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单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单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精品文档.单桩静载荷试验1、目的:确保 保桩静载检测工作质量,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2、引用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3、检测仪器的配备:JYC试验仪、油泵、千斤顶、钢梁、预掉件、位移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等。4、环境要求:周围无振动,温度5350C,相对湿度小于90%。一、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11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12当埋没有测量桩 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
2、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13检测程序131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31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311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1311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13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32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132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132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3、;1324丈夫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132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13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134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34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mm。1342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
4、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1343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定于桩身。1344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1345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试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边0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距离反力装置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力重平台支墩边)试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基准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锚桩横梁4(3)D且2.0m4(3)
5、D且2.0m4(3)D且2.0m压重平台4D且2.0m4(3)D且2.0m4D且2.0m地锚装置4D且2.0m4(3)D且2.0m4D且2.0m注:1、D为试桩、锚桩或地锚的设计直径或边宽,取其较大者。2、如试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或多支出盘桩时,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尚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内径。3、扩号内数值可用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多排桩设计桩中心距离小于4D的情况。4、软土场地堆载重量较大时,宜增加支墩边与基准桩中心和试桩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在试验过程中观测基准桩的竖向位移。1346当需要测试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时,桩身内埋设传感器应按附录A桩身内力测试执行。135现场检测1351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
6、准应与工程桩一致。1352桩项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检测前且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试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3531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13532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136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361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1362试桩沉降相结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
7、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测值计算);1363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1364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137施工后的工程桩验收检测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有成熟的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1371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荷载维持时间至少为1h,是否延长维持荷载时间应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137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8、时,可终止加载:1372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1372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1372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13724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13725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in;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13726检测数据宜按附录B格式记录。13727测试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时,测试数据的测读时间宜符合慢速
9、维持荷载法记录时间的规定。1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141检测数据的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41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应绘制归并向荷载-沉降(QS)、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需要时也可绘制其他辅助分析所需曲线。1412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底反力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并按要求绘制桩身轴力分布图、计算不同土层的分层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值。142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142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典型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142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典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
10、载值。1423本级出现沉降量是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沉降是前一级2倍且24h未稳定,沉降超规范要求的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1424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注: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143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431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1432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
11、,应分析极度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1433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应取低值。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取值。144检测报告除包括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名称、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数量、日期、桩位、桩号、和相关施工记录,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及检测过程等,还应包括:1441受检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1442受检桩及锚桩的尺寸、材料强度、锚桩数量、配筋情况;1443加载反力种类,堆载法应指明堆载重量,锚
12、桩法应有反力梁布置平面图;1444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1445附QS,S-lgt及其它附助曲线及对应的数据表;与承载力判定有关的曲线及数据;1446承载力判定依据;1447当进行分层摩阻力测试时,还应有传感器类型、安装位置、轴力计算方法,各级荷载下桩身轴力变化曲线,各土层的桩侧极度限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21适用范围2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212当埋设有桩身应力、应变测量传感器时,或桩端埋设有位移测量杆时,可直接测定桩侧抗拔摩阻力,或桩端上拔量。21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桩侧土破坏或桩 身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可按设计要求确定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桩静载 试验 作业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