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工艺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艺学.doc(3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化学工艺学.精品文档.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化学工艺学的研究范畴1第二节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2第三节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3一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3二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5第四节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和主要产品6一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6二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6第五节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3第六节参考文献14第二章化学工艺的共性知识15第一节化学工业原料资源及其加工利用15一无机化学矿及其加工利用15二石油及其加工利用16三天然气及其加工利用24四煤及其加工利用25五生物质及其加工利用27六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29七空气和水29第
2、二节化工生产过程及流程30一化工生产过程30二化工生产工艺流程31第三节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34一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34二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产率)35三平衡转化率和平衡产率36第四节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影响37一温度的影响37二浓度的影响39三压力的影响39第五节催化剂的性能及使用40一催化剂的基本特征41二催化剂的分类42三工业催化剂使用中的有关问题42第六节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基础44一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基础45二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基础45第三章烃类热裂解46第一节热裂解过程的化学反应46一烃类裂解的反应规律46二烃类裂解的反应机理52三裂解原料性质及评价58四裂解
3、反应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61第二节裂解过程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指标67一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67二烃分压与稀释剂69三裂解深度71第三节管式裂解炉及裂解工艺过程75一管式裂解炉75二急冷、热量回收及清焦82第四节裂解气的预分馏及净化84一裂解气预分馏的目的与任务84二预分馏工艺过程概述85三裂解汽油与裂解燃料油86四裂解气的净化87第五节压缩和制冷系统97一裂解气的压缩97二裂解装置中的制冷系统99第六节裂解气的精馏分离系统103一分离流程的组织103二分离流程的主要评价指标105三脱甲烷塔106四乙烯塔110五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113第七节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114一乙烯建设规模继续向大型化发展
4、114二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开发115第四章芳烃转化过程117第一节概述117一芳烃的来源与生产方法117二芳烃馏分的分离125三芳烃的转化128第二节芳烃转化131一芳烃的脱烷基化131二芳烃的歧化与烷基转移136三C8芳烃的异构化142四芳烃的烷基化148第三节C8芳烃的分离154一C8芳烃的组成与性质154二C8芳烃单体的分离155第四节芳烃生产技术发展方向161第五章合成气的生产过程163第一节概述163一合成气的生产方法163二合成气的应用实例164第二节由天然气制造合成气167一天然气制合成气的工艺技术及其进展167二天然气蒸汽转化过程工艺原理169三天然气蒸汽转化过程的工艺条件178
5、四天然气蒸汽转化流程和主要设备180五气体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脱除183第三节由煤制合成气190一煤气化过程工艺原理190二煤气化的生产方法及主要设备192三一氧化碳变换过程194第四节由渣油制合成气202二渣油部分氧化过程工艺原理202三渣油部分氧化反应器和工艺流程204第六章加氨与脱氨过程207第一节概述207一加氢反应的类型207二脱氢反应的类型208第二节加氢、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209一催化加氢反应的一般规律209二催化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212第三节合成氨和尿素215一合成氨生产方法简介.216二合成气的精制方法218三氨的合成原理及工艺220四合成氨系统的技术进展238五尿素的合成2
6、39第四节甲醇的合成246一合成甲醇的基本原理247二合成甲醇催化剂249三合成甲醇工艺条件250四合成甲醇工艺流程及反应器251五合成甲醇的技术进展252第五节乙苯脱氢制苯乙烯254一制取苯乙烯的方法简介254二乙苯催化脱氢的基本原理255三乙苯脱氨反应条件选择257四乙苯脱氢工艺流程和反应器259五乙苯脱氢工艺的改进260第七章烃类选择性氧化262第一节概述262一氧化过程的特点和氧化剂的选择262二烃类选择性氧化过程的分类263第二节均相催化氧化263一催化自氧化264二配位催化氧化267三烯烃液相环氧化269四均相催化氧化过程反应器的类型272第三节非均相催化氧化272一重要的非均相氧
7、化反应273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机理275三非均相催化氧化催化剂和反应器276第四节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277一环氯乙烷的性质与用途277二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278三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的反应。278四乙烯直接环氧化催化剂与反应机理279五反应条件对乙烯环氧化的影响282六乙烯氧气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的工艺流程284七环氧乙烷生产工艺技术的新进展286第五节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286一丙烯腈的性质、用途及其工艺概况286二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化学反应287三丙烯氨氧化催化剂288四丙烯氨氧化反应机理与动力学290五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291六丙烯腈生产工艺流程292七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废物
8、处理296第六节芳烃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297一邻苯二甲酸酐的性质、用途及工艺概况297二邻二甲苯和萘制苯酐反应机理297三邻苯二甲酸酐生产采用的催化剂299四邻苯二甲酸酐生产技术进展及工艺流程299第七节葸醌衍生物自动氧化制过氧化氢301一过氧化氢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简介301二蒽醌法制过氧化氯的原理301三蒽醌法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303四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工艺流程304第八节氧化操作的安全技术306一爆炸极限306二防止爆炸的工艺措施307第九节催化氧化技术进展308第八章羰基化过程310第一节概述310一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化反应311二甲醇的羰化反应312第二节羰基化反应的理论基础313
9、一中心原子313二配位体314三相316第三节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316一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的基本原理317二甲醇羰化制醋酸的工艺流程320三甲醇低压羰基台成醋酸的优缺点323第四节丙烯羰基化合成(丁)辛醇324一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基本原理324二丙烯氧甲酰化法合成(丁)辛醇334第五节羰基化反应技术的发展趋势342一均相固相化催化剂的研究343二非铑催化剂的研究343三羰基合成生产1,4-丁二醇344四羰基合成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344第九章电化学反应过程和氯化过程346第一节概述346一电化学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346二电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347三氯化过程350第二节电解过程的理论基础35
10、1一槽电压和电压效率352二电流效率和电能效率353第三节氯碱工艺353一碱的工业生产简介353二电解食盐水溶液的理论基础356三电解食盐水溶液制烧碱的生产方法及工艺358四盐水的精制367五烧碱溶液的加工367第四节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368一氯乙烯生产进展度用途368二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简介369三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工艺原理372四乙烯氧氯化反应催化剂375五乙烯氧氯化工艺流程及反应器377六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380第十章高聚物生产工艺基础383第一节概述383一高聚物的基本概念384二高聚物的生产过程388第二节聚合反应的理论基础和聚合方法392一聚合反应机理392二聚合的实施方法397
11、第三节聚烯烃的生产过程400一聚烯烃生产概况400二乙烯高压聚合工艺403三聚乙烯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比较407四聚丙烯生产工艺简介408五聚烯烃的技术发展趋势409第四节聚酯的生产过程411一聚酯的生产概述411二精对苯二甲酸(PTA)直缩法工艺413三酯交换(间缩)法工艺简介416四聚酯工艺进展417第五节合成橡胶的生产过程417一合成橡胶的生产概况417二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419三顺丁橡胶生产工艺简介425四合成橡胶的技术进展426第十一章精细化工基础427第一节概述427一精细化工的定义和特点427二精细化工的分类和现状429三精细化工的主要原料430第二节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及
12、原理430一卤化反应431二磺化反应432三硝化反应435四氢化与还原反应439五氧化反应441六氨解反应442七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反应444八烃化反应446九酰化反应449十水解反应451第三节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实例453一阿司匹林的制备453二邻重氮萘醒正性光刻胶的制备457三4-正戊基-4-氰基联苯的制备458第十二章化学工艺与环境保护460第一节工业污染源、污染分类和排放标准460一废气的主要污染源、污染分类和排放标准460二废水来源、分类和排放标准462三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和排放标准464第二节废水的净化和利用465一废水处理方法466二废水处理流程的组织474三常用化工废水的处理实
13、例476四化工废水的出路481第三节废气的净化和利用481一气态污染物常用处理方法481二消烟除尘483三典型化工废气的处理484第四节固体废物的净化和利用487一化工废渣处理技术原则487二化工废渣处理和利用技术487第五节绿色化学工艺的研究和开发490一开发“原子经济”反应和新反应途径491二提高烃类氧化反应的选择性492三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494四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494五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495六采用生物技术从可再生资源合成化学品496七环境友好产品497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化学工艺学的研究范畴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
14、要地位的制造工业。由原料到化学产品的转化要通过化学工艺来实现。化学工艺(chemical technology)即化工生产技术,系指将原料物质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的和物理的措施。在早期,人类进行化工生产仅处于感性认识的水平,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各种经验的积累,特别是许多化学定律的发现和各种科学原理的提出,使人们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利用这些定律和原理来研究和指导化工生产,从而产生了化学工艺学这门学科。化学工艺学是根据化学、物理和其他科学的成就,来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15、、生产上安全的化工生产工艺的学科。化学工艺具有个别生产的特殊性,即生产不同的化学产品要采用不同的化学工艺,即使生产相同产品但原料路线不同时,也要采用不同的化学工艺。尽管如此,化学工艺学所涉及的范畴是相同的,一般包括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生产方法的选择及方法原理;设备(反应器和其他)的作用、结构和操作;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其他物料的影响;操作条件的影响和选定;流程组织;生产控制;产品规格和副产物的分离与利用;能量的回收和利用;对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技术经济评比等问题。化学工艺学(chemical technology)与化学工程学(chemlcal engineering)都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学科。
16、前者主要研究化工生产工艺,范畴如前所述;后者主要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共同规律,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是放大中的效应。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流程组织、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这两门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它们反过来能更加促进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和提高。第二节 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化学工业是应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化工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8世纪以前,化工生产均为作坊式手
17、工工艺,像早期的制陶、酿造、冶炼等。18世纪初叶建成了第一个典型的化工厂,即以含硫矿石和硝石为原料的铅室法硫酸厂。1791年路布兰法制碱工艺出现,满足了纺织、玻璃、肥皂等工业对碱的大量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该法对化工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其中的洗涤、结晶、过滤、干燥、煅烧等化工单元过程的原理一直沿用至今。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接触法制硫酸取代了铅室法,索尔维法(氨碱法)制碱取代了路布兰法,以酸、碱为基础的无机化工初具规模。同期,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炼焦过程产生的大量焦炉气、粗苯和煤焦油得到重视和应用。在德国首创了肥料工业和煤化学工业,人类进入了化学合成的时代,染料、农药、
18、香料、医药等有机化工迅速发展,化肥和农药在农作物增产中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初,化学家F.哈伯发明了合成氨技术,并于1913年在化学工程师C.博施的协助下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合成氨厂,促使氮肥及炸药等工业迅速发展。合成氨工艺是工业上实现高压催化反应的第一个里程碑,在原料气制造及其精制方法、催化剂研制和开发应用、工艺流程组织、高压设备设计、耐高温高强度材料的制造、能量合理利用等方面均创造了新的知识,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无机和有机化工的发展。自20世纪初期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得到大量开采和利用,向人类提供了各种燃料和丰富的化工原料。1920年,美国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采用了C.埃利斯发明的
19、丙烯(来自炼厂气)水合制异丙醇工艺进行生产,标志了石油化工的兴起。在20世纪40年代,管式炉裂解烃类工艺和临氢重整工艺开发成功,使有机化工基本原料如乙烯等低碳烯烃和苯等芳烃有了丰富、廉价的来源。因而,石油化工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很快便取代了煤在有机化工中的统治地位。高分子化工经历了天然高分子加工、改性,以煤焦油和电石乙炔为原料的合成,直到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单体原料聚合等几个阶段。在1931年氯丁橡胶实现工业化和1937年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合成以后,高分子化工蓬勃发展起来,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形成了大规模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工业,人类进入了合成材料的时代,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工农
20、业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石油化工和高分子化工发展的同时,为满足人们生活更高的需求,产品批量小、品种多、功能优良、附加产值高的精细化工也很快发展起来。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之一是提高化工生产的精细化率。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培植经济新增长点的一个重要基础。重点发展的是复合结构材料(例如航天、汽车、电子、能源等领域所需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和金属基树脂复合材料)、信息材料(例如磁盘、磁带的基膜和磁性介质,光盘,光导纤维及其涂膜材料,硅系高分子功能材料等)、纳米材料(由粒度l100nm的颗粒构成
21、的固态聚集体,具有优于普通材料对光、电、磁的反应和机械、催化性能,例如纳米碳管的强度比钢铁高5倍)以及高温超导材料等,以上这些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技术有许多必须运用化工技术和工艺。不断创新的化工技术在新材料的制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已经或正在形成具有宽广发展前景的生物化工产业,给化学工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化学工业为工农业、现代交通运输业、国防军事、尖端科技等领域提供了各类基础材料和新结构、新功能材料、能源(包括一般动力燃料、航空航天高能燃料和燃料电池等)和丰富的必需化学品,保证并促进了这些部门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化学工业与人类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在现代人
22、类生活中,从衣、食、住、行、战胜疾病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消遣等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应用对工业革命、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起到划时代的促进作用。化学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发展迅猛,到90年代与其他工业一样放慢了速度,但德、法、日本等国的化学工业增长速度仍高于整个工业的增长。近年来中国化学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例如,1997年比1996年的化学工业增长速率是:美国4.3,德国6.1,法国5.2,日本3.2,中国10.71。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期间,石油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工艺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