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易错题专项练习pdf.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易错题专项练习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易错题专项练习pdf.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 高考生物实验与探究易错题练习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先用 8%的盐酸溶液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B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D2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浸泡过卡诺氏液的根尖B无水乙醇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2、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D观察 DNA 和 RNA 分布的实验中,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答案】D【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A 正确;由于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B 正确; 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 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以免腐烂,C 正确;在观察细胞内 DNA 和 RNA 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 错误。3.下列有关用鲜
3、菠菜的绿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在研磨绿叶后立即加入 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绿叶剪碎的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 4 种色素C.为获得 10 mL 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 10 mL 无水乙醇可使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色素条带会很快随层析液的挥发而消失【答案】B【解析】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 错误;即使绿叶剪碎的不够充分,但色素种类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 4 种色素,B 正确;由于无水乙醇易挥发,故要获得10 mL 提取液,研磨时需加入多于 10 mL 的无水乙醇,C 错误;色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的挥发而消
4、失,D 错误。4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小而薄,小王同学利用黑藻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A观察叶绿体蒸馏水B探究 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1%的 NaHCO3溶液C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30%蔗糖溶液、清水D提取叶绿体色素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答案】 B【解析】叶绿体本身有颜色,不需染色,用蒸馏水制片就可以了,A 正确;探究 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至少要设置 3 个组:无 CO2组、低 CO2组、高 CO2组,B 错误;30%蔗糖溶液可使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用清水处理发生质壁分离的成熟植物细胞使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 正确;提取叶绿体色素要用到
5、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无水乙醇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利于色素释放,D 正确。5.20 世纪 60 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 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 pH 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B.pH 为 3 和 9 的两支试管中淀粉酶的活性相同C.将 pH 为 13 的溶液调到 pH 为 7 后试管中淀粉含量基本不变D.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答案】B【解析】探究不同 pH 条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操作中,应先将各组试管
6、溶液 pH 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加入淀粉酶,A 正确;pH 为 3 和 9 的两支试管中虽然淀粉剩余量相同,但由于酸也能促进淀粉的水解,故其淀粉酶的活性不相同,B 错误;pH 为 13 时淀粉基本没有被分解,可推测强碱能使酶变性失活,故调到 pH 为 7 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C 正确;对比 pH为 7 的试管和 pH 为 1 的试管,可以发现,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比酸更显著,故说明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D 正确。6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三支试管内加入 2mL 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A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
7、明酶具有专一性B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答案】D【解析】甲和乙试管对照,乙不能水解淀粉,故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 正确;甲和丙试管对照,自变量是温度,故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 正确;甲试管内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形成还原糖,故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C 正确;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乙、丙试管内不出现砖红色沉淀,D 错误。7.下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 A 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就属于此过程B.图中 B 处应为“无
8、关变量”,比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就是此变量C.图中 C 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无氧气就是此变量D.图中 D 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叶肉细胞不适用于观察线粒体【答案】D【解析】图中 A 处应为“作出假设”,A 错误;图中 B 处应为“因变量”,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光合速率就是因变量,B 错误;C 处应为“无关变量”,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无氧气是自变量,C 错误;图中 D 处应为“干扰因素”,如叶肉细胞不适用于观察线粒体,D 正确。8.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
9、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B.通过设置有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D.实验可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答案】C【解析】酵母菌只能利用有机物生存,为异养型生物,A 错误;该实验中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为实验组,两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B 错误;进气管、排气管和锥形瓶连接后,需检查气密性,防止漏气干扰实验,C 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通过检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错误。9下列是关于科学
10、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卡尔文循环、DNA 复制特点同位素标记法B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C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法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酶具有催化作用对比实验法【答案】D【解析】卡尔文用14C 作标记发现了 CO2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的发现用15N 标记大肠杆菌的 DNA 分子,两者都使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A 正确;分离细胞器应用的是差速离心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也应用了离心技术,B 正确;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绘制种群增长曲线(“J”或“S”型曲线)属于构建
11、数学模型,C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的是对比实验法,而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采用的是对照实验的方法,D 错误。1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复原法可鉴别水稻种子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B萨顿和摩尔根分别用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一块草地上蒲公英、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探索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提前进行预实验可大大减小实验误差【答案】C11.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 DNA 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
12、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答案】B【解析】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 错误;细胞核中的 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也导致细胞不能无限长大,B 正确;人的成熟红细胞为分化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C 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D 错误。12.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答案】B
13、【解析】 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动物细胞的相互分离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A 错误;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图像时,需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物镜,B 正确;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C 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D 错误。13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是该实验需要控制的一个无关变量B本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C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成透光的玻璃罩,实验
14、现象会更明显D将丙玻璃罩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会出现类似的实验现象【答案】C【解析】本实验测定的是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温度是无关变量,实验应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A 正确;乙装置的作用是确保进入丙装置的气体中没有 CO2,减少实验误差,B 正确;如果玻璃罩透光,则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 CO2,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C 错误;植物萌发的种子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释放 CO2,D 正确。14.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
15、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答案】D【解析】蝗虫的精母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可用来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A 正确;观察减数分裂时选择植物雄蕊较雌蕊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 正确;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观察减数分裂的装片,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 正确;洋葱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错误。15.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促进生根的效果即不相同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C.可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
16、条的基部D.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答案】A【解析】在生长素类似物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找到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A 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 B 正确; 生长素类似物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为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C 正确;为了给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D 正确。16.如图为某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处理迎春花枝条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因疏忽忘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生物 实验 探究 易错题 专项 练习 pdf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