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pdf





《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方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深基坑支护设计深基坑支护设计一、概况:该工程位于桂柳路和文昌路交叉口东南侧,场地南面有新建的七层框架建筑,东西两边沿基坑边有电缆通过,东面有某公司仓库,见图一(略)。基抗开挖要确保道路、地下电缆线与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图一(略)工地全景本工程共有 19 层,基础采用 1000 冲钻孔灌注桩,基坑开挖深度分别为4.4、5.4、6.5 米。二、地质条件概述二、地质条件概述根据我省工程地质勘察院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与基坑开挖有关土层分布情况见表一。土层名称1 层杂填土2 层粉质粘土3 层淤泥4 层含泥细沙夹淤泥层厚(M)1.02.41.52.03.26.84.253.8r(kN/N3)-17.9
2、416.4216.9C(kN/m2)-2710.3818.67 ()-5.26.466.5三、支护方案选择三、支护方案选择1、人工挖孔桩2、冲孔灌注桩3、预制桩4、喷锚5、沉管灌注桩通过以上五种方案对比,综合考虑施工场地限制及技术经济指标,决定采用沉管灌注桩方案。四、支护桩设计四、支护桩设计4.1基坑设计深度的确定设计深度按四周地梁及承台垫层底的深度确定,分别为 4.4、5.4、6.5米。4.2地面荷载取值挖土机械行走路线控制在 4.4 米深基坑范围内,同时考虑临时堆土,取4.4 米深基坑处地面超载为 20kN/m2;5.4 米深基坑禁止机械行走,地面超载10kN/m2,6.5 米深基坑坑后地
3、面土挖掉 1 米,范围见图二,坑边不得堆土,禁止机械行走,不考虑地面超载。图二围护桩及支撑平面图图三支护结构剖面图四支护结构剖面图五5.4m 深基坑土压力分布图(kN/m2)图六6.5m 深基坑土压力分布图(kN/m2)图七4.4m 深基坑土压力分布图(kN/m2)图八支承桩图九4.4m 深围护桩图十5.4m 深围护桩图十一6.5m 深围护桩图十二桩顶环梁图十三内支撑梁图十四支承桩圈梁转角节点斜撑与圈梁交接节点图十五直撑与圈梁交接节点4.3土层抗剪强度指标取值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结果,1 层杂填土无试验资料,在工程桩施工时,表面沉积了一层淤泥;2 层为粉质粘土层,其力学指标较 3 层好,但土层较
4、薄。土压力计算时,将 1 至 3 层合并成同一层土,并参照 3 层土取值。因沉管灌注桩为挤土桩,支护施工为先打桩后开挖,基坑土因挤密而使C、 值提高,借鉴福州地区深基坑支护的设计经验, 取 1.3 倍的实验数据均值。4.4围护设计计算本工程围护设计计算按国家有关规范并参照 上海地区深基础施工指南进行。土压力计算按朗肯理论进行。围护桩计算采用等值梁法;即将支护桩作为简支梁,其上支点为支撑,下支点在梁上土压力等于零点,计算支撑点的反力,然后找出支护桩上剪力等于零点,计算该点弯矩,即为支护桩的最大弯矩。最后,再以简支梁的下支点反力与该点以下土压力对支护桩底力矩平衡为条件, 计算支护应有的长度,钢筋混
5、凝土支撑采用连续梁计算,荷载系数取 1.4。计算结果:1、4.4 米深基坑,支护桩桩径 500,桩长 12.5 米,砼强度等级 C20,桩距 700,最大弯矩 115kN-m,配筋见图九。2、5.4 米深基坑,支护桩桩径 500,桩长 15.5 米,砼强度等级 C20,桩距 700,最大弯矩 185kN-m,配筋见图十。3、6.5 米深基坑,支护桩桩径 500,桩长 15.5 米,砼强度等级 C20,桩距 700,最大弯距 165.5kN-m。配筋见图十一。4、桩顶环梁最大弯矩 500kN-m,梁配筋见图十二。内支撑600600 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考虑支撑跨度中自重产生的弯矩,并分别验算竖
6、向和水平向的稳定性, 计算结果见图十三。 因环梁转角部位及环梁与内支撑交点处内力比较复杂,应力较为集中,所以这些部位在结构上进行局部加强见图十五。五、围护施工与基坑开挖五、围护施工与基坑开挖5.1围护施工5.1.1支护桩施工由于桩距较小, 支护桩采用间隔 2 根桩距离的跳打方案,沿基坑顺时针方向连续施工,打 3 圈完成,以保证桩身质量。由于沉管桩的挤密效应,在打第 3圈时有 6 根桩无法达到设计的桩长, 作为补救措施, 在离支护桩原位 1.5 米处(远离基坑方向 3 倍桩径位置),相应地进行补桩。5.1.2内支撑梁的支撑立柱施工支撑立柱在工程桩施工时与工程桩的纵筋焊接,随工程桩纵筋吊装就位见图
7、八,不在工程桩位置的,增打600 的冲孔桩作为支柱支承桩,桩长 6米,桩身配筋见图十四,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5.1.3环梁、内支撑梁的施工在支护桩强度等级达到 80%后,开始挖基槽、支模、绑扎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5.1.4基坑开挖设计时仅 4.4 深基坑支护桩考虑机械走及坑边临时堆土,所以如图十六所示,挖土方案不能从中间向四周扩展,挖土顺序按图示方向进行。第一次开挖环梁及内支撑梁的基槽,随即进行支模、浇捣。待环梁及支撑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的 80%时,用大型挖土机械 按设计要求挖至基坑设计标高之上 15厘米处,其余基坑土及承台、基础梁基槽用人工配合挖土机挖土。图十六基坑挖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方 开挖 基坑 支护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