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精品文档.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水与溶液(2011河北)6.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解题思路】A中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B中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
2、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答案】C【点评】该题是一个传统题,历年来考查的形式基本相同。(2011大连391)3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氢氧化钠可直接用做厨房清洁剂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思路解析】洗涤剂乳化作用,故可以乳化餐具上的油污,A说法正确。植物油易溶于汽油,所以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B说法正确。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洗衣服过程中形成沉淀附着在衣物上,使衣物变硬,所以D说法正确。
3、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所以不可直接用做厨房清洁剂。故答案选C。 【答案】C【点评】该题考查水与溶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度较小。(2011河北)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 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防止铁制品锈蚀需要了解铁锈蚀的条件。铁锈蚀的条件是:【
4、解题思路】(1)面粉、食用油都不能溶解于水中,不能形成溶液,食盐可以溶解,能够形成溶液。食用油不能溶于水,但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3)由于钛的化合价为+4价,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可得TiO2 (4) 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答案】(1)食盐 食用油 (2)吸附 煮沸 (3)TiO2 (4)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点评】本题的难度较小,考查了溶液、乳浊液、吸附性、降低硬度方法、写化学式及铁锈蚀的条件等。(2011河北)30.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
5、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l3所示。(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0。(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反应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又因为它们
6、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也应该是2:1。(3)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0通电 2H2+O2【答案】(1)氢元素和氧元素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2)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 (3)2H20通电 2H2+O2【点评】考查了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2011大连451)4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思路解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煮沸能使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沉淀,所以能降低水硬度,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
7、、沉淀、过滤和蒸馏也是正确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所以C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选C。【答案】C【点评】该题考查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试题难度较小。(2011大连505)50.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 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2)t2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应加水 g。(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25g 25g+100g。X 100%【思路解析】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曲线上的点表
8、示的是该温度下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t2时,100g水中溶解25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答案】(1)铝常温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2)导电性 (3)稀盐酸(或稀硫酸),Fe2O3+6HCl=2FeCl3+3H2 O (或Fe2O3+3H2SO4=Fe2(SO4)3+3H2 O),刷油漆【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金属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难度中等。(2011佛山市152)15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增大
9、t2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会增大15.【思路解析】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不变,因为饱和后不再溶解;t2时,甲、乙两溶液只有都是饱和的,质量分数才会相等;t3时,将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所以C正确;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由于没有加入溶质,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会变化。【答案】C【点评】该题考查溶解度曲线。试题难度中等。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等功能,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安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食
10、物色、香、味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7、28题。(2011佛山市273)27 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要配制15的蔗糖溶液80g,需要蔗糖的质量为 g。(3)要把(2)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 g。27.【思路解析】蔗糖中C、H、O原子个数由化学式即可得出12:22:11;80g*15%=12g;设加水质量为x,由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80g+x)*5%=12g,解得x=160g。【答案】(1)12:22:11 (2)12 (3)160【点评】该题考查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翻
11、书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试题难度中等。(2011河南省51)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人干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5.【思路解析】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溶解度时,必须限定温度,所以A不对;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C不对;1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小,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应小于乙的质量。【答案】B【点评】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和
12、溶液的分类、溶质质量分数等问题。难度中等。(2011年湖南衡阳)【解题思路】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采用升高温度方法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另外,也可采用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CBA (3)升高温度或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点评】溶解度曲线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2011年湖南衡阳)【解题思路】除去水中悬浮物可加入净水剂明矾使它们发生沉降即可除去;生物所需的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答案】加入明矾沉降 富营养
13、化 随手关闭水龙头或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方法合理即可)【点评】水资源的缺乏,使水的相关知识成为考试的热点。(2011湖北武汉)31(4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 (填序号)。升温降温加溶质M加水加另一种固体N恒温蒸发水与40时M的饱和溶液
14、混合(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解题思路】:(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的固体越多,由此可以判断M的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下降。将温度从75降低到65后,没有固体析出,该溶液可能还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刚刚达到饱和,所以都没有固体析出,因此是无法判断。(2)对于任何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都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对于M物质,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越高,M的溶解度越大。对于这类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还有降低温度。(3)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计
15、算、称量、溶解。称量包括称取固体M和量取水。称取固体用到的仪器有:天平(带砝码盒)、药匙。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经计算需要95ml水,故用100ml量筒。溶解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还需要的仪器有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答案】(1)无法判断 (2) (3)钥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以及溶液的配置。关键是对溶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题难度中等,但是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要将(2)(3)两问的答案写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丢分。而且此题改变了以往的溶解度曲线的形式,新
16、颖。(2011江苏苏州)15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火碱 D蔗糖【解题思路】浓硫酸、火碱(氢氧化钠)溶解时都要放大量的热,所以A、C错误;蔗糖(如冰糖)溶解时没有明显的热量变化,故不选D,硝酸铵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B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熟悉有热量变化的几个典型实验。(试题难度 “难度中等”)(2011江苏苏州)2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
17、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解题思路】显然,因水的密度约为1g/ml,95ml水的质量约为95g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5%,所以B错;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所以C错;碳酸钙难溶于水,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接近于0%,所以D错;故只有A能达到目的。【答案】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溶解性、生石灰的特性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提高对溶液概念的深入理解、
18、要具备较强的估算、巧算能力。(试题难度 “难度较大”)(2011江苏苏州)2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解题思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原溶液里的部分氢氧化钙会析出,有白色浑浊出现,故A错;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说明20时,每100g水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50g水最多溶解18g氯化钠,得到68g溶液,故B错;溶液颜色与阳离子有一定的关系,
19、含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含铜离子的溶液可能为蓝色、绿色、蓝绿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显紫红色,故D错;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碳酸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故C符合实际。【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及溶解度的知识。解题关键是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质的解离。(试题难度 “难度中等”)(2011盐城)13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t2t1Ca温度/ob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
20、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解题思路】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只有C的溶解度小于ag所以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看出由t2降温到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溶质B,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的方法。【答案】D【点评】本题结合溶解度曲线考查溶解度、饱和溶液、结晶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溶解度曲线认真分析,牢固掌握溶解度的四个方面,深入理解结晶
21、的定义和结晶出的质量与单位饱和溶液质量的关系,特别注意C类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应该采用升高温度。本题难度适中。(2011江西,3题,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D工业污水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解题思路】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溶解在水中有颜色、有气味的物质,对水脱色除臭,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能与肥皂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白色固体,所以硬水遇肥皂产生泡沫少,并可能有浮渣,而软水遇肥皂产生泡沫多,没有浮渣,工业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应该净化达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试题 分类 解析 溶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