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复习提纲.doc(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东南大学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复习提纲.精品文档.东南大学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章 绪论本章节包括7个知识点,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交通工程学在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及其发展过程、我国的交通现状、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这7个知识点在基础复习阶段必须全部掌握。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各个定义与概念,并及时参阅其它相关的专业书籍,初步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研究理论,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
2、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知识点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交通工程学是从道路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交通;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知识点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1交通特性分析
3、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管理技术;7交通安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10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例题1】(1994)(2006)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内容【知识点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重特点。1系统性交通工程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就是系统工程原理,以系统工程原理来认识和解决交通问题是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最显著的特点。2综合性交通工程学科中的“五E”工程(En
4、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3交叉性4社会性交通工程学科中最重要的三个研究方向: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法规。5超前性6动态性:一是交通状况的实时动态特点;二是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动态特点。【例题2】(2009)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 、 、 、 、 。【知识点4】交通发展时代 1 步行交通时代2 马车交通时代3 汽车交通时代4 智能交通时代【知识点5】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学科发展重点是建立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
5、体系,研究的重点是对交通现象的调查及探索现象的一般规律。2交通规划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该阶段的学科研究重点是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实用技术、区域公路网规划理论与实用技术。3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这一时期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重点是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开发4 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知识点6】我国的交通现状一、综合交通1) 运输能力仍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 不同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综合运输效率低下;3) 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西南、西北地区运输网络密度太低;4) 运输结构不合理,水运运输严重萎
6、缩,铁路运输比重也有所下降;5) 运输设施技术装备水平较低;6) 运输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经营手段落后。二、公路交通1) 低等级公路所占比重太大;2) 高速公路尚未形成网络;3) 对已建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技术跟不上,高速公路的运输效率不高,高等级公路的事故率高。三、城市交通1) 城市交通结构极不合理;2) 城市道路欠账过多,建设速度仍跟不上交通需求速度;3) 许多城市政府部门只重道路建设,不抓交通管理,导致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较低;4) 市民的现代交通观念意识淡薄,交通违纪现象严重,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影响了已有道路的利用效率。【知识点7】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1)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
7、究;2)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3) 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4) 交通流理论方面基础研究;5) 交通综合治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措施;6)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研究;7) 智能交通系统(ITS)基础理论研究。第二章 交通特性本章节包括14个知识点,人的交通特性、车辆交通特性、道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其应用、行车速度的定义、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交通密度定义、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密度资料的应用,这14个知识点必须全部掌握。本章知识点所涉及的基本
8、概念的基本方法很多,所以各位同学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认真理解每一知识点,达到可以基本复述各种方法、概念的程度。【知识点1】人的交通特性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贯穿于交通工程学的各个方面。(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1. 驾驶员的职责和要求2. 驾驶员反应操作过程3. 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1) 视觉特性:视力;视野;色感。2) 反映特性:取决于驾驶员的素质、个性、年龄、情绪、环境、行车途中思想集中情况以及工作经验。3) 驾驶员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4. 驾驶疲劳:指由于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疲劳以及客观测定驾驶机能低落的总称。(二)乘客的交
9、通特性1、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2、 乘车反应3、 社会影响(三)行人交通特性1. 行人交通流特性2. 行人交通特征及相关因素【知识点2】车辆交通特性(一)汽车基本特性1. 设计车辆尺寸:车辆尺寸与道路设计、交通工程有密切关系。2. 动力性能(1)最高车速,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km/h)。(2)加速时间t,分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3)最大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第挡在良好的路面上可能行车的最大爬坡度(%)表示。3. 制动性能,汽车的制动性能体现在制动效能的力度稳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上。(二)自行车交通特性1. 自行车的基本特性(1)短程性;(2)
10、行进稳定性;(3)动态平衡;(4)动力递减性;(5)爬坡性能;(6)制动性能2. 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1)群体性;(2)潮汐性;(3)离散性;(4)赶超现象;(5)并肩或并排骑行;(6)不易控制【知识点3】道路基本特性1. 路网密度: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2. 道路结构3. 道路线形:传统上分为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线形。4. 道路网布局,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树杈形等;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方格网)、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等。【知识点4】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
11、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混合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一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交通量时刻在变化,在表达方式上通常取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交通量,当时间段不足1h时,所计算的平均交通量通常称为流率。1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2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3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知识点5】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1. 月变化 以月份为横坐标,月平均日交通量相当于年平均日交通
12、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成曲线图,则称此曲线为交通量的月变图。而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称为交通量的月变系数(或称月不均衡系数、月换算系数),以表示,2. 周变化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因此也称日变化。对于一定的城市或某个路段,交通量的日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显示一周内7d中交通量日变化的曲线叫做交通量日变图。周变系数定义为:年平均日交通量除以某周日的平均交通量,即。某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WADT)等于全年所有该周日的交通量除以全年该周日的总天数。若仅有抽样观测数据而缺乏全年的交通量观测数据,则其周日变化系数可用公式来表示。3时变化一天24h中,每个小时的交通量亦在不断
13、地变化。表示各小时交通量变化的曲线,称为交通量的时变图。1) 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流量比(以%表示),它反映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集中程度,并可供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日交通量之间作相互换算之用。2) 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高峰小时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高峰小时交通量/(t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小时交通量)【例题1】某观测站测得各月的交通量及全年的累积交
14、通量如下表,试计算各月的月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变系数。月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变系数计算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合计全月交通量65785427506714173317977099972782706417095183043916618816678180881516MADT212215272166244424872426227922892768295729392522AADT=24151.141.581.110.990.970.991.061.050.870.820.820.96解题:首先计算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881516/365=2415辆/d再计算月平均日交通量及月变系数: 一
15、月份 MADT=65785/31=2122辆/d =2415/2122=1.14其余类推,结果如表第三、第四行。【例题2】某观测站测得各周日的全年累计交通量如下表第二行,试求各周日的周平均日交通量与日变系数。周日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全年合计累计交通量111496128809129486128494127030129886126838881516WADT2103247724902471244324882439AADT=24151.150.970.970.980.990.970.99解题:先求周日平均交通量,以星期日为例(改年有53个星期日): WADT=111496/53=2103辆/d星期日的日
16、变系数为 =2415/2103=1.15仿此计算其他各周日的日平均交通量、日变系数,列于表第三、四行。【例题3】某观测站测得的连续各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下表,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49辆/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某路段高峰小时以5min为时段的交通量统计统计时间8:00-8:058:05-8:108:10-8:158:15-8:208:20-8:258:25-8:308:30-8:358:35-8:408:40-8:458:45-8:508:50-8:558:55-9:005min交通量118114112111114120115106104118110107解题:由上表
17、知:8:25-8:30为最高5min,=1349/120*12=0.94最高15min交通量为8:20-8:35,故 =1349/349*4=0.97【例题4】(2005)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称为_a. 高峰小时系数 b. 高峰小时交通量c. 高峰小时流率 d. 高峰小时流量比【知识点6】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1. 城乡分布2. 在路段上的分布3. 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为了表示这种方向不平衡性,常采用方向分布系数表示=主要行车方向/双向交通量100%4. 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例题5】(1995)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例题6】(200
18、8)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分布不均匀系数应为 A 40% B 60% C 50% D 66.7%【知识点7】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其应用根据美国的研究认为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是最合适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研究表明,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记为K值非常稳定。设计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称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DHV=AADT*K/100式中 DHV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19、(%); n 车道数; 每一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辆/h); W 路幅宽度(m); 一条车道宽度(m)。在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的情况下,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式中 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 方向不均匀系数(%)。 则 【例题7】(1994)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请扼要阐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知识点8】行车速度的定义1地点车速这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2行驶车速这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
20、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3运行车速这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司机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4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5临界车速这是指道路理论通行能力到达最大时的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6设计车速这是指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例题8】(1995)何谓“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行驶车速”、“设计
21、车速”?“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有何关系?【知识点9】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在乡村公路和高速公路路段上,运行车速一般呈正态分布;在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匝道口处,车速比较集中,一般呈偏态分布,如皮尔逊型分布。1中位车速中位车速也称50%位车速,或中值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数与在该速度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2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车速。3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上,只有15%的车
22、辆行驶速度低于此值,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车速。85%位车速与15%位车速之差反映了该路段上的车速波动幅度,同时车速分布的标准偏差S与85%位车速与15%位车速之差存在以下近似关系:S=(85%位车速15%车速)/2.07【知识点10】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1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这些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即式中 时间平均车速(km/h); 第i车辆的地点车速(km/h); 单位时间内观测得到的车辆总数(辆)。2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为一定
23、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式中 区间平均车速(m/s); 路段长度(m); 第i辆车的行驶时间(s); 车辆行驶于路段长度s的次数 第i辆车行驶速度(m/s)。3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时间平均车速可以推算区间平均车速:式中 时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由区间平均车速推算时间平均车速:式中 区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例题9】设有3辆汽车,分别以20,40,60km/h的速度,通过路程长度为10km的路段,试求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解题:先求时间平均车速 =1/3*(20+40+60)=40km/h 再求区间平均车速 =1/1/3*(1/2
24、0+1/40+1/60)=32.7km/h【例题10】(2006)区间平均速度指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 ;时间平均速度指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 ;由区间平均速度推算时间平均速度的关系式为 。【知识点11】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1. 驾驶员对车速的影响2. 车辆对车速的影响3. 道路对车速的影响(1)街道类型及等级;(2)平面线型;(3)纵断面线型;(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5)视距;(6)侧向净空;(7)路面4. 交通条件对车速的影响(1)交通量;(2)交通组成;(3)超车条件;(
25、4)交通管理;(5)交通环境的影响【知识点12】交通密度定义密度是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常以K表示。式中 K车流密度(辆/km); N单车道道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L路段长度(km)。交通密度还可以表示为 式中 Q单车道上的交通量(辆/h); 区间平均车速(km/h).交通量由零逐渐增大,接近或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车流密度称为临界密度,相应车速称为临界速度。临界密度反映交通流量最大时的密度,故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当密度继续增大,达到导致所有车辆无法通行时,速度趋近于零,交通流量也趋近于零,此时的密度称为阻塞密度。【知识点13】车头
26、间距与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或间隔)。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如果用时间表示车头之间的间隔,则称为车头时距或时间车头间隔,以表示。道路上车流的车头间距也反映交通密度,根据定义,车头间距和密度之间的关系为车头时距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为车头间距、车头时距和速度V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例题11】在一条长30km的某路段的起点断面上,在5min内测得6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V=30km/h,试求Q,,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这段路所需时间。解题:Q=60/(5/60)=720辆/h车头时距:=3600/720=5s/辆车头间距:=30
27、/3.6*5=42m/辆车流密度:=1000/42=24辆/km第一辆车通过时间:t=s/V=30/30=1h【例题12】(2006)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知识点14】密度资料的应用道路上,从车流密度的大小,可以判定交通拥挤情况,从而决定采取何种管理措施;研究交叉口信号灯的配时、高速道路检测控制系统设计和服务水平分级等均需要交通密度资料。【例题13】(1999)何为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何用途?第三章 交通调查
28、本章节包括9个知识点,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交通密度调查、行车延误、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延误资料的应用、行车延误和交叉口的延误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通行能力调查、起迄点调查(OD调查),这9个知识点在基础阶段必须全部掌握。【知识点1】交通量调查一、目的交通量调查是为了获得车和(或)人在街道或公路系统的选定点外运动情况的真实数据。二、交通调查1不分流向调查;2分流向调查;3转向调查或交叉口调查;4分车种调查;5车辆占用调查;6行人交通量调查;7境界出入调查;8分隔查核线调查三、交通量计数方法1人工计数法人工计数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人工计数法适用于任何地点、任何情况的交通星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
29、握,精度较高,资料整理也很方便。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冬夏季室外工作辛苦。对工作人员要事先进行业务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在现场要进行预演调查和巡回指导、检查。另外,如需作长期连续的交通量调查,需要较多的费用。一般适用于:1) 转向交通量调查。2) 分车种交通星调查。3) 车辆占用调查。4) 行人交通量调查。5) 高速公路的交通星调查。2浮动车法(1)调查方法需要有一辆测试车,小型面包车或工具车最好,吉普车或小汽车也可以,尽量不要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调查人员(除开车的驾驶员以外)需要一人记录与测试车对向开采的车辆数;一人记录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
30、超越的车辆数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及停驶时间。行程距离应已知或由里程碑、地图读取,或自有关单位获取,如不得已则应亲自实地丈量。调查过程中,测试车一般需测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即68个来回)。(2)调查数据计算;1) 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式中 路段待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 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时,测试车对向行驶(即顺测定方向)的来车数(辆); 测试车在待测定方向上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辆); 测试车与待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 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2) 测定路段的平均行程时
31、间(min)3) 测定路段的平均车速(km/h)【例题1】下表列出了浮动车法调查记录表,今根据这些记录数据,分别计算其向东行和向西行的交通量、行程时间和车速。行驶时间t与测试车对向行驶的来车数x(辆)测试车被超车次数减去测试车超车数y东行6次 平均4.6min西行6次 平均4.7min48.536.20.670.33先计算向东行情况=(36.2+0.67)/(2.55+2.56)=7.22辆/min=433辆/h=2.56-0.67/7.22=2.47min=1.8/2.47*60=43.7km/h再计算向西行情况=(48.5+0.33)/(2.56+2.55)=9.56辆/min=573辆/
32、h=2.55-0.33/9.56=2.52min=1.8/2.52*60=42.9km/h3机械计数法自动机械计数法一般由车辆检测器和计数器两部分组成。4录像法四、调查时间交通量调查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长应根据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及其用途而定。(1)24h交通量调查;(2)16h交通量调查;(3)12h交通量调查;(4)高峰交通量调查;(5)周末交通量调查;五、调查方案1郊区交通量调查方案;2城区交通量调查方案;六、交叉口的流向流量调查1交叉口的流向流量观测2交叉口各观测点的布置要求能定数量、定方向、定车型、定时段3交叉口交通量的表示法【例题2】(2006)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
33、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L=1500m东西西东t(秒)XYZt(秒)XYZ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知识点2】车速调查一、车速调查的目的1. 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1) 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趋势;2) 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3)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4) 判断交通改善措施的成效;5) 确定道路限制车速;6) 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7) 局
34、部地点如道路弯道、坡度、瓶颈等处的交通改善设计的依据;8) 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2. 区间车速调查的目的1) 掌握道路交通现状,作为评价道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2) 路线改善设计的依据;3) 作为衡量道路上车辆运营经济性(时间和车辆耗油)的重要参数;4) 作为交通规划中路网交通流量分配的重要依据;5) 确定交通管理措施及联动交通信号配时的重要依据;二、地点车速调查1. 观测地点的选择2. 调查时间的选择3. 样本大小的选择4. 地点车速的测量方法:(1)人工量测法;(2)自动量测方法;三、行驶速度与区间速度调查行驶速度是指车辆行驶在某一区间时的运行车速,它等于区间距离除以在该区间运行所
35、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区间车速指的是车辆行驶在某一区间时根据道路交通状况而定的综合车速,是用区间距离除以车辆行驶在该区间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求得的。测量行驶时间和行程时间的方法:1. 牌照法;2. 流动车法;3. 跟车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量测全程各路段间的行程车速、行驶车速、停车延误时间及原因,便于综合分析与车速有关的因素;所需的观测人员少,劳动强度低,适用于交通量大、交叉口多的城市道路上。缺点是测量次数受行程时间的影响,次数不可能很多,一般只能往返68次,有时还要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交通量大时,测量数据能代表道路上的实际行车速度,但当交通量小时,试验车较难跟踪到有代表性的车辆,
36、所测车速受到试验车性能及驾驶员行车习惯的影响。一般说来,测定行驶车速用跟车法较流动车法要好。因为在连续的试验运行期间,即使在交通条件比较相似的条件下也会遇到不同的延误,跟车法可以排除这种影响,而流动车法则不能。另一方面,跟车法还可以同时取得区间车速等资料,对于研究和评价公共交通的运行情况以及确定行车时刻表尤为适用。【例题3】(1998)根据流动车法的原理推导出相应的计算交通量、平均行车时间、平均行驶速度公式,说明流动车法有何优点和不足?【知识点3】交通密度调查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出入量法和摄影法两种。摄影法又可分为地面上(高处)摄影法和航空摄影观测法。一、出入量法所谓出入量法,是一种为了测
37、定道路上两断面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内现有车辆数,以便计算该路段交通密度的方法。1. 出入量法的基本原理在某道路上选择A、B两点间的路段为观测路段,车流从A驶向B(如下图所示)。观测开始()时,AB路段内存在的初始车辆数为,时刻内从A处驶入的车辆数为,从B处驶出的车辆数为,则时刻AB路段内存在的现有车辆数应为初始车辆数与时刻内AB路段的车辆数改变量之和。即:t时刻AB路段内的交通密度为 式中 t时刻AB路段内存在的现有车辆数;从观测开始()到时刻内从A处驶入的累计车辆数;从观测开始()到时刻内从B处驶出的累计车辆数;从观测开始()时,AB路段存在的初始车辆数;AB路段长度(km)。求初始车辆数的方
38、法有车牌号码法、照相观测法等。这里介绍试验车法。设试验车在观测开始()时从A驶向B,时刻到达B。从到时刻,通过B处的车辆数为q。若试验车在行驶期间没有超越别的车,也没有被别的车超越时,则q就是时刻AB路段内的初始车辆数;如果试验车在行驶期间存在超车和被超车的现象时,则观测开始()时在AB路段内的初始车辆数应为:式中 q 到时刻通过B处的车辆数; a 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b 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2. 测定方法3. 出入量法的优缺点用出人量法测定路段交通密度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无须很多设备,适用于各种交通状况,既能保证精度又实用有效。出人量法的缺点是,通过A、B两端车辆数的测量误差随时间而累加。为
39、了防止误差的累加,除应增加试验车的观测次数外,要把试验车每次经过A端的时刻都作开始时刻(),且该时刻的现有车辆都作为每次的初始车辆数值。二、地面上(高处)摄影观测法1测定方法2交通密度计算与分析三、航空摄影观测法1测定方法2交通密度计算与分析3航测法的优缺点四、道路占有率的检测和调查空间占有率为在一瞬间测得已知路段上所有车辆占用的长度占路段长度的百分比;如果把以上变量换做时间,则称之为时间占有率。式中空间占有率(%)第i辆车的长度(m)L观测路段总长度(m)n该路段内的车辆数(辆)式中时间占有率(%)第i辆车的占用时间(s)T总观测时间(s)n观测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辆)【例题4】(2005)
40、何谓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例题5】(2007) 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总和占车道面积的百分比,在实测中,一般测量路段上的车辆总长度与该路段长度的百分比。 是指在道路的观测断面上,车辆通过时间累计值与观测时间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比表示。【知识点4】行车延误1延误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2固定延误指由交通控制装置、交通标志等引起的延误。它与交通流状态和交通干扰无关,主要发生在交叉口。3停车延误指刹住车轮及车辆停止不动的时间,等于停车时间。4行驶延误为行驶时间与计算时间之差。5排队延误为排队时间与以畅行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之差。6引道延误为引道
41、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过引道延误路段的时间之差。【例题6】(1997)何谓行车延误?试述各种延误的定义及调查延误有何用?【知识点5】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1驾驶员;2车辆;3道路;4转向车比例;5交通负荷;6服务水平;7交通控制;8环境;【知识点6】延误资料的应用1评价道路交通堵塞程度;2探求行车延误的发展趋势;3评价道路服务质量;4道路改建的依据;5运输规划;6经济分析;7前后对比研究;8交通管制;【知识点7】行车延误和交叉口的延误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行车延误的调查方法:1跟车法;2输入-输出法;交叉口的延误调查方法:(1)点样本法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抽样时间间隔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
42、驶车辆数每一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入口交通量停驶车辆百分比=停驶车辆数/入口交通量*100%(2)抽样追踪法【例题7】(2008)何谓行车延误?其用途与调查方法有哪些?【知识点8】通行能力调查一、路段车头时距调查调查地点选择:调查地点应在乎坡直线路段,并不受交叉口停车、加减速、车辆换车道及行人过街的影响。二、公共汽车停靠站的通行能力调查计算停靠站通行能力时应调查的几个因素:(1)停靠站的长度和同一时间停靠站可停靠的车辆数;(2)相应于各种候车人数时不同大小公共汽车的停靠时间;(3)前后车辆进、出站时的最短时间间隔;(4)道路车行道上不同车道的交通量。三、信号交叉口穿越空当调查:停车线法、
43、冲突点法四、信号灯交叉口的饱和流量测定饱和流量指在一次绿灯时间内,进口道或冲突点上连续车队能通过停车线或冲突点的最大流量。【知识点9】起迄点调查(OD调查)OD调查主要包括人的出行OD调查、车辆OD调查和货流OD调查三大内容。一、基本定义与术语1出行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2出行端点出行起点、迄点的总称。3境内出行起迄点都在调查区域范围内的出行。4过境出行起迄点都在调查区域范围外的出行。5区内出行调查区域分为若干小区后,起迄点都在小区内的出行。6区间出行调查区域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迄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间的出行。7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端点密度分布的中心位置。8期望线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的次数。9主流倾向线是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突出交通的主流向。10OD表即表示起迄区之间出行交换数量的表格。11调查区域警戒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有时还分设内线和外线,内线常为城市中心商业区(CBD)的包围线。12分隔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域按天然、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13出行产生包括交通分区下述出行端点:家庭出行中的家庭一端端点,不论其为出发点或到达点;非家庭出行的出发点。14出行吸引相对于出行产生,包括交通分区内下述出行端点:家庭出行中的非家庭一端端点,不论其为出发点或到达点;非家庭出行的到达点。15出行分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