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机械复习题目.doc
《力和机械复习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和机械复习题目.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力和机械复习题目.精品文档.力和机械复习题1-综合姓名:_ 2010-11-11、如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2、某人用力去推一个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于推力 B物体的重力大于推力C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推力和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
2、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小球,体积之比为3:1,分别挂在轻质杠杆AB两端,杠 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A:OB1: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甲:乙( ) A2:3 B3:2 C1:6 D6:15、如图所示,OA是轻质杠杆,杠杆中间悬挂有一重物G,A端自始至终受到一个水平方向拉力F的作用,当将杠杆慢慢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关于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变大,F力臂变大 B、力F变大,F力臂变小 C、力F变小,F力
3、臂变小 D力F变小,F力臂变大6、如图所示,物重20N,绳的一端拴在地上,用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2m,则( )A、重物上升2m,F10N B重物上升2m,F40NC重物上升4m,F40N D重物上升4m,F20N7、一木块在20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直线滑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 N。8、钢丝钳(俗称“老虎钳”)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纹是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一个 杠杆。9、如图所示,AB是一个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甲、乙两个物体,杠杆平衡。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1.5kg,乙物体的质量为
4、4.5kg,AB长2m,则支点O应距A点 米。10、如图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请利用图示的3个滑轮,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若物重为50N时,绳端需用2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则将重为90N的重物匀速提升,绳端需用多大的拉力?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当动滑轮重为多少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0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11、如图所示,两根粗细均匀,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金属棒焊接在一起,共长16cm。用第一种金属制成的部分长6cm,如果在两根金属棒焊接处O点支起它,恰好能保持平衡。求:(1)这两根金属棒的质量是否相等?(2)两种金属密度之比是多
5、少?力和机械复习题2-选择姓名:_ 2010-11-31. 如图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C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2. 如图所示,图中的甲、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比甲:乙2:1,质量比m甲:m乙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 )A、滑轮组静止时,甲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B、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8:5 C、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甲的重力之比为
6、4:3D、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乙的重力之比为3:43. 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A270NB360N C540N D720N4. 如右图所示,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该装置的机被效率为0.7,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60 N B. 126N C. 180N D.257.1 N5.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6. 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复习 题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