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技术研究.doc





《二灰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灰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技术研究.doc(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二灰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技术研究.精品文档.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二灰为添加剂的浙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技术研究 姓名:苌军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结构工程 指导教师:魏连雨20050101二灰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技术研究摘要在公路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早期修筑的公路有相当一部分己经进入维修斯,全国每 年有大量沥青路面需要翻修,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这意味着每年将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 路面材料,这些材料是可再生利用的,如果被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填。因而, 研究再生技术迫在眉睫。旧沥青路面冷再生利用是再生技术的一种相对
2、于技术热的揮厂 外,我国在这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对以二灰为添加剂的旧沥青路面冷再生塞燒 (底基层)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二灰为添加剂处制旧沥青路面材料形成道路基层或底基层属于沥青路面冷再生的 范畴,其原理是以破碎后的旧料(包括旧沥青混合料和部分旧灰土基层)为主体,加入适 量的石灰粉煤灰和水,经搅拌、压实和养生,形成与二灰稳定类半刚性材料类似的基层或 底基层材料。本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首先对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评定; 其次,釆用正交方法对冷再生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主要力 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各指标随旧灰土与旧沥青混合料.的比例、二灰添加量
3、以及龄期 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式;另外,对冷再生材料的温缩、干缩特性、水 稳定性和冰冻稳定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和评价,同时采用灰色关联熵理论对与抗裂性相关的 温缩和干缩两个特性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减少材料收缩的方法。论文最后介绍了冷再生结构设计方法,并结合试验结果推荐出一系列的设计参数,可 供设计、施工和进一步研究工作参考使用。对冷再生材料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合实际 工程评价了冷再生结构的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二灰为添加剂的旧沥青路面冷再生 基层或底基层技术,是一项非常适宜的道路维修改造技术,它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 和环境效益。关键词:旧沥青路面,二灰,冷再生,基
4、层(底基层),正交,灰色关联熵STUDY ON LIME FLYASH STABILIZATION OF COLD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MIXTURE FOR ROAD BASES AND SUBBASESABSTRACTWhile highway constuction is booming, highways built in early years have entered the maintaining period, and the quantity of asphalt roads that need to be maintained is inc
5、reasing annually. As a result, each year a great quantity of old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 will be produced, which can be recycled instead of being discarded, neglecting resource waste and enviriomnent pollution.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udy the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asphalt pavement. Cold re
6、cycl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it, which has been very mature abroad, but is young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rimary studies the technology of lime flyash-stabilized cold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mixture for bases and subbases.Lime flyash-stabilized cold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mixture for road
7、bases and subbases belong to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principle is the reclaimed material (including old pitch mixture and some old lime day) is reused as subject, and is stabilized by lime flyash, which, through mixing, conqiacticm and curing, forms bases or subbases, simi
8、lar to other semi-rigid bases stabilized by lime flyash.This paper carries on systematic indoor experimoital study. Firstly, the physical and mech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aw materials are studied. Secondly,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cleavage strength and conjression modulus of cokimaterials a
9、re researchedby orthogonal method. The change law of each index related to r&o of old lime clay to old pitch mixture, lime flyash content, and curing age is summed iq. The isti betweoi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ompression modulus is estabalished. Thirdly, titeloaapraiiffe duinkage, dry shrinkage, wa
10、ter stability and frost stability are tested and andysd. The ey relation aitropy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mnke and dry shrinkage, and measures to reduce shrinkage are put forward as well.Finally, the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 of cold recycling is introduced in
11、 this paper. To combine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e paper recommends a series of design parameters that may be helpful fo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study work. In addition, Engineering economy study is carried our, combined with actual project, the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cold recycling str
12、ucture is evaluated.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chnology of lime flyash-stabilized cold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mixture for bases and subbases.is a favorable maintainance and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highways, and it will bring inestimable economic ,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KEY W
13、ORDS: old asphalt pavement, lime-flyash, cold recycling, base(subbase), orthogonal method, grey relation entropy method符号说明A面积 m2oY_年份。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p干密度,g/cm3。含水量,%= R强度,MPa- E回弹模量,MPa。 1)餘期,d。 H石灰含量,。 灰添加量, 旧灰土添加量,。 S 水稳定系数。巧一试件干湿循环后的饱水强度,MPa. P2 一未经试件干湿循环试件的饱水强度,MPa。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 /。一冻融前试件
14、的质量,go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g。尤一冻稳定系数。代一试件冻融循环后的饱水强度,MPa。 犮2未经冻融循环试件的饱水强度,MPa。半刚性混合料试件的干缩应变。a,半刚性混合料试件的平均干缩系数。i 一试件的原始长度,m。 Aft)试件的含水量损失,&一小梁试件的整体收缩量,m。 天龄期的失水量,。 天龄期的试件质量,kg。 2d龄期的试件质量,5tg。 mx 一最大失水量 drmi 最大千缩应变最大平均干缩系数。 卜暴露时间,do一半刚性混合料试件的温缩应变;a, 一半刚性混合料试件的平均温缩系数:Ar温度区间,从起始温度至试验温度的温度 差,c。T-温度,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
15、量轴次; 公路等级系数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1-1-1课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0几年,是中国公路历史上交通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时期,自 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中国的公路事业进入了以建设髙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 为主的新时代。1998年以来,中国己经连续4年每年将超过2000亿元的投资用于公路建设截止到2002 年,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176.5万公里,比2001年增加6.7万公里。其中髙速公路的总里程己经 跃居世界第二位,预计至2005年,中国的髙速公路将超过30000公里。在建成的高速公路中,绝大部 分是沥青路面。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的大部分路段
16、分路段开工建设,路网水平又有-定程度的提髙。 尤其是“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全长658公里和12K公里的京沈、京沪两条高速公路重耍千线相 继通车,使连通东北、华北、华东的交通运输通道进一步完善。由于公路建设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 事业的发展,在各种运输方式的总运量中,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 在公路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在过去几十年里修建的道路中, 有相当一部分己经基本上达到了其设计寿命;有些公路在严重交通量和超载车的作用下,提早发生了破 坏,急需要增加维护投入以保持其应有的通行能力。这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铁路货物转向快捷、灵活的 公路
17、运输,车辆的吨位也在不断增加。交通量的增加、轮胎压力的增髙、越来越大的轴荷,以及使用年 限的增长均加速了道路的老化。桉照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15-20年),从现在起全W每年有10%的沥 青路面需要翻修,旧沥青层的废弃量将达到每年200万t之巨。如能加以利用,每年可节省材料费3亿 元以上而这个数字是以每年15%的数字增长的。10年以后,沥靑路面大、中修产生的旧沥青海合料 每年将超过1000万t,届时再生利用每年将可节省材料费15亿元。因此,涵青再生问题的及早解决, 已经迫在眉睫。沥青再生是保护环境、重复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公路事业发展中的具 体体现。文献2提到,早期修筑的高速公路己使
18、用10多年了,3-5年后,将会有更多的高速公路进人维修 期,髙速公路养护维修技术要求髙,需要专用大型设备和专业化的组织,面对髙速公路养护维修任务的 挑战,必须着手对髙速公路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和试验,跟上养护维修任务的需要。研究再生技术,再 生利用与维修,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不仅要研究再生利用高技术,而且要研究再生利用高技术的产业 化,以形成我国的养路机械生产、制造、使用等整套技术体系,进而参与国际竞争,并占一席之地2。 大多数国家的公路网均面临着以上类似的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道路资金用于维持现有道路的通行 能力,因此,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旧路的修复和新略的修建。在许多国家,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
19、现 有道路的维护,从而导致路况的迅速恶化并导致最终不得不采取较昂贵的修复措施以便恢复道路的性 能.,新路的修建、旧路的升级往往R有在税费能够有效回收投资的情况卜才被考虑。同时,在旧路修复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1-1-1课的捶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0几年,是中国公路历史上交通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时期.向 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中国的公路事业进入了以建设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 为主的新时代。1998年以来,中国己经连续4年每年将超过2000亿元的投资用于公路建设,截止到MM 年,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H6.5万公里,比2001年增加6.7万公里。其中髙速公路的
20、总S稈dS 跃居世畀第二位,预计至2005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将超过30000公里.在建成的髙速公路中,绝大部 分是沥青路面。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的大部分路段分路段开丄建设t路网平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髙。 尤其娃“两纵两横二条重要路段中全长65S公里和1262公里的京沈、京沪两条高速公路重耍十线相 继通车,使连通东北、华北、华东的交通fe输通道进一步完莕。由于公路建设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 事业的发展,在各种运输方式的总运量中,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所占比重大蝠度挺离在公路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的问恶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在过去儿十年里修建的道路中, 有ffl当一部分己经基本上达到了其
21、设计寿命:有些公路在严重交通量和超载车的作用下,提早发生fft 坏,急需要増加维护投入以保持其应有的通行能力。这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铁路货物转向快捷、灵活的 公路运输,车辆的吨位也在不断增加.交通量的增加、轮胎压力的增高、越来越大的轴荷,以及使用年 限的增长均加速了道路的老化。按照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U5-20年),从现在起全M每年有10%的沥 青路面需要翮修,旧沥青层的废弃量将达到每年200万t之巨,如*feta以利用,毎年可节省材料费3亿 元以上,而这个数字是以毎年15%的数字增长的。10年以后,沥青路面大、中修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 每年将超过000万t,届时再生利用每年将可节省材料费15亿元。
22、因此,沥靑再生闷题的及早解决,_ 已经迫在眉睫。沥青再生是保护环埯、重复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s在我国公路事it发展屮的具 体体现。文献2提到,早期修筑的高速公路己使用10多年了,3-5年后,将会有更多的高速公路进人维修 斯,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技术要求高,需要专用大型设备和专业化的组织,面对商速公路养护维修任务的 挑战,必须着手对商速公路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粕试验,用上养护维修任务的需要.研究再生技术,再 生利用与维修,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不仅要研究再生利用高技术,M且要研究再生利用高技术的产业 化,以形成我国的养路机械生产、制造,使用等整套技术体系,进而参与国际竞争,并丄一席之地|2、 大多数
23、国家的公路网均面临着以上类似的问题。由子越来越多的道路资金用于维持现有堪路的通行 能力,因此,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旧路的修复和新路的修建。在许多国家,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用T-现 有道路的维护,从而导致路况的迅速恶化并导致最终不得不采取较昂贵的修复措施以便恢复道路的性 能。新路的修建、旧路的升级往往只有在税费能够有效回收投资的情况下才被考虑。同时,在旧路修复 能,新路的修建、旧路的升级往往只有在税费能够有效囲收投资的情况卜才被考虑。同时,在旧路修复 过程中对旧路面材料的处理,也将产生复杂的经济问题。如必须将废料运到专门的有害垃圾的倾卸场地 进行处理,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这种现状对道路工作者提出了祧
24、战。世界银行及其他有关机构己表明, 任何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均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而良好的道路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如果可获得的 资金不足以承担现有风险,那么,就必须找到较经济的道路修复方法。寻找能够增加现有资金的投资有 效性的施工方法,霈要创新精神。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即是其中之一。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其分类很多,按旧路面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沥青路面的再生和 混凝土路面的再生;按再生形成的层位不同可分为再生面层、再生基层和再生底基层;按再生方式的不 同可分为热再生和冷再生;按拌和地点的不同可分为现场再生和厂拌再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这个大范畴中的一小部分即无机结合料为添加剂的沥青路面的冷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添加剂 沥青路面 再生 基层 技术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