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品文档.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今年以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围绕“农村环境整治、农民住房解困和农村三资管理”三大农村工作重点,在大力推进“富裕乡村、安居乡村、洁净乡村、文明乡村”四大行动上,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开创了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20年我区连续第五次获得“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荣获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先进集体、柯桥区经营管理总站荣
2、获全国农村经管工作先进集体。一、城乡环境整治不断推进一是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深入开展。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层级、完善 “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创评活动、首创区级领导 “三长制”管理模式、健全镇级长效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深入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20年全区已分别有179个和327个通过一次以上环境卫生示范村和整洁村考核,分别占去年集中整治考核验收327个村(居)的54.7%、100%。全面开展庭院整洁户创建评比活动,全区各地申报创建五星级庭院整洁户达1563户,当年实现庭院整洁户创建覆盖率在环境卫生整洁村和示范村中分别达到5%和10%以上。二是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地埋式垃圾中
3、转站、道路机扫车辆、洒水车辆和吸粪车辆等环卫设备的配置步伐,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小型集中公厕搬迁改造进程。迄今,全区拟建的36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基坑开挖27个,其中24个已完成设备安装,有10台已正式投入运行。已有8个镇(街道)引进、购置道路机扫车20辆、洒水车15辆,其中20年新购置扫路车3辆、洒水车1辆、吸粪车5辆。20年共有7个镇街14个村立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申报接入农户4718户,其中位于城镇规划建城区外的农村9个,申报接入农户2947户。当年申报立项新建水冲式公厕450只,涉及130个村(居),其中属小型集中改建212只。三是环境整治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在资金保障上,2
4、0年我区安排51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洁净乡村”竞赛和农村环境“双最”评比。在政策保障上,出台关于深化“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集镇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庭院整洁户创建评比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岗位考核上,坚持把环境整治纳入镇(街道、开发区)和区机关部门美丽乡村建设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把环境整治绩效与村级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挂钩,与年终新农村建设项目财政扶持资金兑现挂钩。二、示范精品创建不断提升一是以规划为龙头,优化布局。20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加注重示范村、精品村各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要求美丽乡村精品村必须有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有明确的主题和亮点,如“
5、大禹文化-夏履桥”、“四季鲜果-谢家坞”等。在规划编制时注重乡村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村的协调建设,并注重对各类规划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会审。同时注重优化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的布局,在建设安排上尽可能做到沿线、集中、靠景区,目前全区2个示范村连成一片的区块有8个,与景区相连的有3个村。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投入。当年安排示范村建设25个,共落实建设项目94只,计划投入资金10377万元,其中安排财政资金7362万元;同时,将上年建设效果较好的示范村作为精品村来打造,当年安排精品村10个,已全部完成景观规划设计,有8个村通过会审并下达建设项目计划,共落实建设项目71只,计划投入资金
6、4902万元,其中安排财政资金3200万元。积极实施市级各类创建项目,当年共申报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4个、先进乡镇2个,启动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区2个、精品村5个、中心村2个。积极参加全省首届“浙江最美乡村”创建活动,漓渚镇棠棣村荣获全省20个“浙江最美村庄”之一,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三是以规范为目标,强化管理。通过举办全区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创建业务培训班和实地参观学习的方式,明确创建要求,细化创建项目,提高创建水平。与财政局联合出台绍兴县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立项手续,加强项目监管、明确验收标准、统一提交资料,使各建设项目操作规范化、资料标准化、验收程序化。
7、三、农村住房解困不断深入一是全面调查,确定名单。在动员部署的基础上,我区扎实有序地开展了农户住房情况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区农村住房困难户户内人口、主房(附房)面积、违法建筑、应拆未拆旧房及拥有商品房、安置需求意向等第一手资料。经多次核查,除县城核心区柯桥街道外,在全区18.4万户农户中,三年内达到人均占地面积不足15平方米或人均建筑面积不足2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及边缘户为4975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2.6%。经村、镇新农办、镇班子成员、镇主要领导层层审核把关,并进行公示后,建立了住房困难户“一户一档”数据库,实现了动态信息管理。二是出台政策,制订方案。出台了关于绍兴县农村住房解困工作的实施意见。
8、按照“8+X”的模式,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有效缓解农民建房需求,不断提升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各镇(街道、开发区)因地制宜创新解困途径,制订出3年内分年度农户住房解困细化方案和分户解困时间表。从解困方式上,全区通过农房修缮方式解困8户,农房翻(扩)建方式解困522户,农房新建方式解困786户,旧房调剂方式解困345户,农民公寓方式解困1007户,宅基地置换和集中居住区方式解困569户,“空心村”改造方式解困235户,其他住宅安置方式解困573户,“X”自创途径方式解困187户;从解困时序上,20年解困1302户,占住房困难户总数的30.8%;20年解困1492户,占住房困难户总数的35.2%;2
9、015年解困1438户,占住房困难农户总数的34.0%。三是狠抓落实,成效明显。到20年底,全区通过“空心村”改造、农民公寓、宅基地置换等途径,解决农村住房困难户1442户,占总任务数的30%。大力推进空心村改造,全区除柯桥、华舍两街道外的15个镇(街道、开发区)确定启动“空心村”改造点共计17个,改造总面积229.6亩,总拆迁建筑面积76655平方米,涉及农户452户。已拆除房屋建筑面积69120平方米,占应拆迁面积的90.17%。扎实推进宅基地置换,当年新安排集中居住区土地指标2批次计50.6亩,新启动集中居住区2个,累计有14个镇(街道、开发区)启动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组织召开6次宅
10、基地置换联审会议,完成宅基地置换农户870户。稳步推进农民公寓建设,当年启动建设17个农民公寓建设点,计划建设住宅340套,共计5万平方米。同时,统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当年全区有7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个农贸市场立项并动工建设。四、三资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一是调查研究,出台政策。完善政策意见,出台关于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的意见和深化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制订“6项制度、12个管理流程”,做到制度全面覆盖,程序全面规范。健全交易制度,出台关于创新农村产权交易管理的意见、绍兴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绍兴县农村产权交易操作规程(试行)等各项交易制度。二是抓点做
11、样,整体推进。年初在钱清镇和平水镇分别开展以规范资产管理和资源管理为重点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村级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同时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通过建立柯桥区农村产权交易网,及时发布各类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及成交情况,实现农村产权交易相关资料的网上申报、审核、公开。通过创新探索农村产权交易的网上竞价交易,以网上竞价的方式,实现农村各类产权的网上交易。三是清产核资,规范合同。全区统一组织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对所有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盘点、清查、核实,全面摸清资产、资源的存量、种类和分布,并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整
12、改。据统计,全区有369个村(居)完成清产核资,共撤销银行账户45个,取消违规定期存款16笔计3198.1万元;处理以据抵现2184笔,金额6402.3万元;收回借款100笔,金额2059万元;收回欠款749笔,2769万元;核销账面虚列资产3638笔,金额15783万元。共对14963份经济合同进行了清理,清理出应规范合同11416份,目前已经规范11256份,通过规范村集体收入年增加1.18亿元,增长29.3%。五、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创新一是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按照“建立机制、多方筹措、逐步提高”的原则,由区财政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13、、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收入和其他财政资金中,每年筹集耕地保护补偿基金2亿元,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得到落实;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持“用责任约束,用补偿激励,用规划管控,用整治改善”的原则,坚守耕地“红线”,分层次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20年起,对所有粮食功能区耕地按每亩每年100元的标准补偿到农户;对现有基本农田保护数量超过上一轮保有量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按每超一亩600元/年的标准进行补偿;完善农村土地整治。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规范有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进一步提升复垦土地质量,加大对复垦土地的补偿激励力度。从20年起,对通过上级竣工验收批复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净增
14、复垦指标30万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助,有结余指标的再由区政府按20万元/亩价格有偿回购统筹使用。二是创新宅基地使用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机制。引导农民到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突破农村宅基地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置换的局限。一是国有出让土地的,按关于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鼓励农民进城镇居住的若干意见(试行)执行。二是集体土地的,接收对象属镇内其他村的住房困难户或边缘户,在接收村村级经济合作社同意的前提下:允许到该村调剂、购置旧房;以农民公寓形式安置的,在享受宅基地置换政策的同时,按每接收1户补偿1万元的标准对接收村进行补偿,补偿资金由县财政和输出村各承担50%。建立鼓励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按
15、照“自愿、有偿、集中”的原则,通过以房换房、以房换钱、以房换租等形式,鼓励农民进城镇居住。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按照柯桥区农村新建个人建房宅基地使用权竞拍细则(试行)精神,通过“有偿选位、级差排基、有偿使用”等方式,探索建立节约宅基地经济调节机制,引导农民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三是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改革土地征收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制度,适时提高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式。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除商品房开发以外的物业用房,也可以在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双方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转让、入股等方式,盘活存量集
16、体建设用地。六、农村脱贫致富不断强化一是部门联村,项目扶持。20年我区88个部门分别结对帮扶一个欠发达村,每年提供不少于10万元的帮扶资金,全年启动帮扶建设项目127个,新建成项目84个,到位资金1213万元。做好全区经济薄弱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指导、验收和资金下拨等工作,全年下达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37个,项目总投入资金186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357万元。全年落实经济薄弱村购置物业项目11个,投资额1391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783万元(经济薄弱村自建物业项目立项4个,投资金额242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600万元)。截止20年底,我区原有经济薄弱村88个(
17、年经常性收入不足20万元)成功脱贫19个,占总数的21.6%。二是调查认定,建立档案。根据省农办的统一部署,通过成立组织、广泛宣传、周密部署、深入调查、审查公示等环节,全面完成了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调查的认定工作,并建立了新一轮低收入农户的电子档案。经调查,全区最终认定低收入农户15801户、37078人(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下),扶贫重点村村数为12个,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4173元,同比增长10.8%。三是编制规划,落实项目。针对我区山区工作实际,编制完成了绍兴县山区经济发展规划(送审稿),规划范围包括稽东、王坛、平水等八个镇街。鼓励和扶持在南部山区积极
18、推进优质畜禽养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同时组织8个山区镇(街道)进行项目申报,共上报各类项目167个。七、城乡统筹工程不断优化一抓权证登记。在2012年完成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湖塘街道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在面上16个镇(街道)23村同时开展。到年底,全区36个村全部完成承包档案资料清核、地块示意图绘制、登记簿建立、权证变更收回等工作。据统计,该36个村二轮承包时登记农户1.91万户,承包面积3.17万亩,到登记日,累计变动登记农户0.49万户,面积比二轮承包时减少0.59万亩。通过登记,进一步明
19、确了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四至”等情况,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了农户财产权的保护落实。二抓土地流转。顺应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积极引导农户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不同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土地流转信息的对接、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等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全年新增土地流转0.62万亩,累计土地流转率达到65.6%。三抓培训转移。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训内容由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到创业培训、学历教育、管理服务能力和文明素质等方面,全年培训农民1.35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0.
20、58万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增师资库人员30人,总数达到68人。开展焊工、农家乐特色菜、家政服务三个项目的农民职业技能比武活动,在全市农民技能比武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四抓失地农民保障。针对事实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该群体的保障工作,促进农民市民化。全年为漓渚、钱清、平水等19个镇(街道、开发区)109个村居2914户农户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土地权证变更收回手续,参保人数7062人,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五抓持股改革。在钱清等镇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共量化集体资产6447万元,持股村民(社民)1472人,人均持股43798元,把集体资产量化到社员,为农村向社区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八、
21、文化村落保护不断加强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立全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作列入区对镇街、开发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出台政策,明确方案。出台了绍兴市柯桥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实施意见和绍兴市柯桥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管理办法,让保护工作有据可循;明确历史文化村落、历史建筑群、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扶持政策。让保护工作有钱办事。三是落实规划,加快培育。编制全区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和开发规划,启动平水镇王化村、王坛镇青坛村、柯岩街道州山村、稽东镇陈村村等四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目前平水镇王化村和王坛镇青坛村已通过规划评审。
22、在此基础上,重点启动了稽东镇冢斜村、王坛青坛村、平水镇王化村三个村的保护利用工作,计划投入资金1315.3万元,其中安排财政资金900万元。九、干部队伍三力不断提高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围绕培养“狮子型”领导干部的要求,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开设公文写作等专题讲座,增强干部业务技能,拓宽知识面,在单位内部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以“提三力、增三气”为主旨,精心制定主题活动计划,全方位强化干部队伍综合素养,大力提升农办干部队伍的执行意识、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二是强化风清气正。开展党风廉政和机关效能教育活动,组织全办干部职工去区公安局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邀请区纪
23、委领导讲课进行廉政教育,并切实抓好诺廉述廉评廉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单位经费开支和涉农专项资金安排等“三重一大”事项的集体讨论制度,并做好会议纪要,依靠制度来规范工作运行,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三是强化高效运作。按照效率型、服务型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请销假、上下班、办会登记、来信来访登记、印章管理等制度。围绕月度重点工作和主要工作,建立健全主任办公会议制度、班子联合协商制度和内部考核督查制度,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20年工作思路20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之年。为此,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主题,紧扣建设“美丽柯桥”这一主线,突
24、出“环境整治、农房解困、综合改革”三个重点,抓实以下五方面工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四大”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水乡。一、围绕“环境洁净”,主要建立三大机制:1、建立“三长制”巡查机制。认真履行“三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积极会同区水电局、交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做好“三长制”巡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和情况通报等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2、建立“洁净乡村”竞赛机制。通过季度考核、“双最”评选等活动载体,继续推进“洁净乡村”竞赛优胜镇街、优胜村居等的创建培育,努力实现环境卫生整洁村达到100%,优胜村达到60%以上。3、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按照“总体规划、试点
25、做样、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城镇规划建成区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居民区内小型集中厕所搬迁改造步伐。力争当年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5个村,其中“八大”河道沿线200米范围内行政村10个以上,受益农户达10000户左右。二、围绕“品质提升”,主要开展三类创建:1、扎实开展庭院整洁户创建。要在漓渚镇棠一村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洁净乡村”庭院整洁户创评工作,力争当年区、镇、村三级庭院整洁户达5万户,其中区、镇级庭院整洁户18000户以上,创建率达10%以上。2、扎实开展示范(精品)村创建。以精品区建设为龙头,深化规划编制,突出总体布局,加快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创建。力争当年启动美丽乡村示
26、范村20个、精品村8个、精品区2个。3、扎实开展镇街创建。以整镇街创建为突破口,当年启动1个最美镇街创建,并有2个镇街成功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先进镇街。三、围绕“农房解困”,主要做好三化文章:按照2015年基本完成解困任务的要求,力争20年全区70%的农村住房困难户得到基本落实。1、简化农房解困审批环节。按照“提出申请、组织审查、进行审批、登记备案”的审批流程,将农村住房困难户建房用地审批管理授权委托给镇街,通过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农房解困项目报批的便捷通道。2、强化宅基地置换工作。在现有建设项目扫尾的基础上,全年新启动2个大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完成不少于500户的农房宅基地置换。3、深
27、化“空心村”改造推进机制。在全力抓好前两年“空心村”拆迁改造、安置房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当年新启动5个以上“空心村”改造点。四、围绕“强村富民”,主要实施三项工程:1、农民增收工程。全年完成50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新增土地流转2500亩,流转率达62%;培训农民8000人以上;探索开展农民持股计划,深化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2、扶持脱贫工程。大力实施金融扶持、结对帮扶、山区发展“三大”实事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发放经济薄弱村发展项目贷款和低收入农户创业贷款,鼓励经济薄弱村购建物业,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产业。3、阳光监督工程。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随机抽检和网络监管,切实落实整改和通报措施;强化审计监管,切实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后的离任审计、信访审计及常规审计工作。五、围绕“三地一制度”,主要推进三大改革:1、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全面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交易流转,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效率。2、推进农村宅基地清理整顿。在坚持“一户一宅”、符合规划和法定面积的前提下,结合“三改一拆”行动,出台政策措施,扎实开展宅基地清理整顿的试点和推广工作。3、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鼓励工商业主投资现代农业,在切实保障农民和投资者双方权益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