田地层井田内为大面积基岩裸露区,新生界第四系黄土覆盖于不同时代地层之上,主要分布在山坡、山脊的平缓部位及河谷低洼处。现结合区域资料及钻孔资料,将本区地层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4.1.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由深灰色厚层状灰岩组成,上部含黄铁矿结核,含少量泥质,局部具角砾状构造,下部质纯,含方解石细脉,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39.50m
19、。根据钻孔揭露岩性并与区域资料对比该区缺失峰峰组地层(O2f)。1.4.1.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灰深灰色含黄铁矿泥岩,具鲕状结构,黄铁矿呈浸染状或结核状出现,上部有时夹有泥质灰岩层,中部常有一层含黄铁矿结核的砂岩或含黄铁矿的含砾粗砂岩,为山西式铁矿层位。与下伏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本溪组厚5.1535.46m,平均11.90m。1.4.1.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出露于井田中南部,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岩系,主要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煤层及石灰岩组成。发育46层灰岩,以K2、K3、K4、K5、K6较稳定,煤层自上而下编为5、
20、6、7、8、9、11、13、14、15号,15号煤层在区内南部分叉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编号为151、152、153,其中152为主采煤层,全区稳定可采。9号和153煤层属局部可采煤层。根据沉积旋廻、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性,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为C3t1、C3t2、C3t3三个岩性段。本组地层厚82.98130.90m,平均114.59m。一段(C3t1)K1砂岩底至K2灰岩底,由石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本段厚10.0653.81m,平均39.59m。区内K1砂岩不十分稳定,与泥岩呈相变关系,为C3t与C2b分界砂岩。14号煤层位于该段顶部,厚0.110.94m,平均0.85m;151煤层
21、位于该段上部,厚01.95m,平均0.40m;152煤层位于该段中部,厚04.61m,平均2.53m;153煤层位于该段的下部及底部,厚03.95m,平均0.91m。二段(C3t2)K2灰岩底至K4灰岩顶,由砂质泥岩、薄层砂岩、34层石灰岩及数层薄煤层组成,是一套多旋廻结构的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厚18.3445.33m,平均26.88m,岩性组合自下而上为: 灰黑色石灰岩(K2)中-厚层状,富含黑色燧石结核及条带,并富含蜓科和腕足类化石,为14号煤层顶板。此层灰岩层位稳定,岩性及厚度变化不大,是对比地层和煤层的良好标志层。层厚5.0713.49m,平均8.92m。 灰深灰色泥岩含炭质及植物化石
22、,中、上部常夹薄层砂岩,顶部含13号煤层,煤层厚00.80m,井田内基本稳定,仅ZK02孔可采。岩性段厚0.9213.13m。平均4.05m。 灰色厚层石灰岩(K3)含燧石结核和泥质灰岩夹层,并含丰富的海相生物化石,为13号煤层顶板。本层全区稳定,是良好的标志层。厚1.505.98m,平均3.76m。 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砂岩,夹薄层灰岩,顶部为11号煤层,煤厚00.74m,岩性段厚2.6819.68m。平均9.23m.深灰色厚层石灰岩(K4)含泥质,富含长身贝等海相动物化石,较为稳定。厚0.202.56m,平均0.92m。第三岩段(C3t3)K4灰岩顶至K7砂岩底(K6灰岩顶)。由厚层
23、砂岩、泥岩、灰岩及薄煤层组成。是一套含两个旋廻结构的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平均厚48.45m。其自下而上的岩性组合为: 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夹薄层细砂岩,厚1.3714.22m,平均3.60m。 9号煤层,层位较稳定,厚度变化大,局部可采,厚03.44m,平均0.81m。 灰黑色泥岩,含炭质,不稳定,厚00.62m,平均0.13m。 K4上石灰岩:含生物碎屑,常相变为泥岩或钙质泥岩,厚01.58m,平均0.45m。 灰白色灰色中细粒砂岩夹泥岩,砂质泥岩,有不稳定灰岩,该段岩层厚5.8324.72m,平均18.44m。8号煤位于中下部,煤厚02.16m,仅有零星可采点。深灰色厚层石灰岩(K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沟 灭火 设计方案 修改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