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处遇到抗拒 槟榔西施之研究.doc
《从处遇到抗拒 槟榔西施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处遇到抗拒 槟榔西施之研究.doc(1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从处遇到抗拒 槟榔西施之研究.精品文档.從處遇到抗拒:檳榔西施之研究 陳昱璇(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四年級) 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第二節 樣本與訪談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個人資料背景分析 一、年齡.教育程度 二、過去之工作經驗 三、選擇成為檳榔西施的原因 第二節 檳榔西施工作情形與問題 一、檳榔攤經營方式 二、檳榔西施工作型態 三、雇主之規定與要求 四、問題 第三節 檳榔西施與社會關係之互動 一、父母長輩 二、男友 三、丈夫 四、子
2、女 五、鄰居 第四節 檳榔西施自我認知與未來展望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參考資料、附錄 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檳榔西施為中心,深入了解她們在面對社會輿論、市場需求等不同的處遇問題時,究竟如何調適或者進行各種不同形式的抗拒?研究設計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針對雲林、嘉義地區十七位檳榔西施進行深度現象學訪談和觀察工作。研究預期呈現檳榔西施作為一身體勞動者所面臨的問題、其自我的詮釋,以及在社會關係的影響下,她們產生如何的反抗態度或行動,以期為台灣近年來檳榔西施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作一探討。 研究結果發現,檳榔西施多為年紀輕且教育程度低的少女,在工作選擇上缺乏機會而容易為檳榔攤工
3、作的種種誘因吸引。雖普遍遭受家人反對與他人異樣之眼光,但她們會提出理由作為合法化基礎。而檳榔西施勞動狀況被雇主以薪資制度加以掌控,身體、姿勢、情緒與工作意識皆受到規約,然自身卻難以察覺雇主權力之宰制。最後,檳榔西施此互動性之服務工作在面對雇主、消費者與公權力時遭遇不同問題,並且衍生不同應對手法,進而建立檳榔西施自我認知態度以及影響了檳榔西施未來生涯之規劃。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一、動機 檳榔產業在台灣蔚為大宗,據農委會統計,2000年已經增加到56,500多公頃,佔台灣耕地面積超過6.5,產量僅次於稻米,已成為台灣第二大農作物。而檳榔一年總消費額達1,000億元,全台約有50
4、多萬檳榔攤,台灣有將近三百萬人吃檳榔,兩百萬人賣檳榔,可說是名副其實的檳榔王國(汪中和,2000)。 自1994年台灣大學森林系教授陳信雄於水資源研討會中提出了檳榔亡國論之後,被掩蓋已久的檳榔問題終於得到注意;隨之由中央研究院召開了檳榔問題研討會(1998.4.8),檳榔問題被推到國家最高學術機構討論,顯見檳榔問題對社會影響之重大。然而,作為一個台灣特殊的社會現象,研究者多從流行病學、消費行為以及環境正義的領域著手,而缺乏從社會、文化的觀點探討檳榔對台灣社會根本的影響。 檳榔不只作為一種農作物,將其放入台灣發展的歷史脈絡中,更充滿了特殊的文化意涵。檳榔陪伴台灣原住民與早期渡海來台的先民走過了4
5、00年的開發史,他們腳踏實地、口嚼檳榔,檳榔於是夾雜著歷史情節;對於藍領階級的勞動者,檳榔代表著豪邁、親切、打拼、樸拙(黃萬搏,1994)的鄉土文化;而在民主運動與本土意識的浪潮下,作為一種反對黨的文化,政治人物利用它作為族群歸屬的表徵,更是添入了政治意涵。近年來,檳榔披著鄉土草莽氣息滲透到上層社會,成為白領階級的消費產品,於精緻品味中裝飾了些許野性;再則,形成一種意識型態,為青少年援引作為成長的象徵。隨著台灣歷史的不斷演變,檳榔文化也開始往視覺上求發展,檳榔西施的出現與檳榔攤的轉型,將原本已經複雜的檳榔文化更摻入了情色春光。 自從新一代檳榔攤出現之後,其三化現象(營業24小時化,裝飾透明化,
6、及女銷售員清涼化)和傳統檳榔攤有別(王俊秀,1998),檳榔西施即為新一代檳榔攤的產物。檳榔西施主要指的是以清涼性感的穿著,藉以吸引招攬男性顧客的年輕女性。因為部分檳榔攤曾違反少年福利法第十八條,雇用未成年少女為檳榔西施,再加上影響交通安全,以及被人抨擊為危害善良風俗等問題,導致檳榔西施已成為社會注目的焦點。根據台灣省政府主計處於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出版之台灣省民眾對檳榔問題意像調查報告,有六成的受訪者抱持所謂負面的態度,認為檳榔西施會妨害風化或使社會道德淪喪;更有高達八成的受訪者認為西施賣檳榔會影響交通。在警政單位和政府相關部門一再三令五申明言取締的行動下,檳榔西施這個一再和道德教化者與情色報章
7、媒體依附延伸的社會命題,其被社會所邊緣化的程度也與日俱增;因此,由上述各種檳榔西施處遇問題著眼,引發了研究者對檳榔西施這一社會事實深入了解的興趣。 二、問題 檳榔西施在台灣,被突顯出來的是比國外更嚴重的女性物化問題。自從西施檳榔這種品牌的出現,便意味著檳榔不再以其風味取勝,轉而是以西施作為商品的包裝手法;為了因應顧客需要與業者互相競爭,雇主便在檳榔西施的穿著上多作要求,更有不少西施直接在路邊載歌載舞起來,她們就像擺在透明櫥窗裡的展示商品,被觀看、交易;作為一種勞動力,檳榔西施的身體可說是十足地被商品化,也被雇主與顧客所層層剝削了。 檳榔櫥窗作為展示女體的舞台,像極了傅柯(Michel Fouc
8、ault)在紀律與懲罰(Discipline and Punish)一書中所提到,邊沁(Jeremy Bentham)圓形監獄裡的監視系統;要跟屬於父權機制的視覺監視系統抗爭並非易事,女性的身體在這種狀況下已成為被集體觀看、監視的對象。檳榔西施被置於櫥窗上,更是複製了文化中男女權力絕對的不平等,突顯了女性在性政治中絕對的弱勢地位。 然而,尼采說:有權力就有抗拒(Where there is power,there is resistance)。這個社會加諸在檳榔西施身上的控制意像,多數是負面的,以致於她們如果要有正面的自我意像,對於控制意像的反抗就成為一種必然(Collins,1986)。很多
9、例子可以顯示,被壓迫者並非是完全被動的,例如在政治社會學家James C.Scott所著”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一書中描述了農民的反抗;而在教育社會學家Paul Willis和Michael W.Apple在”Learning to Labor”與” Education And Power”兩書中也都對學生的反抗行為加以著墨。弱勢的一方,常在心中產生一些無形的抗拒以平衡被壓迫所帶來的不愉快,有時更會轉化成具體的行動表示;因此,檳榔西施在面對種種的剝削與負面的評價時,應該不會任由環境所擺佈。對於將私密的身體公開呈現,她們必定會有某些無形或有形的抗拒心
10、態與行為。 以往的檳榔攤被稱為阿婆擔,如今多數演變成為西施攤,無不是藉著年輕的西施來招攬生意。據調查,大部分的檳榔西施都是因為工作需要或老闆規定才會穿著暴露(蕭玉玲,2000),而某些檳榔西施也無固定底薪,全憑銷售成績而定(華視新聞雜誌,1997);在面對雇主(掌權者)的要求與薪資的不穩定危機下,檳榔西施如何在市場的權力體制下維持自我的主體性?而在父權與資本主義之下,為迎合父權審美價值,取悅男性以達到產品的銷售目標,檳榔西施除了受宰制、支配,對於自身的自豪和自信是否能使她們有更大的力量去抗拒父權並期許自我?第二節 研究目的社會上對於檳榔西施的關注,在一段時間的趨於沉寂後,卻在最近因為桃園縣政府
11、的新三不政策,以及大眾媒體爭相報導的炒作下,再度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議題。然而,民眾們對於檳榔西施的認識,並未因為曝光率的增加而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大多數人仍舊以有色眼光視之;縱使表示並未歧視這種行業,言談中卻依舊透露出偏見與嘲弄。經過上述動機與問題的探討,我們可以瞭解檳榔問題實際上已對社會各層面構成不小的影響,而檳榔西施更是反映了社會風氣、行銷體系、階級差異、性別政治、勞動狀況甚至泛色情化等問題。 本研究將藉著深入的訪談與觀察,從檳榔西施的口中,得以瞭解檳榔西施所遭遇的種種問題。而面對著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市場的壓迫下,本研究也將呈現、分析她們產生了何種抗拒形式。在社會一片負面的評價中,檳榔西施必
12、定也有想說的話,本研究即是擔任一發聲器的功用,期望讓社會大眾從檳榔西施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社會文化共同的問題。第二章 文獻探討 自從韓良俊教授推動檳榔學運動以來,各方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發展檳榔學的研究,企圖建立極具本土性的檳榔研究。在農經問題(黃萬傳,1995)、檳榔消費行為(陳睿以,1996)、流行病學(林美玲,1989)(楊美賞,1996)、嚼檳榔行為(歐曉蓁,1995)(黃薇爾,1996)(陳善慧,1997)、檳榔攤空間特性(王俊秀,2001)、嚼檳榔心理特質(衛生署,1994)等研究中提供了不同的檳榔議題研究。儘管如此,直至目前仍極度缺乏社會學、文化研究相關的探討;縱使有,也幾乎為消費行為
13、的探討,而非以檳榔西施為研究的對象。因此,本章試就:1.青少年價值觀;2.性別;3.勞動;4.公共政策等不同觀點,來看待檳榔西施在台灣社會所引發之各種問題。 一、青少年價值觀 在蕭玉玲檳榔西施的就業動機與價值觀取向之研究中,為檳榔西施這個結合本土性與特殊性的議題開了起頭。她先與檳榔西施進行探索性訪談,找出就業動機的相關變項,再透過系統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出一百一十名檳榔西施接受問卷施測,並使用統計分析獲得具代表性的模式。這個研究主要是探討檳榔西施的就業動機及價值觀(工作價值觀、金錢價值觀、身體價值觀)與職業選擇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少女從事檳榔西施這個行業的因素絕非單一因素所造成,而這些少
14、女具有一些共通性,即年齡、教育程度及家庭社經地位普遍偏低;在就業動機方面則以工作輕鬆、賺錢容易為主,工作價值觀偏向於外顯性;在金錢價值觀方面較迷信金錢萬能;在身體價值觀方面對於自我身體保護概念較為薄弱。因此,研究建議政府方面應盡速立法管理檳榔販賣業者,制定詳盡取締條款;在學校教育方面,要落實職業教育、重視道德教育與增強兩性教育;而在社會福利機構方面需加強就業輔導以及成立中途之家。 蕭玉玲的研究,提供了我們對檳榔西施的就業動機與其價值觀的認識。然而,針對檳榔西施這個行業的選擇,其過程必定經過個人心理與外界環境的反覆折衝交互作用;對於這樣細密反覆的過程轉機,雖然使用量化統計方法可以找出普遍模式,卻
15、無法充分反映最根本的面貌,研究者認為應當使用更精緻細膩的質性研究方法,將其抽絲剝繭地梳理出來、作更深入的探討。另一方面,她的研究因偏重個人價值觀對於選擇檳榔西施此工作的相關影響,便忽略了社會關係的層面;當選擇了一個工作之後,不可避免的會與社會關係產生互動影響,尤其是檳榔西施這種經常被視為不正當的行業,其家人朋友與社會大眾的的看法,加上自我的觀感、意識,便是影響工作持續下去的重要條件。蕭玉玲的研究看到了檳榔西施就業動機的部份,而本研究打算繼續深入,探索就業之後所面臨的重重問題與她們自身的因應態度與抗拒行為。二、性別觀點 首先,就連結(association)論點來看,檳榔西施就如公主與貴妃等稱謂
16、被酒廊用來美化酒家女一般,借用西施隱含的貌美、遙不可及等意像作為連結,加深了女性的性別刻板化意像。另外,菁仔為檳榔的未完熟品,幼齒則代表女性未成熟者,以幼齒和菁仔為連結,也透漏著兩者青澀風味的連結意涵。再從檳榔攤的命名上,其中不乏十三姨、古惑女、三姨太等女性類的店名,也頗具有性暗示與污名化的味道。而西施檳榔這種品牌的出現,則意味著檳榔不再以風味取勝,因人而買成為了重點;更進而西施與檳榔一樣也被分成五級,即西施也被檳榔化與物化了(王俊秀,2001)。 自古以來男尊女卑的觀念成為檳榔女體物化的深層結構,從店名污名化、西施品牌化、櫥窗舞台展示化、歌舞女郎化,以及檳榔西施在買賣檳榔過程中言語上被吃豆腐
17、、身體被碰觸、俯身被觀看等,整個產業體系成為父權物化女性的再包裝。長期救援雛妓的婦援會便認為,當檳榔西施產業化之後拿工作權來做美麗的包裝,而事實上則與過去買賣雛妓、把雛妓關在房間裡的行徑無異,僅是父權之陰謀;表面給予西施美名、優渥的薪水,骨子裡還是要女性販賣身體。 這些聲音的出現從檳榔西施性別弱勢處境出發,喚起大眾對於父權結構的再思考;然而問題的主角檳榔西施又是如何看待這份行業與自身?因此本研究也以性別觀點出發,欲探究檳榔西施對此性別問題的解讀。三、勞動觀點 資本主義社會中,多數人必須到市場之中兜售勞動力;勞動力看似虛構,但其對於勞動力的購買者或販賣者卻無比真實,被當作實際的商品來買賣交易。關
18、於勞動力商品化的研究很多,謝國雄在勞動力是什麼樣的商品?計件制與台灣勞動者主體性之形塑研究中,即清楚表示在勞動力商品化的過程中,薪資制度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次,薪資制度帶來的意識型態效果會形塑勞動力商品化的樣態;最後,在勞資發生爭議時藉由輔佐人之法律知識而使得薪資制度有被看穿的可能。於是,當我們研究檳榔西施勞動狀況與問題時,薪資制度便成為其中關懷之重點。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工作的薪資豐厚是促成少女成為檳榔西施最重要的誘因,也是導致民眾認為檳榔西施們都是為了貪圖錢財而出賣色相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本研究過程中特別探究檳榔西施之薪資制度,以及雇主又是如何藉由薪資制度達到對檳榔西施的規約。 另外,檳榔西施
19、的勞動過程中揭示了多重的權力關係,她們的身體勞動也涵蓋了多種的勞動意義。Hochschild在她對於美國空服員的研究中(1983),觀察到空服員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為乘客製造舒適愉快的情緒,她名之為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而空服員的情緒也被納入公司管理控制的範圍;在藍佩嘉研究化妝品女銷售員的身體勞動中(1997),則發現女銷售員不僅在情緒上受到監督,年齡、外貌身材也被管理。而檳榔西施,她們的勞動必須透過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才能具現傳達,也屬情緒勞動的一種,而雇主對其年紀外貌也有一定要求;因此,作為一種互動性服務工作(Leidner,1993),她們的身體與情緒便成為勞動中的關鍵角
20、色。所以在探討檳榔西施問題時,我們實有必要去了解她們在勞動過程中所受之規約,以及她們的身心內外在控制與反抗間的平衡過程。四、公共政策觀點 檳榔西施引發大眾媒體抨擊與道德譴責,因而公權力也不得不介入干涉;最早由新竹地區祭出勞基法來整頓檳榔攤,其他縣市發現成效不錯而陸續跟進,最為引人注目的即是桃園縣政府認為檳榔西施有礙國際觀瞻而訂立不露胸、不露肚、不露臀三不原則,以及後來的新三不政策(不妨礙交通、不違反勞工相關法令、不過分暴露)。 這些取締行動引發了朝野各種討論,女性主義者認為這樣剝奪了檳榔西施自由穿著的權利,失去肯定自身魅力的空間;有的則將檳榔西施與車展、電腦展的清涼辣妹相比較,認為同樣行為遭到
21、不同對待背後隱含了強烈階級差異;而何春蕤認為受挫的是低階層男女情慾互動的日常管道,以及低階層年輕女性的工作生存契機(2002);另外還有許多關於成立檳榔西施特許專區的建議;行政院青輔會主委林芳玫則認為公權力介入的對象應為雇主而非受雇者,可針對是否佔有公地、有沒有商店登記與營業執照、有無逃漏稅,或者有無僱用未成年或違反勞基法等情形加以取締。她認為檳榔西施的問題根源並非穿著太少,而是包括青少年就業機會太少、檳榔攤佔用公地與違法營業、檳榔消費者(如貨車司機)勞動條件過差以至於靠嚼檳榔來提神等各種成因。 由上述各種論點,我們可以得知社會現象與公共政策之複雜性,公權力之涉入也深深影響檳榔產業發展;因此,
22、檳榔西施面對公權力所產生的問題與看法也成為本研究所討論之部份內容。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的目標在描述與分析檳榔西施在勞動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其中心問題為:(1) 台灣社會所形塑的檳榔西施是怎樣的勞動商品? (2) 檳榔西施的社會關係對她們的工作有何影響? (3) 作為一個被邊緣化的角色,以及面對著種種權力壓迫下,檳榔西施產生哪些有形或無形的抗拒? 針對這些探索性的問題,本研究使用質性訪談研究法來作為研究方法的主軸。 訪談的主要目的在瞭解當事人眼中的另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從當事人的視野與角度看他們的文化及生活,掌握、理解、發掘行為者的意義,並加以解釋。因此,為了聽見檳
23、榔西施的聲音,並從她們口中得知她們觀察到、經驗到、及感覺到的行為或現象,本研究蒐集了自述式的質性資料。對研究者來說,訪談研究涵括各式的問題,在研究過程中常常有新的問題產生,因此本研究設計保持著開放性,不斷因應狀況而彈性修正改變。 另外,針對這個研究,因為是一個嶄新的領域,而且希望能夠收集更豐富、更詳盡、有關檳榔西施工作情境的資料,因此本研究還同時使用了其他蒐集資料的方法。資料收集的主要來源有,檳榔西施深入訪談、觀察;除此之外,媒體報導、相關文獻、政府立法施策、各式統計數據,以及其他相關的討論都是研究者所能收集參考的資料,用來豐富研究的內容、提供更廣泛的立論基礎。 因此,本研究藉由實地訪談、觀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处遇到抗拒 槟榔西施之研究 遇到 抗拒 槟榔 西施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