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第10章 教学ppt课件.pptx
《(本科)第10章 教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第10章 教学ppt课件.ppt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第10章教学ppt课件内部审计1第10章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2一级章节第10章风险管理审计10.1 风险与风险管理概念的厘定10.1.1风险对于风险的定义,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释义:(1)风险的一般定义。韦氏辞典对风险的解释有两层含义: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引起或预示一种危害的人或事。牛津辞典对风险的注释是遭遇危险、受到损失或伤害等的可能性或机会。辞海对风险的解释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 内部审计3(2)经济学领域的定义。自1895年,美国经济学家海恩斯提出风险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也都对风险做出了
2、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 不确定性观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危险损失观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损失;结果差异观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计结果之间的差异。 (3)社会学领域的定义。社会学领域对风险的定义大多从人的主观角度解释,认为风险是人的一种感受或认知,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估计”。 (4)其他学术领域中的定义。许多学者常常会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对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义。例如,统计学家把风险定义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离差度。保险学者把风险定义为一个事件的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客观概率。还有学者将风险用公式定义,认为风险是事件造成破坏或伤害的程度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两者的乘积。尽管对风
3、险的定义描述不一,但我们不难提炼出一些风险共同的特征:第一,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第二,结果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收益,但令人关注的是损失;第三,客观存在性,但在一定内部审计4程度上可以用概率和统计学工具进行预测;第四,风险评估的过程受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根据IIA颁布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风险的定义为:“对实现目标有影响的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通过影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来衡量。”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对企业风险的定义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这些定义表明,组织的经营活动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果组织的这些内外部因素是确定的,则不存在风险。这些不确定性
4、因素带来了组织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理解风险,我们将对内外部风险的来源以及风险的三要素进行介绍。10.1.1.1风险来源(1)外部风险,即外部环境中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外部风险主要因素为: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变化风险、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科技快速发展的风险、行业竞争、资源及市场变化的风险、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的风险、产品更新换代、消费者口味变化以及政治环境变化的风险。内部审计5(2)内部风险,即内部环境中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内部风险主要因素包括: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组织经营活动的特点、组织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信息系统的故障和中断、职业道德、
5、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10.1.1.2风险要素(1)风险条件,又称风险因素。这是指引发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2)风险事故,亦称风险事件。这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3)风险损失。这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 对风险的测量可以使用下列公式:风险=暴露的金额可能性发生频率。10.1.1.3风险分类内部审计6(1)按照风险的对象划分: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2)按照风险的性质划分: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3)按照承受风险的能力划分: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在我国,国资委根据内、外部风险的来源,将国有企业的
6、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及法律风险。具体的内容见表10-1。内部审计7表10-1国有企业风险分类 内部外部战略风险新产品、新技术、并购风险、品牌建立、收益变化需求变化、失去主要的供应商和客户、竞争对手财务风险现金流、资产流动性经济周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促销及定价政策外汇汇率、贷款利息、期货及股票市场的变化等内部审计8表10-1国有企业风险分类运营风险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网络安全、价格谈判管理责任、供应链、偷盗、恐怖袭击等法律风险员工纠纷、知识产权合规、诉讼等内部审计910.1.2风险管理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促使高级管理层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随后的
7、几年中,风险管理学科不断地发展,但对于什么是风险管理,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1)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贯穿整个企业的持续的过程;(2)受组织内部各个层级的员工(这里指雇员)的影响;(3)可用于组织战略的制定过程;(4)可以应用于组织内部的所有层级和部门;(5)是企业各层级风险的组合;(6)企业风险管理目的在于识别可能会发生的事项;内部审计10(7)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手段,使风险在可接受的容忍度内;(8)能够为组织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的保证;(9)帮助一个部门或者多个独立但存在交叉的部门实现其目标。2005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根据各方的观点,在其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给出
8、的风险管理的定义为: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对应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容易地得出: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而且会牵涉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及运营作业。为了更好地将风险管理融入每天的经营活动,需要对组成风险管理的要素及风险管理的阶段有所了解。10.1.2.1风险管理八要素内部审计111)内部环境(1)风险管理哲学,主要是关于如何看待组织运营中的各类风险;(2)风险偏好,代表组织愿意接受的风险数量由董事会决定;(3)董事会作为组织首要的治理主体履行监督功能;(4)忠诚
9、和伦理价值;(5)胜任能力,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6)组织结构、框架;(7)授权和责任,指个体或小组被授权并鼓励主动处理解决问题的程度,以及对其权利的限制;(8)人力资源标准,指雇用、适应环境、培训、评估、薪酬以及员工辅导等活动。2)目标设定内部审计123)事件识别4)风险评估5)风险对策6)控制活动7)信息与沟通(1)信息详细程度是否正确;(2)当需要时是否有信息,并且信息是否及时;(3)是否是当前的信息,是否反映最新的财务或运营情况;(4)准确和值得信赖;(5)能否被需要的人获取。内部审计13对于沟通,有效信息沟通的外延比较广泛,它既包括向下的信息流动(将管理层的计划及已知的风险
10、传递给员工),平行流动(员工在部门间传递生产和销售的风险),还包括向上流动(员工将意外情况告知上级管理层)。8)监督10.1.2.2风险管理三阶段(1)风险识别阶段。这个阶段根据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等识别所有可能发生的、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风险。识别的风险可能会影响组织整体,也可能仅影响单个的职能部门。(2)风险评估阶段。这个阶段对已识别的风险,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风险评估是做出恰当的风险应对决策的基本前提。风险评估的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3)风险应对阶段。这个阶段采取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组织可接受的范围内。应对措施应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或采
11、取措施,降低风险;或不采取措施,接受风险。内部审计1410.2 风险管理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10.2.1风险管理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的关系1)两者的联系2)两者的区别(1)含义不同。风险管理审计是审计主体通过对组织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程度的评价等工作的审计,评价风险政策、措施的适当性、执行的有效性的过程。风险基础审计是审计主体在开展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等审计工作时,首先以测试组织的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管理为前提,根据风险管理审计的结果,决定其他相应审计程序的范围、性质和时间。(2)关注点不同。风险管理审计关注于风险管理的鉴证,促使内部审计师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运用系统思维,通过对风险管理措施、
12、方法、程序的审计,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绩效的审核结果,对风险管理现状及效果进行专业判断,提出审计评价与建议。风险基础审计关注于对会内部审计15计信息质量的鉴证,通过对组织风险的测试确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3)服务对象不同。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一种具体审计业务,主要服务于企业管理层;而风险基础审计更多地作为一种审计方法,直接服务于审计部门。10.2.2风险管理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比较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进程中,内部控制审计是以影响和控制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为依据,确定审计项目,以企业进行的所有降低和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活动为测试重点,评价内部控制体
13、系减低和防范风险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恰当建议,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16图10-1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的关系内部审计17表10-2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关系比较的类别比较的主体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审计内容整体、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战略、业务层面的风险管理审计审计侧重点高管层之下的经营活动 高管层之上的战略设计以及决策审计计划侧重于抽样方法侧重于风险评估方法审计实施描述内控、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描述风险、测试风险、评价风险内部审计18表10-2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关系审计报告问题导向、关注牵制风险导向、前瞻性内部审计19表10-2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
14、的关系10.3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内部审计2010.3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10.3.1核心作用2004年IIA颁布的名为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的文件,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发挥核心作用。(1)为风险管理过程的确认服务;(2)对正确识别风险的确认服务;(3)评价风险管理过程;(4)评价关键风险因素报告;(5)评估关键风险因素管理。内部审计2110.3.2合理作用IIA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咨询服务方面,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起到合理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识别和评估风险;(2)指导管理层应对风险;(3)协调企业风险管
15、理相关活动;(4)加强风险报告和披露;(5)维护和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6)支持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建设;内部审计22(7)在董事会批准的前提下,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10.3.3不应承担的责任为了不损害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不应承担的工作包括:(1)设置风险偏好;(2)对风险管理程序强行施加影响;(3)对风险的管理保证,即成为唯一的一个向管理层提供关于风险管理充分性保证服务的来源。这种行为被视为承担了管理层的责任;(4)就风险做出决策;(5)代表管理层进行风险应对;内部审计23(6)承担风险管理责任。在实践中,当决定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时,首席审计执行官
16、需要评估这些活动对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影响。当内部审计部门的责任延伸至不应承担的责任时,必须实施下列的保证措施:(1)必须明确管理层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负责;(2)在内部审计章程中确定内部审计部门的责任并得到审计委员会的支持;(3)内部审计部门不能代表管理层实施风险管理;(4)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制定风险管理决策;(5)内部审计部门不能为其负责的风险管理框架的任何部门提供保证。上述是在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流程的前提下,做出的分析,但是当组织没有正式的方式管理过程时,首席审计执行官要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正式说明他们理解、管理和监督组织内部风险的职责,说明内部审计24他们需要确认组织内确实运行着各种即使是
17、非正式的过程,可以对主要风险提供一定程度的显性控制,以及对这些过程是如何管理和监督的。10.4 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内部审计25图10-2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10.4.1检查已经设定的目标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10.4.2制订风险管理审计计划审计的目的之一是向管理层提供信息,以减少组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内部审计26能的风险。(1)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风险业务、项目或因素实施审计的全过程所做的综合计划和安排。主要包括:审计的目标、范围、重要审计领域、审计组成员、预计审计时间、利用的外部专家等。(2)审计方案,是对具体风险业务、因素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做的详细安排,主要包括
18、:具体审计的目标、审计程序和方法、预定的执行人员和执行时间、拟获取的审计证据等。审计计划通常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级部门和本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并报本部门、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审计计划可以促进内审人员有效率的、及时的完成审计业务,提高审计效率。10.4.3风险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定义、按照风险重要性和可能性进行排序等,审计人员通过调研通用风险模型,发动相关人员补充例外风险内部审计27、定义风险、联结风险与战略等各项工作,建立一个特定的风险模型,确保影响企业成功的所有风险都能被识别、定义和理解。(1)通过流程图等形式对公司流程及流程管理形成清晰的认识;(2)识
19、别和记录将风险控制在预期水平的关键控制点;(3)评估这些关键控制点是否能够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预期水平;(4)如果这些关键控制点不足以将风险控制在预期水平,则需要进一步识别差距,并确定缩小这种差距的措施;(5)对存在较大认识偏差的风险进行了解,或者由公司组织讨论,并将不同的风险认知水平揭示出来,引导责任人进行再次理解、判断和评估,直到不存在较大偏差。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证实流程的实际运行能够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证实没有相应的流程或流程运行不畅时潜在的影响有多大,需要进行审计测试,此时,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包括: 内部审计28(1)实施符合性测试,验证流程是否如设计的那样在有效运行;(2)当流程的一
20、部分设计不完善或未能如设计那样顺畅运行时,执行实质性测试(量化测试),以推算或预测潜在的影响;(3)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流程的有效性;(4)对设计不完善的流程或运行不畅的流程,应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10.4.4评估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的综合能力体现在战略与政策、流程、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管理报告等方面,这些能力的水平可以划分为若干级别 (或阶段),如初始阶段、可重复阶段、确定阶段、管理阶段、优化阶段。(1)内部审计人员基于流程分析和审计测试的结果,描述每一项能力的具体特征,并对照五个阶段内部审计29的界定来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当前所处的阶段;(2)综合考虑管理层对风险的容忍度
21、与公司治理的相关要求,确定每种能力的期望;(3)针对各项风险管理能力当前所处阶段与期望阶段之间的差距,考虑各种改进技术方法和政策措施。按照SMART (即针对性specific、可测量性measurable、能达到actionable、责任到人responsibility、及时性timely)标准,结合前述各步骤中的审计发现及当前风险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风险管理行动计划的建议,并及时与管理层进行沟通,落实风险管理改进责任人,设定建议落实时限,以确保实现风险管理审计最终的增值功能。10.4.5审计实施风险评估的结果可能会产生风险图和风险记录,这些文件记录了每一项风险以及相应步骤、程序、产品
22、、方案、项目或者部门的风险。内部审计3010.4.6出具风险管理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审计报告,报告阶段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审计概况。本部分主要描述风险管理审计的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主要实施程序等内容。(2)审计单位风险管理基本情况。本部分主要反映审计期内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其中需要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包括: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运转情况,即:是否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是否组织进行风险评估,是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是否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情况,即:是否能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
23、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基本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是否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穿行测试以及风险内部审计31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是否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整改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即:是否建立健全了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董事会是否履行了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召集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否履行了相应的职责任务;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是否指导、制定、实施风险管理工作要求。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即:是否建立了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系统的信息是否准
24、确、及时、可用和完整,是否设置了对数据信息更改的控制与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文化建立情况。(3)审计评价。本部分主要反映通过审计得出的对审计期内被审计单位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结论性评价。内部审计32(4)审计建议。本部分主要描述对已查明审计事实和审计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和完善内部风险管理的建议。风险管理审计的建议应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降低、分担、承受。风险管理审计报告由内部审计人员撰写结束后,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征求意见,提交本单位董事会或管理层审核和应用。10.4.7进行风险管理后续审计后续审计是风险管理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对其所提出的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1)确定后续审计项目。后续审计
25、项目应根据原审计项目所涉及风险的大小以及实施改进措施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原审计项目所涉及的风险越大,实施改进措施越困难的,就越需要后续审计。(2)确定后续审计的人员。可以选择内部审计人员,以查明被审计者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可以由高级管理层直接实施后续审计,监督被审计单位的后续工作。内部审计33(3)开展具体的后续审计工作。内审部门根据被审计单位对改进建议的书面回复内容,与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误解,如果有重大的审计发现,则需进行现场审计,对已改善了的控制环境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判断其是否在合理范围内。(4)出具后续审计报告。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后续审计后,应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后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10 教学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