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易错题专项练习pdf.pdf
《2020年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易错题专项练习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易错题专项练习pdf.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 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易错题练习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的转移B.艾弗里与赫尔希的实验均选用了结构简单的生物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D.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体内转化实验设计思路相同【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即基因的转移,A 正确;艾弗里选用了肺炎双球菌,赫尔希选用了噬菌体,它们结构都非常简单,B 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利用的是病毒自身的生物学特点,能完全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而艾弗里提纯的 DNA 中会含有蛋白质,所以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
2、服力,C 正确;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体内转化实验设计思路是不相同的,D 错误。2.有关遗传物质是 DNA 的实验证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R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是: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适当时间保温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够使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 A 错误; 艾弗里
3、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细菌培养技术,但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B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是: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适当时间保温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C 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D 错误。3.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用小鼠和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提出 S 型菌内存在“转化因子”的推论B.艾弗里将 S 型菌体内的物质分离、提纯后进行实验,得出“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C.赫尔希和蔡斯采用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进行实验,通
4、过对照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证明了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是 RNA【答案】A【解析】格里菲思用小鼠和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提出 S 型菌内存在“转化因子”的推论,A 正确;艾弗里将 S 型菌体内的物质分离、提纯后进行实验,得出“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B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采用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进行实验,通过对比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C 错误;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证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D 错误。4.如图所示为 DNA 复制的较为详细的图解,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仅在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的催化下,DNA
5、复制不能顺利进行B.在 DNA 复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尿嘧啶与腺嘌呤互补配对现象C.图示 DNA 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以及半保留复制等D.复制完成后,前导链和随后链所在单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答案】D【解析】从图示信息可知,DNA 复制需要拓扑异构酶、解旋酶、引物合成酶、聚合酶 I和等多种酶的催化,A 正确;在 DNA 复制过程中,RNA 引物能与模板链互补形成杂交链,该杂交链中可能含有碱基对 AU,B 正确;从图中信息可知,DNA 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等,C 正确;从图中信息可知,前导链和随后链都是新合成的子链,而两条子链上碱基是互补的,D 错误。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 D
6、NA 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的子链由 4 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脱氧核苷酸的聚合过程需要 DNA 连接酶B.构成 DNA 子链的 4 种脱氧核苷酸聚合时,ATP 为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能量C.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先完成解旋后再进行复制D.DNA 复制过程中若出现错误,生物出现的新性状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脱氧核苷酸的聚合需要 DNA 聚合酶的催化,A 错误;构成 DNA 子链的 4 种脱氧核苷酸聚合时,ATP 为其提供能量,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为 DNA 聚合酶,B 错误;DNA 分子的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C 错误;DNA 复制过程中若出现错误,则出现的新性
7、状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D 正确。6. 某双链 DNA 分子,含有M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占a%,下列有关此 DNA 连续复制时所需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1/2a%)B.第二次复制时,需要 2M(1/2a%)C.第n次复制时,需要(2n2n1)M(1/2a%)D.复制n次时,需要 2nM(1/2a%)【答案】D【解析】AG 占总碱基的一半,T 占a%,G 占 1/2a%,复制一次,产生 2 个 DNA,复制 2 次,产生 4 个 DNA,用数学归纳法不难得出:第n次复制,产生 2n个 DNA 分子,除去原 DNA 链, 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8、数目是(2n2n1)M(1/2a%); 同理复制n次时,需要(2n1)M(1/2a%)。7.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图丙表示某真核生物的DNA 复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为染色体 DNA 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B.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过程C.图乙中涉及碱基 A 与 U 配对的过程为D.从图丙中可以看出解旋需 DNA 解旋酶及 DNA 聚合酶的催化且需要消耗 ATP【答案】C【解析】图甲中所示基因的转录、翻译是同时进行的,可为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过程;图乙中为 DNA 的复制过程,不涉及 A 与 U的配对
9、,为转录,为翻译,为 RNA 的自我复制,为逆转录,这四个过程均涉及碱基A 与 U 配对。图丙中,DNA 复制过程中的解旋不需 DNA 聚合酶的催化。8.胰腺癌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的一种名为 HSAT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 RNA),这一特殊 RNA 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特殊的非编码 RNA 与 mRNA 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 6 种终产物B.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 RNA 自由进出C.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 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 20 种氨基酸D.这种特殊的非编码 RNA
10、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答案】A【解析】RNA 彻底水解后有 6 种产物,包括 4 种碱基、核糖和磷酸,A 正确;细胞内的蛋白质和 RNA 并非自由出入核孔,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核需要的 DNA 聚合酶、RNA聚合酶等蛋白质才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各种 RNA 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不是自由地进出细胞核,B 错误;这种可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 RNA 属于非编码 RNA,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C 错误;这种特殊的非编码 RNA(HSAT)可能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也可能是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转录形成的,D 错误。9.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的实
11、验是以 T2噬菌体为材料,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B.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将获得 DNA 含有32P 标记的噬菌体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将 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答案】B【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 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 错误。10.图为遗传信息传递的某过程的一段示意图,此段中共有几种脱氧核苷酸()A.3 种B.5 种C.6 种D.8 种【答案】A【解析】 由于 T 为 DNA 分子中特有的含氮碱基,所以CTCA为脱氧核苷酸链
12、,共有 3 种脱氧核苷酸; U 为构成 RNA 分子特有的碱基,则GAGU为核糖核苷酸链,共有 3 种核糖核苷酸。综上所述,图示片段中共有 3 种脱氧核苷酸,3 种核糖核苷酸,故 A 正确。11.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C.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甲图所示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 错误;乙图所示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 R
13、NA,包括 mRNA、rRNA、tRNA,其中只有 mRNA 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B 错误;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 正确;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同,甲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 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 A-U、T-A、C-G、G-C,D 错误。1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做的转化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B.将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活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C.不能用3H 或18O 替代32P 或35S 标
14、记噬菌体D.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沉淀物含有少量放射性的主要原因是搅拌不充分【答案】A【解析】格里菲思所做的体内转化实验只能证明 S 型菌含有转化因子,而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13.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 DNA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D.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 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 RNA【答案】A【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 DNA,A 正确,B、D 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C 错误。14.图甲是加热杀死
15、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乙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 S 型细菌是由 R 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C.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 R 型细菌抗体D.图乙中若用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A【解析】图乙中,用于侵染细菌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5S 标记,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A 错误;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 S 型细菌是由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的
16、 DNA 使 R 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B 正确;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R 型菌大量繁殖,是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 R 型细菌抗体的结果,C 正确;图乙中若用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 DNA,DNA 能进入大肠杆菌,由于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 正确。15.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 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一个 DNA 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B.非等位基因仅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而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人体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答案】D【解析】染色体的主要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生物 遗传 分子 基础 易错题 专项 练习 pd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