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立交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





《互通立交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通立交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互通立交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精品文档.目 录1编制依据22编制范围23设计概况24质量目标35安全目标36施工及环境控制目标47模板工程48钢筋工程49混凝土施工810预应力筋的布设1112劳动力配备及施工机械配备161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614.确保工程安全措施1715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816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917工期保证措施20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武黄公路鄂州互通连接公路招标文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JTJ041-2000)(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8)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 BT50283-1999)(9)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4-86)(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2)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40-2004)(13)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04 年第3 号令)2编制范围武黄公路鄂州互通
3、连接公路施工范围内的K4+171.8跨线桥、A、B匝道桥,E、F、G、H、I、J匝道桥的上部现浇梁施工。3设计概况3.1主线设计鄂州至铁山方向主线采用直线设计,双向8车道标准,主线路基标准宽度为25m。主线内跨线桥中心桩号为K4+171.8,该桥依次跨越兴业大道、鄂州互通C匝道、武黄高速、鄂州互通D匝道,正交布置。全桥共6联,其中第四联为钢箱梁,其余为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4*24+3*24+3*24+(26+42+26)+3*24+3*24,桥梁长度为484.08m。3.2匝道设计A、B匝道匝道设计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仅方向相反,采用单出入口双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60km/h。
4、单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8.5m,双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10.5m。A匝道桥依次跨越兴业大道、C匝道、武黄高速、D匝道,在第三联、第五联分叉与E匝道桥、G匝道桥相接。本桥中心桩号AK0+358.8,桥面宽度为10.5m。桥梁上部结构为4*24+3*24+3*24+(26+42+26)+3*24+3*24连续现浇箱梁,其中第四联为钢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B匝道桥与A匝道桥方向相反,依次跨越D匝道、武黄高速、C匝道、兴业大道。在第二联、第四联分叉与F匝道桥、H匝道桥相接。本桥中心桩号BK0+486.6,桥面宽度为10.5m。桥梁上部结构为4*24+3*24+3*24+(26+42+
5、26)+3*24+3*24连续现浇箱梁,其中第三联为钢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E匝道、H匝道上部结构布置为4*18+4*18m,F匝道孔跨布置为4*18+3*18m ,G匝道孔跨布置为4*18m,下部构造均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其中E、F匝道为左偏曲线桥,中心桩号分别为EK0+271.903、FK0+104.129。G、H匝道为右偏曲线桥,中心桩号分别为EK0+271.903、FK0+104.129。I匝道桥跨越兴业大道,中心桩号为IK0+233,桥面宽度10.5米,桥梁上部构造为3*24+25+32+25+3*24m现浇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
6、J匝道桥跨越兴业大道,中心桩号为JK0+357,桥面宽度10.5m,桥梁上部构造为8*24m现浇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基础。3.3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主线桥为80Km/h,匝道桥为40-60Km/h。道路宽度:主线路基标准宽度为25m,匝道单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8.5m,双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10.5m。设计车辆荷载:公路-级4质量目标确保鄂州市优质工程和业主满意工程本项目工程质量争创省优、国优5安全目标以人为本,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保护所有相关方的健康安全,减少和避免伤害,体现人文关怀,彰显生命价值;确保施工期间,地方交叉道路的行车安全;杜绝重大工伤、死亡事故
7、,杜绝重大交通事故;一般事故率控制在3以内。6施工及环境控制目标污染预防,积极采用和推广绿色材料,节能减排,低碳建筑,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达到鄂州市文明样板工地标准,创部优、争国优。7模板工程7.1模板安装现浇梁下部支架搭设及预压在另外方案论述,本方案从模板安装开始论述。本工程现浇梁全部采用优质竹胶板作为模板,加强肋采用10mm*10mm枋木。木模板安装顺序为安装支座底模及外侧模、翼缘底模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后安装内模顶板钢筋封端模。以调整好的底模作为依据来安装箱梁腹板模板架及腹板模板。腹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底、腹板钢筋和波纹管安装完毕后以腹板架为依据安装翼缘板木板。内模
8、在绑扎完底板和腹板钢筋后安装,内模及支架先期拼装完毕。安装内模时先将预制好的8cm*8cm*22.5cm的C50混凝土垫块按照内模支架的上下支撑杆的位置摆放好,再将拼装好的内模放在混凝土垫块上,最后锁紧横向连接支撑杆。模板全部安装完毕后由测量人员仔细测控模板位置及标高,工人配合调整至准确位置。模板位置调整到位后,按照设计要求,腹板位置间隔2.0m预留通风孔,底板靠近梁端预留泄水孔,采用PVC管成孔。7.2 模板拆除根据设计要求,侧模、翼模在张拉前拆除,底模待张拉、灌浆完毕后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后方可拆除。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60%时开始拆除侧模、翼模,用吊车配合拆除
9、,在箱梁顶部设置手拉葫芦,从箱梁边缘将模板拉至箱梁顶部。8钢筋工程8.1钢筋焊接质量要求每批钢筋焊接前,先选定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批量焊接。每个焊工均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二个对焊接头试件,并按规定作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正式进行焊接。每个闪光对焊接头,在外观上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四周缘应有适当的墩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钢筋表面应没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3。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并不得大于2mm。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
10、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并提交二次验收。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的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亦可按一批计算),从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伸试验,3个作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查。焊接质量不稳定或有疑问时,抽样数量适当增加。8.2 钢筋加工(1)钢筋加工基本要求:使用前根据使用通知单核对材质报告单并确认是否与实物相符。钢筋在加工弯制前调直。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
11、设计要求。加工后的钢筋在表面上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钢筋平直、无局部折曲,任意1.0m范围矢高不超过4mm。用冷拉法矫直钢筋时,其冷拉伸长率为:I级钢筋不得超过2%;级钢筋不得超过1%。(2)钢筋的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截断机作业,其工艺流程为:备料调直机调直截断码放转入下道工序。钢筋调直后符合下列质量要求: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钢筋表面的油污、油漆、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要清除干净。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3)钢筋切断采用钢筋截断机作业,其工艺流程为:备料划线(固定挡板)试断成批切断钢筋堆放。钢筋切断质量要求: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为确保钢筋长度
12、的准确,钢筋切断要在调直后进行,定尺档板的位置固定后复核,其允许偏差5mm。在钢筋切断配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及外观不合格的对焊接头等必须切除。(4)钢筋弯曲成型工艺流程:准备划线试弯成批弯曲堆放。钢筋弯曲成型质量要求: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钓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对级及级以上的钢筋弯曲超过90时,弯曲直径不得小于5d;钢筋弯制成型允许偏差见表6-1。 钢筋弯制成型允许偏差 表8-1序号检验项目及方法允许偏差1钢筋顺长方向尺寸偏差10mm2标准弯钩内径2.5d3标准弯钩平直段长度3d4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10m
13、m5受力钢筋排距5mm6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7箍筋内净尺寸3mm8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4mm8.3梁体钢筋绑扎8.3.1钢筋绑扎施工流程外侧模安装定位后绑扎底腹板布设预应力筋管道安装内模定位安装端模绑扎顶板钢筋埋设桥面附属设施预埋件。8.3.2 钢筋绑扎及接头技术要求(1)梁体钢筋绑扎要求钢筋两端及转角处的交叉点均绑扎。箍筋与边缘底板筋交点采用梅花型绑扎。箍筋弯折处与架立筋交点逐点绑扎。箍筋接头叠合处逐点绑扎。螺纹分布筋与蹬筋交点逐点绑扎。胶管与箍筋、蹬筋、定位筋逐点绑扎。绑扣形式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绑扎,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绑扎。以不易松脱为准,绑点如有松脱,紧扣或重绑
14、。在受拉区,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截面面积在“同一截面”内(50cm范围内)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2)钢筋的绑扎接头规定受拉区域内的I级光圆钢筋末端做成彼此相对的标准180弯钩,级带肋钢筋做成彼此相对的直角弯钩。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由两钩端部切线算起)I级钢筋不得小于30d,级钢筋不得小于35d,且不得小于250mm,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三处)用铁丝绑扎结实。受压光圆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但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d,且不得小于200mm。绑扎接头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
15、得超过50%。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具体技术要求详见表8-2。 预应力筋预留管道及钢筋绑扎要求 表8-2序号项 目要 求1预应力筋预留管道在任何方向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距跨中4m范围4mm、其余6mm2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查)15mm3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8mm4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15mm5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离垂直位置)15mm6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5mm、07其它钢筋偏移量20mm8.3.3 保护层垫块技术要求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保护层垫块,梁体保护层垫块采用耐久性水泥砂浆垫块且强度等级等同与梁体强度(工字型或锥形),其抗压强度50MP
16、a,其厚度能保证梁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并按一定批量抽查试验和测量检验。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保护层垫块,模板安装和灌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垫块散布均匀,侧面和底面的垫块不少于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线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8.3.4 预留预应力孔道(1)孔道安装前的准备预应力孔道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波纹管内径符合预留孔道设计要求,采用连接管接长,防止焊碴损伤波纹管。波纹管安装前进行仔细的外观检查,位置应准确、圆顺。定位钢筋网设置间距直线段60cm,管道转折点处加密至30cm,定位网钢筋采用8mm的Q
17、235光圆钢筋,净空尺寸大于波纹管23mm。定位网钢筋要焊接成型,并与梁体钢筋连接牢固。(2)孔道安装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波纹管须从梁端穿入定位网上的预留孔道中,内插塑料芯管防止堵管。进浆管和出浆管在安装时防止突然的折角,保证压浆能顺利进行。接头和缺陷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和修补。安装完毕后,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管道曲线应圆顺。由于钢筋、管道密集,如钢绞线管道与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允许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原则是调整普通钢筋,保持纵向预应力钢筋管道位置不动。9混凝土施工9.1混凝土拌和本工程现浇梁砼采用标号为C50。采用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砼生产前,向搅拌站提出砼供应计划(数
18、量和连续生产时间),搅拌站按计划要求备够原材料,试验部门要对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测试(材质、含水量)以调整施工配合比。书面通知搅拌站,挂牌生产。9.2混凝土的输送(1)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8m3或6m3混凝土罐车运送。(2)混凝土输送采用臂长满足要求的汽车输送泵输送入模。(3)注意事项泵送时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段长度设为15m以上,输送管路全部采用钢管,尽量减少弯管。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始终连续输送。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采用湿帘或保温材料覆盖。其它作业遵循JGJ/T3064的规定。9.3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入模要求混凝土模板温度控制在530(每孔梁浇注开盘前检测);入模温度为530(
19、每批不大于100m3测一次);混凝土入模含气量控制在2%4%(每批不大于50m3测一次);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每批不大于50m3测一次。(2) 混凝土浇筑梁体浇筑时由两中墩布置两个浇筑点,采用对称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式连续浇筑,先从箱梁两侧腹板同步对称均匀进行。A、顺桥向浇筑顺序按图纸设计段落进行浇筑,每段浇筑时对称匀速进行。B、横桥向浇筑顺序先浇筑一部分腹板区及腹板与底板结合处再浇筑底板区浇筑剩余腹板区浇筑顶板区表面收浆抹面。浇筑两侧腹板混凝土时,采用同步对称浇筑腹板混凝土,防止两边混凝土面高低悬殊,造成内模偏移或其它后果。当两腹板槽灌平后,开始浇筑桥面板混凝土。
20、桥面混凝土也从两端向中间连续分段浇筑,每段2米,以利表面收浆抹面。9.4混凝土的振捣(1)混凝土振捣施工梁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成型,以确保混凝土密实。浇筑过程中注意加强箱梁端头(尤其是张拉端)、倒角以及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特别是内箱作业面小、条件差,重点加强转角、腹板与底板的交界面处的振捣及底板标高控制。桥面板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后采用平板振动抹平机及时赶压、抹平,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必须对桥面进行第二次收浆抹平以防裂纹,使桥面达到平整,排水通畅。抹面时严禁洒水,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质量。操作插入式振动棒时宜快插慢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不得漏振,谨防过振。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21、时,按下列方法进行:振捣棒不得在启动状态下放置于模板或钢筋上,不得将软轴插入到混凝土内部或使软轴折成硬弯。振动棒插入点布置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按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器的作用半径的1.5倍。离模板边缘10cm,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表面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以使振动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为度。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后, 应上下移动变换位置,幅度为5-10cm,以利于排出混凝土中空气,振捣密实。每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待混凝土达到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
22、,顶面平坦一致,并开始浮现水泥浆,方可拔出振动棒。当发现表面积水,立即设法排除,并检查发生的原因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用振动棒时,前手应该紧握在振动棒上端约50cm处,以控制插入点,后手扶正软轴,前后手相距4050cm左右,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插入式振动器操作时,应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层先振实,而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实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形成得空隙,防止形成空洞。浇筑过程中注意加强倒角、交界面以及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 (2)混凝土振捣注意事项A、捣固人员须经培训后上岗,要定人、定位、定责任,分工明确,尤其是钢筋密布部位、端模、拐(死)角、锚槽部
23、位指定专人进行捣固,操作人员要固定,每次浇注前应根据责任表填写人员名单,并做好操作要求交底工作。B、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要垂直等距离插入到下一层510cm左右,其间距不得超过60cm,振捣到砼表面出现灰浆和光泽使砼达到均匀为止,抽出振捣棒时要缓些,不得留有孔隙。C、振捣时严禁碰撞模板及预埋件。9.5砼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立即进行潮湿养护,根据养护期间大气温度及湿度按照规范要求确定潮湿养护天数。定期对梁体进行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潮湿,防止出现裂纹。按照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涉及到初张拉及终张拉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的确定,必须保护好同养试件,并确保同条件养护。9.6混凝土灌筑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通 立交桥 连续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