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doc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精品文档.大河北乡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项目区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大河北乡位于凌源市西南部,为青龙河省级自然资源保护区,距市区71公里,属辽冀边陲三市县(辽宁凌源、河北平泉、宽城)交汇带。全乡辖12个行政村和1个乡直林场,共122个村民组、5507户,总人口19547人,其中农业人口18857人,非农业人口690人。全乡总面积26.1万亩,其中耕地2.56万亩,人均1.3亩,项目区域土地总面积7.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60亩,全乡境内有乡机关及市、乡属事业单位8个,企业11个,有初级中学1所
2、,小学8所,有市级医院分院1个。二、自然概况大河北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5141190307,北纬403602405505,区域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酷热多雨,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74.5%,年有效积温3365,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5,无霜期145天,最大结冻厚度1.5米,平均风速2.6米/秒。年均降水356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年日照时数2844小时,占54%年光照139千卡/2。三、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含3个村,即大河北村、榆树沟村、魏杖子村,共31个村民组1675户,其中农业户1656户,总人口6313人,其中农业人口6252人,农村劳动力3606个
3、,项目区规划耕地面积6315亩,人均耕地1.01亩,粮年产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510元,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较低,剩余劳动力较多,无其它经济来源。四、区域优势项目区土地集中连片,日照时间长,水雨较充沛,位于刘环线、大杨线周围,交通较便利,电力配套设施较全,项目区位于我乡朝阳洞川下段及青龙河上游,为南大山旅游线路必经之路,有较好的地下水和明水资源。五、主导产业情况大河北乡是全市乡镇中较大的农业乡,乡党委对全乡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把发展的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和生态旅游开发做为全乡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近年来,党委、政府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共建大棚4530亩,冷棚
4、200亩,全乡共有生态林19.1万亩,其中经济林2万亩,乡政府还着手进行湿地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目前,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建设已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六、基础设施情况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井5眼,为80年代所建,灌渠均为土渠,缺乏防渗能力和措施,极大浪费了水利资源。因近年干旱水位下降,年久失修及田间工程不配套,水利设施没有更新,基本没有利用。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急需项目资金。第二章 立项原则及指导思想一、立项原则1、突出重点,择优立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全境,综合开发。2、农业开发土地治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与上级部门规划要求相协调,与工程技术规
5、范相符合。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伤害。4、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确保区域生态环境不遭破坏,确保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5、加强产业化开发和加长农业产业链条企业建设力度,依靠政策和上级扶持,实现产业重组和升级,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二、指导思想大河北乡党委、政府决心强化项目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强发展,强化水利、电利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化、产业化,提高乡域经济发展步伐。三、实施目地通过工程实施,实现中低产田向高产、高效经济田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以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为龙头的新型农业产业链,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落后农业现状,使农业收入趋
6、于稳定,逐步实现乡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项目区人均耕地1.01亩,以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区域内种植的大田作物因季节性持续干旱,常常造成减产或绝收,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程度低。但因为区域内地下深水资源开采难度大、无资金开采而不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农业经济薄弱,农民生活困难,多数农民不得不依靠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活。进行土地整理,增强土地抗旱抗灾能力,发展高效农业产业迫在眉睫,事在必行。二、发展主导产业主要制约因素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是我乡农业主导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稳定收入的主要项目,因水利设施、电力设
7、施缺乏,造成产业发展缓慢,农业作物产量不稳定,因近年干旱青龙河水位降低,导致千亩稻田消失,个人小井因水位下降,导致大棚等灌溉用水缺乏,且区域内用水管理粗放,导致水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这些都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而改变这些制约因素却资金短缺,致使现代农业设施无法应用,产业不能发展,区域内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制约。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乡党委、政府清楚认识到:农业是弱势产业,风险大,周期长,灾害频繁,因此,增强配水配电,平整土地,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实施节水的新型农业综合性开发,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位土地产出能力,恢复千亩稻田湿地建设,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
8、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这是一项一次投入长久受益,利在千秋项目,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项目区按作物构成分三类:一是设施农业配水配电,推广高效农业和农业新技术,实施防渗灌渠和管灌工程,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土地经营结构和理念的改变,提高单位土地产值;二是农建工程项目和土地平整,便于机翻地和水利配套,使低产田变高产田,实现农业高产稳产;三是湿地水稻种植区配水配电等工程建设,充分利用青龙河明水和地下水资源,建设U型防渗渠和抗旱井,恢复千亩稻田。项目区域地下水源较充沛,可合理开发开采,统一规划,合理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内农村剩余劳力资源,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
9、。 四、项目建设有利条件1、交通条件大河北乡位于凌源西南部,与河北平泉、宽城相邻,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公路50多公里,全部油化、硬化,距三十家子高速公路口不足20公里,交通运输便利。2、电力条件项目区电力临近10KVA高压输出电线,且乡政府正在筹建66KVA变电所,为新增电力设施提供便利了条件。3、水资源条件项目区位于青龙河上游,境内年降水相对较多,地下水呈潜流运动,便于开采,水质无污染,符合灌溉用水标准。4、政策及社会环境条件中央及省、市政府、农发部门对“三农”加大了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土地、水利、农发等部门对我乡农业产业发展非常关注和支持,乡党委、政府也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鼓励
10、各村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湿地水稻建设,农民对综合项目开发饱含热情,翘首以待,自愿出工出劳。5、技术支撑条件为搞好协调服务,加大项目区组织协调指导能力,乡党委、政府本着一个项目、一套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技术力量,充实服务队伍,目前全乡共有工程师和农艺师12人,助理农业师2名,技术员8名,同时乡政府积极举办培训班,邀请市农业局、花卉局等专家来为农民、技术人员授课,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和技术人员指导能力。项目执行过程中乡政府将聘用有资质、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把关,确保项目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第四章 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及主要治理措施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区座落在我乡大河北、榆树沟、魏杖子三个
11、村,治理面积3500亩。二、项目区开发任务项目区治理面积3500亩实施水灌工程,按作物成分为设施农业暖棚区380亩,冷棚区120亩,湿地水稻栽培区1000亩,栽植高产密植玉米示范田2000亩。区内建暖棚100个,冷棚80个,整治冷暖棚面积500亩,平整土地2000亩,栽植水稻1000亩,配备30KVA变压器7台,20KVA变压器5台。 三、水利措施1、水源工程项目区水源采用青龙河明水和地下水资源,修建U型渠主渠2500延长米,支渠1520延长米,新打套管井19眼,规格为2.513米水泥沉圈井。2、井房工程建井房32.5平方米,高2.8米,砖石平顶结构,基础用M7.5水泥沙浆砌筑,砖体为M5沙浆
12、砌筑,设置沿脖沿板,设置地梁及门窗,上盖垂梁、盖厚0.12米,内外全抹面。3、渠管道工程建控输水渠道360米,建消力池2个,防渗渠2500米,支渠1520米。4、电力配套项目区需增容电力设备,配电30KVA变压器7台,20KVA变压器5台。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配备自动闭合短路器内部连锁,并双线连到变压器、低压端为单压变压器连接形式,采用单用线分隔原则。单井设表、闸、箱及空气开关,设备齐全,电器设备应符合IECISO要求,变压器应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按电力操作规程安装。四、农业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新科技,对传统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改造低中产田,打造以设施农业、红提葡萄冷棚示范、湿地水稻栽培、
13、高产农田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1、冷棚土地平整标准,按园田畦田式平整,设计冷棚80个,冷棚宽10米,棚长100米。按单棚长1/2取土,取3点,高0.5米、0.3米、0.4米,计1.2米,平均0.4米,冷棚为50100.4=200m3,计80200=16000 m3,冷棚单棚面积平均2.5亩。2、按规划设计建暖棚100个,根据地势状况设计,棚宽9米,长100米,取2点高1米、0.6米,平均高0.8米,单棚动土方量10090.8=720,计总土方100720=72000 m3,单棚平均面积3.8亩。3、平整土地客土厚度平均0.2米,整治面积2000亩,每亩60 m3,动用土方12万m3。4、开发湿
14、地水稻1000亩,亩用土80方,计动土方6万m3。五、道路工程整治田间路3公里,宽3米,起台并铺沙厚0.3米,为便于农业生产作业及运输,需对农田路进行加宽改造,并进行铺沙。六、科技措施1、推广暖棚节水措施,采用暖灌、滴灌、渗灌等分水措施。2、推广标准化大棚建设和标准化冷棚建设,采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3、推广新材料,充分利用无滴膜、防雾PC阳光板,高压防水保湿被、自动卷帘机、除尘、放风、喷药、增降湿等先进设施,推广水稻软盘旱育苗和抛秧等新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4、加强科技培训、科技指导、科技示范、科技带动。第五章项目区工程量情况表一、项目规划实施水利设施计划表项目名称名称规格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综合开发 土地 治理 项目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