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中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井下中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中变岗位作业指导书.doc(1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井下中变岗位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超化煤矿中央变电所岗位作业指导书超化煤矿二零一一年十月七日超化煤矿中央变电所岗位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人:王志杰编写时间:2011年10月7日审定人:刘扬批准人:刘永生前 言超化煤矿井田面积8.1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亿吨,核定年生产能力215万吨,现有职工4000人,采、掘、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是全国煤炭系统首家上市企业的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企业之一,是优质贫瘦煤生产基地。2005年3月。被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超化煤矿的企业文化经过多年来的沉淀、积累、创新,已经有了浓厚的底蕴
2、。在集团公司,矿党委的指导、支持下,我们不断提炼、升华,超化特色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获得了“全煤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矿”、“全煤五精管理样板矿”等荣誉称号。岗位作业指导书实质上是岗位管理档案和技术档案的总和。岗位作业指导书应包含的内容有:岗位介绍、设备技术说明、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岗位操作要求、常见事故预防、典型事故案例、自救互救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岗位作业指导书是对岗位作业者培训的基本教材,是岗位作业者必须遵守的法规,是岗位成才的文献,是分析诊断设备的技术资料。针对中央变电所的特点,我们在总结日常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编写此书,用于指导、规范岗位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
3、要求本岗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本书,避免机电事故的发生。目 录第一章 中央变电所岗位属性(1)第二章 岗位作业人员基本情况(2)第三章 电气安全知识汇总 第四章 主要电气设备详细技术参数 第五章 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运行及维护资料第六章 配电工岗位流程第七章 设备布置图第八章 危险源调查登记表第九章 隐患排查记录第十章 岗位作业理念第十一章 岗位作业标准第十二章 岗位考核标准第十三章 主要电气设备配件明线表第十四章 岗位详细作业记录第十五章 岗位考核管理办法第十六章 岗位考核奖惩记录第十六章 菜单式交接班记录第十七章 岗位质量标准化检查考核表第十八章 精优作业法第十九章 事故案例及预防第一章
4、 中央变电所岗位属性岗位名称:中央变电所配电工:3人,专业维护电钳工:12人。地点:井下中央变电所超化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井下供电系统的枢纽,担负着全矿井下采掘运输及排水、局部通风的供电任务。超化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原来的高压配电装置均为高压开关柜,为了满足高瓦斯矿井的需要,高压开关柜均升级改造为隔爆型配电装置。随后为了配合中央泵房扩容改造,中央变电所也进行了配电系统的扩容,经过改造及扩容以后,中央变电所现有隔爆型配电装置共34台,满足了各采区变电所及采区泵房、中央泵房的供电需求,安装ZBJD-127型供电报警装置,并且对高压配电装置的原ZLZB-7(T)型综合保护进行更换,更换后的ZBT-11
5、型综合保护器能够实现配电系统的监测监控,保证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超化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供电电源来自于地面申沟35kV变电站,通过两台主变压器将其电源变为6kV通过两段母线4台高压开关柜直接向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实现了分列运行。第二章 岗位作业人员基本情况井下中央变电所岗位有管理人员1人,主要管理部门为机电运输科,由机电一队负责维护运行。拥有配电工3名及专业维护人员12人。作业人员基本情况:1、技术主管:周德强周德强,男,1968年4月出生,汉族,技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矿山机电专业。先后分管平地供电、设备管理和井下供电等工作,致力于机电行业的技术革新工
6、作,先后参与我矿变频技术应用、23风井、31风井建设、避雷系统改造,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成功研制、改造了我矿的遥控罐帘门,大大缩短了副井提升周期,减轻了拥罐工人的体力劳动,走在了全国煤矿行业的前列,使许多兄弟单位到我矿学习并成功改造完成。获得主要奖励:1、2005年获得集团公司井下电工比武第一名,并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2005年煤炭系统电工技术比武获得第六名,并获河南省煤炭系统“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2007年获得矿技术标兵。4、2009年获得超化煤矿“优秀共产党员”2、机电一队队长:李松灿李松灿,男,汉族,1960年2月出生,河南省新郑市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
7、师,1978年12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机电运输技术管理工作。工作事迹:2005年任超化煤矿机电一队队长以来,他带领该队连续四年杜绝了人身伤亡事故,机电固定设备始终保持零事故运行;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0余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机电大型固定设备完好率达100%,质量标准化始终保持甲级队水平。连年荣获集团公司“安全高效冠军队”荣誉称号,2007年12月该队中央变电所荣获郑州市“创新示范岗”和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他本人连年被矿评为“劳动模范”、“安全标兵”、“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2006-2008年连续三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3、机电一队常务队长:卢军岭卢军岭,男,汉
8、族,技师,1972年出生,是一名钳工,现任机电一队副队长。工作事迹: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大胆管理,并十分注重自身技术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矿井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了切实把队里的工作干好,他首先把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做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班,还自己购买了书籍、杂志等用于学习,他先后自学了高级钳工学、液压传动、金属焊接与切割、机械制图、煤矿机械等书籍,并把它们应用于工作实践,使自身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4、中央变电所包机人机电大拿:高洪涛高洪涛,男,汉族,技师,197
9、8年9月出生,河南省新密市人,是一名电钳工,1998年12月参加工作,现在担任机电一队中央变电所包机组长。高洪涛自参加工作以来,对工作兢兢业业,肯于钻研业务,牚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习设备原理图,对高低压开关的各种故障都能准确定位,极大的缩短了故障停电后的影响时间,为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5、中央变电所所长:王建森 王建森,男,汉族,1961年8月出生,河南省新密市人,1985年5月参加工作,在担任中央变电所所长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值班期间,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不间断的巡查,发现简单的问题自已便能及时处理。遇到大面积停电的情况,能够静下心来,按程序进行操作,还不断提醒其他配电工
10、,严格按操作规程,遇事不能乱了主意。在担任所长期间,中央变电所几乎没有发生责任事故。第三章 电气安全知识第一节 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电气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供电电源的规定:对井下变电所(含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主排水泵房的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在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对检修方面所做的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
11、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井下防爆电气设
12、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经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井下配电网路(变压器馈出线路、电动机等)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地面变电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扔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
13、装置;供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动作于跳闸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永久性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他机电设备硐室,应砌碹或用其他可靠的方式支护。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得妨碍运输。铁门上应装设便于关严的通风孔。装有铁门时,门内可加设向外开的铁栅栏门,但不得妨碍铁门的开闭。从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5m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标高高出0.5m。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
14、设1个出口。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对不需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不留通道。硐室入口处必须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硐室内必须悬挂与实际相符的供电系统图。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硐室内的设备,必须分别编号,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电的标志。机电设备硐室必须有足够的照明。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矿井地面变电所和地面通风机房应安装电话,并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票和
15、施工措施。高压停、送电的操作,可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得到批准后,由专责电工执行。采区电工,在特殊情况下,可对采区变电所内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的操作,但不得擅自打开电气设备进行修理。矿井应按表11的规定对电气设备和电缆进行检查、调整。表11 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调整规定检查、调整项目检查周期备注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每月1次每日应由分片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整定每6个月1次负荷变化时应及时整定高压电缆的泄露和耐压试验每年1次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每6个月不少于1次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每季1次每周应由专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和悬挂情况移
16、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绝缘检查每月1次每班由当班司机或专责电工检查1次外皮有无破损接地电网接地电阻值测定每季1次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测定投入运行以前第二节 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及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有关规定一、通用部分1.1 紧固件 1.1.1 坚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坚固、无锈蚀。 1.1.2 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坚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1.1.3 用螺栓坚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坚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介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7、1.1.4 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1.1.5 紧固在护圈的内的螺栓或螺母,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1.2 隔爆性能 1.2.1 隔煤结合面(I类)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中L-静止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W-静止隔爆接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接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转轴与轴孔隔爆接合面最大直径差。 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表4-1-1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单位:mm)结合面
18、型式LL1W外壳容积V0.1外壳容积V0.1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660.3-12.580.40.42590.50.54015-0.6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6-0.40.412.5-0.50.525-0.60.640-0.8 1.2.2 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接合面长度(L)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操纵杆直径或圆筒直径与隔爆结合面的结构参数mm操纵杆直径隔爆结合面长度d6L66d25Ldd25L25 1.2.3 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少于0.075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须
19、不大于表4-1-1规定W值的2/3。 1.2.4 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1.2.5 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mm外壳净容积V(L)最小拧入深度最小啮合扣数V0.150.1V295V212.5 1.2.6 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 1.2.7 隔爆接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a 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
20、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 2个。 b 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1.2.8 隔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 1.2.9 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其坚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 1.2.10 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1.2.11 引进设备的隔爆性能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电气设备分册的附录6-A、B、C、D的规定
21、。 1.2.12 凡不符合1.2.1-1.2.11任意一条者即认为该设备失去的隔爆性能,称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1.3 接线 1.3.1 进线嘴连接坚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密封圈材质须用邵尔硬度为45-55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b 接线后坚固件的坚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嘴压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c 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4-1-4的规定;密封圈度宽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
22、4mm(70mm2橡套电缆例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表4-1-4进线咀内径(mm)进线咀内径与密封圈外径差(mm)D201.020D601.5D602.0 d 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铅皮上。 c 电缆护套(铅皮)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mm。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锉细)。 f 低压隔爆开关空间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其坚固程度: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爪不动为合格。钢垫板应置于密封圈的外面,其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下 岗位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