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毕业设计.doc
《五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毕业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五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毕业设计.精品文档.摘要机械手因其较高灵活性和通用性,在生活、制造等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搬运货物,分拣物品,并能够在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代替人的繁重劳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轻工以及需求物品搬运等各种场所。本次设计的研究方向是五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在确定了设计方案以后,就开始查阅机器人的相关资料,以便以后的设计能顺利进行。然后就是对机械手的几大部分进行了相关计算,确定了相关数据以后,二维的CAD、CAXA随即开了运行,而后就是到PRO/E的
2、三维实体设计,机械手的各部分的实体模型也随之而出。最后进行的便是ADAMS的仿真,将需要的数据输入以后,机械手便可以根据要求运动,同时截取了一些重要的线性图,提高了本次设计的机械手的可行性、科学性。关键词:机械手;结构;计算;数据;AbstractBecause of its high flexible manipulators and universality, in life,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 can carry goods, articles, and can be sorted in h
3、armful environment to protect personal safety operation, instead of heavy labor, therefore, are widely used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ight industry and the demand for handling items.This design research direction is five dof joints of the robot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in determi
4、ning the design plan later, began to refer to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so as to make robots after design can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Then a few most of manipulator is carried on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determine the relevant data later, two-dimensional CAD, CAXA immediately opened run, and then is
5、 to PRO/E,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of the manipulator each part of entity model also subsequently and out. Finally the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will need to ADAMS after the data input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manipulator can exercise, meanwhile intercepting the some important linear figure, i
6、mprove the design of the manipulator of practical, scientific Keywords :Manipulator, formation,Calculation; data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机器人的概念11.2 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11.3 工业机器人概述21.4 工业机器人研究的现状与意义3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3第2章 五自由度机器人方案的设计52.1 机器人机械设计的特点52.2 与机器人有关的概念52.3 设计方案62.3.1底座设计方案62.3.2手臂结构方案设计62.3.3手爪的设计方案72.
7、3.4腕部结构的设计8第3章 五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103.1 手爪结构设计103.1.1手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03.1.2夹紧力计算103.1.3驱动力计算113.1.4楔块等尺寸的确定123.1.5材料及连接件选择123.2腕部结构设计计算133.2.1 腕部回转关节的设计133.2.2 腕部俯仰关节的设计133.2.3 腕部材料的选择143.3 大臂和小臂结构设计143.3.1小臂的结构设计143.3.2 大臂的结构设计143.3.3臂部材料的选择153.4腰部结构的设计153.4.1腰部材料的选择163.5底座结构设计163.6 轴承的选择16第4章 五自由度机器人的三维造型174
8、.1概述174.1.1Pro /E的主要功能174.1.2 主要特征194.2机器人各部件实体模型的建立204.2.1 手爪的实体模型214.2.2 手腕的实体模型224.2.3 大臂与小臂实体模型建立234.2.4 底座的实体模型264.2.5.轴承的实体模型304.3 机器人的整体实体模型31本章小结31第5章 ADAMS的运动学仿真325.1 ADAMS基本简介325.2用户界面模块(ADAMS/View)335.3 求解器模块 (ADAMS/Solver)355.4后处理模块(ADAMS/Postprocessor)355.5设定仿真变量365.6图表及数据处理38第6章 全文总结41
9、参考文献42致谢43第一章 绪论1.1 机器人的概念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
10、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如移动机器人、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对不同任务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机器人与一般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区别。这些机器人从外观上已远远脱离了最初仿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形状,更加符合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强,从而为机器人技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
11、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1.2 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各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机器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863计划把机器人列为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系统地开展了机器人基础科学、关键技术与机器人元部件、先进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及机器人在自动化工程上的应用。在工业机器人选型方面,确定以开发点焊、弧焊、喷漆、装配、搬
12、运等机器人为主。这是中国机器人事业从研制到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一批从事机器人研究、开发、应用的人才和队伍在实践中成长、壮大,一批以机器人为主业的产业化基地已经破土而出。 我国近几年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不断出现,并给用户带来显著效益912。随着我国工业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自动化线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方式。我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市场刚刚起步,而国内装备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装备向先进制造装备转型的时期,这就给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研究开发者带来巨大商机。但是,无论从工业机器人的数量上还是技术上,我们都是比较落后的。而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不能寄希望从其他国
13、家得到真正的高技术,必须自主的发展我国的高技术,机器人作为高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将成为21世纪各国争夺的经济技术制高点。如何在 21世纪加速我国机器人的发展,使我国早日进入机器人大国行列,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目前我国机器人的基础数量太低,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到了2010年我国机器人拥有量只能达到世界拥有量1.38%2%,这与我国作为21世纪前半叶世界主要制造国的要求差距太大,如果这种差距只能以进口机器人来弥补,其巨大损失不是可以用货币损失来计算的。可见,无论从资金方面考虑,还是从长远利益考虑,我们有必要自主地对机器人进行研究和开发。 但是由于国内机器人的科研与开发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虽然计划
14、开发的机器人基本上采用的是在国外基木成熟的技术,但国内各单位对这些技术的了解有相当部分还停留在文献上或局部技术上。所以我们应该从基本做起,有必要研制少数型号的机器人和开展一批基础技术研究作为机器人课题的主要研究与开发内容。1.3 工业机器人概述工业机器人,一般指的是在工厂车间环境中,配合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代替人来完成材料或零件的搬运、加工、装配等操作的一种机器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 对工业机器人所下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这种机械手具有几个轴,能借助于可编程序操作来处理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设备,以执行种种任务”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
15、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从“七五”科技攻关开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在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不仅在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在工业机器人整机方面,己经陆续掌握了喷漆、弧焊、点焊、装配和搬运等不同用途、典型的工业机器人整机技术,并成功的应用于生产,掌握了相关的应用工程知识。但总的看来,我国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的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目前大约有 4000台工业机器人,其中仅有1/5是国产的,其余的则是从40多个国外厂商进口的机器人。总之,各种各样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是人类走向文明和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和标志,在未来社会中,机器人的
16、广泛应用和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技术将一定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方便,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带来更大的机会。1.4 工业机器人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机器人涉及到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上述学科发展密切相关。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其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并向着成套技术和装备的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从传统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变,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人化和微小型方向发展,并将服务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总趋势是从狭义的机器人概念向广义的机器人技
17、术(RT) 概念转移;从工业机器人产业向解决工程应用方案业务的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机器人技术(RT)的内涵已变为“灵活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具有实在动作功能的智能化系统。”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 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均把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研究列入国家高
18、新技术发展计划。世界各国普遍在高等院校为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了介绍机器人技术的有关课程。为了培养机器人开发、设计、生产、维护方面的人才,我国很多高校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机器人学课程。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所设计的五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奠定一定的基础。将其作为机器人学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及机械专业等机电结合的综合教学实验设备,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理解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树立系统的工程概念,培养其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本机器人的研制成功,对机械专业教学及科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
19、了机器人技术知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机器人、主要是工业机器人的现状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的设想,和设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任务,本文主要研究机器人总体结构进行设计,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本体结构设计,本机器人手臂结构方案确定后要运用AutoCAD和Pro/Engineer软件把其平面装配图及其立体图做出。 第2章 五自由度机器人方案的设计2.1 机器人机械设计的特点 (1)关节型工业机器人操作机可以简化成各连杆首尾相接、末端开放的一个开式连杆系。为实现要求的坐标运动,在大多数工作时间内,连杆系末端是无法加以支撑的,因而操作机的结构刚度差,并随连杆系在空间位姿的变化而变化
20、。 (2) 在组成操作机的开式连杆系中,每根连杆都具有独立的驱动器,因而属于主动连杆系。这和普通的连杆系不同,在普通连杆系中,所有的连杆运动都出自同一驱动源,各连杆间的运动是互相制约的。由于操作机连杆的运动各自独立,不同连杆的运动之间没有依从关系,故而操作机的运动更为灵活。 (3) 连杆驱动扭矩的瞬态过程在时域中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且和执行件反馈信号有关。连杆的驱动属于伺服控制型,因而对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间隙和运动精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本文所用的三个关节驱动是步进电机驱动,属于开环控制型。 (4) 连杆系的受力状态、刚度条件和动态性能都是随位姿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极容易发生振动或出现其它不稳
21、定现象。 从以上特点可见,一个好的机器人设计应当使其机械系统的抓重自重比尽量大,结构的静动态刚度尽可能好,并尽量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人类的手臂是最优秀的操作机,它的性能是机器人设计追求的目标。2.2 与机器人有关的概念 (1) 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 DOF):工业机器人一般都为多关节的空间机构,其运动副通常有移动副和转动副两种。相应地,以转动副相连的关节称为转动关节。以移动副相连的关节称为移动关节。在这些关节中,单独驱动的关节称为主动关节。主动关节的数目称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本文设计的机器人是5-DOF机器人。 (2) 工作空间(Work Spac
22、e):工作空间是指机器人臂杆的特定部位在一定条件下所能到达空间的位置集合。由于工作空间的形状和大小反映了机器人工作能力的大小,因而它对于机器人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3)按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a) 气压驱动;(b) 液压驱动;(c) 电气驱动。 电气驱动是20世纪90年代后机器人系统应用最多的驱动方式。它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使用方便、运动精度高、驱动效率高、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本文设计的机器人采用了液压驱动与电气驱动。 2.3 设计方案2.3.1底座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的机器人底座采用液压驱动,采用直线油缸驱动底座动齿圈,带动底座外筒体作旋转运动,齿条油缸固定在机座地基上,如图2-1。图2-1
23、底座驱动方案 2.3.2 手臂结构方案设计 手臂是执行机构中的主要运动部件,它用来支承腕关节和末端执行器,使它们能在空间运动。为了使手部能达到工作空间的任意位置,手臂一般至少有三个自由度,少数专用的工业机器人手臂自由度少于三个。手臂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常用的构形如图22。图 2-2几种多自由度机器人手臂构形 本课题要求机器人手臂能达到工作空间的任意位置和姿态,同时要结构简单,容易控制。综合考虑后确定该机器人具有五个自由度,其中手臂三个自由度,手爪部分二个自由度,由于在同样的体积条件下,关节型机器人比非关节型机器人有大得多的相对空间和绝对工作空间,结构紧凑,同时关节型机器人的动作和轨迹更灵活,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毕业设计 自由度 关节 机器人 结构设计 及其 仿真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