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设计说明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冲压模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模设计说明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冲压模设计说明书.精品文档.目录目录-11.1冲裁件-21.2,模具CAD-21.2.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21.2.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21.2.3排样分析-31.2.4冲阿里与压力中心计算-31.2.5弹性元件选择-51.2.6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51.2.7工作零件结构尺寸-61.2.8其他模具零件结构尺寸-71.2.9冲床选用-71.2.10模具总装图集零件图-82.小结-13参考文献-141.1冲裁件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 2mm,大批量生产。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1.2
2、模具CAD1.2.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1) 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2) 零件结构:该冲裁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3) 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标注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孔边距12mm的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 650 -0.74mm 240 -0.52mm 300 -0.52mm R320 -0.62mm R20 -0.25mm零件内形 10+0.36 0mm孔心距: 37+0.31mm结论:适合冲裁1.2.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
3、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案:(1) 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2) 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3) 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由于孔边距尺寸120 -0.11mm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尺寸精度,最后确定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1.2.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
4、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2.2mm工件边缘塔边:a1=2.5mm步距为:32.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 =70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所示。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 A BS100% =1632(7034.2)100% 图2排样图=68.2%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900mm),每张板料可冲364个工件,则 总为: 总=nA1 LB100%=3641632 9001000100%=66.0%即每张板才的材料利用率为65.1%。1.2.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1)冲压力落料力 F落=1.3Lt=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