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抛物线形高墩墩身施工测量工法摘要.doc
《变截面抛物线形高墩墩身施工测量工法摘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截面抛物线形高墩墩身施工测量工法摘要.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变截面抛物线形高墩墩身施工测量工法摘要.精品文档.变截面抛物线形高墩墩身施工测量工法一、前言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我国桥梁建造技术的进步极快,桥梁跨径、墩身高度不断提高,结构形式不断创新,高速公路逐渐走入山区峡谷,必然会出现高墩桥梁。由于高墩底面面积较小、墩身较高、柔性大,其施工精度相对要求也较高,同时还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日照引起的温差变形、受风力作用偏位、施工机械振动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引起墩轴线的弯曲和摆动,所以高墩的测量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长江路西巨山大桥,最大墩墩身高达80.2m且截面为抛物线形变截面,在全国同类型
2、桥梁中排名靠前。加上当地天气变化大,雨天、雾天、强光照天气频繁变化,给测量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常规的控制测量方法很难保证测量精度。承建该工程的山东枣建建设集团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科技攻关,精确计算,采用高墩施工综合法线形控制技术,即布设立体控制网、5800计算器、AUTOCAD软件、竖向激光铅直仪与全站仪配合使用的方案,形成了变截面高墩施工独特的线形控制技术,获得本公司“先进施工工法一等奖”。二、工法特点传统的高墩墩身线形控制网主要采用导线网或者三角网,导线网其结构简单,被破坏后、不易恢复,而且精度偏低,三角网虽可满足精度要求,但是由于现场地形绝对高差有近100米,仰角过大,导致误差加大,而且破坏后
3、不易恢复。本工法采用的双层立体四边形控测网,既可减少仪器因仰角过大造成的误差,也可保证控测网被破坏后可立即恢复,故采用双层立体四边形作为控测网。本工法采用多种先进设备、仪器相结合,系统、全面的进行施工测量线形控制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高墩轴线、线形控制的难题,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有效的加快了施工进度且对质量、安全有更好的保证。三、适用范围该工法技术精度完全满足规范要求,有效的保证了工程质量,且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可适用于各类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种线形的高墩施工线形控制,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四、工艺原理 本工法首先是根据桥墩位置和高度合理布设双层立体四边形控制
4、网,再用5800编程计算器结合图纸计算出抛物线形墩身每个高度相应的截面尺寸及坐标,最后使用竖向激光铅直仪与全站仪结合放线实现控制线形的目的。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工艺流程2、操作要点2.1 控制测量技术2.1.1西巨山大桥平面及高程控制在高墩施工前,应在其施工范围内进行控制点导线布设,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控制网布设按照一级导线网进行控制控制网采用双层立体四边形控测网定期对导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避免点位破坏、位移,造成测量精度问题。2.1.2桥中线定测墩台定位之前首先确定桥中线精度,其精度按该桥的桥中线长度、桥梁跨数计算后取值,桥中线中误差12.64mm,桥中线相对中误差1/2782
5、2。该桥跨过一深沟,两台处到河床底面相对高差达91.25m,其中河床底面至3号墩地面俯仰角达5503,考虑到坡陡俯仰角大,桥中线定位时在中间设置3个临时转点,并把桥中线引向两台置高点,设立方向控制如下图桥中线转点布置图定位时,其距离、方向从西巨山大桥ZD1控制点闭合到西巨山大桥ZD2控制点,闭合差:485-(155.698+132.358+121.647+75.295)=2mm相对误差:0.002/485=1/242500(符合工程测量规范桥中线相对中误差1/75000的要求)。2. 2高墩控测网设计2.2.1选择布置控测网高墩控测网布置中,设置有共同边的双层立体四边形控测网(见下图),设计等
6、级为三级。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交角选在30150之间,基线长为桥中线长度的0.60.7倍,仰角在315之间最佳。根据上述要求在远离2#墩滑坡体且不易被破坏的地方选点,埋设混凝土包铁桩(埋深80 cm)。双层立体四边形控制网2.2.2控测网测设测设控制网时,使用瑞士莱卡TC1800全站仪和日本宾得SMT888-3G GPS进行校核控制测量,以提高控测网的精度。2.2.3控测网内业计算及平差控测网内业计算及平差(全站仪测设数据) 见下图控制网内业计算内容包括:进行角度闭合差计算及分配,根据连接角及导线转折角计算导线各边的方位角,根据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及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计
7、算未知点的坐标,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及分配,计算导线点最终坐标。控制网的平差原理:观测各个内角,丈量基线的边长和基线的方位角,三角形内角和经过调整后应等于180,中心点水平角之和经过调整后应等于360,由某基线经过推算各边边长后,推回到该基线时应相等。闭合差(以L L 网为例) .已知1、2、LL1、LL2角度观测值,确定允许闭合差,经计算,允许闭合差=0.6790.48,根据菲列罗公式,算得LL网测角中误差为0.1871.8(满足三级网控制要求)。基线评定(以基线L2为例,如下表所示)编号正测WWw反测Www1296.66800296.668002296.667-0.50.25296.66
8、7-113296.667-0.50.25296.668004296.66800296.669+11平均296.6675296.668注:w为基线长度改正数,ww为改正数平方L2的改正数的平方ww为2.5,根据白塞尔公式,其中误差为m= ww/(n-1)=0.598mm,相对误差为:m/L=1/496420(符合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基线相对中误差1/20000的要求)。闭合差的分配(以LL网为例):=3+4+Kc+KB=1+2+3+4+5+6+7+8-360=-0.46。由于各角观测精度相同,将平均分配到各个角度中,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边长闭合差调整(第二次角度改正) ,计算结
9、果见表1角号角度观测值第一次改正第一次改正后的角值正弦对数正弦对数1 秒之差第二次改正第二次改正后的角值11655235.03+0.22655235.259.9603120.94-0.45655234. 82631425.02+0.27631425.299.9508041.06+0.45631425. 74L L13232850.06+1.15232851.219.6003664.85-0.45232850. 764233129.31+0.69233128.629.6011284.84+0.45233129. 07L L25694514.74+0.14694514.889.9723030.78
10、-0.45694514. 436614057.38-0.48614056.909.9446471.13+0.45614057. 3527250219.23+0.37250219.609.6265784.51-0.45250219. 158272408.77-0.52272408.259.6629804.06+0.45272408. 73595959.620.4636000022.17表1控测网闭合差调整及边长计算绘制控测网根据平差后的控测网和各墩台在控测网中位置,很据坐标法,利用5800编程计算器和AUTOCAD软件,可计算出各墩台的坐标,进行放样控制。2.3 线形控制技术2.3.1激光铅直仪
11、的使用技术使用激光铅直仪前要对其进行检验,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已立70m高塔吊上搭设平台进行,在平台顶上用仪器自带接收靶作为接收靶,整平仪器,打开开关,水平转动仪器,以90为间隔依次旋转一周,每次将光斑中心标记在接收靶上,如果四个点重合,即表明仪器光束竖直,否则取四个标记点的中央位置再标记一次,作为校正仪器的照准点,桥墩实体段施工完工后,在桥墩两圆心位置设置底端50cm50cm50cm、顶端20cm20cm20cm的砼桩,预埋钢筋头,利用控制网和护桩精确定出两圆心点位,然后用钢板制作一个铁箱,保证圆心点在施工时不被坠物破坏,施工控制时将铅直仪安置在两圆心上,对铅锤仪进行严格的整平和对中激光铅直仪发
12、射出的光束即为桥墩的圆心点。2.3.2收坡技术西巨山大桥2、3号墩,墩身都为80.2m,桥墩变宽段采用Y=X/37.2(m)抛物线,当墩身起到37.2米时,墩身宽度由8m变为6m,其余节段变成直线段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下图),根据墩身的线形曲线公式计算出各个高度段对应的截面宽度(以墩身高度20m时为例,下图),再加工相对应的液压自爬式翻模,每施工一节抽取或调换相对应的可调模板来控制墩身的线形。2.3.3全站仪和激光铅直仪的配合使用技术墩身施工时,每升高9m,用全站仪对铅直仪进行一次校核,具体步骤为:先由控制网定出墩身的纵横方向点1、2、3、4,桥墩截面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由激光铅直仪定出两圆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截面 抛物线 形高墩墩身 施工 测量 摘要
限制150内